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第三极观后感600字汇聚90句

第三极观后感600字汇聚90句

时间:2021-03-24 04:04

01

自从做了旅行之后,几乎每天都在看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看到审美疲劳,看到想吐。唯独对西藏情有独钟,百看不厌。

昨天,看完了央视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第三极》全部六集,更加深了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在这之前,看了《冈仁波齐》,不能理解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跪走2000公里的长途去转山;也看了《77天》,一个人一辆自行车横穿羌塘无人区,觉得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看完《第三极》,豁然开朗,原来,这世界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不管你理解与否,它就在那里。

第一集 生命之伴

在青藏高原,每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无论是受伤的黑颈鹤,或是凶残的雪豹;无论是长大后会吃羊的狼崽,或是多数人觉得惹人厌烦的毛毛虫;绵羊可以因年老而死,藏獒可以接受哈达。

次旺大爷在老婆去世的第49天,买下了一只羊,取名次仁。作为放生羊,这只羊会得到他的照料,一生不被宰杀。老人带着他的羊去喝茶、坐公交、转经,俯瞰拉萨,羊褪下它的毛给老人做被子。当老人生病不能去转经的时候,这只羊不跟其他人走。老人说,会养到它死。

这只羊是次旺大爷的信仰,他相信,这只羊是自己老婆的转世。

第二集 一方热土

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人们懂得如何使用大自然的恩赐。用狼毒草造纸,用鸡爪谷酿酒,采集蜂巢卖钱,同时用自己的方法治理风沙,使荒土重新变得富饶。藏民从土地获取生活物质,也用自己的劳动回馈土地以旺盛的生命力。

开耕节时两位老奶奶的对话:

“眼睛现在看得不太清楚了,你的怎么样”

“ 我的话,在山上看那个羊已经看得不太清楚了,我反正是因为看不清新闻里边的文字而发愁, 但心里在想,这把年纪了,该修心而非修身了”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宁静的生活,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

善念是两位老奶奶的信仰,她们相信,有了善念的陪伴,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

第三集 高原之歌

雪域高原之上,不全是荒芜,这里有大片的绿色。人们以传统的方式在美丽的草原驯马,赛马。海拔5000米以上还有村子,人们以放羊为生,在最寒冷的时候,利用冰面,把羊赶到一个小岛上吃草。看到石头入药,神授说唱草原英雄格尔萨的艺人,这在以前,是会直接换台的,当这些场景放在第三极的背景下,又是那么的若合符节。

为了再造一根鹰笛,藏民玉古辗转了无数的山头河谷,只为了寻找雄鹰翅骨,在亲手制作一支鹰笛,传给自己的子女。

鹰笛是玉古的信仰,他相信,简单粗朴的笛声会高远悠长。

第四集 上善之水

提到西藏的水,首先想到的是三大圣湖:纳木错、羊卓雍措、玛旁雍错,本集却讲了几个不会想到的故事。人们用咸水造盐,用水车制作藏香,泡温泉洗去疾病,在西藏唯一一个捕鱼的村落,制作牛皮筏、下水捕鱼。

上善之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造福了这里的人们,人们反过来给水以朝拜。

本集也重点讲了印度人的神山圣湖之旅,他们朝拜的`是恒河的一个重要源头,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这些都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这就是世界的中心。

第五集 大山儿女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大山也养育了这帮心存善念的人们。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山上的野苹果给了村子巨大的生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特有的石头制作的石锅是一个村子的收入来源。神山冈仁波齐脚下,无数虔诚的人们,为了洗去一生的罪孽,一步又一步五体投地的跪拜。

神山是朝圣者们的信仰,他们相信转山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如果在转山中死去,也是一种造化。

第六集 高原相遇

这一集主要是拍摄幕后的一些花絮,历时500多天,10万多公里,在青藏高原,可以说很多地方都隐藏着生命危险,拍摄者们不仅拍出了西藏的美,也把藏族的文化与信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然,拍摄者们自身,会有更多的感悟。

给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第三极,是拍摄者们的信仰,他们相信,这部美丽而又充满人文的纪录片,能够唤起人们渐渐消失的信仰。

