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2017观后感【篇一】
《神奇女侠》的导演是派蒂·杰金斯,代表作是《女魔头》。总体上来说,《神奇女侠》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天赋异禀却在母亲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小公主,一天意外地遇到了来自外面的世界的人,小公主自认为要拯救全世界,于是不顾母亲的阻拦和异乡人走了。真正进入社会的小公主发现,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只能用爱才能拯救世界。
盖尔·加朵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演员,但长相非常干练与御姐,因此在看到小公主模式的神奇女侠时有一点违和感,以至于看到戴安娜冲着英国内阁成员嚷嚷的时候,观众会忍不住笑出声音。
但这都无伤大雅。相较于扎导做导演的《超人:钢铁之躯》与《蝙超大战》,《神奇女侠》的情节安排更加流畅与紧凑,画面也明亮了不少,小退不得不感叹:只有女人才能发现女人的美,盖尔·加朵在导演的镜头下实在是太女神了。
神奇女侠2017观后感【篇二】
先说一开始没有期待但是最终看到的东西吧,就是我萌上超英电影的最中心最中心的东西,超级英雄共同具有的那种我们所期待但是不一定拥有的东西。不是超英的能力,而是如果你有超级英雄的能力而会选择去成为英雄的灵魂。我已经很少很少在最近的超英电影里看到这些东西了,美队三,这是我纯主观评价最低的一部超英电影,不是作为一部电影评分低,而是少了我所萌的“超英”的本质。确实超英会内战,会起争论,会有作为“人”的一个部分,但是之所以超英能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同样的某种特质。我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但是用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个超英电影里的画面来概括,就是美队一里教授在厄斯金博士死前在刚刚成为注射了血清的史蒂夫罗杰斯点的那一下。
我始终认为真正让超英成为英雄的并不是超能力。就像WW里大概可能也许要表达的,每个人都是善恶共存的,最终他们选择了“善”,所以成为了英雄。而神奇女侠的'电影里,我看到了这种东西。
真的太久没看到了。就说最近上映的几部超英吧,BVS,我们都有一个妈名字叫玛莎真的成为原因太过于牵强,而且老爷成为超英的本质也和这些不一样,这部也不适合反应这样的中心。同样是“大战"类的电影,全名钢铁侠3.5复联2.8新蜘蛛侠0.2的美国队长3不仅不适合,多了就不说了,太容易引起XFXY。自杀小队更不必说。贱贱和狼三是当之无愧的高分经典超英电影,但是这两部也不是我所说的最典型的超英,都不适合拿这个作为主旋律。所以我真的没有期待过,WW能有这点,但是这部电影里让我看到了,但是不是从神奇女侠身上,而是从派派演的史蒂夫身上。
神奇女侠2017观后感【篇三】
1941年12月,漫画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诞生,从此打破了重男轻女的定律,是美国漫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为希腊神话中战斗民族亚马逊的公主,六位神祗分别赐予了她惊人的天赋能力,使她拥有了不逊于超人的战斗力,成为了正义联盟的三巨头之一,甚至还代替阿瑞斯升任奥林匹斯的新战神。
说起神奇女侠,就不得不提她的创造者威廉·摩尔顿·马斯顿,从他有趣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窥见关于神奇女侠种种设定的由来。马斯顿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早年的研究方向是性别与感情、气质的关系,并且与妻子进行了许多关于性别的实验,最后的实验结论是女性比男性更可靠、公正、有良知,因此比男性更适合出庭作证或者充当陪审员。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妻子之外,马斯顿还有一个叫做奥丽芙·拜恩的情人,这个奥丽芙的母亲恰巧是女性节育及女权运动先驱之一的艾索·拜恩。出奇的是,马斯顿的妻子也不以为忤,相反和奥丽芙相处融洽,三人同住一起,共同抚养了4个孩子。
