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英雄筑时势
1997年,从深圳大学毕业4年后,26岁的马化腾在筹划创办公司之事时,我从遥远的县城,拖着大箱小箱的行李,在家人一路护送下,来到了省会城市武汉,毫无任何准备的,投入到了大城市的炫目生活。那时候一个人在外,和家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书信,有时候看着楼下门房电话机旁边一字排开等待打电话的同学,眼神里也都是羡慕,什么时候我家也会装个电话呢?公用电话、磁卡电话是那时候的热门通讯工具。“311,李倩,你家里给你打电话了……”宿管大妈在楼下冲着楼上的呼喊声,是那个时候寝室文化的标配。
1999年,马化腾团队的OICQ正式发布之时,当他执着于寻呼机业务时,旁边宿舍最豪的室友,她带着爱华的单放机,腰里别上了一个开眼界的新玩意,BP机。有人找她时,就会滴滴滴滴的响个不停,BP机上会显示电话号码,她就去找公用电话回过去。后来又发展成了中文机,上面会显示留言:你妈妈叫你中午到小四川吃饭,类似这种留言。公用电话是学校周边小摊贩的必备家业,并且家家生意兴隆。远方的亲人、异地的恋人、外地的朋友就在那样的大庭广众之下,在后面一排人的期待中聊着自己的知心话。
2000年上半年,突然一下,同学中就流行起了OICQ,在同学们的鼓动下,花了一天的生活费10元钱,在网吧玩通宵,白天可是3元一个小时。第一次有了QQ号码,整晚眼睛直直的盯着屏幕,满怀期待,等待屏幕上每一个字符的出现。还用蹩脚的英文在ICQ上注册了号码,和电脑那边澳洲的朋友聊中国的长城。第一次和千里之外的人,通过电脑时时联系,兴奋的整夜没有一点倦意。也有开玩笑的同学在QQ上假装陌生人,和你聊了一晚上,你才发现他就坐在旁边的电脑上。这一年,第一次体验在电脑上即时聊天的乐趣,它可以跨过山和大海,还可以穿过人海;这一年我有了一个8位数的号码;这一年宿舍有了201电话。
2001年,我的家里装上了电话。同学们在卖给了中国人的校友录上,注册下了我们的班级。考研的同学早出晚归,我和其他同学一头扎进了找工作的大军中,我在
我们渴望与家人与恋人的紧密联系,我们渴望相似的人能随时交流;我们随波逐流的加入了QQ大军,加入了校友录大军,加入了QQ群,我们想做的只是随时联系到对方。于是,2011年,所有的大学同学在QQ群上聚齐。
伴随着我们分离与团聚的是马化腾即时通讯的梦,他的梦为我们架起了沟通的桥。那个曾经听到滴滴作响的声音就有害怕的腾讯团队,曾经不知路在何方的马化腾,曾经吸粉无数却又无人投资的小企鹅,曾经被告上法庭斥之为抄袭的OICQ,一路狂奔的创造了超过一亿人同时在线的纪录。还在微信聊天和微信支付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低调的理工男们就这样在一个个微小技术改进中,在一次次用户的细致体验中,从吸粉赚吆喝走上了一条免费用户为基础的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让对手望尘莫及。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1
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时早期版本比微信好用的米聊会被微信抢走市场,为什么当年甚嚣尘上的易信会打不过微信?
虽然商业史的书籍无法囊括所有的细节,甚至会与事实不符,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宏观上了解一个企业的历史——它从哪里来,它现在为什么是这样,未来它会做什么?
