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1】
电视剧在宏大的背景音乐中启幕后,开场就是一段极富宜昌本土特色的峡江号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随后第一集日机空袭民生公司轮船的场景,让人万分紧张,而又让人对主角胡宜生的英勇反击肃然起敬。空袭过后,在美丽的峡江之中,漂浮的轮船残骸和遇难同胞遗体,让人黯然神伤。
此后,宜昌“老码头”成了绝大多数故事和情节发生的主要背景:比如码头各方势力斗殴被胡宜生紧急制止,以及大批难民抢购船票等等。
在第二集后半段,胡宜生对宜昌防空提出建议,在码头对面的磨基山一带设置对空火力,加强对码头的保护。
众多市民关注首播
昨晚电视剧开播前,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有不少表示全家都已经守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
昨晚的微信朋友圈,也被《宜昌保卫战》开播的消息刷屏。不少市民纷纷转发《宜昌保卫战》亮相央视的消息,并发表观后感配以屏幕剧照。
网友“耕田的刘”说,“参与群演的儿子和一群小伙伴跟随宁京妮撤离宜昌,乘船到重庆”;网友“梅子”认为,央视的片头非常震撼,“宜昌品牌将极大提升,外地人再也不会问宜昌在哪儿了”;在某医院工作的尹女士称,昨晚开播的电视剧制作精良,表演逼真,特別是片尾曲,歌王韩磊倾情演绎,为美丽的山水宜昌增色不少。
还有网友表示,“每天三小时,连续十多天,牢牢镶嵌在央视黄金档,这是首次高频率宣传宜昌的荧屏行动……”
电影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2】
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近年来,徐佳塑造多个流血不流泪的荧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本次在电视剧《宜昌保卫战》饰演的胡宜生从一名国军伤兵,经过浴火重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并最终走向了共产党的阵营,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徐佳现场透露,演了这么多年的战争戏,自己是有些疲惫了,但是在听完导演说了整个故事背景,看完导演发来的剧本后,被强大的历史背景所吸引。因为只有有了历史背景,你才能发现你在历史中特别的鲜活,所以决定再演一次。在塑造这个角色上对自己是一次挑战,炎热的天气穿着好几层衣服,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拍摄,并自叹当个硬汉也真心不容易。
在这个90后为主要观看人群的时代,这种抗战题材的大剧并不符合年轻观众的喜好。徐佳表示作为一个演员,能够拍一部有意义的作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观众通过一部作品感受到过去的这段历史,用这种方式走进年轻人的心中,让他们了解历史、传递正能量很有意义。据悉,该剧将于9月19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近日,由孟凡耀担纲总制片人,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等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在京举行央视首播发布会。演员徐佳现场透露,剧中饰演的胡宜生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铁血硬汉”,虽然这个人物是根据“宜昌大撤退”和“石牌大战”真实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希望通过一部作品让这段历史走进年轻人的心中,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电影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3】
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金牌制片人孟凡耀担纲制作,着名导演齐星执导的《宜昌保卫战》近日在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持续热播。
铭记历史,不算日寇侵华旧账是有前提的:“正视历史才能睦邻友好!互惠互利才能继往开来!”达农乃沦陷区遗后村樵,倍感国家主权独立之重要!倍感社稷安宁和平之重要!
《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该剧以四大板块结构故事,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势成逆转的戏剧结构,使得剧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剧中这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因此,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10月距宜昌仅300公里的华中重镇武汉沦陷后撤退潮达到顶峰。只有10万人口的宜昌城已被滚滚而来的难民和源源不断运来的战时物资挤满,各种滞留人员最多时达3万。人多船少,宜昌城区通惠路到船码头,大街小巷都是人,所有的旅店客栈、学校,街头都挤满了人。据当时报载,1938年内先后到过宜昌的有蒋介石、李宗仁、陈诚、汪精卫、冯玉祥、陶行知、老舍、李四光、黄松龄、王芸生、于毅夫、程希孟等众多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社会贤达。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陶铸、钱瑛、曾志、何功伟、雍文涛、韦君宜、刘真、马识途等也在宜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姐妹也同样飞抵宜昌,慰问抗战伤兵。还有一批批从华北、华东战区抢救出来无家可归的孤儿难童数千名。他们是由战时儿童保育院(这个组织是经周恩来、宋庆龄、宋美龄提议建立,并决定在宜昌设立难童接送站)将各地送来的难童,集中在宜昌,然后送他们乘船进四川。
1938年中山舰殉难后受伤的抗战伤兵胡宜生,回宜昌养伤时正赶上宜昌大撤运。在号称“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中,胡宜生结识了共产党,并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积极组织宜昌社会各界投入大撤运工作,使大撤运奇迹般地完成。胡宜生在成为宜昌英雄的同时,也赢得了土家妹子成四妹的爱情。随后,胡宜生随江防军驰援枣宜会战,见证张自忠为保宜昌而战死疆场,深感震撼。宜昌沦陷后,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划夫队为主的民间武装,号称红旗营,不断袭扰打击日寇。1943年,日寇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长江天堑石牌要塞,妄图拿下石牌,威逼重庆。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导下,率领民间武装,广泛发动群众,运送粮食与武器弹药,支援江防军作战,在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从而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日壮歌!