科技不断发展,我们的效率仿佛越来越高,《人类简史》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以为节省了时间,其实是把生活步调加速成了过去的几十倍,整天忙碌焦躁。”现在该知道为什么整天那么焦虑了吧,种种想让生活更轻松的努力,反而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如果转山转水转佛塔真的可以修得来生,我愿做一个藏民。

02

利用两周的饭点,看完了《第三极》,五颗星。

镜头一直在做减法。看了花絮,才知道摄制组在镜头之外的琐碎杂事和无尽等待。但和镜头里那些山脉、河流、森林和人们的笑容比起来,这些一地鸡毛也就不足道了。

“极”是一个略带偏执的形容,而西藏却更像是“和”。人们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是极端的,但人在用一种简单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老人们对湖而立,群羊在牧民的带领下穿越冰面,西藏大学里的格萨尔王传唱人,帐篷里善待小狼崽的人家,行大礼绕冈仁波齐山脉一周的信徒……太多画面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坛城的制作。

僧人们用笔在寺庙的地上勾画出城的轮廓,再将颜色各异的粉末撒到那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范围内。花费许久制作好的坛城,随即被僧人们摧毁。这大概就是许多人事的缩影。

假如要用一个词概括他们,我想用“全心全意”。无论是信仰,还是日常的一件小事,西藏的人们都能全情地投入,这一点很令人动容,也恰好是我弄丢的品质。

以后要去第三极看看。

03

大概看了一下所有影评,没有低于三颗星的,好奇这纪录片真的有那么优秀吗?

影片一开头的藏猕猴,我很好奇到底是他们离开家园的主要目的是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规划搬迁,还是为了给猕猴让出生存空间?如果是因为前者的话,那猕猴的幸运不过是大多数人顺带手完成后,又由少数人将其升华到如此高度,并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过度粉饰的结果罢了。凭借我们基本的生活常识,大家觉得哪种情况更真实一点呢?

一开始是在朋友圈看见的这电影,妹子发了一张第三极的封面海报,还有一张藏民们磕长头朝圣时的街拍,配上一句话:“有信仰的人真是可怕”!

作为一个从小在藏区长大的人,我当然也觉得他们很可怕,他们有信仰,我们汉族没有吗?如果说我们现在没有的话,那四十多年前的中国人不但有,而且是狂热的。不仅我们中国人有,全世界的人都有过,日本人德国人,他们谁不曾为信仰狂热过?但正是这样一个个为自己神圣的信仰癫狂的民族,把自己和几乎整个人类世界一次次的引入了绝境,人类哪一次集体性的历史悲剧,没有这样信仰的影子?当光环笼罩于我们头顶之时,人们高喊一句“XX万岁”,所有信仰以外的一切,变得都不在那么重要了,正如他们十年前做过的那样,也正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次上演,并将继续无数次上演的那样。

我曾n多次的走过寺院的转经筒,也不知在那里留下过多少与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但是,我也亲眼目睹过在那个特殊时期那里所发生过的种种种种......那里真实的样子我比大多数人都更清楚。我有很多藏族朋友,我丝毫不觉得他们比我们要低级野蛮,因为整个人类历史中,为了信仰而癫狂的乌合之众真的一点都不让人感到陌生。

现在的我们,也许不会再发自心底的信封什么主义,但是我们自古以来对先祖对传统的崇敬之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这样的情感让人尊重,但凡事都有物极必反的时候。当我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鄙薄异族文化的时候,当我们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而诋毁别国民众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很难发现自己那狰狞的面目,和当初犯我中华者并无二般。

西藏是一方净土?也许吧!当一支支不远万里朝圣的队伍经过时,这样的虔诚是否真的能拭去我们内心深处的肮脏?这样的虔诚是否又会因为一句饱含深情的呐喊,而将自己信仰以外的一切都视如敝屣?我深切的希望,不要!!

