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玩命记忆》 虽然有些年份了,但电影取材和架构都很不错。尤其是不断变换的剧情发展,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像素大战》 GameOver。虽然有点爆米花,但用来娱乐轻松的环境不可说不是是好的选择。而且是小时候的回忆,在现在电脑特技泛滥的电影市场里,题材和方向显得更重要。
《活埋》 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胆的电影,一个人、一部手机、一只手表、一个包、一把刀子、一个棺材,向你演绎什么叫绝望。看完电影后发现呼吸的空气都变得稀罕起来。
《终结者5》 作为经典之作,我觉得它的榜样作用做的实在不咋地。看完之后觉得,“噢,就酱啊”。情节略显僵硬,应该是太注重电影效果的制作了。
《盗梦空间》 莱昂纳多的电影一直是质量的保证,一般我看到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我就滚进来了。这部电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先电影有种真实的虚幻的紧迫感,从一开始就没有尿点,情节一环扣一环,主线是男主想回家探望自己的子女,而结局晃一下不倒的陀螺为这部精彩的电影锦上添花,让人拍案叫绝。电影场面绚丽而不夸张,而且不血腥,老少咸宜。
《禁闭岛》 这也是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比《盗梦空间》更有大彻大悟的感觉,给我更有深刻的回想空间。中间插入的似回忆似想象的故事情节,让人感觉像是抓住什么,但到最后还是留着悬念,或许就是没有结局的结局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吧。
《飓风营救》这部电影有很多集,我就看过第一集。很好看,扣人心弦,让人会一起紧张,一起激动,一起解气。剧透一点,女儿出国旅游被抓,英勇父亲独自营救。对了,女儿很漂亮。父亲身材高大,帅我一脸血。
《速度与激情系列》 关于系列电影,我总担心它会越做越差。而速度与激情就是这样的电影。越到后面,电影的效果虽然的确越来越酷炫,然而剧情的发展变得稍微生硬,一直强调朋友,像白开水。而2、3部的话就显得更有真实感。大家不妨作为爆米花电影来观看,不失为一部看完觉得还可以的电影。
《灵异第六感》这是部由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灵异惊悚影片。看惯了他拍动作片,刹时看到这类型的电影还没认出来。正题是这是部灵异惊悚影片,然而却不止是如此。具备了灵异惊悚元素,前面十几分钟有些平淡无趣,一点令人怀疑注意的地方都没有。而从“死的人以为自己还活着”开始,影片进入白热化了。很想很想剧透,作为一个新手,秀操作是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恐怖片,然而会让人感动,没有撕心裂肺,但一身鸡皮疙瘩。
《死寂》坦白说,我自己都没敢完整看完它,只能说自己对于恐怖的画面还是背景音乐都hold不住。在主角认为看透一切时,真相才刚刚浮出水面,而最后的绝地大反杀不禁让人出乎意料。
《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基本占据我小时候对科幻魔法世界的绝大部分地位,从当时来看,哈利波特的制作特效充满大胆和创新,几位童星多年合作和磨练使电影质量更上一层楼。但由于后期大量特效的应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审美疲劳,电影的评价反而有所降低。个人最喜欢哈利波特4.
