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老舍故居的观后感高二汇聚96条

老舍故居的观后感高二汇聚96条

时间:2020-03-17 07:07

观看名人故居有感1

昨天有机会冒雨参观了晚清“学霸”——云南红河石屏人袁嘉谷的故居,一幢精巧的老式四合院。

虽然平时对其有所耳闻,知道那么一点点的信息,但真正到了他的故居并听了介绍以后,才明白了今天的“学霸”与过去的“学霸”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点的。

首先,袁考取的是当年的特科状元。这个特科状元比普通状元“牛逼”,因为它每隔五、六十年才考一次,整个清朝只考了三次,袁是第三次参加的考生;

其次,参加特科考试报名的条件比较严苛,考生必须是举人,并且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等于是一群已经很牛逼的人又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份试卷中激烈竞争。

经过三天封闭式大考,袁脱颖而出成为了第一名。

其父是茶商,家庭条件中上水平。看他的样貌,属于天资聪慧的一类。

看过的名人故居有那么几个。总体上感觉,名人能够成其为名人天份不可少,还有就是他们所处大时代能够提供的机会也不可少。

参观名人故居,还有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的后人现如今生活、工作得怎么样了?

几乎所有名人的后代所取得的成就都没有他们的名人前辈取得的成就大。大多数后辈都沦为了平凡之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时代背景变了,这也是他们的前辈努力奋斗的结果。另外,名人都有一份非凡的执着。也许一开始是因为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引起的行动,但后来的执着才成就了大事。昭通的罗炳辉将军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当地恶霸对他家人的欺负,一怒之下,徒步一个月走到昆明,又遇上陆军讲武堂召录年轻学员才偶然地成为一名军人,后又成为一名能文能武的将军。

既然名人的后人们都没有再取得光辉的成就,那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前辈的成就只能是前辈的.,最多也只是多一些钱财而已。作为一个前辈,没有必要太多地为后人担心,后人有后人的命运。你再辉煌,再怎么为后人处心积虑,到了他们手上,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你完全无法掌控。

过好自己的一生,少些不必要的担忧,这才是王道!

观看名人故居有感2

纵观历史,吸之以精髓。读史通今,我们收获的是汗水,是沧桑,是辛劳,更是一种精神。

周六的海风划过面颊,风吹与海水上演着滑稽的一幕。涨潮,退潮,都离不开微风的轻抚,似乎他们是天作之合,两种无止息的生命已相融于一体。风对海有情,海对风有意,在生命的长河中他们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伴侣。

——栈桥观海

古老的小巷狭窄,幽静。巷中的台阶记载着沉封悠久的历史、残损破旧的身躯展现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悠久。讲述着不同岁月中不平凡的历史。即使被踩踏、被埋没、被歧视、被忽略,但它仍然寸步不离的守护着那一寸属于它的土地,在浩瀚的宇宙中发出它最耀眼的光,就像无边黑暗中的小小星辰,净化着被世俗沾染的土地。

——小巷石阶

陡立的道路旁是两排威严耸立的银杏树,高大、茂盛、繁荫的它们尽情地展示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这些树已达百年之久,穿过树荫,走进老舍故居,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拉车夫——祥子。老舍正是通过祥子批判了那个无情的社会。从祥子的雕像中可以看出他热情、憨厚、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我看老祥子的眼神中流露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就像是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历经着百年风吹,百年日晒,百年雨打。祥子最后成为了穷愁潦倒、吃喝嫖赌的无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正堂中洋溢着书香墨气摆满了老舍呕心沥血的作品,老舍的精神,老舍的作品世世代代影响着人们,成为青岛独具特色的风景。

——老舍故居

栈桥,海,石阶,古老的小巷,古树,故居展现出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它们饱经沧桑,似繁星般点缀着青岛。

参观伟人故居作文500字(一)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什刹海旁边的宋庆龄故居。在参观中,从她办公居住的小楼,到介绍她生平的纪念馆,一路走一路看,让我对宋庆龄奶奶奋斗的一生有了大概了解。她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让我感动!她的事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宋庆龄故居在美丽的什刹海旁边,院子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不时有象征和平的白鸽飞过,一切都让人感觉生机勃勃。故居主体建筑是宋庆龄奶奶工作生活的小楼,楼旁有她的塑像。塑像雕刻逼真传神,慈祥的面容、微微上扬的嘴角,好像在对我微笑。

小楼旁边是宋奶奶的纪念馆,展出了许多实物和照片,通过点点滴滴记录了她的工作、生活画面。有她

走出宋庆龄故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学习宋庆龄奶奶,做一个爱国、奉献、知性、独立的女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尽最大能力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把宋奶奶的精神发扬光大!

参观伟人故居作文500字(二)

前几天,我跟随“少年行”活动参观了许多古建筑和名人故居。所有去的地方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也称“骆驼祥子故居”,是第一个以书本名字命名的名人故居。跨进大门,我立刻就感受到了很深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

进入他的房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棍棒和大刀,它们整齐地排成了一列。据说,老舍先生每当眼睛因学习而累的.时候,都会练练这些兵器来调节一下神情。

往左面拐进去,便可以看到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的图书,这些全是老舍先生所作,其中一本就是《骆驼祥子》。这本书还被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语言,可见老舍先生写的书深受全世界许多人的喜爱。

再往里走,便看到了老舍年轻时写作用的笔和书桌。桌子上有许多的墨汁斑,东一块、西一块,差不多布满了整个桌子,我心想:应该是他日复一日地写了又写,经过日久天长,才弄出来的吧!

转头一看,突然发现墙上有一幅美丽的画,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老舍的夫人所作,原来他的夫人还是个艺术家呀!

老舍先生是一位作家。他用了很多时间写作,利用空余时间来习武,可谓是文武双全。

这次的老舍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我也要努力向他学习。

参观伟人故居作文500字(三)

冒着蒙蒙细雨,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我们撑着伞游览了鲁迅故居。

我从书上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从爸爸口中了解到鲁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鲁迅故居看到了这个有着“浓黑眉毛”、“浓黑胡子”的伟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辉的一生。

走进“三味书屋”,我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鲁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还坐在鲁迅坐过的课桌前,想象着鲁迅小时候求学时的样子。在他那个大大的书房里,所有摆设都很简朴,只有柜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我在鲁迅博物馆里看到了,鲁迅原名叫周樟寿,后来改名叫周树人,爷爷是做官的,而从他爸爸这一辈开始,家里就变穷了。而鲁迅却很感谢爸爸,因为那段时间的磨练,让鲁迅知道了自己小时候想做医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伤,而拥有知识,做一个用“笔”战斗的人却可以拯救一个民族。我还在这里认识了鲁迅在日本的恩师“藤野先生”,看到了鲁迅翻译的许多外国进步著作。看着照片上的旧中国和那个时代的人,我不禁感叹:鲁迅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中国人。

也许,在绍兴的鲁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多。但我想,这是一颗种在我心里的种子,以后我还想到上海的“鲁迅故居”,去了解鲁迅更多的更伟大的故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