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摘抄 > 给孩子的散文北岛摘抄集合56句

给孩子的散文北岛摘抄集合56句

时间:2017-10-26 03:03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一道风景!

为人父亲十二年,我渐渐地懂得了这句话的含意,一路走来,儿子在成长,做为父亲的我也一天天地成长!

面对哇哇落地儿子,我总是在怀里抱着他,期盼着他快快长大,然而在我们的期盼里,儿子就到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和别的父亲一样,我总是不想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一个温和的夏日,我与妻子带着儿子在县城的几个幼儿园到处转悠,目的是给儿子找一个比较好的幼儿园。就在这一天,我们为儿子选择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学校。

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在我与妻子放在幼儿园离开的那一刻,他竟然没有哭一声,我们为儿子的懂事特别的感动,可是,那一刻,我们的心思却七上八下,就在儿子进幼儿园的那一天,我与妻子曾不下几次到幼儿园里在窗户下偷偷地看望他,这份不舍,唯有做了父母的人,才会有着这样的经历,才能体味到一个父母对儿子的那份不舍!

也许,这样的经历,对做父母的都有一样的境遇,可是,我觉得从那一刻起,我已经渐渐体会着那句儿女是父母眼里唯一的风景的话语。三年幼儿园接送生活很快就过去,可是,那份幸福,对于一个做父母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牵着儿子(女儿)的小手,在与小贩自讨价还价;在公园里与儿子(女儿)一起捉迷藏;和儿子(女儿)一起买想要吃的糖葫芦……

而这一切,就在转身之间,便成为了我生命里一道记忆的风景!真想那个时候,那个不曾长大的儿子(女儿),那份甜,那份乐,那份美,那份逝去的人生字样,真的不知道怎么用文字来形容为妙!

昨天,在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堆满尘埃的一个箱子里装满儿子小时候许多玩具,横七竖八,缺胳膊少腿,还有的早已经面目全非,妻子有丢掉它们的意思,我还是阻止了,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处,可是那毕竟是我们孩子成长里的一份记忆的实物,那个长大的小手,那个被风吹走的笑脸,似乎在这些玩具里还能找到,也许,这就是记忆吧!

盼着儿女长大,想着儿女长大,可当儿子真的长大的时候,做父母的又是何等当年的自己呀?

生儿,若是给了儿女生命,而育儿,对我们父母来说何尝不是一生的挑战!也许是我教育的方法出问题,有时候,即使因为儿子学校里的一件小事我都会失眠,甚至还常常纠结,责备自己!

转眼之间,儿子就进入了小学,尽管是进入了我们县城里比较好的小学里面,可是,让儿子能进到一个好的班级,何尝不是我们每个父母都想的事情?做为教育工作者,不是对教育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许多地方与学校,在小学开始,就开始分什么重点班、实验班,因而,当儿子进小学进班级的时候,在我脑海里一样也有这样的想法。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儿子一天天地长大,而我一天天地变老,也许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想想儿女的成长,对于我们父母何尝不也是人生里一段最好的记忆吗?

小学五年很快就从我身边走过,儿子明年就要上初中,对儿子来说是人生读书的一个转折与挑战,对于我来书,也是一场心情的抉择!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像田地里的农夫不断地扬起鞭子赶着儿子往前走……

温和的儿子,表面上对我是那么的恭敬,可是,有一天,我看到儿子在日记里却视我为“魔鬼”,也就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开始在审视我自己,审视我的教育问题,审视我与儿子之间的沟壑!

如今我不能不说儿子已经长大,我应该给他一点自己的空间,这是一个成长必须要经历的,在这一天夜里,我想了许久、许久!

父母的心里出发点也许完全正确,可是,有些方法不对头,反而会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这一点,我想到的是我自己出错的问题。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态,给孩子一个阳光的心情,这才是孩子在成长所必须的,也是我们教育必须要面对的,把儿女视为学习的工具,这将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我们不能不去面对!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一道风景,我写这些是忠告我自己,也是写给那些年轻的父母们,爱孩子,就要和他们的身心一起成长!

养兔子(1)

一天,楼下来了个挑担的农民,头戴破草帽,高一声低一声吆喝,招来不少孩子围观。我随父亲路过,凑近一看,担子两头的多层竹屉里,竟是一簇簇刚孵出来的小鸡,黄灿灿毛茸茸的,让人心痒痒。在我纠缠下,父亲上楼取来纸箱,买下六七只。回家,他用剪刀在纸箱上戳些小洞透气,便成了临时鸡窝。

