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彭彩金的真实生活改编,讲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的孝心故事。描述的是,故事发生在90年代,在梅州山区一个古朴的山村里,一个出生不到30天的女婴被一对农民收养,并取名“彭彩金”。老两口含辛茹苦把彩金抚养大,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彩金也读上了书。但是,小彩金10岁那年,彩金的养父不慎摔成重伤,贫苦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养父不想让彩金受苦,决定托人将彩金送回给亲生父母,但彩金决意留在养父母的身边,用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负担,悉心照顾老弱病残的养父母,直到二老安然去世。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彩金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学习更加努力上进,最终考上了重点高中。2010年还光荣成为亚运会火炬手。
《孝女彩金》
今天,我和姑姑、表弟一起去百花洲电影院观看了《孝女彩金》的电影,电影的内容深深地感动了我。
电影《孝女彩金》真实地描写了梅州一个小山村学生彭彩金孝顺父母、自强不息的动人故事。电影内容主要写彭彩金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祠堂,后来被养父养母收养。
每天,彩金在课间的时候,都会偷偷地抽出时间回到家里照顾养父养母,给下肢瘫痪的养父倒屎倒尿。放学后,在家里还忙着做家务,烧火煮饭,洗衣洗碗,年纪轻轻的彩金撑起了担当整个家庭的重任。对养父母始终不离不弃,毫无怨言。长大后,她对养父母十分孝顺。因为家庭事务太多,彩金每次上学都迟到。可是,老师并不知道事情的原因,每次彩金迟到都惩罚她。终于有一天,老师发现彩金的家庭真实情况,得到了老师谅解和帮助,并把彩金的事迹发表在了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彩金,彩金也终于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彩金更加发愤读书,学习不断进步,考上了大学,还成为了2010年亚运会光荣的火炬手呢!
鸦有反
《孝女彩金》观后感二:
在梅州山区一个古朴的山村里,一个出生不到30天的女婴被一对农民收养,并取名“小彩金”。老两口含辛茹苦把小彩金抚养大,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小彩金也读上了书。小彩金9岁那年,不幸降临,小彩金的养父不慎摔成重伤,贫苦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养父不想让小彩金受苦,决定托人将小彩金送回给她的亲生母亲,但小彩金决意留在养父母的身边,用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负担。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小彩金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学习更加努力上进,最终考上了重点中学。2010年还光荣地成为亚运会火炬手。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小彩金为了给父亲打针,竟然忍痛在自己的身上学打针,她的胳膊上还留下了许多针眼呢!看到这,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小彩金真是一个坚强、孝顺的女孩!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小彩金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孝女彩金》观后感三:
看了这样一部影片,还不及五个月大的小女婴被无奈的亲生母亲遗弃在冬日冰冷的祠堂里,一对生活并不富裕的夫妇将她收养回家,用尽全身的力量去爱她,呵护她成长。然而天不尽人意,在主人公彭彩金仅8岁时,养父摔成重疾,不仅无法挣钱养家,甚至基本生活也要依赖半生不遂的妻子和年幼的彩金。在这样的重创下,彩金没有屈服于生活,而是用年幼的肩膀去负荷家庭的重担,坚强而微笑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最后在社会热心人士帮助下向更美好的生活迈进……
观看的过程,安静的影院时常发出微弱的抽泣声。我知道每个同我一样的观众都被感动了。它并不是一部伟大而壮观的影片,没有《唐山大地震》的举国悲痛,没有《生化危机》的震撼人心。它只是记录着生活最真实的每个瞬间。但正因这样,它的每一个片段都尤如一股股暖流流淌入身体的每支血管,汇入心里,触动每个人的心弦,唤起心灵的感知。
那一段家到学校的距离,彩金不知跑了多少回,崎岖的山路,她仅用十分钟的下课时间便跑了来回。那盆衣物,在她的手里变的崭新,那把镰刀,在她手上刻下成长的印记,那把锄头,握在手里,也许依然是沉甸甸的分量。这些东西,她原本不曾触碰,也或许永远不必触碰,但只因那场灾难,她开始瞬间成长,改变了自己稚嫩的模样。
