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马力二人转观后感汇聚86条

马力二人转观后感汇聚86条

时间:2019-06-28 20:08

和一班朋友吃完东北菜,接着到东北风海雅大剧院看二人转。

女儿是个90后,原本想让她一起来看,她却说她去逛海雅缤纷城。我猜90后的女儿也许觉得二人转就是扭扭秧歌、土得掉渣的那种,她不感冒,还不及她去逛海雅缤纷城兴趣浓。我一连打了几个电话让她过来,她终于勉强答应,我于是在剧院门口等她,小心翼翼,不敢再催她,因为我有预感,这“东北风二人转”一定精彩,想让女儿接触、感受不一样的艺术,女儿错过看此次二人转表演的机会,或许以后就不会再有兴趣、有机会去了解,接触二人转了。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属走唱类曲艺。以我目前的了解,也是停留在扭扭秧歌、逗逗乐的层面上。

然而观看一场下来,在那样的环境下,感觉很震撼,跟在电视看二人转的感觉完全不同。我对此感慨良多:

一、笑点多,语言诙谐、幽默、插科打诨,表情、动作夸张。

二、集说笑、逗乐、曲艺、模仿秀、口技、杂技、武术等表演为一体,每个演员都有绝活:说、唱、扮、舞,绝、摸爬滚打、唱功了得,侧手翻、前空翻、侧空翻,易如反掌,没有一定的技能本领,上不了二人转的台。

三、演员善于调动现场气氛,与观众的互动良好,如要掌声就是一例:“朋友们的掌声就是我的工资,老板都坐后面呢,拍一次掌给提十元。”观众于是使劲地拍,然后他又说:“现在已涨了50元了。”观众更起劲地拍。如果节目精彩,观众们很乐意拍,如果节目不精彩,要也要不来。

四、舞台设计独特,在演出的过程中,将前排观众席座位向两边移,舞台向前移至观众席中间,让观众更接近演员,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现场的气氛始终嗨到爆!

五、一个人站台上就能逗乐观众,一对搭档在台上约半个小时,说、唱、逗、乐、杂耍、花样翻新。每个演员都使出浑身解数倾情演出,让人感动。

六、融入了现代艺术新元素,不只是传统的二人传曲目和表演形式,倡导了一种“绿色二人转”,粗俗的、黄色的、暴力的、儿童不宜的糟粕成分去掉了,增加了年轻人、小孩子喜欢的`因素,平衡了南北欣赏艺术的差异,让更多的人喜欢东北二人转,走进东北风大剧院。

第一个出场的孙海洋,用手握住一只脚一拎,腿挂脖子上了;一只手握住一只脚圈一个圈,另一条腿一蹦,从圈里钻了进去,看似简单,实际不易。据说他从12岁就开始练习。接下来的“公鸡舞”更是让观众笑岔了气,夸张的表情、动作配上滑稽的音乐,与搭档四宝惟妙惟肖的表演恰到好处,甚至从台上追到了观众席,乐翻了天。

偷偷地看看女儿,她正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使劲地晃动手中的塑料手掌拍,这小妮子来了不后悔!

夫妻搭档表演的杂技《晃梯》,让人过目不忘,妻子跨坐在丈夫的肩膀上,鼻梁上还顶着一束花,丈夫站在梯子上,手扶着梯子左右晃动保持平衡,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蹦。此时,主持人说:“俩人的体重加上地球的引力,将近300斤,要往台阶上蹦,实不容易,请观众朋友们保持肃静,以免影响到演员之间的配合。”一瞬间,静了下来,仿佛针掉地上都能听见,跳上一个台阶后,有小孩子不懂事,晃动手中的塑料手掌拍,让我一颗心揪了起来!当他们最终跳到最高点时,响起了如雷的掌声和尖叫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八哥的口技绝活让人叹为观止,一人现场用口技模仿了N种乐器,他口技模拟美国电影配音,其中有飞机起飞、汽车加速、炸弹爆炸等战斗场面声音,声音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模仿得惟妙惟肖,还有改编的风趣、搞笑的人物对白,让人揍腹。

