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这个星期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西安事变》。它讲述了西安事变这一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让我更加的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局势。
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原来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掉共产党。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但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量。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沦陷以后,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博仪,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从此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出现了西安事变。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
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亲临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第二篇】
看完央视播出的《西安事变》,感触颇深,不禁为张杨两位将军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所折服。
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在形势危急、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事变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南京国民政府受亲日派控制准备进攻西安,各地军阀也是蠢蠢欲动,而国际上更是一致反对强烈谴责,甚至连苏联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背信弃义,只有中共为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面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军事形势,张杨二位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八项主张,并积极与中共方面联系,力求通过和平手段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难,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张杨二人一被终身软禁,一被残酷杀害,没能实现征战沙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两位将军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为后人所景仰!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1
我的家乡在西安,说到西安大家都会想到兵马俑,“西安的兵马俑甚是好玩!”这可是句老俗话了,作为一个西安的本地人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比兵马俑还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钟楼。
钟楼始建于明代,人们之所以建它是用来看时间的,它的原样只是一个破旧的铁钟挂在一个楼上,所以人们把那个楼叫做钟楼,钟楼也因此而得名。刚开始钟楼的4条大街非常狭窄,人们最多的交通工具只是轿子、自行车、黄包车,也没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灯光,显得非常破旧,不要看它破旧,其实它非常有用,可以供人们看时间,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课文里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可看。看现在,已经六百二十五年了,一眨眼,人们也已经重新装修了历史悠久的钟楼,旁边的四条大街也变宽了,街道两侧也装饰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人们的交通也方便快捷了,有地铁、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等等。汽车在四条大街上行使着,晚上,钟楼四条大街灯光辉煌、美不盛收,四条大街分别叫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地上芳草如茵、鲜花盛开,这些景物美化着钟楼,美极了!
虽然钟楼非常美,但我们的祖国的美好山河可不止一个小小的钟楼,还有关中八景、汉中油菜花等等等等,钟楼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我们的心——爱着祖国妈妈,我们永远属于祖国妈妈,祖国妈妈的美好山河和钟楼万岁!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2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妈妈去古都西安游了一回钟楼。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是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兴建的。虽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但钟楼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形态,被誉为“古城明珠”。
钟楼面积达1377平方米,从地面到镏金顶的高度是36米,楼基高8.6米,宽35.5米。钟楼底部像一个城墙墩子,上面是一个亭子样的阁楼,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我们沿着北侧的石阶登上了华丽的第一层,首先看到的是四周漆壁上栩栩如生的雕刻,上面是远古的传说和故事,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伯乐相马》《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走进楼厅,只见四根粗大笔直的柱子威风凛凛,它们高17米,名曰“冲天柱”。厅中有精美的楠木家具,还有五彩缤纷的吊灯。
其实,钟楼的第一层便是最高的一层,但从外面看,却有三层屋檐,上面的两层屋檐在里面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种形式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能使下层屋檐得到保护,真是一举两得。
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这精巧、古香古色的建筑表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技术和丰富的智慧,显示出我国古典建筑的独特风格。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3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那上面以钟楼为中心的笔直笔直的大路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西安的路都是直的?
鼓楼和钟楼很像。一上去最抢眼的就是一面特别特别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儿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让人禁不住想去敲两下。再往后接着走,就会看见整整一排的鼓,上面写着二十四节气,好似阅兵似的,特壮观,特气派。鼓楼里还有一面高达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没有任何接缝,哪来那么大的一张整皮呀?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4
前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美丽的古城西安逛钟楼。
从高处看钟楼时,它就像被一个巨大的“花环”包围着,显得格外气派,雅致。它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上面是具有明代风格的双层楼体。顶上是一个钟形的“金顶”,在微微上翘的屋檐上各挂着一个小钟,随风飘摆,声音清脆动听。
走进钟楼的第一层,里面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钟,有鼠标那样大的,有语文书那样大的,还有电视机那样大的;最大的要数屋外的景云钟,足足有2.65米!
