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关于王渔洋观后感精选70句

关于王渔洋观后感精选70句

时间:2020-07-16 05:05

吊屈大夫(明·佘翔)

汨罗江畔草萧疏,千古怀沙恨有余。

日暮哀猿正凄切,不知何处吊三闾。

夜坐弹《离骚》

〔元〕耶律楚材

一曲离骚一碗茶,个中真味更何加!

香销烛尽穹庐冷,星斗阑干山月斜。

屈原卜居图

〔元〕王恽

用舍行藏圣有余,却从詹尹卜攸居。

乾坤许大无容处,正在先生见道疎。

屈原对渔父

〔元〕王恽

国既无人不知我,秋风泽畔一湘累。

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渔翁辩歠醨。

读《离骚》

〔元〕王旭

诗到东周雅颂亡,词兴南国自流芳。

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

呼儿掩卷还倚枕,风雨无边夜正长。

吊屈原

〔元〕侯克中

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

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

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题《离骚。九歌图》

〔元〕柳贯

紫贝东皇席,青霓北斗旗。

究观神保意,皇恤放臣悲。

有客传芭舞,何人执籥吹。

楚巫千载恨,凭向画中窥。

屈子行吟图

〔元〕黄溍

丈夫生不遇明时,故尔行吟楚水湄。

今喜太平歌既醉,不须多和独醒辞。

题《屈原渔父图》

〔元〕王沂

屈原水之仙,妙在远游赋。

餐霞饮沆瀣,所述非虚语。

孰云葬鱼腹,聊以辞渔父。

眷眷乡国心,靳尚终莫语。

沅湘流不极,鼓枻竟何处。

日暮悲风多,萧萧满枫树。

端午漫题

〔元〕胡助

老罢离骚读,青铜雪鬓双。

久贫交易绝,多病酒难降。

节物薰风馆,归心夜雨窗。

当时萧艾盛,吾欲驾涛江。

读《离骚经》

〔元〕张昱

三闾楚同姓,怨生于所爱。

谗人在君侧,绳墨日偭背。

虞兹宗社陨,繁辞冀收采。

反复三致忠,九死犹未悔。

灵修终不察,遂投汨罗内。

斯文幸未丧,风雅接三代。

岂惟南国士,汲汲仰沾溉。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押阳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双调·拨不断(元·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

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

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江城子·嵩山中作(金末元初·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

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

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

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乙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读史有感

〔明〕刘基

千古怀沙恨逐臣,章台遗事最酸辛。

可怜日暮高唐梦,绕尽行云不到秦。

角黍二首

〔明〕高启

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

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

香菰卷翠房,玉糁深藏贮。

欲饷独醒人,投向清波处。

屈原庙

〔明〕史谨

江边遗庙掩松筠,檐边云霞互吐吞。

地接武关龙去远,枭临阿阁凤难存。

湘兰日老春风珮,楚些谁招月夜魂。

留得生前诸制作,千年光焰烛乾坤。

送高良新知归州事

〔明〕王鏊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连吊古驻岩騑。

梦中騄駬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

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

使君抚字无多术,夔府如今正阻讥。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时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过屈平祠漫赋八绝吊之(录三)

〔明〕龚文选

一生抱鲠骨,九死等鸿毛。

独恨蛾眉妒,汨罗涌怒涛。

离骚千古笔,俎豆万年觞。

多少游人泪,点点滴湖湘。

义胆藏波月,丹心贯斗墟。

试听飞渡曲,楚楚吊三闾。

骚经

〔明〕孔自来

屈子奋飞兰江浒,骚经不复数邹鲁。

景差唐勒续后尘,楚辞遂作文章祖。

秋兴

〔明〕蔡毅中

木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

浮云暗逐年华变,歧路虚怜短鬓生。

千里关河悬客梦,万家砧杵动秋声。

崇兰芳芷依然在,何处江潭吊屈平?