《守法公民》这部电影的剧情有点像《七宗罪》,主角应该是《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男主角,或许正因如此,电影给人一种血腥狂野的感觉。电影一开头就让人揪心,注定这部电影的结局的不完美性,罪恶,正义,复仇,救赎,故事正在进行。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我已经不敢写太详细了,前人已经有各种狂拽酷炫叼的影评了,只能说,没看过的孩子,赶紧去下来认真看看吧。看完,对自由和解放有更真切的理解了。
《消失的恋人》这部电影是Edward介绍的,噢不,好像是大黄。后来看完了,突然对女性有了另一种不同的见解。女人看起来很弱小,看似属于弱势群体一方,然而正因如此,弱小反而成为她们强大的最好的武器。就像一台一定能通过图灵测试的电脑竟然会通过不了一样。
《卡车烂漫旅》这部电影将搞笑和恐怖元素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很新鲜的取材方向了。男主角很帅,女主角很纯,剧情比较无厘头,偏向于搞笑,稍微恐怖为搞笑作了更好的衬托。不过不适宜给大人看,他们会嫌的。
《上帝保佑美国》这个电影也是活生生地看完的。有前戏,没有高潮。整部电影像是一部纪录片一样。所以我更愿意将其看作一部文化片,讲述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出现的文化病。指出世界的人的三观已经出现偏差,过分的自由使人们开始不正确方向道路的前进,并引领风潮。值得反思。
《致命魔术》一部好看的悲剧。最后的胜利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殊途同归,为魔术献出超越生命的人。最后发现自己为魔术而要死一百遍,而且还要告诉自己不知道要死的那种负面……很绝望。
《英雄本色》八十年代的港片可以给人一种其他电影给不了的触动。忽然明白为什么初中生这么喜欢所谓的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说起这个,仙剑1的剪辑也看得我充满对江湖那份未知却亲切的好感。哥哥,发哥,和男主对感情拿捏得很好,整部电影的情感发展乎合情理,看完有种揪心的感动。
《魔镜》整一部电影分为三个小节,各个小节基本没有联系,只有镜子一样。第一个没鬼,二三个有部分灵异,算是不恐怖的恐怖片吧。毕竟是国产。不推荐
《狙击电话亭》讲的是一个推销员被一个杀手盯上,通过电话和杀手谈话,企图求得网开一面的故事。这电影本身是挺好的,我说的挺好是指把你致郁的能力。你以为结局虽然差强人意,但勉强能够接受时,你最后还是会深深的失望了。整一个结构和《活埋》很像,不过加入了其他元素,路人,建筑,警察,妓女——电话亭。如果觉得还不够让你垂头丧气的话,《活埋》相信我,多乐观的人都会无力。
《黑暗侵袭》讲述的是一个失去老公和女儿的女主人公和死党出游探险一个未被命名的洞穴的故事,他们在洞里遇到的一切和现实中未被发现的事情成为这部电影结局的决定因素。画面很血腥,镜头转变的突然且吓人。请做好心理准备。
《蚁人》感觉很不错啊。相对来说,比美队,复联稍微更好看点。科幻之余让人感动,而且有一贯的铺垫和伏笔。不同的视角和精湛的特效是好的卖点。茶余饭后,亲戚在家什么的都可以掏出来看看。
《穆赫兰道》自己没看懂。偷了百度的一篇影评
现实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员的姨母的抚养下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长大,大概是在其姨母的影响下,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并在好莱坞出人头地。他的姨父姨母去世后,他只身来到好莱坞,像很多其他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子一样,他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参加试镜,等待着有朝一日被哪位导演选中,一举成名。
在这段时间里,Diane结识了一个和她一样来好莱坞发展的女孩子Camilla,并与她成了同性恋伙伴。虽然Camilla似乎对她们的关系不以为意,但是Diane却将Camilla视为自己的爱人。不久,一部大制电影征选女主角,Diane和Camilla都去参加了试镜,Diane落选了,但是Camilla凭借她在试镜时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得到了参加导演亚当的正式试镜的机会。在片场,导演亚当与Camilla一见钟情,Camilla顺理成章的成为女主角,也成了亚当的女友。Diane也因Camilla的推荐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但是深爱着Camilla的Diane无法接受Camilla与亚当的亲密关系。因看见Camilla与亚当在片场打情骂俏,Diane在家里与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里边哭边自慰。电话铃响了,是Camilla打来的。Camilla派车接Diane到穆赫兰道。车突然在穆赫兰道上停了,Diane有点儿害怕,他问司机:“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停呀?”