纪录片开头,由女声喊山歌为背景音乐,画面空镜头拍摄雪山,荒野,布达拉宫等景象,以远景的形式拍摄,尽量多的画面,以表达一种气势磅礴,广阔无垠的感觉。而后,从画面外传入旁白解说,声音浑厚低沉,渲染了青藏高原的神秘和中国地理的意识悠久、高深莫测,表现出了厚重的沉淀感。开头大部分都与远景拍摄,使观众在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更多的了解青藏高原的各色地貌。而后场景插入几个慢镜头,当地人民跳舞等日常生活画面,特写人物笑容,使观众更细腻的观察到人物表情,突出表现当地人民的民风民俗和纯洁质朴。

场景在切换到远景拍摄高原上遍地分布的牦牛吃草,人物在画面中行走,凸显了人物的渺小,与广阔的`高原土地形成了强烈对比,在这期间,背景音乐改为男声低音,声音绵长不断,像是在与观众娓娓诉说。整部纪录片的色调以暖色调为主,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互相依存。由多布杰开着车出场开始,背景音乐,为各种鸟鸣声,当都不解,走进森林后鸟鸣声加重,喻示着他正在逐渐靠近自然。当猴子出现在画面里时,场景用远景拍摄,由猴子源源不断丛林中出现,突出强调猴子的多。而此刻旁白以多布杰自诉,以藏语旁白,更增添了亲近感和民族特色,而作为纪录片流水等自然声音加重,对于光线的处理也已阳光普照大地,表现大自然的平静沉稳。当桃花盛开时,以钢琴弹奏为背景音乐节奏平缓,象征着万物复苏,新生命诞生的勃勃生机。

然后场景切换到鹤群,夕阳下逆光拍摄仅有的几只鹤,表现出鹤的稀少。等达娃埋好死去的一只鹤时,镜头特写达娃的面部表情,即使戴着口罩只露出眉眼,也看得出她内心的难过悲伤,背景音乐响起,低吟,悲寂,更加渲染了悲伤的气氛。当达娃要将鹤送去救助站时,背景音乐再次响起,比之前还要悲寂,低沉,表现出了达娃的不舍,突出强调了达娃与和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场景在达娃清扫房间捡起几根鹤毛握在手中时,镜头特写由达娃脸部垂直向下到手中的鹤毛,再一次表现了达娃对鹤的不舍。达娃部分的最后场景,达娃又收养了一只受伤的鹤,镜头分别特写达娃和鹤的头部,突出表现了达娃的情感流露,而后镜头转为全景画面,达娃与鹤对视,更是凸显了达娃与鹤之间的不可言说的奇妙情感。 后面镜头,女主人拯救了一群狼崽,高原开始下雪,背景音乐逐渐变得高昂,配合了旁白所说的善待一切生命的情绪。

镜头再切换到羚羊爬山,突然雪豹冲出来开始追击羚羊,此时的背景音乐变得紧张,节奏加快,当雪豹拖着战利品回去时,场景的近景是满天的飞雪,渲染了画面的凄凉感,凸显了雪豹的孤独。夏勒博士出场,当他发现雪豹的足迹时,镜头特写他的脸部表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来他对于雪豹研究,对于保护大自然的热忱。当镜头切到人们在地上捡飞蛾幼虫时,背景音乐是欢快的,影片色调是明亮的,表现出了他们的朴实,和对于生命的尊重。而当博士将一只小虫小心翼翼地放回草丛中,背景音乐更加显得庄重,突出了对待生命的尊重。  阿尼的玛玛寻找藏獒时,场景以全景拍摄他的背影,背景音乐悠远、延长,同样强调了他们对于任何生命的尊重。而在次旺老人与羊的故事中,背景音乐是跳跃的,积极向上的,表现出老人和羊之间八年情感的深厚。当次仁观察转经的人时,画面镜头放慢,表现了转经人的虔诚。最后场景,镜头又一次远景拍摄老人和羊,以他们为画面中央,伴随着郑重,虔诚的藏语歌声结束全片。

这是对生命的诉说,当生命之伴里出现原始茂密的森林和山河时,音乐响起,它们完美融合,无懈可击,一切似乎规整为零,没有褶皱,没有瑕疵,宛若天然形成的一般,这是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

篇一:

昨天终于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影,以前总是看的支离破碎,但是让我坚持看完的动力,我估计仅仅是因为对里面狗狗的喜爱。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影评的影响,再看过了整部电影之后,留下的是我对狗狗的同情、喜爱。而对于整个情节有种不痛不痒的感觉,至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感觉有点鸡肋的感觉。甚至说到现在我都不清楚影片要表达什么,是人类的爱情,动物的生存能力,亦或是人与动物的感情,总是有种没有表现重心的样子。其实,作为一部好莱坞式电影,不应该有这些看法,可是我脑袋里立刻想起来另外两部日本电影。