钟楼的第二层,陈列着不少的“古董”,有明朝的观音像,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有齐白石的画,天马行空,栩栩如生;还有王羲之的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忽然,我发现有四个玻璃箱里不仅有瓷像还有许多的一毛钱的小钱,据爸爸说箱子里各有一个天神的瓷像,如果你给箱子里扔钱里面的天神就会保佑你。原来天神也会贪财?!我想。说归说,我还是扔了钱,希望能如愿以偿!
这时,突然下起了雨,我们只好离开了钟楼。钟楼,后会有期!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5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家乡的名小吃、木偶戏都名扬四海。而泉州的钟楼也是非常有名的。
钟楼位于中山路与东街、西街的交叉处,是市区的中心。它正对着不远处的威远楼。每天从钟楼身边过往的行人和车辆不计其数。以前爷爷家就住在钟楼不远处。每次到爷爷家,只要走出小巷口,就能看见钟楼那亭亭玉立、洁白的身影。无论从哪个方向,不管何时,即使是在夜晚,行人都能看清钟楼上时钟显示的时刻,而住在周围的市民也习惯听着钟楼悠远的钟声,感知时光的.脚步。
如今,我的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变得宽阔了;以前矮小破旧的房子不见了,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中山路在保持原有的风格上修建一新,就连以前有名的钟楼百货也早已变成了奇龙超市。
尽管家乡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可钟楼却依旧不变,它没有金碧辉煌,也没有气势雄伟,它是那么地普通。但正是因为普通,在高楼林立的喧闹的市区反而显得特别突出。它简洁、清纯而娴静。所以钟楼在我心目中和所有泉州人的心中,总是难以忘怀,留下美好的印象。
介绍西安钟楼的游记作文400字篇6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故乡西安,这里已经大雪飞扬。树木、楼房、草地、街道等万物都披上了白色的银装。
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西安的钟楼。
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
我和爸爸上到钟楼的二楼,远远望去,有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笔直的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起来很壮观、很雄伟。大街上的车穿流不息,两边商店的霓虹灯灯光闪耀,把城市打扮的更加漂亮,更加美丽,里面陈列了很多古代用的生活用品和古代乐器,里面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壁画,非常优美。四周的房檐挂满了非常大的大红灯笼,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二楼的一个角挂着一个大大的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是用铁铸成的,是古代人用来报时的晨钟。还远远看到一座跟钟楼的形状很相似的,就是鼓楼,钟楼和鼓楼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矗立在西安的市中心。
古老的西安真是多姿多彩,我爱家乡。
国庆节那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碑林,因为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是让我们去碑林观看那些墨线勾勒的书法,虽然我并不懂书法的内涵,但是,当我见到里面的书法和画时也是非常震撼。
“啊,碑林到了!”一下车,我飞快的跑了过去,买了票,我激动的跳到碑林博物馆里面去了。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远祐二年(1087),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现收藏从汉代至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因碑石林立,所以叫做碑林。当我了解碑林的概况后,我开始参观了。
首先,我见到了一口大钟,看了简介真是让我惊呆了,“它有6吨重,大约有六头大象那么重!”我吐了吐舌头说。接下来,随着我的脚步,我走进了第一展厅,看到了许多名人、书法家甚至是皇帝的书法作品。我在其他的展厅还看见了清朝皇帝——康熙皇帝写的书法,我想:“康熙皇帝在清朝平“三藩”,打俄国,斩鳌拜,是鼎鼎有名的皇帝,在书法上也博学强闻,真厉害!”我叹为观止。随后,我看见了墓志铭,墓是什么?都知道——是坟墓,那志铭是什么?比如在古代,有某一个人死了,在他死的'时候把志铭放到墓里去的,它专门记载他何年何月何日出生、有多少岁、他是谁、还有可能是记载他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谁,分多少,总之是记载他一生的事迹之类的。
碑林很大,因为“他”记载着中国汉代到近代的碑石,“他”需要我们用认真地态度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