那纤声细语让人牵肠挂肚。我放学回家冲向纸箱,先看后摸,再用双手捧起其中一只。小鸡用爪子钩住手指,瑟瑟发抖,阵阵哀鸣。不禁让我有一丝快感。

从五十年代末起,粮食日渐紧张,只能把白菜帮剁碎当鸡食。鸡嗉子鼓胀起来,转瞬化作灰绿色稀屎,招来无数苍蝇。转眼成明日黄花——秃顶脱毛,浑身脏兮兮,脚趾尖利。我们身后的成人世界早有打算:母鸡下蛋、公鸡食肉。可离那目标尚远,它们因一场瘟病相继死去。

相比之下,养蚕要单纯得多——总不能指望吐丝纺纱织布吧?首先成本低,一只空鞋盒,几片桑叶铺垫足矣。蚕宝宝小得像米虫。所谓“蚕食”,肉眼难以察觉,只留下点点黑粪。就身体比例而言,蚕宝宝的成长速度和食量都是惊人的。桑叶紧缺,方圆数里的桑树几乎全秃了,只剩下梢头几片孤叶。我晕高。“春蚕到死丝方尽”,可我的春蚕还没吐丝就死了——也好,我怕蛾子,否则那破茧而出的是我的噩梦。

养金鱼最容易——耐饿,十天半个月不喂食没事儿。唯一的麻烦是定时换水,那倒也是乐趣:把鱼缸搬到水池中,用笊篱一条条捞出,放进碗里,看它们大口喘息,怀着孩子天生的恶意。金鱼的生活完全透明。让我纳闷,是金鱼装饰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装饰它们的生活?

养兔子(2)

我正发育的身体被大饥荒唤醒,惶惶不可终日。人们都在谈吃,谈的是存活之道。连毛主席也发表指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学校减少课时,停掉体育课,老师劝大家节省体能,少动多躺,晚饭后就上床睡觉。亲友做客自备粮票,饭后结算。相关的发明应运而生:用各种容器养小球藻;把淘米水积存下来,每月可多得两三斤沉淀物——与其说是米粉,不如说是沙尘杂质之类。楼下沐家实行黄豆均分制,按颗计算。小京和他哥各分一千五百颗,哥儿俩用弹球赌黄豆,我们围观,这生存之战实在惊心动魄……

官园有个露天农贸市场,其实就是黑市。那里物价贵得吓人:一棵白菜五块,一条鱼二十,一只母鸡三十多,却成了周末全家出游的去处。父亲偶尔买只减价的瘟鸡,回家磨刀霍霍,被追杀的瘟鸡满屋狂飞,一地鸡毛。瘟鸡终于进了锅,炖汤红烧,最后连鸡肋都被啃得玲珑剔透。

某个冬日下午,父亲带我和弟弟来到官园农贸市场,沿一排排摊位转悠。只见几只小灰兔蜷在一起取暖,嘴唇翕动,红眼闪亮,让人爱不释手。我俩向父亲苦苦哀求。他踌躇着,跟握烟袋的小贩对着抽烟,讨价还价,最后花二十块买下一公一母。

到了家,两只兔子从书包里放出来,东闻闻西嗅嗅。我们跟着连蹦带跳,比兔子还欢。

父亲找来一个旧木箱和几块破木板,吱吱嘎嘎拉锯,叮叮当当敲打,终于把旧木箱改成现代化的兔舍:斜屋顶,木板从中隔成两层,有木梯勾连,铁丝网罩住木箱裸面,右下角开一小门,带挂钩。兔子在楼下玩耍就餐如厕,楼上安寝。兔舍就安置在阳台上。

兔子胃口极大,好像永远也吃不够,无论什么,都一律转化成黑豆般的粪便。我和弟弟只好背着口袋出门,先在大院里,继而向外延伸,从后海沿岸到紫竹院公园。在田野实践中,我们意外发现除了杂草,多数野菜人类均可食用,有的甚至是美味。看来人和兔子差不多,处在同一生存的起跑线上。

一天下午,我和楼下的庞邦殿——比我小一两岁的男孩儿,为了改变我家兔子和他家母鸡的生存状况,决定大干一场。我们用铁丝做成钩耙,从1号楼的垃圾箱动手,一直搜到8号楼的垃圾箱。太阳紧追着我们的屁股,越过头顶,再翻到大楼后面。从八个垃圾箱中,我们总共捡到一百四十六个白菜头,战果辉煌。所谓白菜头,是北京人吃大白菜必先切除的根部,我们打算用来喂兔子。

在8号楼门口的昏暗灯光下,我们平分着白菜头,每人共得七十三个,装满两个水泥袋,无比兴奋,面如母鸡般通红,步如兔子般敏捷。

晚上九点我回到家,直奔厨房,把白菜头浸泡在水池里,一边刷洗一边跟父母讲述经过。他们却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他们认为,在地球的食物链中还是有高低之分。不由分说,他们接替我的工作,把洗净的白菜头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烂,再对半切开,蘸着酱油,啃咬较嫩的中心部分,咂巴咂巴,大赞美味。我早就饿坏了,于是也加入这白菜头大餐。阳台上兔笼咚咚作响。