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当四十年代美国社会掀起了反漫画运动时,作为DC顾问的马斯顿提出了解决漫画界窘境的方法——创造一个独当一面的女性角色。于是,神奇女侠诞生,其原型便是马斯顿的妻子与情人,而在其搭档者漫画家哈利·彼得的笔下,这个角色兼具了埃莉诺·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妻子)、玛格丽特·桑格(女权运动先驱,艾索·拜恩的伙伴)以及贝蒂·格拉布尔(好莱坞女星,以一双玉腿闻名)三人的特点。
除了神奇女侠,马斯顿另一项著名的发明当属血压式测谎仪(不同于早期的心率式测谎仪),因而当他把两项发明合而为一时,就成了神奇女侠手中的真言套索,被它捆住的坏人都不得不吐露真言。同时,神奇女侠诞生之初还有一个有趣的弱点,当她自己被捆绑住时就会失去一切能力,而这居然是来源于马斯顿青年时期对BDSM(捆绑、调教、受虐、施虐)的热衷。当然,这里也有鼓励女性挣脱枷锁的隐喻,对于同女权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马斯顿而言,这种意象并非无意为之。
神奇女侠从诞生起,便被赋予了激进的女权主义先锋形象,而且当时正值二战时期,其服饰的颜色和图案也带有浓郁的爱国主义元素。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为了娱乐性以及吸引更多男性的目光,神奇女侠的热裤变得越来越短,裸露的双肩、大腿和显眼的酥胸亦至今未变。
这部动画版的《神奇女侠》制作于2009年,因此仍是沿用了老的设定,比如她是由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用泥土捏成,而非2011年DC重启漫画(新52)之后被设定为的宙斯与希波吕忒的女儿。
在本片中,女权主义和女性独立意识十分鲜明。比方说希波吕忒对战神阿瑞斯的憎恶便是后者强行受孕于她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又如神奇女侠对天堂岛之外世界的强烈好奇,再如史蒂夫上校对女性的种种揶揄引起亚马逊诸女的反感等等。这在以前看过的男性超级英雄电影中都是未曾表现过的,令人颇觉新鲜有趣。另外,虽然画风略嫌粗糙简陋,但动作场面却并不含糊,相当硬朗有力,尽显神奇女侠的彪悍身手。
明年夏季,盖尔·加朵版的真人版《神奇女侠》就将上映,女神在《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惊鸿数瞥已然让不少影迷魂牵梦萦。即便这位新任神奇女侠的上围尺寸有所不足,不过作为新世纪第一位单独立传的女性超级英雄,她的气质和魅力依旧值得期待。
《神奇女侠》根据DC漫画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述了亚马逊公主戴安娜·普林斯取得上帝赐予的武器与装备,化身神奇女侠,与空军上尉史蒂夫·特雷弗来到人类,捍卫和平、拯救世界的故事。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
上世纪90年代,曾推出过漫威大战DC的漫画。其中,神奇女侠被认定为有资格可以拿起雷神之锤的超级女英雄。雷神之锤是雷神的武器,可承载魔法咒语和容纳超大能量的神器。神奇女侠能够拿起雷神之锤,可不是因为法术或其他,而是实实在在凭借实力拿起,因此她也是第一位被正史故事所承认的雷神之锤女性持有者。
神奇女侠实力如此雄厚,据说作者创造她就是为了改变以男性超级英雄为主的垄断局面。神奇女侠诞生后效果显著。二战期间,神奇女侠的故事曾激励不少美国女性勇敢响应号召参军入伍。
神奇女侠除了拥有神之血统外,武器装备同样亮眼。比如能够挡子弹的手镯、套出真相的真实套索、羽翼神履、火神之剑、变形盘、魔法盔甲等等,甚至还有一个可以抵御魔法的耳环。其中,取材于宙斯之盾的神奇女侠手镯,威力和美国队长的盾牌一样,能够抵挡一切冲击。
戴安娜·普林斯生活在亚马逊天堂岛,岛上只有女性,作为众神之王宙斯与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母亲和姨母安提俄珀的悉心呵护。直到有一天,一架战机坠入天堂岛附近海域,戴安娜的平静生活由此被打破。戴安娜将坠海的飞行员史蒂夫救起,但其母亲对这位普通男人的世界没有一点兴趣。史蒂夫强调自己的目标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戴安娜则认为这场人类的浩劫或许是战神阿瑞斯捣的鬼,于是决定与史蒂夫一起前往战争前线,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人类战争的威力,并逐渐理解了身为英雄的意义和代价 。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篇二】