彩金于我,不只是佩服的对象,也是学习的榜样,我不是温室的花朵,却也没在风雨中受过伤,不管身在何处,永远都有一个避风港属于我。没有过她那样的体验,所以无法想象若我是她,会怎样面对。但很庆幸,在我向生活低头前,她用她的行动,用她的精神给我指引了方向,告诉我:你若坚强,大地将洒满阳光!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部影片也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故事的最后,彩金没有回到生身母亲那里,而是跪在养父母面前,乞求他们回家,希望永远不离不弃。对于现今社会,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影片中的小彩金 却向我们阐释了千古之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血虽浓于水,但养父母对于彩金而言,恩重如山,恩比海深,彩金用她的选择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的大道理。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不可能独立存活,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因他人的存在而存在着,而恩·予·报则是我们面对生活该明白的最简单的道理。
《孝女彩金》观后感四:
中国是崇尚“孝道”的泱泱大国,“百善孝为先”等诸多传统早已名扬海外。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乃至《二十四孝》的故事,李密的《陈情表》,无一不诠释“孝”的深深内涵,可歌可泣。转望如今社会,父母“孝敬”子女,子女冷落父母的事倒屡见不鲜,一场场“争财产”风波折射出多少道德沦丧;一场场“母告儿”的“闹剧”轮番上演。这是这个冷漠社会向人真善美发出的挑战, 吧投人群的一颗颗迷雾弹,让我们的道德防线一次又一次突攻破,而《孝女彩金》用一幅幅温情正面直斥儿女们的心,告诉我们“孝”的无畏,传递着“孝”的至暖,高歌着“孝”的大爱,它更是激励着我们用行动践行“孝”的大爱。
处在纷扰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不停奔波,在远方的你可曾听到孤独老人的暗自唏嘘,可曾感受到当我们一次次以“忙”为理由而不能回家看望他们时,他们内心的失望,尽管他们还是强忍着对我们抱以“没关系”的短暂安慰。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教我者亦为父母。他们为我们奉献了青春,而我们不该是面对世俗潮流,嫌弃他们,将他们年老时丢到养老院,每月给予少少赡养费,更不是给予物质的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满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记牢先生一生的遗憾,但不应该成为无数人的遗憾。常回家看看,给予他们我们的爱,只要我们在他们身边,亦或短短片刻,他们都会很满足,很快乐。
让彩金的身影,足迹遍布世界,唤起那些孝心,关爱老人,孝敬父母,让世代高歌着“孝”的大爱,用行动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让全世界洋溢着“孝”的温暖。
《孝女彩金》观后感五:
故事发生在90年代,在梅州山区一个古朴的山村里,一个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女婴被一对农民夫妇收养,并为其取名“彭彩金”。彩金的'养母天生残疾,家里靠养父磨豆腐为生。夫妇俩含辛茹苦地把彩金抚养长大,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小彩金也读上了书。但就在彩金十岁时,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彩金的养父不慎摔成了重伤,下肢高位截瘫,贫苦的家更是雪上加霜。这时,彩金的亲生母亲找上了门,养父母为了不拖累彩金,便躲到了山上,但彩金却拒绝了回到亲生母亲身边,放弃过好日子的机会,心甘情愿留下来继续照顾老弱病残的养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在整部电影中,有许多感人的场面。当看到彩金在与同学赛跑的情景时,彩金那不服输的精神感染了我。在学习上,我们不正是需要这种劲头吗?我从小也是个好胜心强的人,每当遇到强劲的对手时,我就觉得充满了动力。当学习退步时,我就告诉自己“落后需奋进”,而当进步时也应继续努力。
当我看到彩金富有的亲生母亲找到她并希望她与自己生活时,我沉思:彩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是跟亲生母亲去过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是放弃这个机会,对这个苦难的家不离不弃,继续照顾双双瘫痪的养父母呢?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小彩金毅然选择了后者。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不停地往下掉。彩金在两种极端的选择中做出的令人出乎意料的决定深深感动了我。如果跟生母走彩金从此便可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再为贫穷而担忧。但彩金却没有那么做。相较之下,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像是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在亲人们的呵护下长大,可我有时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妈妈的屡次教导,我却认为是妈妈很啰嗦、很烦。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决心学习彩金的自强自立,让父母为我少操点心。