早期的历史解释了腾讯当今的繁荣,腾讯五个初始创业人决定了这家企业的气质:专业化、分工明确和务实。
而他们成功的关键是敢于尝试,用户体验第一和拥抱资本,在此基础上他们做对了大多数事情,一步步稳健地走了过来。
创业初期看好的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却因寻呼机的式微毫无起色,无心插柳的OICQ项目成为公司的立命之本。这只是幸运女神的垂青?我不这么认为。仔细分析整个过程就会发现,他们的决策和执行都是有效的,这是一部调试好的机器,及时当初没选择OICQ,发力其他产品,他们也仍能殊途同归。
首先,他们较早地察觉到新技术的发展;如果他们只是埋头寻呼系统,不对市场上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心,他们就发现不了新大陆;
其次,他们充分的讨论并由一个人拿主意,“先养起来”,而且即使非主营业务,即使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即使他们的力量并非那么足够,但他们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做产品之初就充分考虑市场的不同和用户的痛点,可以说他们重新定义了即时聊天;
最后,他们及时地调整方向,并未因一时的不赚钱而放弃未来,充满了冒险主义色彩。在看不到盈利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坚持把路走了下去。
在做第一个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了解了互联网服务的真正玩法,“快速迭代,小步快跑”。这是完全区别于制造业的方式。在制造业,一个残缺的产品设计造成的是低迷的销量和灾难性的废品率和返修率。
对早期的创始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件事,一是在设计腾讯LOGO——企鹅的时候,设计人员问曾李青:“企鹅不怕冷,为什么要带条围巾?”曾的回答很智慧:“问得好,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问一下,大家就记住它了。”二是在弹尽粮绝IDG要投资时,王树问马化腾你们未来怎么赢利,马化腾思考良久说我不知道,于是王树觉得马化腾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决心合作。
因为坚持用户体验第一,腾讯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由于及时地获得投资,腾讯有了试错的资本;由于不断调整思路,调整架构,腾讯完成了从1到100的转换。
回到当初的问题,为什么米聊会败给微信?因为它没有足够的用户基数,为什么易信各方面都比微信好,还是败了,因为它时间切入迟了,微信已从工具过渡到生态。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2
财经作家吴晓波新写的这本《腾讯传》竟然让我读出了江湖武侠的感觉。马化腾率领下的腾讯,犹如一个武林高手率领下的武术门派,从1998年创立门户,到如今成为武林至尊,其间经历的血雨腥风,坎坷磨难,读之,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白面书生一样的马化腾是怎么一步步成长的呢?合上书,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八个字:直指人心,唯快不破。
马化腾从创业伊始到现在,都以“产品经理”自居。他内心认定,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赢得客户芳心,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他的一个主管曾说到,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邮件,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的间距好像有问题。
作者问马化腾,那么多的产品,你是如何做到了了如指掌的.?他的回答只是两点:一、像普通用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二、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这有点出乎意料。大家眼中,这样级别的领导,好像高屋建瓴,整天考虑的应该是战略。应该抓大放小才是。没想到还关注这样的细节。但是,认真想想,马同学实在厉害,他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会考虑所有的细节,但是他考虑的细节都和用户体验相关。在核心的竞争力上,没有丝毫马虎。而我们平常人,可能连生活中的主要次要都分不清楚,所以每天忙忙碌碌,但却一事无成。
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直指人心,在别的人还在研究技术时,他却是从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去推动他的产品创新。
正是用户不断的需求,才能使他不断地“小步,迭代,试错,快跑”。一件事不能出来就是完美的,但是必须快,快速的研究,快色的应用,有错也没事,敢于试错,不断创新,永远比对手快一步,唯快不破!
他下面的一个从金山软件进入腾讯的负责人唐沐,描绘金山和腾讯的不同时说:软件开发常常以年为单位。但2003年进入腾讯之初,我就被这家公司的敏捷震惊了——一个月一个版本!
在早期的OICQ阶段,产品一周就可更新三代。而更新速度的背后是,马化腾的勤奋。2007年,张小龙主刀QQ邮箱的改版,这在当时的腾讯体系内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产品,而马化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他的团队来往了1300多份邮件。
吴晓波善于描述经典生动的细节,但正通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伟大背后的东西。直指人心,唯快不破是腾讯和马化腾成功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化腾就足以让我们敬畏了。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3
年前被《腾讯传》这本书炒得沸沸扬扬,我没有买到,春节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个男生,手捧腾讯传勾勾画画。那会我为轻装简行背着一个大背包,连衣服也没多带,包里装满了我工作第一年为家人买的礼物,此外就是手机里一连串的电影电视,眼睁睁看着别人捧完一本又一本书,应和着火车的长鸣声,昏昏欲睡。
读《腾讯传》之前与朋友说起,朋友手贱给我搜索了连篇书评,书评褒贬极端得厉害,朋友说:这样不好,没看书先看了书评,这就先入为主了。但看书还是有趣,通常我看书喜欢边看边吐槽,看完吐槽完也就全忘了。