笔短纸薄,正义无疆!今天我们在银屏前通过创作者的呕心沥血,通过众明星的倾情演绎,吹着空调嗑着瓜子躺在家里静静的观看电视里的《宜昌保卫战》这部电视剧,没有扑鼻硝烟,没有血色残阳,没有彻骨失亲之痛,但是我想我们至少应该懂得铭记历史!应该懂得感恩缅怀先烈!应该尽力珍爱和平!
电影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4】
剧中,江美云(童蕾饰)、朱若愚(陈小春饰)、郑贞与苏联专家瓦西里一起破译了日军狙击手准备刺杀卢作孚的情报。
以表现“痞子英雄”角色居多的陈小春,此次在剧中饰演军统宜昌站站长朱若愚。虽然观众已经有了
而同时,得益于朱若愚的谋略,胡宜生(徐佳饰)和江美云再次并肩战斗。刺杀行动当天,在胡宜生的干扰下,狙击手始终无法瞄准目标;江美云以身犯险,诱出狙击手却不幸肩部中弹;最后,胡宜生和日军狙击手展开对峙,生死瞬间,胡宜生掷出江美云的外套分散了狙击手的注意,快其一步将其击毙。胡宜生的智慧与果敢,江美云的巾帼不让须眉,在两位演员的实力演技下得到了完美呈现。
在昨晚播出的剧情中,江防工程遭遇日军接连不断轰炸,形势危急,时任江防军联络官的胡宜生立刻召集了宜昌当地的土家族划夫队,秘密调整了防空阵地的配置和位置,凭借宜昌军民的勇气和智慧,重新布置的码头防御工事最终抵御住了日军的猛烈轰炸,并获得了苏联专家瓦西里的称赞。
与此同时,卢作孚(施京明饰)在胡宜生的大胆建议下决定让民生公司开辟夜间航道。这时,划夫队再次站出来,当家人成老伯表示愿意担任领航员为夜间航运指路。就在众人痛饮摔碗酒、期待大撤运成功之时,一场潜伏的危机正悄然来袭……
在接下来的剧集中,防空洞为何会突然坍塌?蔡继伦的电台为何会传出可疑信号?剧中又会揭露其中哪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还需要观众们的持续守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篇
2.
3.2016河南焦作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
4.
5.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汇总
6.2016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7.
8.2016战争题材影片《南口1937》观后感
9.
1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16年500字
篇一:《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
在宜昌市民翘首期盼下,9月19日晚8时26分,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准时开播,并以2.1%的收视率占据全国同时段收视榜首,超过央视一套。观看结束后,众多市民表示,宜昌霸屏很骄傲,两集完全不过瘾。
“作为一名地道的宜昌人,我感到特别骄傲。这部剧在宜昌取景,看了特别亲切。抛开情感因素,这部剧演员阵容强大,镜头逼真,可以说是近些年抗战剧中的良心之作。”在校大学生赵俊还预祝《宜昌保卫战》收视长虹。
市民余杰的女儿是群众演员,电视剧一开播,余杰和朋友们就盯着电视,希望能找到点蛛丝马迹。“那出难民转移的戏拉了个远景,我只能说,似乎看到了她的后脑勺。”余杰说,大家都是来看家乡的,剧中几乎句句不离宜昌、集集都有宜昌,让人感觉很亲切,相信随着《宜昌保卫战》的热播,一定会大大提升宜昌的知名度。
“两集完全不过瘾,刚起了个头就结束了。”市民朱女士认为,这部剧将带领市民重温那段战火硝烟的抗战史,彰显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让生长在这方热土的宜昌市民感觉踏实。
篇二:《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
由徐佳、童蕾、侯勇、陈小春、吕良伟等领衔主演的大型史诗抗战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持续热播。该剧凭借还原史实的剧本创作,恢弘浩瀚的实景拍摄,以及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播出过半收视率与品质口碑一路上涨。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侯勇悲壮出演铁血军魂
前日剧情中,在保卫宜昌的枣宜会战中,日军飞机对前线的中国军队阵地进行了上百次的轰炸,对于当时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来说战争局势更是举步维艰。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亲自带领有限兵力,东渡襄河抱定舍生取义的必死信念抗击日寇,成功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不料因电台密码泄露而遭到日寇围攻,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张自忠临危不惧,死战不退,指挥部队反复拼杀,直至壮烈殉国。上将张自忠,也是二战期间同盟国军队在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军衔将领。
《宜昌保卫战》中张自忠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侯勇,谈及此次所饰演的角色时,侯勇表示因为自己是军人出身,所以更加希望通过自己对张自忠将军形象的塑造,让观众们感受到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的“铁血军魂”。“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战而死,虽死犹生。”张自忠将军牺牲前慷慨悲壮的内心独白,借由侯勇浑厚磁性的嗓音念出,让人忍不住心恸泪下。
