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评语 > 摄影鉴赏课教师评语合集66条

摄影鉴赏课教师评语合集66条

时间:2019-12-14 09:09

摄影教学课件《摄影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摄影艺术的分类、艺术手法的表现等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所学方法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摄影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摄影作品欣赏、探究中感受摄影作品的乐趣,学习方法。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摄影艺术的分类、艺术手法的表现等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所学方法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摄影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摄影作品。

课型: 欣赏评述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画片?为什么?

学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主题、创作方法等。

今天我们就走进摄影艺术,更进一步地来了解摄影艺术。

板书课题:摄影艺术欣赏

学生欣赏。

学生评价。

从实际生活入手,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欣赏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意识地感受欣赏方法。

初步感受摄影作品:欣赏摄影作品 学习摄影知识:

1、介绍小知识:

(1)出示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内容为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被认为是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出示人像摄影:

教师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这张照片是一张人像摄影作品。

(2)摄影艺术按题材划分,有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生活摄影及广告摄影等。

2、欣赏摄影作品:(课本摄影作品)

提出要求:认真欣赏6、7页作品,想一想,课本中的照片属于哪一类摄影题材?

小游戏:抢答。

①开国大典②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③老照片④中国网通广告⑤新疆火烧山⑥天鹅之歌

学生欣赏。

学生评述。

学生欣赏。

学生评价。 学习观察摄影作品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摄影作品,对摄影作品有初步感受,学习摄影作品的分类。

探究摄影作品的表现方法:对比欣赏法 以小组为单位,选你们喜欢的项目进行研究:

(1)出示《开国大典》候波

研究1:通过看录像想一想哪幅作品更贴近主题 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和拍摄的角度上进行欣赏。

(2)对比欣赏:

出示《天鹅之歌》和《新天鹅之歌》

研究2:想一想,这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合理?

教师从构图上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3)对比欣赏

《新疆火烧山》和《中国网通广告》(电脑合成)

研究3:

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幅作品?

(4)对比欣赏:

《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新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

研究4:说一说,哪幅作品更生动?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摄影的方法:构图、色彩、人物表情、摄影角度。 学生欣赏摄影作品。

学生欣赏。

学生评述。 通过学生对比欣赏、评述,了解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欣赏评述的能力。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深入感知,摄影作品欣赏。点播欣赏法 欣赏课件中的摄影作品:你想看哪一张摄影作品?认真欣赏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

提出要求:边听边想一想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摄影方法进行拍摄的?你认为它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学生欣赏。

学生评述。 巩固学生所学的'摄影知识,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感悟所学摄影的表现方法和摄影艺术分类。

学生展示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

(1)组内欣赏:提出要求:小组欣赏:根据我们学习的知识选出小组优秀的作品,并给优秀作品进行命题

(2)全班欣赏:

用你学的知识把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欣赏。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欣赏。

巩固所学的摄影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课后知识延伸。 课后知识延伸:教师展示十渡风景区、云居寺风景区和龙骨山猿人遗址风景区摄影作品。

进行知识的延伸学习。

板书设计: 3、摄影艺术欣赏

题 材

动 态

构图 角度

色彩 表情

教学反思:学生从不同的题材欣赏了摄影作品,从摄影作品中感受了美,了解了一些浅显的摄影知识。能通过照相机进行实践,拍摄作品美观,但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运用摄影知识。

1、 构图完整、构图干净、角度到位、角度独特、用光巧妙、作品细腻。

2、 拍摄照片就是要屏住呼吸,全部的官能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实。就在那个瞬间,抓住一幅影像就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快乐。

3、 不在于对相机的投入,而在于对相机的透视。

4、 因情感而拍摄,而不要刻意追求与你无关的影像,即使那影像再完美也是空洞的。当你并不以成为职业摄影师当作拍摄的目的时,你往往会拍的比职业摄影师还好。

5、 三幅照片选取的画面、拍摄角度、画面结构,瞬间气氛都很有特点,这组作品无疑是优秀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生命中残酷悲哀的一面,让人们更关注贫者、弱者、被害者。唤醒同情,激发人们的正义感。

