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赏析】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赏析】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赏析】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赏析】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赏析】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赏析】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赏析】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赏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赏析】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赏析】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赏析】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赏析】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赏析】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赏析】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赏析】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赏析】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赏析】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赏析】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赏析】开始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到了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了他的话然后看他的行动(是否与他说的相符合)。
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赏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赏析】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2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赏析】士(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志向)弘大而(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如若)把(实现、实行)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算得上)责任重大吗?(如若)(直到)死而然后停止,不也(算得上)路途遥远吗?
25、朝闻道,夕死可矣。
【赏析】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赏析】孔子在河边说:“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日夜不停留。”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赏析】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赏析】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赏析】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30、德不孤,必有邻。
【赏析】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赏析】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32、言必信,行必果。
【赏析】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赏析】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3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赏析】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赏析】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3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赏析】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篇1
俗话说的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我觉得别说半部了,就是几句话就能让人领悟到许多的大道理。
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到现在,这句话还在我脑边回荡。为什么呢?因为我三年级的那件事。
”快点做作业,然后复习,听见没有。“在老爸临走前是这么说的。”知道了,知道了。“我有些不耐烦的回答道,”老爸你再不去上班你就要迟到了哦。“
一会,老爸走了,我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哇哈哈,可以不受限制的看课外书啦。“想着,我便拿起来了《三国演义》。
正当我看到入迷时,一阵车声惊动了我,”哇,怎么办,没复习啊!“我一下子想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叫起来。我的心顿时一阵七上八下。
这时,老爸打开了房门,看见了我,顿时眉头一皱,然后钥匙一丢,对我一阵”轰炸“!”还不睡觉?“
第二天早读,我又是在班里一顿”神游“。
发考卷当天,当我看到这令人羞耻,令人羞愧的分数——86。”真是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啊!“我看看这个分数,我不禁吟道。
这一则又一则的论语,正时刻警示着我的灵魂。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篇2
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 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篇3
我们学校是经典古诗阅读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读一些像《三字经》、《
上了四年级,我们经常读的就成了《论语》,慢慢地,我们熟能生巧,熟读成诵。其中让我感到有兴趣的那可有好篇呢,比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观其志,观其行》等等还有很多,其中《温故而知新》让我忘不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那声音若是从同学们口中发出来,如同唱歌一样甜美。每当我听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时,我就会想到自己,每天写完作业去玩的时候,就会传 来妈妈的一句话:”乖乖,快去复习一下英语好吗?“每次,妈妈都以温柔的语气跟我说,可我却是不理不睬,但妈妈又一次地对我说:”斯羽、宝贝快去读英语好 吗?你要是读的话我带你去玩。“这时我说了一句:”好吧,不过就一小会儿哦!“”好!“我想:我每次都是有附加条件,才肯去复习。而《论语》中的道理是要 我们自觉学习复习,就能掌握很多知识,这让我很惭愧。我以后再不敢这样了。
我们天天早上都读《论语》,可以听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后我们还要多读一些经典古诗文呀!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篇4
孔子,伟大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创作了一部有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论语。
在这本书中,有有关于尽孝的内容,学习方面的内容,礼貌方面的内容,从各个方面来让我们懂得礼仪,去学习书中的知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 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句话,讲了什么是孝,自己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自己父母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 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 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论语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只有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够做到孔子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做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
关于论语读书笔记篇5
《论语》,是一本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人性的形成都产生伦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共同的财富。在1988年1月 巴黎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曾今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不止我们中国人,就连世界也对孔夫子说的话有着高尚的评价,因为论语让我们变得勤奋,谦虚,热情……,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理论。这本书让我 们知道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让我们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你们也认真读读《论语》,吸取其中的道理,就会让你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
《论语》告诉大家的真理永远是最简单的,它只是把我们内心的良知激活了。书中,每一则的篇章不长,但是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论语》,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论语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作品,它归纳和总结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是论语摘抄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摘抄及翻译
【原作】
《论语》六章
1、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4、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
帅:统帅。
志:志向。
温故而知新:温,温习。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逝:消逝。
斯:这样。
【句子翻译】
1、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子曰:“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4、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