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原的腿是什么?”“价值连城!”“初原的身体怎么样?”“战无不胜!”——这是韩国电影《马拉松》中妈妈与初原的对话。
初原从小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妈妈在多次求医无果后,决定自己教草原,她带他出去,让他摸着树,一遍遍地告诉他:“树,大树。”;指着透过树林的阳光告诉他:“阳光,阳光很灿烂。”;让溪水流过草原的手,告诉他:“小溪,小溪很清凉。”;妈妈吮了下草原的食指,然后迎着风,告诉他那是风的气息;登上山顶,让他感受心的跳动声,说:“心,心在跳。”妈妈其实是在告诉草原,更是在告诉她自己:我们跟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妈妈也从小训练初原跑马拉松。他的妈妈一直以自己方式训练初原,她只是在初原累了的时候和初原说“你不累”。又或者是在训练之前对初原说“跑完了才能吃初原喜欢吃的炸酱面”。她一直固执地认为,初原是喜欢跑步的,值得初原长大后,训练初原跑马拉松的教练对她说:“你什么时候放手,草原有他自己的生活。你一定想比初原晚一天死吧,这不奇怪,你是女人,你没了初原就活不了,初原没你的允许连尿都不敢撒,你生了他,他就是你的私人财产了吗?”教练的话,句句说到妈妈心里,也让妈妈终于知道其实她自己并不了解初原。
与其说初原喜欢跑步,不然说他是享受跑步,他喜欢跑步的过程,喜欢跑步时风吹拂着他。
初原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更执着。只要有一些小东西就能让他很开心,比如巧克力派,比如炸酱面……比如——斑马。斑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迎风奔跑的斑马。金色的阳光中浮动青草的芳香。跑着,跑着,仿佛就要腾空飞去。在空无一人的工厂房间,初原站在电风扇前,迎着风,默默的,闭上眼睛,一点一点打开双臂,手指在空气中微妙的颤动,慢慢的,慢慢的,开始奔跑。咧开嘴,草原笑着,脸上有单纯的快乐。因为快乐所以奔跑。
所以草初原一个人出发了,一个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就像去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面对妈妈的阻拦,他只是重复的问那一句:“初原的腿是什么?”“初原的腿是什么?”——“价值连城。”
所以初原启程了。像航船驶向属于它的大海一样,融入奔跑的人流。一脸幸福的笑容。奔跑奔跑,草原跑过运动场,跑过公路,跑过人群,跑过他人生中经历的各种地方,迎着太阳,奔跑。就像斑马奔跑在草原,清晰,有力。充满生命的抗争和力量。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初原参加马拉松前,他在地铁摸女生屁股(因为那女生的裙子是斑马纹的),初原在挨揍后,喊出妈妈以前在初原被打的时候喊的话:我家孩子有残疾,我家孩子有残疾,我家孩子有残疾……让人潸然泪下。而后的场景更是让人感慨,妈妈问初原被打的地方疼不疼的时候,初原却断断续续地说出:“在动物园,因为妈妈松开手,所以初原走丢了。”妈妈失神的想起,初原小的时候在动物园,她因生气甩开初原的手的那一幕……
妈妈因胃穿孔住院,她决定再也不让初原跑马拉松,而初原却因对马拉松的热爱——他是真的很喜欢跑步,而毅然去参加了那次马拉松比赛。比赛中途,他也曾害怕,也曾想放弃,但是,在接过其他运动员递来的一块巧克力派后,他决定,继续跑、继续跑,跑到最后,生活中的场景一一掠过,生活中遇到过的人一一在身边为他喝彩,连他最喜欢的斑马也和他一起奔跑。
在总人数过万的比赛中,他的排名49,并且进三了!初原也得到了家人和社会的认可,此刻初原的笑是那么的自然和阳光,对比之前的.几次,让人觉得心疼之余又是满怀欣慰。
在初原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人是不得不提。一是初原的妈妈,位伟大的妈妈,那位为了草原付出一切,累成胃穿孔的妈妈。作为母亲,她从推着初原一直向前跑,到决定放开,让他自己去跑。当其他人都觉得草原应该继续去参加马拉松的时候,妈妈却因为心疼、因为不想再强迫初原做任何事决定再也不让初原参加跑步比赛了。最后,还是教练在医院里和妈妈说,初原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这句话,妈妈15年来一直和那些看不起儿子的人说的话,最终从教练口中说出的时候,妈妈却不再相信了。于是,初原去了一个残疾人工厂上班。但他显然不喜欢这个工作,而更喜欢迎风奔跑的感觉。我无法评价这位母亲教育初原方法的对错,但她对初原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伟大而深沉的。
第二是那位教练。教练用猎豹和斑马作比喻,告诉初原一开始不能跑的太快,初原用他的简单和坚持,唤起教练久违的对马拉松的热爱。不知道是教练教会了初原如何跑步,还是初原教会了教练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决不放弃。
这两个人物是我认为对初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但还有更多的人也是重要的,没有这些人的坚持和爱,初原是无法跑到终点的!