看完两个半小时的《神奇女侠》首映,有非常非常多的话想说,电影的开端来自蝙超大战,蝙蝠侠寄来的一张照片揭开了神奇女侠(后称戴安娜)的回忆,影片仍然继承dc一贯的阴郁风,且颇有深度的暗喻、讽刺,高水准的原漫还原,对刚接触dceu(dc宇宙)的观众来说并不友好。但抛开这些来看,影片呈现了精湛的演技,华丽的特效,超燃的打斗场面。这对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优秀了。
首先从dc前三部电影被观众诟病的画风说起,《神奇女侠》虽不如蝙超大战那样阴暗,但总体来说肯定不能与漫威电影的活泼跳脱相比。在电影中有少数幽默的对话,不难看出制片人对观众的妥协,我认为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仿佛是一个平日里严肃惯了的法官,突然参加了一场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逗笑了台下所有的听众。从电影的深度来说,dc电影显然还是更烧脑的,晦涩的讽刺,精妙的布局,有一定漫画基础的观众都不一定能懂,因此评价两极严重,不感冒的观众全程吐槽也就不奇怪了。
dc漫画的灵感本就起源于战争,在生灵涂炭的战场,杀戮成了生存法则。成年人也不免幻想,有那么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所向披靡,战胜敌人,捍卫和平,给予自己和家人应有的自由。就这样超人诞生了,蝙蝠侠诞生了,神奇女侠也诞生了。《神奇女侠》故事背景取自于一战,电影中完美的呈现了战斗的残酷,饥饿、死亡与恐惧,戴安娜在得知了外界人类的处境时,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为的是带给他们自由、和平,其初衷并不是为了成为超级英雄。
片中超过半数场景都在影射社会的歧视与人性的丑恶。戴安娜的登场,处处都在表现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不被看好,不准发表意见,甚至不能进入会场,戴安娜的出现便代表了男权社会的终止。片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了种族歧视,肤色问题仿佛分了高低贵贱,小队成员一个个无所作为,毫不夸张来说半成因为他们不是白种人,最后他们跟着男女主角,将生死度之于外,展现了生命的平等。其中还有戴安娜对人类丑恶面的理解,对上层懦弱、不作为的不屑与愤慨。单从深度来说,dc一向没少下功夫。(我只看了一遍,看出来的只有这么多,后续肯定有各路大神对细节的分析)
剧中还有一条良心的感情线,细腻的情感刻画,戴安娜的天真纯洁,史蒂夫的善良忠义在演员富有张力的演技下表现的淋漓精致。最后史蒂夫舍弃生命,一句“我来拯救今天,你去拯救世界”将电影的感情基调推向高潮。这句台词也必然成为电影的亮点,成为多年后超级英雄电影很难逾越的鸿沟。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还在继续往下读,首先是非常感谢,其次非常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神奇女侠》。你需要做的是,耐心看完它兀长的前奏,等着你的便是超燃的动作戏,惹着没有剧透太多,希望你会喜欢。
最新《神奇女侠》电影观后感【篇三】
Y.首先是加入了“神话”元素。
我小时候非常迷西方神话,大家在读《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的时候,我抱着一本厚封皮的神话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大有一种背课文的架势。时隔多年忘了个干净,只记得众神关系实在太混乱,而当时自己排的渣男第一名貌似是宙斯。
其实,后来看小说也很迷东方神话,但是网上有的资料很少,想去市图书馆找一下,发现并不知道属于什么分类,只得放弃,看了《人间失格》。
E.然后又加入了“战争”元素。
其实我很少看战争片,因为讨厌沉重,最近看的一部还是《钢锯岭》。
战争片里人性的丑恶总是很直白,而我这种一心活在理想主义光芒下的人,是不适合看这种类型的影片的。无论它最后拔得多高,都会让我“聪明的小脑瓜”思考很多人性问题,并感觉糟心。
这部影片不沉重是因为有超级英雄,战争时期大家心里都存了一个超级英雄吧。超级英雄的金刚不坏之身使影片少了不少血腥场面、生离死别。虽然同所有战争片一样让人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但这种渺小更偏向于一种心甘情愿在大树后乘凉的渺小。
如果把《神奇女侠》当作战争片,那就是一部充满希望和光明未来的战争片,而正儿八经的战争片,无论结局如何,过程都让人压抑绝望。因为那是用血肉堆出来的胜利。
S.感情线梳理得也很顺。
不磨磨唧唧让人难受,也不过分浓烈夺去风头。就埋在整部影片的最下面,像是沙拉里的生菜,不出彩却是整盘沙拉的灵魂。
结尾部分男女主那段特写,毫不夸张的说,值得我哭一张纸的量。