6、 这组照片的意义已经超越月赛的承担。

7、 这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的摄影教学文本,值得大家研究和探讨。

8、 在人类历史中,有很多事情需要逆向思维。只有这种有逆向思维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成就自己的地位。摄影也是如此。有多少获奖作品如过眼烟云,多少风—花雪月留不住美丽,多少讲究的光影形式,多少被称颂的作品,过去一段时日便失去色彩,失去价值。只有那些记录、反应历史,刻画人类生命的东西才会与时间同步增值。

9、 画面简洁,主体醒目。

10、 特别重视人物的.形态、神态。

11、 特定的瞬间把握得好。

12、 影调色彩、环境很和谐。

13、 摄影技艺的获得是靠花功而不是靠花钱。

14、 摄影师眼里的真实就是他们照片所表现的那些东西。

15、 构图简单而大气……

16、 构图角度独特……

17、 作品妩媚而不轻姚……

18、 万绿丛中一点红。

19、 侧逆光用的恰到好处。

20、 顶光效果显现花朵的层次。

21、 背景模糊,使主体更显特色。

22、 色彩搭配合理,更显亮丽花朵。

23、 红花也需绿叶配。

24、 有时最简单的照片是最难拍的。

25、 有光即可摄影。

26、 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震撼力

摘要:摄影是一门技术,可以留存图像;摄影是一种语言,可以进行视、听的交流;摄影还是一种途径,可以获取信息。摄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高校摄影教育中不仅仅包含理论、技能技巧教育,还需要人生教育、价值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也就是对高校生的人文素养的全方面培养。然而,如何将人文素养教育与摄影基础、理论、技巧、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课程的实施,是需要我们去深思、去谈论、去研究、去发掘的。

关键词:摄影教育;教育方式;人文素养;课程实施

由于多媒体时代与网络生活的不断深入,摄影作品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外界、丰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并非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受到热烈欢迎、体现摄影作品本该具有的价值,摄影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如今的高校摄影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内知识教学而忽略课外实践、注重规范化教学而轻视个人创新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摄影者的摄影作品的认知、对摄影作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摄影作品创作的灵感和思维[1]。一部好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喜爱、称赞并且获得高的评价,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基本的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充分体现的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人文思想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摄影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势在必行了。

1高校需要在多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多种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育,它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还是对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尽可能完善的塑造过程。它已经不再是教育我们怎样去学习掌握知识,而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如何去感知事物、如何去评判事物、如何去衡量价值、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学习道理、如何去实践真理、如何去创造创新、如何去掌握生活技巧、如何去学习精神、如何去塑造个性、如何去磨砺心性、如何去获取成功以及如何去丰富自己等。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课堂所能够给予的,多方面、全方面培养才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

1.1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法

首先,认识到了高校摄影教育中的缺陷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在课程上体现的人文素养以及在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应该对高校生本身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于高校生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理念、价值观点、性格塑造培养,教育教学中传道授业已经不是摄影教育的唯一重点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这样的有机结合恰恰是人文素养教育在课程上所需求的。课程外的教育教学却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举行摄影展、摄影比赛一类的活动正好可以在丰富高校生的课外业余时间的同时,还能培养高校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从受教育者本身出发,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塑造出更具特色、更具优点、更具亮点的新一代接受过摄影教育的高校生。

1.2庞大的师资力量是教育的关键

一些高校缺少高层次水平的摄影教学老师,就采取让教师依据兴趣转向教学摄影技术,专业知识不足、理论实践不强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教师的人文素养高低在教育教学当中就会影响到学生受到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是人文素养教育能否有力实施的关键。在摄影课程上,教师的人文素养极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结合多门学科和综合性的知识来对学生实施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摄影的专业知识,还有其他的相关知识。庞大的教师资源正好能够尽可能多方面、全方面、专业性地去进行教育工作[1]。就这样,受教育的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多种知识、技巧、道理,学会了坚强生活、坚定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才不会落后。

2摄影教育中需要人文素养教育支撑

评判一部作品的质量不仅仅看其基本功底如何,更加注重的是对作品的内涵、人文思想、人生意义评定;对于一个人的认定也同样会更加偏向于这个人的个人涵养、文化修养、思想境界、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的考究。因而,摄影教育中除了要对个人基本功、摄影技巧方法的重视外,还应该将精神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上,注重于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高校生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实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人文意义的作品。

