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观看了红色电影《智取威虎山》,我原本以为电影《智取威虎山》是以前的黑白片,没想到电影的音效、打斗场面很大,很有气势, 当我看到少剑波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之后,我开始被这部红色电影吸引,接下来的一个个战斗故事更是让人无法自拔,我沉浸在小分队战斗组的每一场战斗中,品味着每个人的个性,佩服他们的勇气,佩服他们的智慧,更佩服他们每一个人的忠诚。印象最深刻的是五虎将的出现,英勇俊俏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骁勇威猛的刘勋苍、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坚韧忠诚的孙达得,这五个人物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忠诚,忠于党,忠于人民,他们一切行动都服从命令和组织的安排,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少剑波在自己的亲人被杀害后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将其化为愤怒,始终服从党的安排;杨子荣只身一人进入匪窝,献礼座山雕时,想的是如何通知首长,如何不被发现;攀爬能手栾超家跨越涧谷时,想的最多的仍是怕自己的失误会造成剿匪的失败。他们每个人都让自己的`特长成为战斗中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的所思所想体现的都是一种军人的奉献精神。这里面还有甜美热情的白茹,为民牺牲的高波,机智聪颖的董中松,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对这些英雄来说,死不可怕,而鲜血更是为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和他们可亲可爱的乡亲们而流。林海雪原见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他们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跳动。无论是穿山风的狂卷,还是密集的枪弹雨林,都无将他们击倒。只因为他们心中有共同的信念,是解放人民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来,直到最后的胜利。他们不为层层艰难险阻,执着地追求着人生的目标,即使是到了绝境,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始终坚持为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可能遭遇了失败,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懦弱的,因为他们不会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理想信念的感觉,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信念。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会对自己前面要走的路感到茫然,终究会成为迷路的人。
总而言之,《智取威虎山》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更表现出了革命先烈们的一种智慧、一股勇气和一份人性美。与我看过的其他商业电影相比,这部影片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是更像是一股思想的暖流,缓缓流进我的心间,不带杂质和尘埃,就像林海雪原中的皑皑白雪那样纯洁,我相信会被珍存在我心中一个温暖而特殊的角落,永远让我记得,在火红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单纯、执着勇敢的战士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懈奋斗。永远不忘是共产党,还有为之献身的革命先烈给予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带着理想信念继续奋斗下去。
【篇二】
《智取威虎山》过去看过京剧,很多经典台词今天还记忆犹新呢。
看到网上说被拍成了电影,说实话,没想看,不想看重复拍的东西,总会有比较,也未见得比以前拍得好。有点教条哈。
一早上微信消息提醒,看到朋友来消息说,看了电影《智取威虎山》说:“一个字,好看。”我心说了,这是一个字吗?
接着我就开始在网上找,累得我不行了,也没有找到,忙得我没回复朋友的话,到了晚上我还是不死心,于是去海外中文网的影视人生论坛找,好心网友给了链接算是看上了。
其实早自己找的时候就找到了,但开头怎么是纽约啥啥的,我一看这不对,被人掉包了。所以没有看,这个链接我耐心看了几分钟结果这就是《智取威虎山》。果然不同凡响。 是说一小子从纽约回来开始的。
刚刚听说这个电影的时候,看到好多影评,褒贬不一吧。但多数都说它脱离了原作,脱离了原来的版本,人们看过老版的,看过《林海雪原》书的,肯定不买账。
其实当今社会,已经没人再去考虑跟以前有什么区别,是不是遵循原著之类的了,有个故事就可以编电影,拍电视连续剧了。只要拍得新潮,只要有人看,然后就能有票房。
别说,我不管原著啥样,也不再想过去的杨子荣,就看这部电影,本着这样的思想,我是越看越觉得好看,一阵阵的还挺紧张的呢。像那个真老虎扑过来的时候,像那些大石头砸下来的时候,像那一颗子弹嗖地飞过来,然后咔
尤其是最后,把座山雕和杨子荣弄到飞机上一顿折腾,简直跟007好有一比,特惊险,看着真是紧张。
回想电影的场景,如果跟过去的相比,如果跟林海雪原相比,那就别看了,但如果说有一部片子,新的,就叫《智取威虎山》,说实话,挺好看的,如果让我也说一个字,那就是: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还可以说一个字:太酷了!