对,我也确实没忍住。
S.“爽”度依旧。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片,已经像“特洛伊战争”、“斯达巴勇士”一样满足我对打斗场面的需求了。
前面大部分都是神奇女侠吊打人类,从一个变成一群。有一些神奇女侠很牛逼的场面,比如徒手爬楼,徒身撞楼可以简单总结为“大力出奇迹”。然后她又用高速的移动让同公司的闪电侠显得特别没用(除了帅以外)。
差不多看腻的时候,神话梗又复活让你看超大的破坏场面。
其实也没得打得多辛苦,大概就是等神奇女侠经历过青春期的内心波动后,她想赢一下,那就让她赢吧。
影片的背景很大,主要由于“神奇女侠”是个有着神的血统、听着假的神话故事长大,一心想拯救人类世界的中二少女。但整部影片条理清楚,每个版块的时长分配合理,剧情内容丰富节奏把握到位,算是成功吃下了这个大胖子(背景)。
这部影片其实也算是一部青春
我喜欢盖尔、加朵的颜和身材。讲真,能把这几块金属片穿得这么好看也不容易的好吗。一颦一笑、每个小动作、飘逸的长卷发都在试图掰弯我。打斗场面又帅又精彩,值回IMAX票价。
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一
什么叫力量与美的结合,爱与智慧的化身?什么叫浩气凛然的性感?什么叫山峙渊渟的萌?什么叫所向披靡,什么叫无所不能?让神奇女侠告诉你!
9点多看完点映到现在心情都不能平静。一直觉得DC这两年连漫威一个手指头都干不过,不成想放出个这么无敌的大招。
神奇女侠这个角色简直是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于一身,除了手指头稍微有一点肉乎之外,浑身上下由内而外一丁点的缺陷和槽点都没有。给我三炷香我立刻就能给她跪下的那种。不是什么神一样的存在,根本就是女神本尊。
相比神奇女侠的译名,英文片名wonder woman和女侠本人才更般配,真·一位完美无瑕的女性。
看电影的时候哭了3次,分别是神奇女侠脱衣服的时候,神奇女侠脱衣服的时候和神奇女侠脱衣服的时候。良心影评,不剧透,看完电影你一定能懂。
建议这个片子能在中国重男轻女的地区和印度长年不间断放映,让那些人好好瞻观瞻观,连众神之王的宙斯都深知万事还得靠女儿,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还不赶紧悟道!看看神奇女侠,她一个人,拯救了她爹,拯救了人类,拯救了世界,也拯救了DC。所以说,对女孩们好一点吧,指不定哪一天,她就拯救了你们呢。
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二
在每一个她背负着决心与毅力走上战场,迎接枪火的时候,我的内心既被什么点燃着,又因什么抽痛着。
因为我跟她不一样,我知道她的结局,我知道她“会失望的”,在所有的纷争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她会明白的,有些东西她决定不了,有些东西不是她所认识的。
这多么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经历烟火和枪炮后的痂里才能长出茧子来,用自己的肉身才能得出感悟来。
我们都learn from a hard way。没有人例外。
其次,我对朋友说,我哭抽的点跟“漫画”那部分已经没太多关系了,我哭抽的点基本都在电影把我理解的希腊神话和“人类”与“神”表现得太淋漓尽致了。
曾经的戴安娜那么坚信着那个故事:人出生即是“善”,只是他们被阿瑞斯下了蛊惑,在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上施下了“仇恨”与“恶”的咒,才让人间有了残忍的争斗。这是在她心中从小种下的种子,所以她才深信着人类“善”的天性,在成长中具备了一切美好的品质。
可是故事只是故事,说的人讲给听的人。而现实永远比故事复杂。
当她走入飘着黑烟的工业中心——伦敦的时候,她才第一次真实地站在了这个叫做“世界”的地方,而她看到的是与自己认识中完全不同的景象。
说她幼稚也好,说她天真也罢,她是个从孤岛上的阿玛宗部落出来的女人,天生对这个世界的规则毫无常识。在这里,女人们大多穿着不便行动的衣物,可社会对她们的刻板印象带来的条条框框,对于一个还没有被规则所束缚的女人是没有意义的。她的整个存在都与这个社会的规则不相适应,她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对“凭什么女人不能”的问题最有力的论证。
(电影对此的表现多么自然啊!那个社会的人对此都认为理所当然,却只有不属于那个社会的黛安娜和荧幕前的你我看得出这“异样”。而为什么有些人还要以此批评这部电影呢?我想说,能看出问题其实是对比历史的进步啊!现代拥有的而那时没有的,都是平权运动的成果。为什么不承认这样的进步而更上一层楼,反而要反感这样的进步!)