读《离骚》二首(录一)

〔明〕金铉

灵均岂骚人,生为当骚世。

迹彼珍重言,皋伊可尔逮。

臣敢仇所尊,深媚如相戾。

诵数动我钦,不暇助之涕。

助之以霡霂,天听不忍霁。

中夜深予怀,容以昏冥替。

感怀口号十五首(录一)

〔明〕侯方域

泽畔行吟帝期高,灵均憔悴寄离骚。

幸留山野容闲放,稍待秋风觅酒螯。

和程奕先长沙怀古三首(录一)

〔明〕王夫之

渺渺枫树林,屈子悲神弦。

云中君不见,意志如孤烟。

引声动清歌,幽细咽湘川。

六代徒仿佛,三唐空流连。

君子掇其微,不取毛羽妍。

悠悠江潭水,千载重昭鲜。

长佩纡缱绻,兰芷相周旋。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十六(明·王夫之)

序:家辋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二者同一风味故得水乳调和俱是造未造化未化之前因现量而出之一觅巴鼻鹞子即过新罗国去矣八闽晓堂上人以芦雁为法事即得芦雁三昧亦即以芦雁为诗正尔压倒元白余于画理如哑人食饱心知而言不能及为师随拈若而首师遇画著时有与余诗相磕攃者即以题之不信非瓠道人所写也。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

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三闾大夫庙

高谷(明:兴化籍进士)

孤忠一片委清波,留得芳名永不磨。

雅志未酬缘命薄,高才欲骋奈时何!

衣冠寂寂蒙尘土,门径萧萧长绿萝。

欲赋招魂无处所,一庭秋草夕阳多。

汨罗潭吊屈原(明·王叔承)

楚山迸断楚水寒,灵均死作青琅玕。

酒星西堕吊冤魄,白云乱点秋江兰。

兰花娇掇湘夫人,竹枝细奏云中君。

吴钩拂潭潭喷雪,碧空孤雁流斜曛。

衡岳为几,洞庭为杯。

羞鵩酿酒,三酹楚材。

霞开薜荔梦欲落,月出芙蓉魂忽来。

鸾车翠旌飒如雨,星冠玉衣姣犹女。

女媭扬灵宋玉啸,惨澹《离骚》映江渚。

含悲投我辛夷簪,北斗回杓振南吕。

苍梧冥冥帝何许,鬼火青青髑髅语。

上官子兰生不人,荆王客死飘游尘。

孤臣荒冢是鱼腹,明珠怒发骊龙鳞。

逆鳞难批光易晕,七窍之心翻自殉。

魍魉狐狸何代无,万古苍天不堪问。

自君骚破潇湘天,词人,蠹鱼萤火浮残编。

功名千态空言久,二仪七曜更相寿。

狱中易亦穷愁书,六经晚激东归叟。

扬雄赋反骚,徐卿复反反。

是非靡定端,尽付葡萄盏。

君也独醒吾独醉,远游且学神仙蜕。

醉来一曲《沧浪歌》,天公其奈渔郎何。

咏史十首其三

屈原(明·佘翔)

三闾不可作,九歌有遗编。

伊昔仕宗国,岂不炳几先。

青蝇一坠耳,明月亦弃捐。

离骚空缱绻,利口急相煎。

娥眉嫉众女,萧艾茂兰荃。

侘傺古如此,非今独怃然。

湘南怀古(明·苏平)

江山摇落独登临,草色湖南入望深。

万古空留湘女恨,九歌谁识屈原心。

霜清楚畹兰香歇,云暗巴陵雁影沉。

正是客怀消不得,《竹枝》声里断猿吟。

屈原庙(明·梁辰鱼)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

龙舆已逐蜂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竞渡曲(明·戴冠)

五月五日楚江晴,菖蒲叶绿江水清。

楚人乘舟荡双桨,鸣金椎鼓鱼龙惊。

屈原死去不复作,魂兮千古何萧索。

年年空向江中招,薄暮归来风浪恶。

君不见去年今日海子头,花帆锦缆黄龙舟。

中流不戒成仓卒,万岁君王却悔游。

拟古二首

其二(明·薛瑄)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

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日出江上枫,雾隐楚岸竹。

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

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题画兰卷兼梅花(元末明初·王冕)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三闾已矣唤不起,畾莸萧艾春娉婷。

冷飙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

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

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

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明上人画兰图(元末明初·王冕)

吴兴二赵俱已矣,雪窗因以专其美。

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

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湘江雨冷暮烟寂,欲问三闾杳无迹。

忾慷不忍读《离骚》,目极飞云楚天碧。

长沙竹枝歌十首

其三(明·李东阳)

汨罗江头春水生,汨罗江上楚歌声。

人间若解三闾苦,水底鱼龙亦有情。

三闾大夫祠(明·滕毅)