自从彩金拒绝了亲生母亲后,她便用它那幼小的肩膀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之家,包揽了家里所有大小家务活,不仅如此,彩金在平时上课时,还要趁着同学们做课间操的那短暂的时间赶回家为养父倒屎倒尿,为了不耽误课程,又急忙赶回学校上课,晚上还要替养父擦身……就这样,彩金每天从早上五时多到深夜甚至凌晨时分,像陀螺般忙个不停。
看到这些片段时,我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美好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完影片后,让我知道了爱和回报,让我学会了如何照顾人、帮助人。并明白了亲情是我们这辈子最温暖的避风港,因此,我们应该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在接受长辈们的爱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让社会更加和谐、温馨、甜蜜!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该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Pépinot adulte,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
2016年电影孝女彩金【篇一】
《孝女彩金》是个悲情的影片。可是,如果不把家庭的悲剧归结到政府对社会底层的社会保障上,而只鼓吹孝道,无疑于是一剂麻醉剂。在使人相信了人间自有真情后,放弃对产生这一悲剧的追问。这无助于解决类似的问题。如果社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当大家再一次呼唤真情的出现,已经透支的同情心,还会去温暖别人吗?
在影片里,通过彭孝诚的话,我们知道政府对他们一家是有帮助的,到底帮助了多少呢?彭孝诚和他的妻子在盘算家里里的开支时,透露了一点信息。他们一家要用不到两千块钱应付半年的开支,这两千块里就有政府的补贴。影片里没有说明到底有多少政府的补贴,但从二人的愁苦表情里,我们知道了他们捉襟见肘的生活。
在网络搜索“彭彩金”的词条,可以找到佐证上述观点的材料:“在养父母家里,除了当地政府每月40元特困补贴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主动来给彭孝诚打针的医生出现了,彭彩金的老师和同学出现了,乡亲们也来了,旅居海外的侨胞也来了。
在社会的管理者缺位的情况下,彭彩金一家依然得到了周围人的帮助。这种帮助延续了基层社会守望相助的千年古训,这是应该鼓励和赞扬的。
如果社会的管理者也加入鼓励和赞扬的行列,就应该怀疑它,因为它没有在困顿中的人们处于最于艰难的时候出现。当困顿中的人们的处境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并已经开始往好的境地转向的时候,管理者加入了进来,利用掌控的资源鼓励之、赞扬之。这不是我们应该怀疑的吗?
冉云飞在《像唐诗一样生活》里评价孟郊的《游子吟》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孝道固然有其一定合理性,热爱父母乃人之天性。但当统治者将孝道当作治国方略时,这里面除了一层道德迷药外还有更重要的经济勾当。普通老百姓纳了税,但当其年老后,政府却不能负担养老,还要其子女独担赡养之责。更有甚者,政府还制定法律来逃避应有之责。”
现如今,我们不能苛求《孝女彩金》没有批判社会的这种不合理。它只是不自觉地呈现了几千年来统治者的隐晦想法,这种想法包裹在廉价的眼泪里。人们在流下同情的眼泪之后,往往就忘记了统治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孝女彩金》的迷惑性就在这里。
2016年电影孝女彩金观后感【篇二】
单位在组织观看影片《孝女彩金》。去年春节前,这部片子的宣传海报已经贴满了街头巷尾,如今,贺岁档甚至许多后面才上映的电影都已经曲终人散,为什么《孝女彩金》却依然魅力不减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上网搜索了这部影片的背景。原来,电影是取材于 “广东十大新闻人物”等殊荣获得者、梅州孝女彭彩金同学真实故事而改编的感恩慈孝
孝顺、坚强,是我对这位小姑娘的初步判断。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很孝顺父母,每次回家都帮忙做家务,逢年过节都给父母红包;我也很坚强,人长这么大,谁没遇到点困难挫折,不坚强怎么活下去呢?
