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青年心得体会1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要求,概括起来讲:
一是政治要求,必须对党忠诚;
二是素质要求,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
三是作风要求,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这三点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简明扼要地指出了一个优秀的年轻干部所要具备的素养,是年轻干部参照提升自我的标杆和指明灯,给迷茫的80后、90后指出了明路。
如何培养年轻干部,做好年轻干部的“教练员”,社会各界均应齐心协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给年轻干部成才提高良好的氛围,同时年轻干部也要对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严格自我要求,有高度政治意识,学习过硬本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才之路。
一是要重视组织生活,净化网络环境,教导年轻干部明辨是非。
积极、重视开展好组织生活,经常性学习国家大政方针、重要思想等内容,能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对党的理解与忠诚,提升政治敏感与自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个自信”。此外,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三观,教导广大年轻干部明辨是非,提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二是要畅通再培训再教育途径,并开展多方位教育培训,提供锻炼的岗位,让年轻干部成才。
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再教育再深造的要求,以社会大局、单位长远眼光及年轻干部个人前途的角度,提供各类支持,可以是物质上的或者精神上的,让年轻干部有信心有环境可以接受再教育。许多80后、90后,在单位里已经是业务骨干,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年轻干部参与更高层次的业务培训,并在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提升,开通上升通道,让年轻干部看得到希望。
三是要以“拙”克“巧”,给踏实做人、踏实做事、诚实正直的年轻干部施展舞台。
曾国藩说过:“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也因此家训,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我们党也应该培养那些具有诚实正直品格的年轻干部,不投机取巧,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才能真正铸就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和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新时代新青年心得体会2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对做好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同时对年轻干部自身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年轻干部应当加强自身修养,紧抓三个“严”,争做三种“人”。
“严”以律己,年轻干部要做细心“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年轻干部要严以律己,工作严谨是关键。一要有“工匠精神”,从细枝末节处一点一滴做实做稳做好,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二要有“绣花功夫”,不轻于易、不疏于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三要有“愚公精神”,怀揣“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和“水滴石穿而不悔”的坚韧。当然,倡导严谨并不意味着要求年轻干部要时时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严谨不要拘谨,要朝气不要暮气。
“严”以用权,年轻干部要做正派“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年轻干部要严以用权,政治清醒是前提。一是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要求年轻干部堂堂正正做人,将安身之本立正、立稳。二是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要求年轻干部清清白白为官,加强官德修养,恪守为官之德。三是正“行”,“行得正、坐得端”,这要求年轻干部老老实实干事,无愧于群众的期待和良心的原则。
“严”以修身,年轻干部要做勤快“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年轻干部要严以修身,勤劳进取是本分。一要勤读书。勤读书可以促进文学修养,丰富知识储量,还可以锤炼政德党性,提高工作能力。二要勤动笔。勤动笔可以促进理性思维,透过现象回归本质,还可以促进经验积累,提高应对、处理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三要勤思考。年轻干部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多分析、多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时时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党的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年轻干部要紧抓三个“严”,争做三种“人”,加强自身修养,让我们伟大的事业永远焕发青春活力!
新时代新青年心得体会3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7月3日至4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翻看历史,重用人才安邦定国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才的重要性一次次得到验证。的确,治国之要,惟在用人。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聚英才、择英才、用英才”的人才观。一支好的人才队伍,抵过数队滥竽充数的“庸才”。新时代,要吹响中国发展道路的号角,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聚才要“赢其心”。所谓,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只有“梧桐树”充满魅力、具备吸引力,才能引来“金凤凰”。要搭建好聚才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筑巢引凤只是第一步,要留住唯有以真心赢其心。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用人者必须赢其心,人才方会尽其智、尽其心、尽其能。若“梧桐树”越茂盛,则“金凤凰”越来越栖息。
择才要“知其品”。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信奉并传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才、用才标准。择才德为先,对人才的人品要求比才能更重要。究其原因,才智可以培养,而人品却很难改变。走新时代“人才强国”之路,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报过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对人才的内在品质要求尤为严格。要避免“选错一人,为害一方”的悲剧,对人才引进严把关,方能从源头上杜绝“庸才”隐患。
用才要“尽其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对人才价值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不浪费,要把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办恰当的事情,发挥最大的价值。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怀才不遇是有识之士的痛楚,才逢名主、马遇伯乐并非常有之事。遂,用人者增其识人之能、尽其才能便是对人才的尊重。