司机回头说:“给你一个惊喜。”Camilla出现在车旁,她带Diane穿过一条山路来到一座豪宅。原来这是亚当的家,正在开party,很多电影公司和剧组的人都在。Diane与亚当的母亲Coco寒暄了几句后,进入party。在party上,Diane继续忍受着Camilla与亚当的打情骂俏。这时,一个女演员走过来与Camilla说了几句悄悄话,并当着Diane的面接吻。Diane感到绝望,她想,自己连Camilla的同性恋女友的地位也许也已经被人取代了。直到亚当说道:“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了”的时候,Diane终于无法忍受了。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绝路。她在一家咖啡 叁
厅请了一个杀手,让他杀掉Camilla。杀手给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到时候从咖啡厅后面的一个乞丐处拿能证明Camilla已死的东西。Diane来到乞丐处,乞丐扔给她一个蓝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蓝色的钥匙打开,里边是Camilla的残骸?!Diane开始崩溃了,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姨父姨母从盒子边上跑出来(幻觉)。他吓得跑回到家里,气喘吁吁的上床,作了一个恶梦(这个恶梦就是影片前3/4所详尽描述的恶梦)。醒来后,Diane凝视着茶几上那把蓝色钥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她彻底崩溃了,她又看见姨父姨母凶神恶煞般的追赶自己。她逃到床边,掏出手枪,饮弹自尽。
《阿甘正传》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的直观感受是“永远不要停下来”。纵观阿甘的一生,如果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那就跑步吧,别等,别等。电影不是听说的燃,不过更真实。生活就像巧克力
《教父1》很老的电影,由于看过书的前面,少了对未知的愚惑,多了对演员所演绎的角色的要求。总的来说挺好的,教父演出神髓。毕竟有些年份,有些打斗和枪击效果都差强人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应该这么形容。
《真实恐怖故事》整部电影我是在饭堂跳着看完的,只能说看不懂,直观来讲就是很血腥,很无逻辑性。百度后发现深层意义是讲女性主义和超现代主义。说的是现实社会是男权社会,女性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死。
关于《鸟人》电影
66年前,希区柯克在他的传世杰作《夺魂索》中实验性的使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技术,碍于当时落后的技术,80分钟的片长一共做了九处剪辑,其中五次是不动声色的隐性剪辑(即利用人或物体的大特写形成一片黑暗,利用这个黑暗画面进行剪辑)。这样的长镜头实验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66年后的2014年,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接过了希胖手中的接力棒,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完成了难度更高,镜头调度更加绚丽的《鸟人》。但《鸟人》不仅仅是一次长镜头实验,导演把对泛滥成灾的漫画英雄电影的讽刺与拉美风十足的魔幻电影语言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全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电影”。那么我们都已经知道在第87届的奥斯卡中,《鸟人》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提名,与《美国狙击手》一起领跑。
所以,当我们谈论鸟人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泛滥的漫画英雄电影
《鸟人》的故事再简单不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过气的漫画英雄演员Ritton试图通过舞台剧找回自己却越陷越深,最终走火入魔的故事。在今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手握最佳网友原创投递剧本奖杯的伊纳里多面对台下众多好莱坞的帅哥美女们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剧本的概念就是,在荧幕上建造一面可以反射我们所有人的镜子,但我们不会被反射出来,因为我们就在镜中。”导演的意图在明显不过了,这部电影就是在讽刺现今的好莱坞,讽刺越来越热门越来越泛滥的`漫画英雄电影,就是要在好莱坞的地盘狠狠地扇那些虚伪的电影人一个耳光。影片当中这样评价小罗伯特?唐尼:「那个小丑天分不及你(Ritton)的一半,靠钢铁侠挣了个盆满钵满」;Ritton听说杰瑞米?雷纳(鹰眼)也演了《复仇者联盟》,便破口大骂:“操,他也披斗篷了?”可以说影片中对于好莱坞的讽刺已经不是暗讽,而是揪住其衣领破口大骂。这样的台词或许会让粉丝感到反感,但是真正爱电影的人真的会对这些盲目堆砌特效甚至不用想就能故事发展的电影有多少好感吗?而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戴着厚重的3D眼镜看了两个小时“烟花秀”之后,又能得到什么吗?鸟人的讽刺无可厚非,漫画英雄电影的确在一步步的侵蚀着好莱坞,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热爱的电影。