一部是导盲犬小Q南极大冒险观后感,一部是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这两部电影真的打动了我,我哭了,稀里哗啦的。相比起南极大冒险来说,这两部的场面都很普通,剧情也更显平淡,甚至连里面的光线、音乐都没有太激烈。可是他们却能够抓住人们心中的一滴泪,让你不由自主的流出来,毫无做作。或许相对于劫后余生的惊险来说,平淡生活中的一点芥末更能让人流泪,因为那才让感觉到了真实,尽管可能难过,甚至有些残酷,但是却更加可信、可亲。

篇二:

看了《南极大冒险》这部美国大片后,首先为科学家对工作的执着态度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而震撼,原来这种南极大冒险有时会让人的抗拒能力达到极限,这是对极限的一种挑战,当身居零下三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时的南极,人还得外出工作,为了搜寻一块坠落在南极岛上的神秘陨石,冒着掉进冰窟窿和被海豹吞食的死亡危险。我不得不为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而感动。

其次敬佩雪橇犬的精明能干的能力。当在去墨尔本山的路上,麦克莱伦博士不慎掉入冰川裂缝中,但是八只聪明能干的雪橇犬很快便将其救出,这是狗狗们的第一次精彩表演。在返回考察站的途中,尽管麦克莱伦博士再次骨折陷入冰窟窿,然而杰瑞的临危不乱的指挥和玛雅的正确战术实施,非人所能做到的方法,使得其幸免于难。终于,顶着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他们平安地回到了美国考察站。

三是羡慕雪橇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25年来的最大暴风雪席卷南极,为了安全,包括杰瑞在内的考察站科学家们都必须乘小飞机撤离。飞机的空间实在过于狭小,杰瑞不得不将与他相依为命的八条雪橇犬暂时留在南极冰原上。在主人不在的时候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协助一起挣脱束缚,一起觅食,共同生存。

四是学习雪橇犬的单纯忠诚的思想,当杰瑞指定玛雅当头领时,一切行动都听她的指挥,包括觅食后也由她来分配,尽管是谁找来的还归谁,但他们之间必须履行这个程序,即谁找来食物一起摆放到头领的面前,再由头领将这分配给找寻者。没有觅食的雪橇犬是分不到食物的,当生病不能觅食的却能得到赏物。当玛雅在一次觅食中不胜负伤,最后没有办法当头领时,她会主动让位,由迈克斯接替她的位置并履行领导和组织的职责。

五是学习雪橇犬的团队精神,它们很有组织纪律性,职责分工明确,合作精神也非常好,遇到敌情,不危惧,会共同应对,它们凭着超凡的耐力、勇气和集体的力量坚持生活了175天,直到人们回到冰原将它们接走,虽然8只狗狗最后只剩下了6只,但它们不会轻易让一只狗掉队。

六是学习杰瑞的诚实守信的'精神,他对雪橇犬的承诺,即来带他们离开南极,由于种种原因,原来讲好来接雪橇犬的人一个个不能履行承诺,也有的不能理解杰瑞的举动时,是杰瑞的坚持和到处游说感动了很多人,才致使他们一起与杰瑞克服种种困难,冒着危险回到了南极,终于接走了雪橇犬,在杰瑞重返南极与他的爱犬见面时,说实话,当迈克斯带领着群狗冲向杰瑞的时候,当迈克斯带着杰里找到已经期盼多时的玛雅的时候,伴随着那久别重逢的音乐,不轻弹的男儿泪确实已经满眶打转了,这种感情相信世上的人都少有啊。同时我也为杰瑞的诚实守信而感由衷的敬佩,此人对狗都能做到这样,对工作、对人更会如此,所以我们也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世界上总会值得你去冒险的东西"--对于麦克莱伦博士来说,是他的事业;而对于杰里来说则是他的"挚友"。对雪橇犬来说,是它们的生存及执着。而对我们来说,也应该为家人、为朋友、为工作等等有所付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