养兔子(3)

饥饿感正在啃噬我们的生活。浮肿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从“吃了没有”转为“浮肿了没有”,然后撩开裤腿,用手指测试各自的浮肿程度。母亲的小腿肚可按进一枚硬币,不掉下来,被评为三级,那是最厉害的浮肿。众人啧啧称奇,有如最高荣誉。

母兔怀孕了。生殖对我来说还是个谜。它日渐笨拙,除了进餐,基本都卧在楼上,从身上揪下一撮撮兔毛筑窝。

一天傍晚,我发现兔笼有异动,用手电筒一照,五只兔崽正围着母兔拱动。它们双眼紧闭,浑身无毛,像无尾小耗子。我和弟弟妹妹打开小门,把兔崽一只只抱出来,放在手中轻轻抚摸。没想到这下可闯了祸,再把它们放回兔笼,母兔竟然追咬驱赶它们。后来才知道,母兔是通过气味辨认孩子的,一旦身有异味,便六亲不认。

采取应急措施:把小兔崽抱进室内,放在垫好棉花的鞋盒里,用吸管喂养。除了米汤,还找出少许奶粉,那可是稀有金贵之物。兔崽们闭着眼,贪婪吮吸着米汤和牛奶,让我们如释重负。

一夜没睡踏实。第二天早上,打开鞋盒,五只兔崽全都死了,它们浑身僵硬,四肢蜷起。我们为自己的过错而哭。母兔却若无其事,吃喝不误。谁能懂得兔子的感情生活呢?

它们胃口越来越大,而附近草地越来越少。我和弟弟越走越远,出了城门,深入田野,经常被乡下孩子驱赶。为了兔子,我们正耗尽口粮转化而成的.有限能量。在同一生存的起跑线上,我们和兔子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跑得远。

在此关键时刻,表姐来家做客。她是北师大物理系二年级学生,家在广州,住校。听完父母抱怨,她建议把兔子寄养在她那儿——在她们宿舍楼前有大片草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楼下有一楼梯间,平时关上,课间休息时正好放牧。

那是兔子的天堂。

我和弟弟正学游泳,先到北师大游泳池瞎扑腾,然后头顶半湿的游泳裤去看望兔子。它们欢蹦乱跳,咬咬凉鞋以示亲热。放牧兔子估摸和放牧羊群差不多,由于大自然循环有序,让人心旷神怡。它们有时潜行如风,溜进繁茂的野草深处;有时警觉而立,收拢前腿,观望四周的动静。

可好景不长,有人告状,校方出面干涉,宣称在宿舍养动物影响公共环境。享有三四个月的温饱与自由,兔子又搬回到家里的兔笼中。

养兔子(4)

谣传与饥荒一样无所不在。同学们围着教室火炉一边烤窝头,一边大谈国际局势。一个流行说法是,苏联老大哥逼着咱中国还债,朝鲜战争借的债,什么都要,除了鸡鸭鱼肉,还要粮食水果,据说苹果是一个个筛选出来的。我开始为我家兔子担心,记得电影里俄国人戴的都是兔皮帽子。我似乎看到一火车兔子穿越西伯利亚的悲壮情景。

母兔肚子又大了。我们在兔笼二楼铺上干草和旧棉絮,耐心等待着那一时刻。小兔崽终于生下来了,一共六只,这回自然不敢再碰,我们全力以赴为母兔找食。可正值春天,青草野菜刚破土而出。趁父母没注意,把最后几棵冬储白菜表层发蔫的菜叶掰下来剁碎,再掺上点儿我们自己喝的藕粉。

对八口之家来说,这兔笼太小了。我和弟弟找来砖头,把阳台的铁栏杆底部圈起来,让它们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兔崽们蜷缩在母腹周围吃奶,公兔巡视,幸好北京城里很少有鹰。

翌日晨,我们大惊失色:竟然少了三只兔崽!这才发现,在“砖墙”上出现一道缝隙。冲下楼去,在龚家小菜园找到尸体。懊丧之余,我们加固了“砖墙”。可第二天早上又少了一只,落在龚家窗台上的花盆里。我们快疯了:这盲目的自杀行为不可理喻,它们还没睁眼看看这个世界呢。只好把它们全都关进兔笼。

春去秋来,幸存的兔崽长大了,要养活这四口之家更难了。搂草喂兔子,跑断了腿——我和弟弟走遍四九城,走遍城郊野地,一暑假都在为兔子的生存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冬天就要到了,怎么办?就是把冬储白菜全都喂兔子恐怕也不够。再说,逼债的俄国人正等着戴兔皮帽子呢。