2.1高校摄影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分析

首先,高校摄影教育课程一般都是对图片的分析、对拍摄经过的讲解、对拍摄内容的描述、对拍摄技巧的解析这样的过程,俗称教育模式相对固定的经验式教育,很难达到摄影教育的真实需求[2]。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他们创新、创作能力。其次,高校摄影作品评判中则会掺杂些许功利性的因素在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部作品在市场上的空间如何,能不能创造出可观的利益等,高校生在接受这样的教育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同时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通过院校的审核,获得院校的认可,也不经意间会加入一些功利性的因素在作品当中[3]。最后,由于一些院校只注重全面性的教育教学,忽略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怠慢了学生个人性格培养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4],也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历史观、审美观等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高校生的正常发展。

2.2人文素养在摄影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首先,在对摄影技巧的教育中,高校生需要掌握各种或基本或高等的拍摄技巧、图像选择、光线选择与处理、作品修饰等手法,了解的知识也要相对广泛得多,这些技巧、方法的掌握与知识的了解,正是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审美观念、创新创作能力、思维拓展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其次,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不断地鉴赏、欣赏并解析各种著名作品,逐渐地加强了高校生自身的美学素养,有助于审美情操的培养、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创作创新[5]。最后,摄影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摄影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摄影的进度变得缓慢甚至是停滞,需要摄影者自己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积累摄影生活的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作品的问世也有失败的,被不认可的,摄影者就需要坦然地面对失败,总结经验,为下次的成功作品打基础。这样不但培养他们面对困境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细心耐心、不屈不挠的性格。

3课程结合人文素养教育与摄影教育

由于国内的摄影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的高校摄影教育发展迅猛,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摄影教学课程。但是国内高校摄影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就是虽然高校摄影教育中包含有对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力度还是不够,而且还不够全面[6]。为了能够使摄影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跟上世界艺术教育的脚步,也就需要科学的课程设置作为重要保证。

3.1摄影历史文化与著作鉴赏课程必不可少

通过对摄影、文化、艺术历史和发展的了解,对历史作品的研读,使得高校生不但要明白每一种技艺、手法甚至是发明的由来,还要知晓其对这些历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懂得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对摄影不变的初心以及对文化的不懈坚持。从了解的过程当中,认知摄影、文化、艺术之间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关系,理清摄影教学中包含的其他人文素养。而著作鉴赏不但要让高校生学习在著作当中所使用的高超技巧和扎实的功底,还要让他们能够细致认真地了解著作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内涵、哲理等等,拓宽他们的眼界,通过对作者作品形成过程的了解,学习其完成作品时所体现的精神,形成属于自己对摄影以及人文素养培养的独特见解,再在老师的技术技巧教学下,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摄影作品来。这样注重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算作具有内涵以及应有的价值意义。

3.2摄影点评与良好作品收藏课程相继开展

摄影点评不单单要对名作进行自己认知的点评与判定,还要对周边他人以及自己的作品进行理性、认真、合理的点评。还需要将别人对同一件作品以及自己的作品的点评与自己相比较,取长补短,逐渐地形成中肯、合理、具有自己特点并有见地的评判点评标准。当有了合适的评判标准后,自己的作品也就相应地会在无形当中向之靠拢,使得自己的作品不仅具有基础功底,还具备深刻内涵,体现深远价值。而收藏课程的开展则是进一步在摄影教育中培养高校生人文素养,收藏自己认为值得收藏的作品,对一部作品的内涵以及价值的判定,锻炼他们的评判能力。点评与收藏课程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不但培养一个人在摄影方面的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进一步加深他对摄影、摄影作品的认知,形成属于自己的较为准确的价值观,在教育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是巩固了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宇龙.摄影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研究[J].现代电影技术,2016(2).

[2]周婷.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5(9).

[3]陈英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高校大学生摄影教育新探索[J].艺术教育,2016(5).

[4]田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式与学生摄影技能的培养思考[J].大众文艺,2016(11).

[5]鲍许峰.艺术类高校的摄影教育应该坚持摄影作为艺术的“理想主义殿堂”使命[J].课程教育研究,2014(47).

[6]刘丽华,劳业辛.美院框架下摄影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以广州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为例[J].美术学报,2017(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