毫无头绪的,我走进了电影院。一层层的梯田,一个个的山头,那是梅县山村;客家围屋中,一个小房子里,男人把女人从轮椅上抱到床上,那是一对恩爱却残疾不育的夫妇;天井外,婴儿的哭声声声入耳,那是一个刚出生就被遗弃的女孩。女孩成了夫妇的女儿,取名“彭彩金”,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彩金慢慢长大,看着行动不便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她总是想帮忙干点什么,父母却总以“你还小”为由拒绝。是的,即便面对已经成年工作的我,慈爱的父母总是很好的秉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大小事务能不麻烦孩子的决不让你插手。彩金上学了,同学们在背后议论她的父母,议论作为插班生的她,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小女孩,居然可以沉得住气,不自卑不撒泼,我在想,这种品性,究竟是天生的,还是那个和睦清贫的家庭赋予的'呢?但是,究竟还是青春少年啊,怎么能无欲无求呢?小彩金想要一个mp3,这不算过分,但是,对于靠卖豆腐和做针线活维持生计的父母来说,mp3就像国际奢侈品一样,没听过,没见过,遥不可及。然而,父亲决定满足女儿的要求,他存够了钱,打算下山出城买mp3,想不到,一场灾难就此降临。父亲因为自己摔成了残疾,小彩金自责不已,变得更加懂事。她提早出门,先到山上去砍柴草,喂猪,然后上学;课间,她要跑回家为父亲倒尿煮药;放学后,她总是第一个冲出课室——她急着回家做家务;后来,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彩金决定自己赚钱交学费,她逃课,把从山上挖来的药材背到城里卖。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命运的捉弄,经历着很多中年人都无法承受的事情。
最后,老师发现了小彩金的异常,并知道了彩金一家的困难,她发动同学们一起来帮助小彩金,还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小彩金的孝顺。小彩金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赏和帮助。
看完这部片子,我不仅赞赏小彩金的孝顺、坚强,也看出了她的善良和执着。她善良,即便贫穷,也不会多要别人的钱财,她只取她应该得到的;她执着,她执着于孝道,执着于学业,执着于内心,也许,正因为自己是被抛弃的,所以,才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
赞赏小彩金之余,我也在思考。失去自理能力的人,是否有成为监护人的资格呢?彩金固然孝顺,彩金的养父母也十分慈爱,但我们不应鼓励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逃课,搭乘陌生人的汽车出城赚钱养家,更不该鼓励一个小朋友在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前提下,仅凭一本书在自己身上学习扎针。也许,彩金有足够的天赋和幸运学习上优异,生活上照顾好自己和病残的养父母,经济上独立,但这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作为一部宣传教育大片,我们更应该鼓励一些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行为和观念。对于社会上众多的“彩金家庭”,社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个人应该在努力实现自身强大的同时,善于寻求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毕竟,愚忠和愚孝,都是可悲而不可取的。
2016年电影孝女彩金观后感【篇三】
这是个根据真人真事编拍的电影。主人公彭彩金于1992年出生于广东梅州一处山区,出生后不过30来天便被养父母抱来抚养了。彩金的养母是个残疾人,全家仅靠养父耕田、干些杂活来挣钱养家。后来,彩金的养父因意外摔成重伤,更使苦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老人家担心小彩金以后无人照顾,托人叫来小彩金的亲生父母将女儿领回去。但是彩金放心不下年迈且行动不便的养父母,她选择留在了他们身边,种地、做饭、洗衣、捡柴、照顾两老……但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倒她,彩金她自信、开朗、勤奋、上进……2010年,她光荣成为广州亚运会的其中一名传递火炬手。
看电影的时候,我落泪了,当然,我相信,彩金的生活远比这浓缩的几十分钟电影要艰辛、要感人!