可是这些还不够。男人对女人的歧视还不是那个社会里最大的问题所在,她最看不懂的,还是人类的见死不救与互相残杀。
她大声疾问:“为什么你放任那些士兵那些人民不管!任由无辜被屠杀,任由绝望的人们死去!”
“为什么人类要杀害同样是人类的其他人!”
她胸腔里的那股热血在萌芽,早年种下的种子已经抽出了枝与叶,马上就结出果。
她说:这一切必定是阿瑞斯重返人间的作为,他邪恶地,再一次施下了“恶”的咒语!这片土地上会生灵涂炭!这个世界要在他的邪恶中沉沦!而杀了他便是唯一的办法!
可是,“恶”,从来不是神的特权。
她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她看着面目颓萎、肢体残缺的士兵,流离失所、陷入绝望的普通人,哀嚎遍地,她从来不知道炼狱可以在人间,她从来不明白这些。
然后她用那颗还深信着人类拥有“善”的心问道:是不是没有了战争,人类会开心地生活?他们会做些什么呢?像这样翩翩起舞吗?喝着酒,唱着歌,相知的不相知的人情同手足,围坐在一起?
是啊,这样多么美好。
美好的人类。
在绝望面前还能团结地拥抱着一起共赴命运的人类。
深信着爱与美好的人类。
会自我牺牲的人类。
同时,转过身去就可以为了征服而使用杀伤性武器的也是人类。
这些都是人类。
他们不是由纯粹的善念所铸造的,他们是神不完美的产物。
他们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他们是一切事物的美好与不美好。
他们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今天,明天,每一天。
人类也许不自知这一切,但是倘若是一个天神的话,TA就该看得到这些。
“恶”不是天神的特权,“善”也不是。
天神应当信任他们,守护他们,只因还有哪怕一丝的美丽与善良存在于人间。可天神同时也是漂浮于人类以外的存在,人类的一切,既与他们息息相关,又与他们毫无瓜葛。
看到他们大战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这些,所以我哭到汹涌得无法收拾。
因为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出的“神”与“人”的关系是多么符合我的认知啊!即使我从看完预告的第一天,阅读各种报道字里行间的第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与神无关,与人有关”的故事,我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那些课堂上看到的希腊陶艺文物,那些曾经听到的希腊神话故事,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而存在的!
这部电影,真实地展现了我所理解的一切!!!
战争,那是人们所认为的“神的争执”,一切的胜败都是神对人的影响,是神与神之间对抗的结局。
你猜怎么着,古希腊人认为特洛伊的战争背后是诸神的较量,而雅典的繁荣都归功于女战神雅典娜的全心庇护。
可是不是的!
辩证唯物说,神都是人的映射,所以曾经原始的崇拜中认为的“神”都是“人”,神所做的,即是人所做的。
站到现实的角度上,从一开始就明白,这“神的战争”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人类的不美好而已。
这部电影真实地回归了这样的主题。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的话,他们会看到的,“人”与他们是一样的,有爱也有恨,有不同的个体,会做不同的选择。
所以,神并不是全知而全能的。
所以,神即是人。
如果说还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有能力的人更应当明白守护和信任。
这难道,不就是“英雄”之所在吗?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
向那个笑对死亡的史蒂夫致以敬意吧,他背后代表的大概是无数不为人知的,身处战争中依旧相信世间美好的无名英雄。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类存在,我们才被神继续以慈祥的目光注视着、信任着、坚守着。
然后,“men are still good".