新时代新青年心得体会4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电影《小时代》里的这句宣言在不期然间击中了一个大命题。当前,我国基层工作任务重、繁、杂且基层干部紧缺,造成很多干部不愿意留在基层,然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基层干部展现自我的一次机会。基层干部只有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始终保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与信念,才能为人民服务,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最初每一位基层干部都是怀揣着满腔工作热情奔赴基层,只为实现最初的梦想,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身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各种矛盾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中,一些基层干部“初心”动摇,服务群众意识日渐淡薄,对待工作热情减退,消极心态日益凸显。这时基层干部需要内修为政之德,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记公务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多干实事来增加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本领,培养自己的能力,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将心思用在工作上,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出更大的成绩。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用心的服务于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千古名言,深刻地道出了伟大的公仆情怀,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就是要勤政为民。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把群众的忧乐挂在心头,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奋发向上,积极作为,让群众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吃到安全的食物、买得起房、看得起病,为群众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底层民众生活幸福,贫富差距缩小,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真正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的.承诺,以其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丰碑。经历半个多世纪,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正是雷锋同志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与信念,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也让人们永远铭记雷锋精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初心”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心,如果没有“初心”,那么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始终坚持“初心”,才能不断给我们的精神“补钙”,我们基层干部才能健康地成长成材。
新时代新青年心得体会5
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要去卫国做大司马,可是卫国混乱,道义沦丧,国内权利交错。孔子不赞成子路去,就说:快要颠覆的国家不能进入,不能长久居住,无政无德,不能与之为伍。子路说他有信心治理好卫国。孔子便说:“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孔子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说: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其一是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趋避之。其二是如果已经将自己置身危险境地,要及时脱离。这句话虽短,却也把现今一些党员干部的病根掘了出来。“信仰”缺失、欲望无底,德不配位。这无疑都是将自己置于“危墙”之下,一旦祸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人生活在社会上,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人性的弱点往往在于欲望没有止境,一旦心中的信仰被欲望吞噬,便容易滋生不轨之念,这不但动摇了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同时也开启了祸患大门。
防范于未然,才能不置于危墙之下。党员干部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我党永葆青春的剑锋利器。当前大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但是也要看到,仍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将自己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不顾自身的安危“利令智昏”。信仰若无坚实的高地,便无法抵御各种诱惑,必然会被钱权涌起的潮水所淹没。恰如总书记告诫的,“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反之“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只要从源头上遏制住心中的欲望,廉身廉政,以道德红绳严守清廉底线;知足止足,以先进的党章党规严格自身;勤学勤思,以三严三实武装思想。那么信仰颠覆的危墙便不复存在。
既处危墙下,及时脱身才不至于墙倒人亡。在《整顿党的做风》中写道: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党员干部曾有“数尺之朽”,或是有悖民意,或是党性削弱,或是公仆意识淡化,这些“危墙”,程度不同,情况有别,只要能够及时发现,马上改正,便还有重新改造的机会。“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犯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有知错、认错、改错的胸怀,他们就能及时从错误汲取教训,便能远离危墙,还能够从“危墙”中增加自身的“厚度”,敏锐嗅觉提高党性,不至于再次将自己置身于囹圄,覆墙之下。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党员干部之忧,不在危墙,而在于自身的拒腐防变能力不足”,由此可见,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为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从自我的实际出发,夯实优秀共产党员之基,把牢时代先锋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锤炼自身的道德基准。如此,即便在往后的道路中再遇到困难险阻,也不至于求庇于危墙之下,侥幸于法制之中。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观后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1
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是在祖国的光芒下无所事事的人吗?错!真正的新时代好少年是集礼仪,奋进,进取于一体的少年!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就应该讲礼仪。面对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鞠躬问好——老师们让我们学会了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报答祖国;面对父母,我们应该早晚问安——父母生育了我们,让我们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让我们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历代讲礼仪的人很多,比如汉文帝刘恒,有“亲尝汤药”的故事,这不就是对父母的礼仪吗?汉文帝重礼仪,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被称为“文景之治”。连一国之君都讲礼仪,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怎么又能不讲礼仪呢?礼仪,让国家有大爱。礼仪,同样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基础!
但是,有了礼仪,而没有奋进,我们能称为“新时代好少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了奋进,才能让自己给国家奉献。奋进,可以说是成为好少年的屋脊部分。
曹植曰:“翳轻躯而奋进兮。”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应该奋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知识的天空飞去。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了,而是崭新的知识的时代!唯有知识,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而这样重任,就在我们的肩上!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们应该奋进!凭借着这股精神,我们可以像闻一多先生的“读书成瘾”一般,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把时间换为知识;也可以像“韦编三绝”的故事一样将书本变为知识而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为国出力。所以,我们应该储蓄知识,以待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是没有不奋进的理由!
