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评语 > 古代文学综述评语聚集70句

古代文学综述评语聚集70句

时间:2020-09-27 10:10

6.《李商隐资料汇编》

刘学

此为中华书局所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丛书之一种,故其体例与前此所出诸作均大致相同。刘学

而且,经过编著者的努力,此编亦收入了 许多珍贵资料,如朱

当然,此书之汇集亦有未周之处。著者在前言中即云:“我们估计明代以后,尤其是清人的研究成果,由于存世文集太多,还会有不少遗漏。”这种遗漏对于资料之汇集而言是正常的。除此之外,也还有编者已经使用了的征引书目,还会因版本的不同而产生一些疏漏:如周兴陆《李商隐诗歌评点的若干文献学问题》一文即据其所发现《重订李山诗集笺注》的三色评点本而对此书提出了许多补充意见,其对于朱

7.《汇评本李商隐诗》

刘学

义山诗之评笺资料,至《李商隐诗歌集解》而大备,然篇

全 书亦分为编年诗与未编年诗两部分,而未编年诗大体上以题材分类编次。诗不列注,只在每诗下列集评一栏,录历代评语。不过,也多将其个别对诗意的诠解之处录 入为评,以帮助一部分读者理解诗意,又尽量兼采各种不同的评说,以供读者比较选择。这些评语大都来自于著者在《集解》中搜集到的资料,但相比旧本《集解》 而言,亦有个别溢出者。集评后复有著者按语,大多亦著者为《集解》所

8.《李商隐全集》

冯浩注;王步高、刘林辑校汇评,珠海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义山传世之作即诗文二端,诗歌历来传承有绪,而其自编文集则早已不传。清人辑得其文,然亦各自为书,迥不相谋,更

此书诗集部分以冯浩乾隆庚子重刻本为基 础,不但收录了全部的冯注,而且还吸收了新的古籍整理成果,补充从各种诗话、序跋、野史笔记中汇辑的对诗人、诗作的精到评论。此外,在冯注基础上,编者还 对冯氏未注之处略有补注。而文集部分则以冯注本与二钱补编本为基础,并以《全唐文》校之。全部作品按文体编排。其后还有三篇补遗,义山《杂

然而,此书尚有不妥与疏漏之处。大致而 言,约有三端。一曰体例不纯:其诗全收冯注,又有补注与辑评,而其文集部分则因“今人重诗不重文,且文之注释又很冗长,因而将注文删去”,非但前后体例不 一,且厚此薄彼,令人至感遗憾,因此一点,则文集之附,便同点缀;而“全集”之名,恐不符实了。二曰辑录不全,其诗后所辑评语,大致未出《李商隐诗歌集解》范围,且更少于彼,故学术价值上便不能不打折扣。三曰辨别不精,如诗集与文集各有补遗,但事实上,所补者大多非义山之作,当有以别之。

9.《李商隐文编年校注》

刘学

樊南之文,清人也做过整理工作,虽亦有 得,却颇为支离。建国以来,由于古代文学研究重诗轻文的倾向,樊南文亦少有进展。钱振伦在《樊南文集补编》自序中曾希望有人能“更合本集以成完书”,这个 简单的愿望却在长时期内没有实现。本书著者把清代两种注本所收樊南文合为一书,使之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出来,仅就此而言,已是功莫大焉了。且徐、冯、 钱诸注本虽有系年考证,却均分体编次,不利于知人论世,故此书改为编年,体例大致与《集解》相同:即全书分为编年文与未编年文两部分。唯文更易于编年,于 此前人颇有所获,而著者更就移家关中、入幕陈许、居母丧之过程等处详为辩正,再加上著者本即于义山诗及义山生平有大量考订成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诗文互 证,从而为樊南文编年达三百二十五篇之多,仅有十七篇无法确切编年者。当然,著者亦颇谨慎,在全书之后又附了分体目录,以便观览。全书之文字校勘,以清编 《全唐文》为底本,以《文苑英华》及《唐文粹》参校,且忠实引录了《文苑英华》“一作某”之注及钱注本所注存之《永乐大典》异文。注释亦同《集解》,汇集 并辩明诸家旧注,并加按语与补注。樊南之文,亦少有评语,著者亦一并录入文后,以便研究。全书后附《李商隐文佚篇篇目》、《分体目录》及各家序跋、史志书目著录及存目文。

此书的出版,不仅对推动樊南文的研究从而更全面地推进李商隐的研究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纠正古典文学研究重诗轻文的倾向、平衡整个唐代文学研究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惟全书亦未附参引书目,似为不妥。对于存目文,此书仅录其题,而未录其文,似未为当。实亦当从《集解》之例,全录原文、原注于后,以资研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