四宝和瑞仔这对搭档一高一矮,从形体上就达到了让人发笑的效果;四宝表演风格粗犷、阳光、霸气,瑞仔一亮嗓子,高亢嘹亮的歌声让人刮目相看,表演二人转曲目时,动作表情到位。

在整场演出过程中,穿插舞蹈表演,舞姿优美,如《千手观音》,场面甚为壮观;还用串烧的方式演唱,融入越剧、黄梅戏、京剧、锡剧等曲目。

二人转拼的是硬功夫,看着台上光鲜亮丽的演员,很难真正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

家乡的二人转作文1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很多地方办起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流传。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少数,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期待。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家乡的二人转作文2

“二人转”是我们家乡的地方戏,我喜欢二人转。据了解,二人转已有距今三百年的历史,又称“二人台”,“拉场戏”,“秧歌舞”。二人转最早表演于农村田间,地头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二人转语言幽默、风趣、诙谐有些低俗,动作泼辣、欢快,表演形式以“学、唱、舞”为主,一般由两个人表演,辅助道具有扇子、手卷等,近年来,经我国民间艺术家赵本山对二人转“过滤”变成了“绿色二人转”,在全国各大舞台上得以受到欢迎,人们常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广大观众对二人转的喜爱程度。说起我喜欢二人转还有一段故事呢。记得辽宁卫视有个栏目叫“明星转起来”,以播放二人转“转星”为主,有一天,我在观看节目时,被吸引住了,只见一个叫王金龙的二人转演员正在舞手绢,他一会手指顶着手绢舞,一会手指在上,一会手绢在下舞,一会又竖起来舞,更绝的是,他可以让手绢自由的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转动,并且把手绢高高抛出,手绢还会自动回到他手里。我对王金龙舞手绢的功夫赞叹不已。于是我便缠着爸妈,买来了一块二人转演员专用手绢,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开始练。一年下来,我竟还能耍几个花样,虽比不上专业的二人转演员那么技术熟练,但每逢学校、班级举行联欢会,我都表演舞手绢,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二人转,给我带来快乐和笑声,我喜爱家乡的二人转!

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现场版的春晚,一般都是在电视上看,而在 2010年2月9日那天下午6点半,我去新体育场那里看了滕州版的春晚,来的明星有伊能静、郭峰、欢乐颂组合、还有就是主持人赵宝乐等许多知名人物。怀着对明星的崇拜来到了现场,我到的时候正好6点半过后就不可以进了。我是在第一排VIP区,我去买可乐的时候正好看到我的班主任王立伟老师,他在VIP区11排。下面我要说一下晚会了:

刚开始是赵本山的徒弟苏丹和苏小豪他们演一个小品拜年,非常搞笑,他们在我们的笑语中演唱了一个二人转,我原来觉得二人转没有什么好看的现在觉得也不错,事后我想可能是他们知道我们不喜欢看二人转所以才弄了个搞笑二人转。他们快要演完时,苏丹来了个跳跃那一跳可不要紧,全场观众笑了有10分钟,我觉得这次晚会就是因为他们而精彩,直到演下一个节目时观众有的还在笑。

下一个是小沈阳的模仿秀,表演者林富祥(林福祥),表演的'是在2009年央视春晚时的情景,也是非常搞笑,但没有刚才那一个二人转效果好,但是这次有人给他送花而上次没有,送完花,表演者好像更卖力了,演什么都特别带劲。

林富祥下场后,主持人上场了,这次是赵宝乐,他说的日语特别有意思,土豆那里去挖?土豆滕州去挖。然后问了几句现在唱歌你知道叫什么吗?赵宝乐:这可难不住我,当然叫K歌了,好下面有请中国K歌歌王黄永。往后我就不知道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睡着了,到了10点时,我被他们(观众)叫醒了,因为伊能静上场了。她唱的第一首歌是念奴娇,把观众都迷死了,唱完后全场的观众都走了,还有一个节目就是市领导合影。

人都走后我也走了我看了一下表11点了外面下了一阵雨,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只有以后有出息了,才能像前排的领导一样,在显要位置来看这样的场子。所以我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