就电影本身,我觉得:
一、《孝女彩金》这名字本身不够大气,甚至有点“俗”。“孝”字本身并不能概括彩金优秀的品质,而且主题太外露,失去艺术意蕴。对比一下前两年的灾难大片《2012》和近段时间正在上映中的国产电影《一九四二》的名字,不需要额外加上“世界末日”、“大饥荒”之类的字眼的,反而能包含更多可供观众想象的内容,以及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或吸引力。
二、《孝女彩金》的制作手法我觉得是比较陈旧的,我觉得它像部电视剧而不像电影。尽管作为一部低成本而且纪实的电影,我们不能苛求它剧情和效果能比肩数千万甚至上亿投资的大片,但不客气地说:该片在剧情方面是缺乏高潮的,视觉效果方面是缺少冲击力的。虽然内容本身很感人,但如果在剧本提炼、手法处理上能更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潮流的话,电影的所表达的意义会得到更广泛和深刻的传播和认同。
三、我看了这电影后不久,有一次和朋友聚会,向她们推荐。她们说没听过这样一部电影,我说很感人,值得一家人去看看。后来,其中一位朋友给电话我,说没找到下载。我有点不相信,自己亲自上网找,果然,不管是百度还是优酷、酷6、乐视……都只有关于《孝女彩金》的新闻片、预告片,而刚上映不过几天的商业片已经有TS版甚至有高清版了!我想起2010年上映的由娜仁花主演的主旋律电影《额吉》,据说也是非常感人的电影,但时至今日,网上还找不到完整版的下载或观看,甚至在影音市场,也找不到有影碟出售。为什么好电影会没人知道呢?为什么好电影有人想看却没找到可以看的渠道呢?因为这是一些商业价值不高甚至没商业价值的电影吗?市场经济下真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完全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
为什么一部好电影的推出会没多少老百姓知道呢?缺少宣传,这原因地球人都知道。虽然这些电影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像大片那样进行铺天盖地的轰炸式商业推广。但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有否真诚地帮忙宣传一下这些有公益性的电影呢?省、市级的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宣传部门所主管的媒体啊!真心实意地跟进报道一下有关电影的情况并不是难事,甚至简单地推出几条公映日期的小广告也不会对这些媒体的收入造成多大影响。为什么就没人宣传下呢?
网络传播是当前很多很多电影的传播渠道。电影制作、发行方是否可以主动把电影压制成流行的视频模式,发布到网络上,供想看的人下载或网上观看呢?
最后,作为一个观众,我真心希望,孝、义、礼、信……这些优秀的品德不要成为社会的典型!
