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演义好句好段摘抄1
1、那时官府纠合了各地兵马,联络了地方豪强,一齐对付黄巾军。黄巾军训练不足,打了几次败仗,张角弟兄先后战死,只剩下数万人屯在宛城一带。便率领人马前去攻打,但刚到宛城,正要安营下寨,忽见正东来了一队军马,为首一将,生的广额阔面,虎体熊腰。
2、这人身高八尺,豹子头,圆眼睛,满腮钢须,声音像洪钟,威势如奔马。
3、看门人想拦阻他,扬鞭要打,张飞夺去辫子,咻的一拳,打得看门人跌出去有几步远。张飞冲到里面,见督邮坐在厅上,正把捆倒在地。他大喝一声,督邮还来不及开口,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着往外走。张飞扯着督邮,直到县衙前。老百姓轰动开了,乱哄哄地跟在后面,拍手称快。张飞把督邮绑在马桩上,折下柳条,照着督邮两腿使劲抽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打得督邮杀猪般叫喊求饶。刘备听得衙前吵吵闹闹,出来查问,看见张飞在捆打督邮,不觉大惊。
4、贤弟有擎天架海的本领,四海之内,谁不佩服!你说不得已,这是从何说起?
5、众人看之,见这个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
6、众诸侯听到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倾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7、关羽见了,把马一拍,挥舞着他那八十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成丁字形厮杀,战了三十个回合,仍战不胜吕布。刘备拿双股剑,骑黄鬃马,也来助战。这三位英围住吕布,转灯儿似得和吕布厮杀。十八路人马都看呆了。
8、我诸葛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
三国演义好句好段摘抄2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2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5、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26、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7、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30、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3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3、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7、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三国演义》好词摘抄: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乐不思蜀、火烧连营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大器晚成、才占八斗、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后患无穷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虎踞龙盘、集思广益、鞠躬尽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刮目相待、名不虚传、手不释卷、旦夕之危、恣意妄为
《三国演义》好句摘抄:
1、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6、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1、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12、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3、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14、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5、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16、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7、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21、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22、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2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24、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25、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6、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27、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2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9、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0、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