押文韵

襜帷褰薄暮,回飙吹白云。下有栖神宇,惨淡临江濆。

行吟既不返,遗响宁再闻。绿荣并丹彩,婉尔含清芬。

沐芳正冠佩,酌水炷夕熏。长歌灵谷应,春思何纷纷。

愿言卜琼茅,巫咸不可群。渚宫望仪羽,再拜云中君。

吊屈左徒⑴

〔清〕夏完淳

江汉有美人,泛舟游极浦。

缓歌发清商,萧瑟悲激楚。

药房辛夷室,冥冥湘灵语。

渺渺苍梧间,帝子空延伫。

弦绝响更悲,曲罢泪如雨。

咏史

〔清〕吴兆骞

岂是骚人怨,难忘旧国恩。

萧条湘水上,谁吊楚臣魂。

五更山行之屈沱

谒三闾大夫庙

〔清〕王士祯

斜月楚山外,寒江初上潮。

左徒遗庙在,未惜马蹄遥。

国破怜哀郢,魂归赋大招。

云旗空怅望,回首木兰桡。

题三闾大夫庙四首(录二)

〔清〕王士祯

怀沙千古恨,弭楫吊灵均。

眇眇思公子,依依问楚人。

招魂龙贝阙,遗恨虎狼秦。

愁绝涔阳浦,年年杜若春。

鶗鳺鸣何早,鸟飞思故乡。

如何怀郢路,终自弃沅湘。

三户余秋草,千山满夕阳。

武关呜咽水,犹恐怨襄王。

秭归夜泊(清·王士禛)

江水茫茫去,西风感鬓丝。

峡深夔子国,月上屈原祠。

滩响夜方急,猿声寒更悲。

楚天摇落后,何处采江蓠。

燕台杂兴四十首(录一)

〔清〕孔尚任

顾郞新谱楚辞成,南雅清商绝妙声。

何事招魂删一折,筵前无泪与君倾。

三闾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去来。

泊归州

〔清〕王恕

屈子沉湘后,风流在此州。

孤臣工作赋,才子最悲秋。

神女梦乌有,雄风吹未休。

临江祠树老,惟有暮鸦投。

屈原故宅

〔清〕宋思仁

茫茫湘水漾空虚,昔日灵均此卜居。

秦地可曾亡六里,楚臣徒自放三闾。

汀洲香草情难尽,岸浦丹枫怨未除。

万古旅魂招不得,长沙风景又何如?

谒屈原庙有感

〔清〕李拔

抱愤孤忠气似屯,汨罗古迹至今存。

离骚读罢空惆怅,竞渡难招江上魂。

神鱼

〔清〕程含章

客言秭归山下水,中有神鱼长不死。

蜃蛤鼋鼍奴隶间,巨鳖长蛟供指使。

当年屈子投汨罗,神鱼衔送归桑梓。

扬鬐鼓鬣天冥冥,瞬息风雷走千里。

归山南北双崔嵬,忠臣青冢丰碑起。

神鱼一岁一来游,水静风平众可指。

苍苔斑驳浑无鳞,藻荇缤纷异常鲤。

我来杯酒酬忠魂,何处投诗吊屈子?

神鱼呼吸与神通,频送泪珠空庙里。

秭归州北

〔清〕姚莹

琵琶远嫁灵均放,词客年年吊秭归。

村下儿女不解事,蛾眉底事学明妃。

屈原简介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屈原的诗句

01夜坐弹《离骚》

〔元〕耶律楚材

一曲离骚一碗茶,个中真味更何加!

