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文庙的观后感500字总汇90句

文庙的观后感500字总汇90句

时间:2020-09-28 08:08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桐城的文庙。

文庙又名孔子庙,是在宋朝建成的。在文庙朱红色大门的上方有着精致的金色木刻浮雕,上面描绘着孔子讲学与弟子三千的景象,在文庙大门的两旁有一对汉白玉石鼓,在石鼓中央雕刻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鲤鱼,象征着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寓意。在朱红色的外墙上写着“宫墙万仞”几个大字,这是慈禧太后的御笔,这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孔子的赞赏。

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棂星门牌坊,仔细观察,棂星门是由汉白玉雕琢的四根华表柱和祥云组成的,以前只有在宫廷里才有华表柱,这象征了人们对孔子的热爱及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也表现了人们对孔子博学多才和绅士风度的向往和追求。

穿过了棂星门就是泮池,泮池的形状是半圆形的,它代表了只是成功了一半,还得虚心学习。泮池上面是泮桥,泮桥在以前只有“秀才”以上学位的人才可以从桥上通过去大成殿祭拜孔子,其他人则只能绕道而行了。泮桥又名状元桥,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到了夏天泮池里会开满了荷花,泮桥两旁有几棵梅树,在梅树下还种着些兰花。梅花代表了不屈不挠,顶峰傲雪的精神,梅花自古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在百花凋零的冬天里,只有梅花会迎着风雪开放清香满乾坤。兰花,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赞许,它象征着君子的气节,不论是在怪石耸立的石缝里,还是在悬崖峭壁上都有兰花的身影。而荷花呢?卓尔不群,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品质是人们所追求的。

通过了中成门就看见了大成殿,在大成门的牌匾上写着“与天地参”这是乾隆的真迹,它的意思是孔子的'学识已经可以和天地平起平坐了,也表明乾隆皇帝对孔子的敬佩。走进大成殿,看见孔子像在中央,四周围坐着他的弟子。站着大殿中仿佛听到孔子给弟子讲课的声音。

文庙表现了人们对孔子精神的赞叹,又表现了孔子流芳百世被文人墨客所赞颂。更表现了桐城人热爱文化、热爱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所以说桐城是个徽墨飘香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桐城所有学校至今还保留着六点晨读的习惯。

文庙饱经沧桑仍然屹立在那里,好像在向人们诉说些什么……

文庙广场位于德阳市市中心,又名孔庙。是个规模最大的广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文庙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大型喷泉场,每当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只听“扑”的一声喷泉打开了,这时,喷泉似一股怒气直射天穹,仿佛要把天空喷出一个大窟窿。骤然间,水花四溅,站在远处观望的人们以为天空下起了像牛毛,似花针的蒙蒙细雨,而站在喷泉里面的小朋友呢?他们此刻正在享受着在黄豆般大的雨点下玩耍时,新奇刺激的感觉。这喷泉真是太美妙了,她们好象在跳着一曲曲婀娜多姿的芭蕾舞。

喷泉的西北角是鱼塘,鱼塘里的鱼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也有黑的,看得你眼花缭乱。你看,一个小朋友扔下一颗鱼食,鱼儿们便争先恐后地抢起来,抢到鱼食的鱼儿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没有抢到的只能干着急。再丢下一颗,那可不得了了,一条金鱼饿得来了个“鲤鱼跃龙门”,夺走了鱼食,真是太精彩了!

喷泉的北面是“下马碑”,上面刻着栩栩如生的石像。据说,以前文武百官及百姓到这里来都要下马落轿,步行入内,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我看见“下马碑”上还刻着一个太阳,我觉得他们把孔子比做像太阳一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再看西面,一座高大威武的石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下面还刻着“孔子行教像”几个大字,原来这是孔子教书时的样子啊。他双手握着,胳膊上夹着一卷书,孔子仿佛在仔细倾听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又好像在全神贯注地给同学们讲课……

文庙广场的夜景尤其迷人。每到傍晚,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老年人们在广场里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跳得整齐又带劲,让周围观看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你看,小朋友们穿着滑冰鞋和滑光轮来这里滑冰,闪出五光十色的光芒,漂亮极了!如果你走累了,广场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树底下都是由大理石做的石凳,可以坐在上面边休息,边欣赏四周的美景。文庙广场的晚上跟白天相比毫不逊色,还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呢!

文庙广场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是德阳人民的骄傲!

孔子的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电影孔子

电影孔子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是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呼呼的风越刮越大,刮在树上似乎要把树连根拔起。雨也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像乱古一样叫叫,噼呖啪啦地砸在房屋上,好像要把屋顶砸烂。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了天空,紧接着,天空响起了一阵阵轰隆隆的雷声……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

电影孔子观后感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候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是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电影孔子观后感三

孔子,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我们也只知道他大体的一些作品和事迹,<孔子>这部影片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位伟人的一生。

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是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合理等等,还是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