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巧言令色,鲜亦仁!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7、食不语,寝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朝闻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7、德不孤,必有邻。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寝不尸,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1、未知生,焉知死?
4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3、君子周急不继富。
4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6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8、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8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的故事好词
又窄又小 谦逊淳朴 有职有权 和悦近人 不顾廉耻 称霸天下
镇静如常 一字不苟 千锤百炼 仆仆风尘 靡靡之音 一板正经
谦虚谨慎 夸夸其谈 公正不阿 无言以对 愁眉苦脸 井然有条
随声附和 耀眼争光
孔子的故事好句
1 . 可是孔子这时却还是执迷着——为梦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得到政治地位而执着。
2 . 逢巧天上有一簇红云,像一群五颜六色的鸟一样,夹着太阳飘来飘去。
3 . 这就是孔子对于自己终身事业和乐观积极精神的概括,而且这种态度,在他是在任何环境都保持着的。
4 . 当然思想变化时不能马上看得出来的,孔子在当时也还是顺着自己的路子走。
5 . 孔子的话反映了新旧变革剧烈的时代,旧的名称和新的名称不再适合的.情况。
6 . 他也接触了一些和自己见解迥然不同的人物,这就是他的眼界更开阔,观察事物的能力更深刻了。
7 .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是所接触到的广博得多。
8 .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时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9 . 孔子的主张也和齐国贵族有矛盾,而他所看中的那一套繁琐礼节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失败是当然的。
10 . 佛看到孔子正彷徨无路,也知道孔子因为赵简子杀了贤人而不满意赵简子,他认为孔子很有去的可能。
11 . 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文学修养的人,他对于听到的乐歌都有中肯的、深刻的批评。
12 . 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健壮这时她日后能经受其中中磨难,而始终精力充沛的原因之一。
13 . 孔子称赞子产是对人们有着惠爱的人,在思想上,子产也是比较开明的。
14 . 他欺凌过孔子,但孔子雍容的态度终于折服了他,他于是诚心诚意的做了孔子的学生。
15 . 子路是一个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的人。
16 . 鲁昭公答应了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