剧中还刻画了胡宜生(徐佳饰)等冒着枪林弹雨从日军手上抢回张自忠将军遗体,一路护送灵柩返回宜昌,宜昌万人空巷,十万民众不畏日机轰炸,在江边码头含泪送别张自忠将军的场景。不少观众看后纷纷留言表示太感人了。
军统站长朱若愚遭遇双重考验 陈小春本色出演诠释复杂人性
在昨晚的剧情中,朱若愚(陈小春饰)再次登场,和郑贞一起潜回宜昌城,向江美云(童蕾饰)下达新的任务,却在离开时,不慎引起了古贺一郎的注意,被抓进了审讯室。在上周五曝光的一组剧照中,朱若愚面色憔悴,衣衫上沾有血迹,不禁让人联想翩翩。
据悉,今晚将是“山鸡哥”在剧中最重要的一次出场,谈及为何出演朱若愚一角,陈小春表示他想用和以往不一样的表演方法来演绎某个有意思的人物。陈小春认为朱若愚这个角色,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反派,他做了一些坏事,但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希望自己能将他这种忠奸难辨、亦正亦邪的感觉给演出来。
篇三:《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
由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已于19日晚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与观众见面。凭借以史实为背景的剧本创作,恢弘浩瀚的战争场面,以及浪漫英雄主义情怀,该剧一经播出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成绩。而其中饰演男主角胡宜生的实力硬汉小生徐佳,更是在此剧中霸气回归,续写了一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硬汉英雄传奇。
抗日战争年代,炮火纷飞,民不聊生,日军步步为营侵略不止,中华民族却从未放弃抵抗。该剧讲述的正是1937年枪声打响后,国民党懦弱弃武汉而逃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国人民为了捍卫自由和尊严而不畏牺牲守护家园的真实抗战故事。中山舰殉难后,徐佳饰演的国军伤兵胡宜生,因一次偶然事件被任命为江防联络官,协助交通次长卢作孚及他的民生公司为宜昌大转运做好一切保障工作。虽然身体受了伤,但是他骨子里的英雄气概并未湮灭,从海面到陆地,他从未停止战斗。当日军飞机扫射民生公司轮船时,他依然拿出“舍我其谁”的霸气,不顾伤势坚持用重机枪与日军迫击机对抗,甚至成功击退日军第一波攻击;面对溃逃的师长,毅然决然进行枪决,决不允许在国家大义面前临阵脱逃;在接到协助“宜昌大撤退”的艰巨任务后,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配合卢作孚并出谋划策成功进行物资转移。
对于徐佳来说,这个角色或许与其他硬汉角色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着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出身在最混乱也最能考验人性的抗战时期;有着更加强大的人物力量——他活着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千千万万被他保护着生命的百姓;也有着更加令人感动的生死经历——民族危难时刻,很多人倒下了,但是有更多人站了起来,坚持不懈地在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胡宜生就是这样的人,无私、无畏、更刚、更强。当看到他“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英雄担当,“人终有一死,但死一定要死得明明白白,死得其所”的硬汉热血,“为国家,甘愿奉献一切”的民族情结后,徐佳毅然决然决定接受这一角色,并且努力去创作,去钻研去琢磨,以最强的演技,赋予了胡宜生最强的生命力。
篇四:《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
由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宜昌保卫战》已于19日晚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与观众见面。凭借以史实为背景的剧本创作,恢弘浩瀚的战争场面,以及浪漫英雄主义情怀,该剧一经播出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成绩。而其中饰演男主角胡宜生的实力硬汉小生徐佳,更是在此剧中霸气回归,续写了一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硬汉英雄传奇。
抗日战争年代,炮火纷飞,民不聊生,日军步步为营侵略不止,中华民族却从未放弃抵抗。该剧讲述的正是1937年枪声打响后,国民党懦弱弃武汉而逃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国人民为了捍卫自由和尊严而不畏牺牲守护家园的真实抗战故事。中山舰殉难后,徐佳饰演的国军伤兵胡宜生,因一次偶然事件被任命为江防联络官,协助交通次长卢作孚及他的民生公司为宜昌大转运做好一切保障工作。虽然身体受了伤,但是他骨子里的英雄气概并未湮灭,从海面到陆地,他从未停止战斗。当日军飞机扫射民生公司轮船时,他依然拿出“舍我其谁”的霸气,不顾伤势坚持用重机枪与日军迫击机对抗,甚至成功击退日军第一波攻击;面对溃逃的师长,毅然决然进行枪决,决不允许在国家大义面前临阵脱逃;在接到协助“宜昌大撤退”的艰巨任务后,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配合卢作孚并出谋划策成功进行物资转移。