演员演的也不错,杨子荣,看他演过不少电影,电视剧的呢,不过没演过这样的角色,这部电影他也挺成功的,一个字:演的不错!
人生就是给自己找乐,看剧也好,逛街也好,做饭也好,工作也罢,都是要在快乐中享受,别看也别想那些实质的东西,除非你专门去琢磨那些。否则就看热闹,享受人家表演的过程,也只有这样,咱人生才能说是一个字:快乐多于烦恼。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讲述了1947年冬,我东北民主联军203小队准备攻打土匪盘踞的威虎山,侦查员杨子荣化身土匪“胡彪”潜入威虎山,最后里应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杨子荣不仅侦查
影片最惊险又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打虎上山”这场戏,3d制作的影片动作逼真,老虎的凶猛、狰狞让我不寒而栗,更让我的心揪了起来。杨子荣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多次险些葬身虎口,最后绝地反击,猛虎终于被他击毙。
威虎山地势险要,鹰嘴崖更是飞鸟难渡,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到杨子荣和203小分队,经过殊死的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诉我,杨子荣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一位战功卓着的战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被土匪的黑枪打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无数个“杨子荣”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一身本领,当国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更有一种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志豪情!
徐克以武侠片的方式包装这个红色故事,并赋予了很多富有娱乐性的对话或动作场面。再加上徐克式的快速剪辑,步步惊心又让人看得痛快淋漓。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600字
当年这幅剧照非常的流行,杨子荣的高大形象绝不亚于彼时香港人对李小龙、成龙和周润发的崇拜,那时候可能每家的墙上都贴过这幅画——《打虎上山》,还有同名的经典唱段。
这威虎山位于东北的长白山脉,故事情节是杨子荣自请改扮土匪胡标,假借献图,打入威虎山。为了突出扬子荣的英雄气概,其穿着打扮中虎皮背心格外引人注目,再就是在遇到真土匪的时候,先设计让他遇到了山中的百兽之王——老虎,结果可想而知,被我们的英雄杨子荣一枪击毙了!豺狼虎豹均不在英雄话下,更何况一般乌合之众的土匪,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手法吧!
杨子荣打死的那只老虎不用说一定是东北虎了。这东北虎现在可是国家濒危保护动物,和大熊猫一样的珍贵。据统计目前野生的现存东北虎约有500只。为什么东北虎会越来与少呢,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东北虎的捕杀率大大超过它的繁殖率。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于1970年,世界动物保护组织成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50多年前。世界动物保护会协是由成立于1953年的动物保护联盟(WFPA)与成立于1959年的动物保护国际联合会在1981年合并而成的。可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认识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更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组织。
如果这出京剧在现代进行改编,可能无论如何都不能加进这样的“打虎上山”的艺术手法的,更不能穿着虎皮背心。这可能就是艺术的局限性吧,每部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600字
今天是考完试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带我看了电影《智取威虎山》。从前我就学过这段戏,今天,我就要好好地看看他们演的怎么样。
