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后感500字1
今天,阳光明媚,我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参观了运河旁新建的三个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
我喜欢的就是中国伞博物馆了,不信,你走进去瞧瞧,保准你也会喜欢上这个博物馆的。因为这个博物馆是展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艺术的博物馆。
走进伞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用伞装扮成的通道。接着一个个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画面里出现了关于伞的起源的故事:一个孩子头顶一片大荷叶,冒雨行走。这种现象使人从中受到启发,创造了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至今至少也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接下来所看见的是关于伞的制作:先选好竹子,在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制成最主要的骨架,把裁好的纸黏上骨架,在伞面上绘制图案,再进行处理,才可以使用。
伞的诞生,不仅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国外,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来到二楼展厅,这里陈列着形形色色的现当代伞,以及走向世界的伞。这里的伞运用了高科技的手法,各有各的功能。有的伞可以抵挡住六——七级的大风,有的伞可以预测到天气的好坏,还有的伞,伞柄上可以装上电池,只要一按开关,伞就会自动打开。界里,我不仅看见了西湖借伞的凄美故事,还了解了各种伞的用法。这独特的伞文化象征着历史发展的车轮,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观后感500字2
突然有一天,我妈告诉我说:“明天给我报了去苏州市博物馆的小记者活动。”我满心欢喜的去了。
哇!这博物馆太好玩了!
今天我认识了许多镇馆之宝,如:宋真珠舍利宝幢,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盛宋珍珠舍利宝幢内木函。
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五代时期的秘色瓷莲花碗和宋真珠舍利宝幢。
五代色秘色瓷莲花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器,它通体以施青釉、晶莹润洁。它是苏州市博物馆三件国宝级文物之一。通高13.5厘米,由碗和盏托两个部分组成,。整个器物造型规整,结构巧妙,碗身及外壁都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整个造型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出尘。
宋真珠舍利宝幢是宋代文物,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它高122.6厘米,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做的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下而上共分为三个部分——须弥座、佛宫以及塔刹。
今天我见到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为古代人民的这种精美的艺术所折服!
博物馆观后感500字3
今天的第二节课,我们四年级前三个班去文化广场参观了博兴县博物馆。
我们参观的博物馆内共有五个展馆,第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线刻菩萨、武定五年碑、大业四年碑、线刻石狮……;第二个展馆内陈列着地藏墓志、门砧、石财神、翁仲……;第三个展馆内有象牙化石、陶马、陶俑、瓦当等等;第四个展馆内有书籍、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一个展馆陈列的是抗日战争以来的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等各种物品。
我们整个参观的过程中,解说员都给我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很快就参观完了博物馆。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但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刚才完成了一个历史的穿越,从悠久的历史有来到了繁华的世界。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参观,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我们家乡的历史,更感受到家乡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我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文物货物文化遗产,使我们的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代代发扬下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参观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留给我思考和给我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会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博物馆观后感500字4
今天,老师带我们参观市博物馆。阳光暖烘烘地烤着我的脸,我出了一身汗。终于走到了博物馆,我喘了口气,猛一抬头,哇!博物馆的外形是一个古代的大钟。到了正门,我们依次通过安检,到达大厅。咦?大厅地上的`立体景物是什么?听讲解员阿姨介绍,那是大禹治水的地图。讲解员阿姨让我们往上看,是三副巨大的壁画!那分别是伏羲、天中山和盘古啊!由此,阿姨还说,博物馆外形之所以是大钟,原来代表着驻马店的冶铁文化!
此时,我们分成两队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古代货币,最早的货币是刀状的,所以叫做盗币,它们都是青铜做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也因此成了现在的样子。
来到二楼,这里陈列着许多文物,看,那长长的刀,仿佛仍然银光闪闪;那精美的珠宝,至今还光彩夺目。我们还观看了冶铁铸剑的过程,使我感到当时的繁荣。
我们来到三楼,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些人物雕塑了,他们个个都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转眼间已是黄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了解了古代文明,真是难忘啊!
博物馆观后感500字5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是黑龙江省内地(市)级最大、设施较为完备的博物馆之一。馆内收集馆藏文物5252件,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104件。大部分藏品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生产工具及细石器文化独有的复合工具。这里上演着从原始社会到解放中国的这段历史,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和认识。
参观一层大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些领导到我市考察的照片。可以看出我市的科技发展;第二、三层是一些历史文物:有化石、有古代人用过的兵器、凳子、手榴弹壳、过去人的药店、穿过的鞋……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坚强。
原始人类真的很聪明。他们的智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发现敲击石块有时会迸出火花,钻木、锯木、刮木时木头会发热,甚至产生烟火。这些现象重复无数次,他们便逐渐受到启示,懂得了摩擦和起火的因果关系,从而发明了摩擦取火的技术。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如果没有古代人民的汗水,如果没有古代人民流的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希望多有机会去参观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了解革命,了解历史。
历史发展的车轮在不断变化,博物馆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保护好历史文物,不让它们遭到破坏,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我们社会的发展。我还想到博物馆去做一次志愿者,为没来过博物馆的同学们讲解历史,告诉他们要保护文物,让历史永远都不消失。
2017航拍中国之新疆观后感【篇一】
在看《航拍中国》第一季第三集新疆篇。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101个北京市。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间是天山山脉。三山夹了两个盆地,北是准格尔盆地,南是塔里木盆地。
天山北坡是绿地,有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等城市。石河子有大片的棉花在九月成熟。新疆还产番茄,辣椒,葡萄干。
沙漠从高空看如同树叶般形成沟壑,充斥着浩瀚与苍凉。
新疆大的城市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阿勒泰市,伊犁,吐鲁番,喀什等。
2017航拍中国之新疆观后感【篇二】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
2017航拍中国之新疆观后感【篇三】
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93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5.15亿元。
面对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伊宁市始终有着勇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精神,并提出未来五年城市的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6%,到2015年达到3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5246;人均生产总值到2015年达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到2015年达到24亿元,实现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到2015年达到210亿元……
如花的伊宁,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扑入她的胸膛,享受美,体验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劳勇敢善良伊宁人会把这座“花城”建设成为充满生机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强的实力城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团结稳定的和谐城市。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观后感1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观后感2
在看《航拍中国》第一季第三集新疆篇。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101个北京市。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间是天山山脉。三山夹了两个盆地,北是准格尔盆地,南是塔里木盆地。
天山北坡是绿地,有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等城市。石河子有大片的棉花在九月成熟。新疆还产番茄,辣椒,葡萄干。
沙漠从高空看如同树叶般形成沟壑,充斥着浩瀚与苍凉。
新疆大的城市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阿勒泰市,伊犁,吐鲁番,喀什等。
航拍中国观后感3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
航拍中国观后感4
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93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5.15亿元。
面对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伊宁市始终有着勇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精神,并提出未来五年城市的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6%,到2015年达到3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5246;人均生产总值到2015年达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到2015年达到24亿元,实现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到2015年达到210亿元……
如花的伊宁,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扑入她的胸膛,享受美,体验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劳勇敢善良伊宁人会把这座“花城”建设成为充满生机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强的实力城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团结稳定的和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