对于徐佳来说,这个角色或许与其他硬汉角色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着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出身在最混乱也最能考验人性的抗战时期;有着更加强大的人物力量——他活着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千千万万被他保护着生命的百姓;也有着更加令人感动的生死经历——民族危难时刻,很多人倒下了,但是有更多人站了起来,坚持不懈地在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胡宜生就是这样的人,无私、无畏、更刚、更强。当看到他“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英雄担当,“人终有一死,但死一定要死得明明白白,死得其所”的硬汉热血,“为国家,甘愿奉献一切”的民族情结后,徐佳毅然决然决定接受这一角色,并且努力去创作,去钻研去琢磨,以最强的演技,赋予了胡宜生最强的生命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附视频】
3.2016寻找最美教师观后感500字
4.2016纪录片两优一先观后感精选
5.
6.
7.2016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观后感精选3篇
8.战争电视剧《天涯浴血》观后感集锦
9.观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汇总5篇
10.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篇一】
本来是抱着看一部神剧的心情,往下看了几集,忽然感觉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与其说这是一部战争剧,倒不如说是一部借题发挥的隐喻剧。
比如『宜昌江防工事腐败案』,虽然篇幅不算多,但是可以说是本剧的重头戏。警备司令蔡继伦和建筑承包商赵全的勾结,重庆特派员和蔡继伦餐桌上的密谈,特派员对胡宜生的威逼利诱……一幕一幕,似曾相识。杨帆一锤子把防御工事砸了一个大窟窿,不由得让人想起了2016年大汛,全国各地多处的河堤决口,经过专家们的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水太大,把河堤冲毁』,听上去蛮合情合理的,可不是水太大了嘛!可是总觉得不对味,真的仅仅是水大的原因吗?
再比如土家寨的餐桌上,四妹最精彩的一席话:『在他们的眼里,是他们让我们有饭吃,而不是我们供养了他们。他们才是我们的恩人』,当真是振聋发聩,相比之下,女一号江美云的辩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流于官腔,让人心生反感。四妹的话是说给国民党老爷们听的,但更是说给现在的老爷们听的,这是老百姓真正的心声。中国几千年下来,不管这个国家姓刘姓李,姓赵姓朱,还是姓国姓共,官僚们的本质都没有变化,用大明东林党流芳千古的一句
两个长命好运的小鬼子兵也是本剧的一大尝试,不要疑问他们俩咋不死呢?不用怀疑,他们是肯定要活到小鬼子投降的,还得在回家的轮船上发表一番感慨。这就是一种隐喻的表现形式,两个小鬼子兵是众多厌恶战争的小鬼子们的缩影,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尽管这种尝试显得过于一厢情愿了,但还是要给本剧的编剧点一个赞。
相较于这诸多的隐喻,战争方面的描绘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但还是要说几句。男一号胡宜生是个十足的『万金油』,哪儿有问题,哪儿就有他,哪儿有了他,哪儿就一定渡过难关。唯一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历经数场激战,功勋无数,甚至重伤了老鬼子横山武彦的战斗英雄,得到了那么多国军高级将领的赏识,从41年到43年,三年时间居然还是个少校,我想再傻X的军队,也该给他立功晋升了吧?余则成坐了一年办公室,也混到中校了,你胡某人混得还不如一个文书?太丢军人的脸了。
而且不但是胡少校,他身边的三个活宝兵也是出生入死,枪林弹雨了,怎么还是个小兵?好歹领章上要加星了吧?不升官,起码兵等要升一下了吧?这伙人简直成了超脱俗世了,成仙了。
对战场的描绘,张自忠将军的故事就是极致了,光辉秒杀了其他一切,就是这种感觉。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篇二】
翘首期盼一年有余,今晚8时26分,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将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隆重首播。该剧有哪些精彩看点?跟随记者揭秘四大看点。
看历史 “四保宜昌”演绎“门户”内涵
1938至 1943年 5年间,围绕宜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四件大事:1938年宜昌大撤退举世闻名、1940年枣宜会战及张自忠悲壮殉国、1941年陈诚反攻宜昌功败垂成、1943年石牌大战举世震惊……人们将其归纳为“四保宜昌”。 电视剧《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著名的宜昌大撤退为故事发端,落幅于1943年成功的石牌保卫战。中间镶嵌进1940年著名的枣宜会战、1941年宜昌军民收复宜昌的反击作战,前者有抗战名将张自忠杀身成仁,后者有日军第13师团中将师团长内山英太郎几近“玉碎”。