这部片子由徐克导演。开始,杨子荣和白茹被派到齐齐哈尔的威虎山做剿匪工作。杨子荣是侦察兵白茹是卫生员。那里的首长叫203,还有队员砖头、坦克、长腿……。杨子荣上山假装胡彪,与土匪崔三爷座山雕说黑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莫哈莫哈(干什么的?)”“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我是许旅长司马副官胡彪)”“脸为什么红了?”“精神换发”“为什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这么说你是许旅长的人了。他有两件心爱之物你可知道?”“一马一刀。”“马是什么马?”“青棕卷毛马。”“刀是什么刀?”“日本指挥刀”
土匪想试试他是不是共子的水线(共产党人的内奸)就用一些兄弟假装成共产党,可是被杨子荣看出来了,炸死了不少弟兄。杨子荣还假装下山砸窑子(抢劫),偷偷把情报交给了接头人员,说栓子的妈妈在这里。还让他们在除夕百鸡宴上,从西墙进来。
203马上带领人马,披着白斗篷,滑着雪来到山上。座山雕在另一座山上,203就栓了一根绳子,从山上飞下来。杨子荣这是就已经被座山雕发现是内奸,正准备捉起来。突然,坦克撞了一下西墙,杨子荣把袖子里的炸弹拿出来,把西墙炸开,让坦克开了进来,把土匪们全部炸死。到后来,马青莲被座山雕抓进了密道,杨子荣还下密道救他,还在飞机上与座山雕大战,最后威虎山任务圆满成功。
这个电影特别好,把整个智取威虎山的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我希望以后这样的电影会越来越多。
滑雪
到了晚上,爸爸去遛狗,我也跟着去滑冰车。
那里的人可太多了。我用十元钱租了一个冰车,拿了两个铁木头棍子针,就冲了出去。我滑的很快,正陶醉在飞翔中,拌上了一块冰。我眼疾手快,蹦了出去。旁边“啪”的一下,冰车翻了两个跟头躺在了那里。我提起它,想找个平稳的地方。可是,突然脚下一滑,连人带车掉进了洞里。我赶紧想把冰车先推出来,然后自己再“飞”出去。可是冰车却滑了进来。好不容易爬出来,赶紧走了。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600字
刚开始放映,以为走错了影厅,时代是现代,场景是纽约,韩庚和一群朋友在KTV喝酒,直到KTV的屏幕上出现了《智取威虎山》的曲目 。
然后,镜头切换到了林海雪原,序幕正式拉开。一开场,我军就和土匪展开了一场小规模战斗,口音都是东北大碴子味儿。我不爱看暴力血腥枪战,但是这3D画面做的不错,每个子弹的射出和路线都充满了想象力。我军神勇,各个是神枪手,把土匪打得落花流水,十分痛快。
印象中的下个一镜头,就是小白鸽清秀的眉目和杨子荣魅惑的眼影了。只是他俩的出场颇为神秘,杨子荣还老把良民吓晕,搞得我怀疑他们是敌方卧底。
从杨子荣单枪匹马赴威虎山开始,电影高潮正式拉开,当203把《先遣图》掏出,我就开始激动。杨子荣和老虎对决的那场戏真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大老虎太聪明了,肥嘟嘟的还会爬树,还会偷袭,超级厉害,但最后一刻还是死在了杨子荣的枪口下,并和他熊抱到了一起。
到了威虎山,杨子荣各种智勇双全,舌战群匪,化险为夷。呆萌的土匪八爷还成了他的好基友,余男像极了梅艳芳,眼冷唇红,只是有些情节不理解,比如为何第一眼见杨子荣就忙着掏枪。座山雕的雕像《千与千寻》汤婆婆的乌鸦,有魔幻色彩。
再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滑雪了。上上周刚刚领教了滑雪场的初级雪道,差点儿摔散架。这回跟着电影心驰神往一回,自己仿佛变身成滑雪高手,在松软的雪地里和小伙伴们自由穿梭。然而夹皮沟一战,才发现土匪更厉害,还能用雪橇飞檐走壁。当然最后还得我军压轴,悬崖的一跃,真是打了鸡血,恐高的我捂得心肝痛。
最后另一篇的飞机大战感官刺激,情节牵强。片尾曲样板戏的情节露了脸,杨子荣红光满面双目如炬。观影后发了微信,有同事回复说林更新长大了,林更新是谁啊,203啊,哦,还挺帅的。
作为一个记性极差的人,徐导的电影只记得《我爱夜来香》和《深海寻人》,其他或许看过,但没有完整的印象。但不知为何,对徐导的电影就是充满单纯的信任,也许是他长的太奇怪,太夸张了,就像电影或动画片里才会出现的人物,是活在电影里的人。
这部革命样板戏被徐导改编的十分好莱坞,充满了好莱坞式的夸张和英雄主义。一个土匪窝被打造成了童话中的魔鬼城堡,八大金刚刻画的鲜明可爱,小分队成员各个身手堪比蜘蛛侠……也许高大全的形象本来就是好莱坞向样板戏Copy的,只是我们这一代总是对革命影片产生不美好的联想,也懒得一探究竟。另外值得一提,这是我唯一一部从头到尾没摘3D眼镜的电影。
走出影院,我问无常识男友好看不,他说好看,咱们把样板戏也看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