对书评的思考
尖锐的读者们对这本书批评最多的一点,就是虎头蛇尾。这本书前三分之一的好,大家都是公认的,后半部分却说成了一种堆积,名言警句、事实片段,以及大片大片演讲稿的引用,干巴巴的信息罗列,与前半部分小说形式的语言风格和煽情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对时下最热门、发展现状一片叫好、发展势头也最猛的微信的一笔带过,也为人所诟病。
不过看完全书,我想了想自觉或许明白了些:《腾讯传》是从2011年开始准备、采访、着手的,一直准备了5年,原定2013年出版一直推迟到2016年年底,才算“勉强完成”。而微信是从2011年才推出的,这期间微信发展迅猛,作者根本来不及采访、应对、整理、构思。并且对于本书后半部分正在发生、发展的事、物,作者也根本无法用如今看10年前一样,用历史的眼光,系统地分析、阐释。
它成长得太快了
此外,看完本书最大的感悟有两点,一是科技发展的速度。
18年,腾讯从一个活不下来的公司,成长到如今的参天大树,只用了18年。互联网从无到有,我国从寻呼机遍地,到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机,腾讯从对寻呼机的开端创业,到如今的互联互通平台,只用18年!然而回首往昔,寻呼机的年代,仿佛是一个世纪前一样朦胧而遥远。
这真可怕,世界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发展得太过迅猛,互联网自身发展得太过迅猛。这一二十年,如同他人走不完的一生。18年后,又会是怎样一番盛况。
如今可以说已经没有一项确定的技能或知识不会被淘汰,就像人类一直担心着自己发明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将自己推向灭亡,古时候可能会种地、会织布、会打铁就能保证一生不饿死,可现在谁能确定的说所学的技术在18年后还能用得上。
多少学科是近年来才刚刚兴起,多少技术在这些年已被淘汰。算了算,18年后我42岁,重新学好像太晚,安于坟墓,好像又太早,着实尴尬得紧。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篇4
简单回忆三点:
第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腾讯从1998年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的崛起经历,案例非常非常有意思。
比如网上评价的腾讯哲学:①内部赛马制②自下而上现象,在书中都有体现。
什么是内部赛马制?自己白话版理解就是大方向集权,具体执行时分权,谁提议谁负责,小团队作战,失败了就打散团队,到下一个项目再重组团队。因为这种模式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原则,所以说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史。
反思团队管理,这种模式可不可借鉴,怎么借鉴?
什么是自下而上现象?之前看到网上的一个评价比较贴切,就是说腾讯的很多如今看来是创世之举的创意,当初都不是马化腾等领导人想到的,反而是来自于一线员工提出来的。比如微信最初是由一个十来个人的小团队做出来,所以腾讯传这本书不是马化腾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现,更多的是可以看到腾讯很多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的事迹,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微信张小龙,最初不介意放弃高年薪到腾讯“低就”坚信腾讯市值有前途的刘炽平,技术天才张志东,市场天才口才非常好的曾李青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团队?除了这些牛人本身技术过硬之外,可能也和腾讯管理哲学有关系。除了一些比较重大事关企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决策,马化腾几乎很少干扰团队成员的决定,内部赛马制谁提出谁负责,给了员工非常大的自主权,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公司作为后盾又给了强大的支持,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像之前学过的一种管理理论:解三流的企业人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一流的企业文化管人。
如果自己是管理层,又会怎么管理团队?
比如腾讯通过模仿、改进、创新的后发制人模式,颇受争议,“一直在模仿,从未创新”。在最开始没有创意的时候,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找最好的模仿,然后去改进创新,形成自己的东西。
还有3Q大战赢了官司,输了人心。
这些都需要细细品味,而且觉得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去思考,会有不同的收获。总之这本书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需细细品读,琢磨更多的精髓。
第二,这本书作者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网上评论,他写的《激荡三十年》畅销十年销量200万册,以严肃的商业写作模式跻身畅销行列作品《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书”之一,还著有《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多部作品。他的新书《激荡十年》也已经出版销售,看了他的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之前我们也做了这个新书分享人,当时我以观众身份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如今在理解作者的更多信息之后,忽然想重新阅读这本书,再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是一个企业家!两种职业身份竟然都做得如此成功,此人非常厉害,值得我辈读书人学习。而且他的自媒体是国内数一数二财经付费自媒体,里面内容非常有深度,每天有空就要看一下他的公众号,提高自己的认知。
第三,如果对腾讯重大事件发展顺序不熟悉的读者,建议网上了解结合书中内容来看,以免感觉混乱,影响阅读感。
腾讯暑期实习笔试题目
一、基础知识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哪种植物不属于“岁寒三友”?
A、松 B、竹 C、梅 D、柏
2、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唐朝
3、三国中董卓字什么?