“初原的腿是什么?”“价值连城!”“初原的身体怎么样?”“战无不胜!”这段问答一直让我感动,我想,它告诉我的,也是这部影片所想告诉我的——人生就是场马拉松,决不能轻言放弃!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
有些事情的'开始,可能只是参与,当他不停地跑,不停地跑,目标就是坚持到最后。
他超越一位又一位对手时,这时可能他会在心里想,还差一步,还差一步,就可以了。再坚持一步,就会超越了。既然参与了,每一秒的付出,每一秒的代价都是每一秒的汗水,他不可以放弃。此时看到颖儿奋力地超越了林义杰一大步,看着林义杰那有力无气口干舌燥的表情,实在心酸。在心里不停地叫喊:“快点快点…"不服输的他终超越了颖儿,但那一瞬间,真的很激动,或许他脑中的意志让他必须坚强,必须坚持到底。
刚费劲地跨了一米左右的林义杰脑中出现了什么感念?毫无顾虑地回过头,伸手拉着对手颖儿的手一同共进时,此时我的双眼已经模糊了。
心情比林义杰超越颖儿时更为激动。就如说,有些梦想可以使成就更伟大。
但回头想想,如今社会并不单纯,当林义杰拉起胡颖儿的手这个动作时。从利益的角度的来看,有多少人怀疑他的真诚。而这些人,你是了解他?还是羡慕嫉妒恨呢?其实,相不相信,已不再有所凭借了。
和他人无关,和真假,更无关。因为是我们失去了那份纯真的心灵才怀疑别人的真诚。这是我们的损失。
《人生马拉松》读后感1
读完《人生马拉松》这篇文章之后,使我想到了许多,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比赛,谁输谁赢都没人知道。
人生马拉松人生的路,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但比马拉松更加惊险,刺激。因为就连上帝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下一条路会突然发生什么。是赢是输,是坚持是放弃,全靠你自己掌握。
有时你面前出现的是布满荆棘的小路。走这种路,一些人小心翼翼,一点都没有没有丝毫分心的走,因为稍不留神,那尖利的荆棘就会划破你的肌肤,一条触目惊心的血痕便会出现,让你疼痛难忍,只好害怕不前,等到大路平坦之后,在慢慢走过来。有的,干脆停滞不前,在人生的竞赛,一出发,便栽倒在起跑线上。
有时你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条迷宫般的路,到处都充满着死胡同,弯弯折折,让人迷惑不清。一些人慌乱地左转右转,可总是看到一面固若金汤的墙冷漠地树立在面前,他们不懂方法,也不会变通,就算上帝赐给他们一丝光亮,可这些人依然不停悔改,最后活活困死在迷宫中。
有时在你面前会突然戏剧性的出现自己的弱项的路——水路、泥路之类的路。愚者看到这条路时,会颓废地做一次次不必要的尝试,最后筋疲力尽,活活累死在这里。勇者看到这条路,有时候依然勇往直前,却活活被沼泽流沙吞噬,不留一点痕迹,这部分人也被称作莽夫。智者看到这条路,会利用自己身旁的所有东西。
当然,有些路并不危险:平坦,宽敞,一目了然。那些平凡的人兴奋不已,庆幸自己走上了这种路,并暗暗祷告多出现这种路,他们放松起来。可智者、勇者却期望险路中偶尔掺杂点这种路,而不是一直都是这种路。因为险路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勇气,偶尔出现的平路可以调整精力,好充分的迎接下一场挑战,迎接着充满刺激的人生马拉松。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马拉松,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完成。跑道上自然少不了诸多障碍,有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越过障碍,而有的人却在障碍面前等待一生。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你了太多磨难、太多曲折、太多愁苦,请给自己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人有一个甜甜的美梦。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成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上,我永远无法知道当那种人最好,懦夫踏实没危险,愚者傻人有傻福,智者智慧,勇者勇敢,莽夫不怕任何危险,有心人容易成功,团体互相弥补不足,旁观者不用参加如此艰苦的比赛,可我只想说:纵然想成功的人收到的冲击强烈,但只有经历的.这样的磨练之后,才能成功。人生这场马拉松,你要选择做什么。
《人生马拉松》读后感2
人生必定不是百米赛跑,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走出多少距离是我们自己来选择的,只要不放弃,就会拥有未来,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
很喜欢俞敏洪这个人,与其说喜欢他这个人,不如说喜欢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奋斗中寻找辉煌。同时这也被称为“新东方精神”。
岁月如书,记载着我们过去所有的点点滴滴。这本书其实是俞敏洪老师在过去40余年经历和一些人生的感悟。读了这本书之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一种人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的成长是一种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渴望,成长是一种在生命的道路上创造奇迹的精神。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放弃,才能发现生命的奇迹。
的确是这样,曾经的我也对生命感到过迷茫,学习还有家庭的压力,让我真的有点喘不过气,清楚记得高考放榜后,真的难以置信,自己的成绩只过二本线10分,这成绩离自己定下的目标分真的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我一下子蒙了,自己寒窗苦读10余载,不是为了能够经榜提名吗?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吗?不是为了不让父母亲失望吗?但是这个类似于砝码的成绩够重吗?显然是不够的。在中国这个具有神奇色彩的国度,一考定“未来”显然已深入人心。于是我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我留下了自己成年后的第一滴“男儿泪”。
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者,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惠州学院,一个即将生活四年的“大学”。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知识的开拓,特别是看了“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这本书之后,我便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考自己的人生。我醒悟到自己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毕竟人不能在过去的阴影中徘徊,否则将会永远地停止不前。
“不要在乎选择哪条道路,关键是要坚持走下去。只要走得比别人久,就能走出别人所不能的距离,走得比别人更远,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每每看到这些作者亲身经历过所总结出来的道理时,自己就会变得热血沸腾起来。我思考自己,为什么一个经历过3年高考失败,大学期间没有一个女孩子喜欢,成绩在班上年年倒数还有经历过病魔的摧残的俞敏洪老师会取得今天的成功,而我一个条件比当初的俞敏洪好得多的人就为什么这么这样子瞧不起自己呢?甘做生活的奴隶呢?这时我便会重新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所在,朝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我们可以拥有平凡的心态,但是绝不能拥有一颗平凡的心。我们的心必须伟大,我们的心必须向往高远,我们的心必须要尽可能让自己获得成就。平凡的心态是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事情要往前推动,都需要艰苦努力。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在“平凡”的惠州学院里创造“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