全剧以四大板块结构故事,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势成逆转的戏剧结构,使得剧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完美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本剧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
看人物 复杂历史下的纠葛命运
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也是跌宕起伏、异常纠葛。
男一号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从一名国军伤兵,经过四保宜昌的浴火重生,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的抗战英雄;女一号江美云,军统特工,她和苏联密电专家瓦西里以及助手郑贞的任务是找出潜藏在宜昌的日军秘密电台;超级反派朱若愚,军统湖北站站长,在威逼利诱下被策反,后来又幡然醒悟,与日寇激战中壮烈牺牲;成四妹活泼率性,机灵可爱,喜欢军官胡宜生,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下,四妹经过战争的洗礼和摧残,完成了人生蜕变和情感历练……
除了纷繁多变的人物命运,剧中还有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如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中共地下党员、胡宜生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杨帆……
看明星 国内一流金牌团队打造
影片邀请了国内一流的制作团队。总制片人孟凡耀系中国知名影视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笑傲江湖》、《激情燃烧的岁月》等,曾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重大奖项。总导演齐星的代表作有《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光荣大地》、《师傅》、《至高无上》等,其中,电视剧《师傅》获得第28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片中主演也是可圈可点。有曾在《我是特种兵》中有出色演出的'徐佳,《亮剑》女主角、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获得者童蕾,《古惑仔》、《鹿鼎记》中饰演“痞子英雄”的影视歌三栖明星陈小春,香港著名演员、《上海滩》的主演吕良伟,国家一级演员、“硬汉专业户”侯勇等。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篇三】
9月19日晚8时26分,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在央视八套准时开播,众多宜昌元素闪亮登场,收视率占据全国同时段收视榜首。观看过后,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宜昌霸屏很骄傲,八集完全不过瘾。
《宜昌保卫战》由齐星执导,由徐佳、童蕾、陈小春、侯勇、吕良伟等众明星领衔主演,该剧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至1943年这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
巍巍三峡,滚滚长江,见证着一座英雄的城市,两度书写了二战传奇。电视剧在宏大的背景音乐中启幕后,开场就是一段极富宜昌本土特色的峡江号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宜昌长江航道上,千帆过尽,百舸争流,大小船只正溯江而上准备停靠宜昌,最终前往长江大后方。突然,几架日军飞机朝着船队中最引人瞩目的船只——民生公司的轮船俯冲过来,发起扫射……
剧中日机突袭民生公司轮船的场景,惊心动魄,让人万分紧张,同时又让人对主角胡宜生的英勇反击敬佩不已。空袭过后,在美丽壮观的峡江之中,漂浮的轮船残骸和遇难同胞的遗体染红了江水,让人不禁黯然神伤。
此后,宜昌“老码头”成了绝大多数故事和情节发生的主要背景:比如码头各方势力斗殴被胡宜生紧急制止,以及大批难民抢购船票等等。在第二集后半段,胡宜生对宜昌防空提出建议,在码头对面的磨基山设置对空火力,加强对码头的保护。
一幕幕峡江镜头,一句句呼声号子,熟悉的场景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愁别绪,身在异乡总是身不由己。剧中胡宜生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是在湖北宜昌出生的,所以我叫胡宜生。”满满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让我这个剧外人也动了乡愁。离家在外打拼多年,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也总是自豪地回答:我是宜昌秭归人,那里是世界名人屈原的故乡,三峡大坝坐落在那里。在我心中,家乡一直是心底的骄傲。
看过了《宜昌保卫战》,心中热情有增无减。宜昌保卫战,是宜昌人的战争,是一场保卫长江的艰难战役。既然想家,那就去看看《宜昌保卫战》吧!在剧中和秀美三峡,青滩号子来一场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