A、仲颖 B、奉先 C、仲谋 D、奉孝
4、1986年失事的航天飞机名?
A、挑战者号 B、哥伦比亚号 C、发现者号 D、奋进号
5、《三体》作者是?
B、刘慈欣 B、今何在 C、血红 D、唐家三少
6、下列哪位演员没有参演《小时代1》?
A、柯震东 B、杨幂 C、郭采洁 D、夏雨
7、人们一般撒()来快速融化积雪路面?
A、盐 B、石灰 C、苏打 D、明矾
8、在韩国使用最多的类似微信软件是()?
A、LINE B、Kakao Talk C、whatsapp D、FB Msngr
9、代号Gingerbread(姜饼)是指哪个安卓版本?
A、2.0 B、2.3 C、2.1 D、3.0
10、哪个是诺基亚曾经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
A.Sailfish B、MeeGo C、Moblin D、Android
11、《你画我猜》被哪家公司收购?
A、Zynga B、Facebook C、King D、Twitter
12、不是《进击的巨人》中城墙名字的是?
A、Wall·Maria B、Wall·Chyna C、Wall·Sina D、Wall·Rose
13、哪一部不是生化题材的电影?
A、生化危机 B、僵尸世界大战 C、行尸走肉 D、我是传奇
14、2018年冬奥会在哪里举行?
A、慕尼黑 B、安纳西 C、平昌 D、萨尔茨堡
15、图表数值题
二、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16、以下哪个游戏类型与其他游戏不同?
A、雨血蜃楼 B、我叫MT C、魔兽争霸 D、龙之谷
17、FTG是什么类型游戏的缩写?
A、角色扮演类 B、格斗技术类 C、动作类 D、休闲竞速类
18、以下哪些游戏的故事题材和其他选项不一样?
A、剑侠情缘3 B、九阴真经 C、寻仙 D、笑傲江湖
19、以下哪个游戏是腾讯自研发的?
A、御龙在天 B、英雄联盟 C、刀剑2 D、剑灵
20、以下哪个游戏不是webgame?
A、神仙道 B、萌江湖 C、六道仙尊 D、七雄争霸
21、以下哪种模式不是英雄联盟中的'模式?
A、澄海C B、扭曲丛林 C、召唤师峡谷 D、中路大乱斗
22、以下哪款手游的游戏类型与其他选项不一样?
A、时空猎人 B、王者之剑 C、吞月之狼 D、放开那三国
23、下列卡牌游戏不是手机游戏的是?
A、傲世西游 B、我叫MT C、炉石传说 D、大掌门
24、WCG是哪一年停止举办的?
A、 2012 B、2013 C、2014 D、没有停止
25、以下哪个种族不是《剑灵》中有的?
A、天族 B、鬼族 C、人族 D、灵族
26、以下哪个平台与其他有所不同?
A、百度91 B、应用宝 C、37wan D、PP助手
27、以下哪个角色不在同一代《仙剑奇侠传》中?
A、景天 B、韩菱纱 C、重楼 D、唐雪见
28、以下哪款游戏是从国外引进的?
A、斗战神 B、完美世界 C、疾风之刃 D、天涯明月刀
29、以下哪个网站不是网络游戏资讯为主?
A、17173 B、4399 C、Gamelook D、太平洋游戏网
30、Flappy bird是哪个国家的游戏开发者开发的?
A、美国 B、日本 C、越南 D、英国
三、简答题:(共2题,31题10分,32题15分)
31、有5个人自称是世上最聪明的人,被国王知道了,对他们的狂妄自大很是生气,于是设题难为他们。
国王让这5个人坐成一列,然后蒙上他们的眼睛。从前到后编号为ABCDE。
国王说:“我手中有四顶黑帽子和三顶白帽子,要在你们每人头上戴一顶,你们只能看坐在前面的人头上的帽子是什么颜色而不能回头看。谁能说出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所有人都有重赏,谁要是说错了,都要砍头。”
国王从坐在最后面的E开始问起,一直到B都不知道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到了A,也就是坐在前面的第一个,国王说:“你坐在最前面,你的前面一个人都没有,根本连一顶帽子的颜色都看不到,你更不可能知道头上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了。”
不料,A却说,“不,我知道,我头上戴的是白色的帽子。”
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32、现在需要你设计一个动作游戏的新副本,主题是香港黑帮。当下任务是设置三个敌兵,请你给出三个敌兵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