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评价这个话题,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常常被提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重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主题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现就评价在教师教学中的实施方法,谈谈自己的想法。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快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这样的情景下教学,能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学生,并进行鼓励、表扬,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开展生动的自评、互评,营造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相信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评价
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问题时,教师总是下意识地给予学生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一来,教师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心理、肯定学生的价值、呵护学生的自信心,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其主观能动性。
创设情境,让学生善于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基本理念就是强调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材施教,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他们探索知识的信心,较好地解决了教材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矛盾,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命题时,教师尽量选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注重开发性。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评价积极性。正因为此,才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学生解答时的热情空前高涨,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更加积极主动。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评价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依托。
借助多个目标,让学生参与并乐于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从过去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状况到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只一把尺子抛在学生中,孩子们得到的概率很小,很轻易地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这对大部分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弊大于利的。假如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就会努力向前走,就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
总之,实践充分证明:教学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学目的为中心的评价,它能有效的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对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具有发展性,充满生命力。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评语一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评语二
总体上看,数学教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
个别教师没有按要求备详案,教案欠规范,计划、目标、重难点、课时、过程不清,课时数不足;有些教师的教案教学环节、结构不清,没有填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等;个别教案的重难点全部一样,有的重难点过于随便,把握不准;教学过程没有练习也为数不少,数学课堂没练习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个别教师没有书写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或时有时没;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对以后的教学无多大的帮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个别的教案的板书过于简单,只有课题或只写“例1”其它什么都没有;部分教师的教案后面完全没单元检测情况分析表;存在教学反思随便、乱写、不深入。
1、能干的你会把字写得工工整整!
2、你很聪明,如果字写得再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3、教师欣慰,有你这样的好学生!
4、你的作业令老师赏心悦目!
5、批改你的作业,老师感到很幸福、快乐!
6、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
7、你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8、这道题你再做一遍,一定可以做对!
9、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10、一步错,步步错,多可惜啊!
11、都会,为什么不好好写呢?别让字再舞蹈,站稳!
12、看到你的变化,老师真高兴!
13、全对了,祝贺啊!好工整的`作业!
14、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
15、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
16、再细心一些,你准行!
17、计算全部正确,恭喜你!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9、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做起,减少计算错误,好吗?
20、就这样做下去,孩子!
21、喜欢你的认真劲儿!
21、老师相信你,本学期你一定能行!
22、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一定要想明白,弄清楚!
23、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精确!
24、注意:错误的结论,是由错误的计算造成的!
25、方法要灵活,计算也要精确!
26、记住:要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就必须进行积极有序的思考!
27、读题与抄写,有关数据信息要力争准确无误!
28、明确题意,才能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9、弄清数量关系,方法才会正确!
30、用心练习,才能形成数学技能!
31、本学期你一定会做得很漂亮!
32、注意: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要灵活!
33、记住:会做的就要做正确,是作业的起码要求!
34、希望你把数和字写得再大方些!
35、解决问题的步骤要合乎题目的要求!
36、计算步骤不能过简,要相对完整!
37、你何时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你何时就能获得全胜!
38、你还是有些马虎,请注意!
39、书写一定要认真!
40、注意:作业认真与否,取决于习惯与态度!
41、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对于数学学习会很有帮助!
42、再次提醒:注意认真!
43、老师希望你今后注意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
44、字如人面,请努力把字写好!
45、注意:解决问题的步骤要完整!
446、每一个数字都是不能马虎的!
7、请注意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灵活性!
48、多角度思考,可以发现新的数学方法!
49、希望你能持之以恒!
40、你的本次作业不如上几次认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