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臣刘宽乘牛车外出,遇见一个丢牛的人。那人到刘宽的牛车前辨认后,硬说刘宽的牛是他的。刘宽默默不言,随即下车后徒步回家。经过一阵子,失牛人找到了自己的牛,送还了刘宽的牛,并叩头谢罪说:“我愧对长者,情愿接受处罚。”刘宽和颜悦色地说:“世间相类之物,很容易认错。你已经把牛送回来了,还有什么可处罚的呢?”
卓茂是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时的28位功劳最大的将领之一。他性情宽厚,仁义待人,与乡里故旧友爱,即使行业、地位不同,也能友好融洽。卓茂骑马出门,有人说那马是他的。卓茂明知这个人认错了,但还是把马给了他。过几天,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将认错的马还给了卓茂,并表示道歉。卓茂原谅了他。
直不疑是河南南阳人,在汉文帝的`时候曾任侍从官。有一段时间,他与张、李两名侍从官同住一个房间。那天张官突然得知母亲生病了,就匆忙地拿了一袋银子回家探望。不久,李官发现自己少了一袋银子,便认定是直不疑偷的。李官愤怒地训了直不疑一顿,并要他还银子。直不疑判断是张官匆忙之中拿错了,但并没有辩解,一声不响地接受了责备,还垫了一袋银子。没过几天,张官归来,给了李官一袋银子,说是自己匆忙中拿错了,请他原谅。李官的脑袋轰的一声,马上找直不疑道歉。直不疑却大度地说:“没关系,以后我们还是朋友!”直不疑的事情被传开了,远近的人都称赞他的美德。
一个人的胸怀能包容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
从前有个丞相,一天到城外去视察民情。走到半路,他忽遇百姓拦轿喊冤。查问之下原来是有人打架斗殴致死,家属前来告状。丞相淡淡地回答说:“不要理会,绕道而行。”
走了没多远,随从们发现有一头牛躺在路上直喘气。丞相忙下轿围着牛查看了很久,问了周围农户很多问题。
于是,人们议论开来了。有人说,这个丞相太不尽责了,死了人都不管;还有人说,这个丞相非但不尽责而且轻重不分—他竟然对一头生病的牛那么关心。
议论传到皇帝耳中,他问丞相为什么要这么做。丞相回答:“这很简单,打架斗殴是地方官员该管的事情,他自会按法律处置,如果他渎职不办,再由我来查办他,我绕道而行没有错。丞相管天下大事,现在天气还不热,牛就躺在地上喘气,我怀疑今年天时不利,可能有瘟疫要流行。要是瘟疫流行,我没有及时察觉那就是我这个做丞相的失职了。所以,我必须了解清楚这头牛生病是因为吃坏了东西,还是因为天时不利的原因。”一番话说完,皇帝笑了。
每天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背几个单词。
过几天全部忘掉。
人脑并不是一个高效写入的硬盘,它像石头、骨头、龟壳、竹片等一切坚硬的东西,就是用刀,刻一个字也得很长的时间。这符合人的本质啊,一切都得慢慢来。
如果确实需要记住,只能把忘掉的单词再记一遍,一直重复到不会忘记,如此而已。
所以我一直不信“顿悟”,也许会有一夜间改变的人,但这不足以成为一条生产线,便捷地让人成佛,让魔成佛,人心中没有顿悟这个开关。
我喜欢“渐悟”这一说法。缓慢、艰难,它就是数学题里那只爬井的蜗牛,井高七米,蜗牛白天爬三米,晚上睡着了滑下两米,几天爬到井口。
世界很慢,只能像蜗牛一样慢慢爬到井口。在那里,离新鲜的草叶近一些,离蜗牛妹妹近一些,大喊一声哥哥来了!一个星期后,才抱到她。从此,他和她和他们的两套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它们确实存在,在井口,但不存在突变。爬到井口,仍然是只蜗牛,甚至还有风险,离鸟也近了一点。
有限的新闻告诉我们,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空间内,不幸的.事情还是挺多的,无聊且痛苦的生活方式还有强迫能力,于是,对突然的改变更为期待。
那一刻到来之后,一切就不同了。
哦,不是的。若没有慢慢地爬行,那一刻不会到来。没有和遗忘游戏,记忆不会到来。若不在旧中挣扎,也见不到外面的新。
不开始安静,真给你三天安静,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书籍,没有人声,你并不会有喜悦,只会收获三年时间——这三天像三年那么长。
不开始学习听与说,有一天,真没了敏感,没了限制。你的嗓子真的属于你,就像黄金属于金丝雀,就像白银属于白鸽,就像黑铁属于老鹰,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你也听不到什么,就像空白属于空白。
新的生活方式像是很容易,其实最难。因为它是生活,有爸爸妈妈,有水表电表,有堵车排队,有心烦意乱。旧生活比新生活容易,奴役有时比自由更舒服,是的,奴隶有时候更舒服。
新生活是韧性的产物。对,把那口将要吐出的叹气咽回去,别说,算了,不过如此,罢了,罢了。
正因为晚上必然会下滑两米,才需要白天爬三米啊。
蜗牛都知道,人也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