最后伴着Sia的主题曲,to be human is to love, even when it gets too much, I’m not ready to give up
我想这与那句“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and I hate very much to leave it“大概是同质的。
大抵只有经历过命运的恶意的人,才理解“爱”是多么难,又多么可贵吧。
即使这样,她从痛苦的经历中领悟到了,“神”要到这人间来。
她从“神”变成了“人”。
to be human
电影《神奇女侠》观后感三
1.不仅仅是超级英雄片,也是女性成长史。
神奇女侠是众神之王宙斯与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有着媲美大力神海格力斯的力量,如同爱与美之女神阿芙罗狄忒般的容颜,似智慧女神雅典娜一样博学。美漫史上首个女性超级英雄主角,原漫画诞生于1941年。她是正义联盟创始人之一,在DC系列漫画里拥有特殊的地位。期待电影版已久,源于漫画,但精彩程度高于漫画,没让人失望。
本片是DC首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也是一部女性成长史。戴安娜起初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充满着善意。她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惧自身安危,从天堂岛出山,只为消灭战神阿瑞斯,让世界得到和平。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看到人类官僚的丑恶嘴脸,见识了太多的自相残杀,世界观都崩塌了。她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觉得人性本恶。
任务小队其他成员,都是有着缺点的普通人。骗子想当演员,却因为肤色,身不由己成了士兵。狙击手原本爱音乐,因为战争,患了战后创伤症,借酒浇愁,成了酒鬼。酋长则是失去了家园的印第安人,流落在外,在战争中贩卖物品谋生。他们曾是为钱而战的雇佣兵。但为了结束战争,不惜以身犯险,成了英雄。平凡人给了戴安娜最初的感动,让她了解人类有善有恶复杂的性格。而史蒂夫更是宁愿牺牲自我,完成理想。我来拯救今天,你来拯救世界。因为爱,不让世界毁灭。因为爱,而拯救人间,戴安娜完成了从懵懂小公举,到神奇女侠的蜕变。
2.女性视角超级英雄片,有动作更有柔情。
本片导演派蒂·杰金斯,从女性视角拍超级英雄片,在保证动作场面的同时,有着不一样的细腻情感。人物性格丰满,电影完成度较高。有几个场景,颇为打动人。亚马逊女战士们,冷兵器对抗枪炮,死在德军的子弹下,悲壮感十足,让人难过。而戴安娜从战壕冲向无人区的时候,让人心潮澎湃,虽千万人吾往矣。
故事人设,受古希腊神话影响很深。战神阿瑞斯与宙斯之战,延续了弑父情结的悲剧设计。而阿瑞斯与戴安娜,则是两个极端。虽然都英勇善战,但两个武神性格截然不同。阿瑞斯残忍嗜杀,到处引起人类战争。而戴安娜爱好和平,以战止战,结束人类的自相残杀。
构图场景美轮美奂,特效与动作场面相得益彰。以往的超级英雄片,硬度够,大场面好看,但缺乏感情戏。本片除了打斗场面精彩,感情线处理的也颇为吸引人。史蒂夫保护戴安娜,让她不被世界所欺骗。戴安娜救史蒂夫,让他产生崇拜之情。两人地位平等,甜甜小初恋,好一对金童玉女。
3.英姿飒爽,角色与演员相互成就。
从演员表现来看,盖尔·加朵本色诠释了戴安娜·普林斯这个角色。她身为2004年以色列小姐,还曾在军营里服役过,这些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了独特的魅力。不但颜值高,身材健美,真·腿玩年。身上有着属于女战士的英雄气概,怎一个英姿飒爽了得。头戴星光飞冕,手执噬神剑,神力护盾,腰别真言套索,神奇女侠上战场那刻吸粉无数。
克里斯·派恩,其实早已通过《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证明了他的演技。而在《神奇女侠》中,笑容甜,身材好,还长着一张大义凛然的脸。穿衣显瘦,脱衣显瘦。是空军上尉,是间谍,更是英雄。史蒂夫·特雷弗丝毫不奶油,也不让人感到腻味。
配角方面,卢平教授大卫·休里斯,这次出演的战神阿瑞斯,角色光芒完全被神奇女侠压制,但那股阴险的狠劲,诠释出来了,演技到位。
有精彩的打斗场景,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有细腻的情感线索,有复杂的人物性格。《神奇女侠》完成度很高,女导演对于角色的情感塑造,丰满了整部电影,不至于剥除打斗场面之后,故事干巴巴。期待续作,也期待更多女超级英雄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