偏执狂艺人的自我救赎与堕落
影片的另一主题也是一个被反复提及,那就是过气演员偏执狂艺人的自我救赎与堕落。从半个多世纪前的《日落大道》到最近的《黑天鹅》,再到今年的《星图》。如何拍出新鲜感才是《鸟人》所要解决的问题,伊纳里多从演员入手,由曾经演过老版《蝙蝠侠》并过气的迈克尔?基顿饰演影片中曾经试验过《鸟人》的主角Ritton,看着那个曾经风流倜傥的蝙蝠侠挺着一个大肚子只穿内裤在大街上裸奔,这样的代入感是之前类似题材电影所无法企及的。而迈克尔?基顿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入木三分,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谢着顶的老男人是在用自己起起伏伏演艺经历来本色出演,不由自主被剧情发展扼住了喉咙。
超长长镜头与虚实不分的特效
似乎只要说起《鸟人》,就不得不说片中的超长长镜头,从影片开场到第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剪辑点,这个长镜头一共持续了足足103分钟。在这103分钟的时间里,观众跟随着摄影机从室内到室外,从白天到黑夜,从人物特写到空中航拍,即使是在电影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样的长镜头的难度也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一个长镜头绝不是导演单单为了炫技而拍摄出来的,摄影机毫无死角的记录了每一个演员的每一个表情细节,给观众带来的临场感与压迫感是传统剪辑手法绝对无法达到的。而《鸟人》在技术层面上的高明之处绝不仅仅只有长镜头这一项,影片中无缝衔接的特效处理更是令人拍手叫绝,Ritton在盛怒之时轻轻一个响指,一枚导弹便从镜头中划过炸毁了街边的汽车,镜头一转Ritton又浮上了天空。诚然,在特效技术被滥用的今天,我们可能在一部低成本恐怖片内都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特效场面,但《鸟人》却将这样大众耳濡墨染的特效场面拍出了新鲜感,让麻木的观众再次找回了久违的震撼。
在我看来,《鸟人》在技术上是一部满分之作,它不仅仅有对传统电影手法的继承,更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将大众熟知的技术重新包装,再融合导演自己的魔幻拉美电影语言,拍摄出一部在技术上无可挑剔的优秀影片。
拉美鬼才伊纳里多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这个拥有着拉丁人特有的让人头晕的名字的导演1963年出生于墨西哥城,与阿方索卡隆、吉尔莫德尔托罗并成为“墨西哥三杰”。作为导演的伊纳里多才气十足,处女作《爱情与狗娘》就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随后10年伊利纳多又接连奉上了《21克》、《通天塔》、《美错》这三部佳片。伊纳里多每部电影都涉及一个不同的主题,从爱情到家庭、从生命到死亡、从种族歧视到非法移民,唯一相同的是,都充满了人文关怀。伊纳里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磨练自己的导演技法,直到《鸟人》,他终于突破了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有“墨西哥三杰”这样的说法了,因为伊纳里多已经远远地将其他而为抛在了身后。其他“二杰”。阿方索卡隆用《地心引力》开创了电影视听语言的新领域,但故事还是稍弱,更像是一次完美的炫技。而吉尔莫德尔托罗还局限在拍《环太平洋》这样的视效大片。反观伊纳里多,在拍够了《爱情与狗娘》,《通天塔》,《21克》这样的多线叙事讲述深刻主题的套路之后,这次几乎直接一镜到底,线性叙事,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用这样一部从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充满魔力的电影,达到了自己导演生涯的第一个顶峰。而这位拉美鬼才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作品呢?我们没有理由不期待。
最后想用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作为结尾
-How do we end up here?
希望各位读者不会在最后,才想起问自己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