父亲——我家最高行政长官做出决定:杀兔果腹,以解后顾之忧。我估摸从买兔子那一刻他就盘算好了——从野兔到家兔,正是我们祖先狩猎剩余的保存方式。

我和弟弟激烈反对,哭喊着,甚至宣布绝食抗议。但人微言轻,专制正如食物链的排列顺序,是不可逆转的。

那是个星期天。我和弟弟一早出门,各奔东西,临走前没去阳台与兔子诀别。我顺后海河沿,上银锭桥,穿烟袋斜街,经钟鼓楼,迷失在纵横如织的胡同网中。其实兔子眺望时站立的姿势很像人。我恍惚了,满街似乎都是站立的兔子。

天色暗下来,我和弟弟前后脚回家。一切都静悄悄的,看来大屠杀早已结束。最高行政长官躺在床上看书。母亲悄悄提醒我们说,饭菜在锅里,她并没提到兔子,这是不言而喻的。尽管饥肠辘辘,我们坚决不进厨房。

我爬上床,用被子蒙住头,哭了。

孩子,马上就是你十六岁的生日了,一直想和你说点什么,但是,我们母子间犹如朋友般的亲密,已经不用再以这种方式来告诉你了,这里,权当说说我对你的生日感言吧。

因为姐姐从小体弱多病,且胆小懦弱,我常常为她的未来担心,你是肩负着保护姐姐的责任出生的,不要怪我自私,在你之前,我太爱你的姐姐。你在我的期待中以响亮的啼哭宣告你的到来,从此,我就成了全职妈妈。育子的艰辛,我不是没有经历过,但是,不客气的说,你耗费了我太多的心血,还把我对姐姐全部的爱狠狠地夺走了一半。并且只大你七岁的姐姐,帮我照顾着你呵护着你,在你受伤或被责骂的时候难过的眼泪比你都多。

我不是在责怪你。你没有权利选择你的出身,而我却选择了你作为我的儿子。从此,我多了一份责任,妈妈用心陪伴着你长大,记录你的点点滴滴,你的的语录有的已经成为我们家的经典,比如,“睡觉太浪费时间了”;“有话不说就会当哑巴被卖了”;“下冰雹是因为天上的冰箱漏了”……

十六年来,用你的话说,“感谢有你”。因为有你和姐姐的优秀组合,我才能做母亲,才能体会到一个做母亲的喜怒哀乐,人生才算完美。事实也确实如此,你的成绩虽不是出类拔萃,但是已经高二的你,满墙的奖状,一本本的证书,足以证明你的优秀。还用你的话说,“眼睛不要只盯着分数,要看全面发展,体质,心态,适应能力等等……”。不错,你乐观自信向上,不能忘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点名说你一看就是很阳光的孩子,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在家长中偷偷笑了,这就是我的儿子,我培养出来的儿子,当家长们都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投入大量的精力的时候,我却以半放养的方式给了你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你在大自然中奔跑,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常常灰头灰脸的告诉我你在外面的种种开心游戏,我常常想,你会有成人后种种困顿,我不能左右你的一生,但是,我却能给予你欢乐的童年。在你长大后困惑的时候你会有美好的回忆!你无拘无束的成长,没有太多作业的烦恼,没有附加课外的厌倦,我顺着你的心性让你在自由中快乐成长,你看看现在的你,高出很多的我,已经从一个哇哇啼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可气的是,你拍拍我的肩膀,装成很纳闷的样子:“妈妈,你怎么这么矮?”臭小子,我真想揍你!

居家太久的'我可能和社会脱节了,是不是我不了解外面社会的黑暗面?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着你善良,记得那次你为地摊上不公平的交易打抱不平的时候,面对悍妇,你没有退却,勇敢地讲道理,但是,结果是招致了一群纹身的地痞来家里闹事,妈妈也没有退却,妈妈与他们针锋较量,目不斜视直视着他们,直到他们先低下头。儿子,懂吗?自古以来邪不压正。但是,从此我告诉你,见义勇为前一定要先斟酌自己的实力,要做到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好他人。任何时候,安全第一。你是我的儿子,我不能没有你。

你的正义和勇敢不是我教的,是你骨子里就有的血性。因为你知道你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但也有担当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小小的你就怀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的理想是将来办一个收容所,收容那些孤苦无依的流浪者。你更懂得孝悌,从来没有厌烦过咳咳喘喘的老人,帮九十岁的爷爷洗脚擦鼻涕。宝贝,妈妈明明看到了现在的幸福和未来的希望。

孩子,十六岁,路很长,你如灿烂的朝霞刚刚释放出耀人的光芒,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不知道能指点你什么,只好借用就以古代妈妈的一封信结尾吧。

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信里,郑妈妈是这样讲的:人的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

1.第一种困顿,拥有过人的用世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2.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3. 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并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