但是,有了礼仪,有了奋进,我们就是新时代的好少年了吗?不一定!仅有这两样,我们只能说是未来可能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颗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不把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还可以将心思放在放在更多的地方上。如果只会读书,那不免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可以多看新闻,了解国家的动向;我们还可以多读读军事杂志,跟上国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博学的,进取好少年!
晓礼仪,明奋进,知进取。让我们集三位为一体,共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2
每当你驻足在宛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旁;每当你站立在犹如绸条般的长城上;每当你仰望着那壮丽雄姿的五星红旗,你的心中是否如凶猛的洪水般热情澎湃?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们的祖先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奉献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的共同为之努力。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继承先辈的事业,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接过建设中华的接力棒,接续奋进,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如果不奋斗就会一事无成。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立志找寻特洛伊古城。虽然历尽重重磨难,费劲千辛万苦,但他始终勇往直前,终于在40年后,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们以为因战争而早已毁灭的特洛伊城。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年。我们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学们,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3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现在的少年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以前的少年每天都是到处跑到处玩很少有学习的,而现在的少年每天都在学习中度过;以前的少年都不怎么懂礼仪,而现在的少年没有不懂礼仪的,每个人都是讲礼貌的。
现在的少年都是讲礼貌的:他们做错了事情会说:“对不起”。被别人帮助了会说:“谢谢”。在别人说谢谢的时候会说:“不客气”。懂得进别人房间会先敲门、上课发言前要举手、出门要和家长打招呼等礼仪礼貌。我每次进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前都会先敲门,老师让我进我才会进。
现在的少年是尊老爱幼的:在各个地方各个时间的公交车上都能看见有年少年在给老年人、非常小的小孩子或孕妇等老弱病残群体让座位,上车时让老弱病残等人先上。我在公交车上也经常给老人家、抱小孩的叔叔或阿姨或小朋友让座。
现在的少年是尊敬师长的:现在在学校中上课前学生们要起立向老师说:“老师好”。下课后学生们也要起立向老师说:“老师再见”。在校的时候,下课后遇到老师会说:“老师好”。进老师办公室前会敲门,等老师让进了再进,向老师请教完问题后会向老师说:“谢谢”。我也是经常这样做的。
现在的少年是诚实守信的:每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并自觉接受惩罚,每次他们答应别人做什么,都会及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
现在的少年是拾金不昧的:我记得那件事好像是发生在前年,那件事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在自己的座位旁发现了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几千块钱和几张银行卡还有身份证等好几样贵重物品,那个学生把钱包交给了司机,司机把钱包拿回了公交公司,在公交公司的帮助下找到了失主,后来失主在公交公司的帮助下找到了那位同学,他拿着衣服还有鞋子去感谢他,还送了他一面写着“拾金不昧”的锦旗,学校还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他,并提倡大家学习他那拾金不昧的好品质。
现在的少年是孝敬父母的:他们会在父母劳累了一天后给他们揉揉肩膀、捶捶腿等帮他们放松,还会帮父母洗脚。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身上的'美德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拥有它们还要发扬它们,使每个人都成为有优良品德得人。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4
当初夏的第一缕阳光映射我们喜悦的面庞,当朵朵绚烂娇艳的花儿竟相开放,我们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上午,全体师生和家长在体育馆欢聚一堂,迎接这一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这天,我们都兴高采烈,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特别是看到舞台上的同学们个个都像精灵一般,真的好美。
节目的开始,是由四年级的同学们送上的葫芦丝表演,由刘光辉老师担当指挥,同学们的演出投入,富有感情。场下的同学一直激动地鼓掌。这支乐曲,在老师的精心编排下,结合了今年艺术节的主题——欢快积极。表演完了,同学给刘老师鼓掌,同时我也很感谢,感谢老师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这些生长的小花朵,去
万事开头难,这场演出一开始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开始就让全场人的心达到了高潮,一开始就让欢快的节奏包围着每一个人。后面的节目同样也是丰富多彩,老师们的精心编排,同学们的认真态度,让这场演出更是出色。
还让我记忆忧新的也是四年级的手语操《快乐的扑满》,同学们个个都精神抖擞,信心百倍,这个节目又把我们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在这里,不由得想说,多做运动,健康身体。
还有六年级同学们表演的《华尔兹》,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更是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她们是那么的棒!
像精灵般的五个小主持人,口齿伶俐,有条不紊的主持着节目,使得这场文艺汇演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当合唱队的同学们唱响了《明天会更好》时,唱响了我对未来的憧憬,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这一天里,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是幸福和快乐的。小学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希望同学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