影片讲述了一个山区贫困家庭的小女孩在养父母因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放弃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留在养父母身边,尽忠尽孝照顾双亲、克难奋进自强不息的故事。该片于2012年9月20日全国上映。
孝女彩金
看完了《孝女彩金》这一篇电影之后,主人公彭彩金的善良,坚强,孝顺父母,让我十分感动。
彩金是被一对夫妇收养的女儿,家里只能靠父亲卖豆腐来养家,母亲下半身瘫痪,只能做手上的工作,家里十分穷,而彩金依然还是父母的心上宝贝。本来生活十分幸福快乐的,可是一场意外将彩金的父亲击倒。因此彩金当起了整个家:喂猪,做饭,洗衣服,砍柴,照顾瘫痪的父母,写作业,而且还要上学。尽管干活十分幸苦,但是彩金一点怨言都没有,她想尽心尽力的照顾好整个家。当她又无意中听到母亲说到自己已经没有钱时,她上山挖那草药那去街上买,她一个星期没有上课了。后来她有钱的亲生母亲找到她,她都没有放弃这个苦难的家。彩金是一个孝顺、懂事、乐观、坚强又倔强的孩子,可是他们就是被她这种性格所感动。
我更被彩金那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精神震撼,我被她那懂事、孝顺深深感动,更为她自立自强所打动。
整体来说,《孝女彩金》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感悟也很高。这对于整天在长辈的怀里,被长辈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养大的,他们对于长辈的关心照顾看的理所当然,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回报。所以这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电影,可以给当今的孩子一次爱的教育,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们知道爱和回报,让他们从中学会照顾人,帮助人。我看的时候一直在自我反省,一直在想这些年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有这种想法,这就是这电影的意义:这就是教育。答应帮父母做家务的同学,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做了,有多少人又能坚持做下去呢。从现在起,为父母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接受父母爱的同时,也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
亲情是不能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让亲情永恒下去,让爱永恒,让我们感动爱的瞬间!
孝女彩金观后感【篇二】
今天,爸爸百忙之中抽空带我去看《孝女彩金》这部亲子电影。
下午大约16点,我顺利的进入了放映厅。电影开始播放了。故事讲了彩金一出生一个月没到就被亲生母亲放进了伺堂,她的养父养母收养了她,并取名叫彭彩金。彩金家是做豆腐的,乡里乡外的人都爱吃,还挺赚钱的。彩金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快便上了学。她看见同桌有一个可以听音乐的MP3。放学回家后就对爸爸妈妈说自己也要一个MP3。第二天,彩金的爸爸骑自行车去集市买豆腐赚钱给彩金买MP3。不料,刚一出门就滚下了山坡。摔成了重伤,下半身瘫痪,不能再下山卖豆腐了。养母又患了风湿,无法行动。于是,彩金当起了整个家,喂猪、做饭、洗衣、砍柴……课间还要跑回家里给母亲父亲端屎端尿;放学他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他一天旷课去集市上卖草药赚生活费……后来,她的亲生母亲反悔了,要把彩金接回家,养母交给了她的亲生母亲一封信,把彩金抚养下来。彩金不肯,执意要她的养父和养母,最后彩金一家在山脚下团聚。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灵萌发了一个愿望:我也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要让他们担心、失望。
孝女彩金观后感【篇三】
看完《孝女彩金》这部电影,女主角彩金那种孝顺、善良、懂事、坚强的精神,把我深深地感动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彩金一家人因妈妈下半身瘫痪生活比较贫困,只能靠父亲卖豆腐来过日子。而在一次意外,一家的主心骨爸爸也出事了,造成下半身瘫痪。从此彩金担起了家里的'全部家务:烧水、砍柴、喂猪、做饭、洗衣等。每天下课后急忙跑回家照顾瘫痪的父母,用行动行孝双亲。学校要交活动费,为了不浪费家里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彩金自己上山砍五指毛桃拿到城里去卖,用自己双手挣钱来交费。艰难的生活,但彩金没一句怨言,即使有钱的亲生母亲来接她回去过好生活,她却宁愿留下,尽心尽力照顾这个家,照顾瘫痪的养父母!
反观我们现在生活无忧,有的甚至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看完这部电影,我们是否应扪心自问:彩金如此的懂事、孝顺,而我们呢?是不是还总是依赖父母?是不是还觉得一切都那么心安理得?
我们可能达不到彩金那么优秀,但我们可常怀感恩之心。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学会独立,学会照顾家人,关心家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对我们总有操不完的心,却从不求回报。而作为我们呢?应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弘扬善良、勤劳的品质,树立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勇气,坚定对生活和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