香销烛尽穹庐冷,星斗阑干山月斜。

02屈原卜居图

〔元〕王 恽

用舍行藏圣有余,却从詹尹卜攸居。

乾坤许大无容处,正在先生见道疎。

03屈原对渔父

〔元〕王 恽

国既无人不知我,秋风泽畔一湘累。

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渔翁辩歠醨。

04读《离骚》

〔元〕王 旭

诗到东周雅颂亡,词兴南国自流芳。

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

呼儿掩卷还倚枕,风雨无边夜正长。

05吊屈原

〔元〕侯克中

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

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

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06题《离骚.九歌图》

〔元〕柳 贯

紫贝东皇席,青霓北斗旗。

究观神保意,皇恤放臣悲。

有客传芭舞,何人执籥吹。

楚巫千载恨,凭向画中窥。

07屈子行吟图

〔元〕黄 溍

丈夫生不遇明时,故尔行吟楚水湄。

今喜太平歌既醉,不须多和独醒辞。

08题《屈原渔父图》

〔元〕王 沂

屈原水之仙,妙在远游赋。

餐霞饮沆瀣,所述非虚语。

孰云葬鱼腹,聊以辞渔父。

眷眷乡国心,靳尚终莫语。

沅湘流不极,鼓枻竟何处。

日暮悲风多,萧萧满枫树。

09端午漫题

〔元〕胡 助

老罢离骚读,青铜雪鬓双。

久贫交易绝,多病酒难降。

节物薰风馆,归心夜雨窗。

当时萧艾盛,吾欲驾涛江。

10读《离骚经》

〔元〕张 昱

三闾楚同姓,怨生于所爱。

谗人在君侧,绳墨日偭背。

虞兹宗社陨,繁辞冀收采。

反复三致忠,九死犹未悔。

灵修终不察,遂投汨罗内。

斯文幸未丧,风雅接三代。

岂惟南国士,汲汲仰沾溉。

11小重山 端午(元·舒頔)

押阳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2双调拨不断(元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

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

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13江城子 嵩山中作(金末元初·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

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

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

若见三闾凭

14乙酉端午

〔明〕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5读史有感

〔明〕刘 基

千古怀沙恨逐臣,章台遗事最酸辛。

可怜日暮高唐梦,绕尽行云不到秦。

16角黍二首

〔明〕高 启

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

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

香菰卷翠房,玉糁深藏贮。

欲饷独醒人,投向清波处。

17屈原庙

〔明〕史 谨

江边遗庙掩松筠,檐边云霞互吐吞。

地接武关龙去远,枭临阿阁凤难存。

湘兰日老春风珮,楚些谁招月夜魂。

留得生前诸制作,千年光焰烛乾坤。

18送高良新知归州事

〔明〕王 鏊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连吊古驻岩騑。

梦中騄駬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

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

使君抚字无多术,夔府如今正阻讥。

19午日观竞渡

〔明〕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时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20过屈平祠漫赋八绝吊之(录三)

〔明〕龚文选

一生抱鲠骨,九死等鸿毛。

独恨蛾眉妒,汨罗涌怒涛。

离骚千古笔,俎豆万年觞。

多少游人泪,点点滴湖湘。

义胆藏波月,丹心贯斗墟。

试听飞渡曲,楚楚吊三闾。

21骚经

〔明〕孔自来

屈子奋飞兰江浒,骚经不复数邹鲁。

景差唐勒续后尘,楚辞遂

22秋兴

〔明〕蔡毅中

木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

浮云暗逐年华变,歧路虚怜短鬓生。

千里关河悬客梦,万家砧杵动秋声。

崇兰芳芷依然在,何处江潭吊屈平?

23读《离骚》二首(录一)

〔明〕金 铉

灵均岂骚人,生为当骚世。

迹彼珍重言,皋伊可尔逮。

臣敢仇所尊,深媚如相戾。

诵数动我钦,不暇助之涕。

助之以霡霂,天听不忍霁。

中夜深予怀,容以昏冥替。

24感怀口号十五首(录一)

〔明〕侯方域

泽畔行吟帝期高,灵均憔悴寄离骚。

幸留山野容闲放,稍待秋风觅酒螯。

25和程奕先长沙怀古三首(录一)

〔明〕王夫之

渺渺枫树林,屈子悲神弦。

云中君不见,意志如孤烟。

引声动清歌,幽细咽湘川。

六代徒仿佛,三唐空流连。

君子掇其微,不取毛羽妍。

悠悠江潭水,千载重昭鲜。

长佩纡缱绻,兰芷相周旋。

26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十六(明·王夫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

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27三闾大夫庙

高谷(明:兴化籍进士)

孤忠一片委清波,留得芳名永不磨。

雅志未酬缘命薄,高才欲骋奈时何!

衣冠寂寂蒙尘土,门径萧萧长绿萝。

欲赋招魂无处所,一庭秋草夕阳多。

28汨罗潭吊屈原(明·王叔承)

楚山迸断楚水寒,灵均死作青琅玕。

酒星西堕吊冤魄,白云乱点秋江兰。

兰花娇掇湘夫人,竹枝细奏云中君。

吴钩拂潭潭喷雪,碧空孤雁流斜曛。

衡岳为几,洞庭为杯。

羞鵩酿酒,三酹楚材。

霞开薜荔梦欲落,月出芙蓉魂忽来。

鸾车翠旌飒如雨,星冠玉衣姣犹女。

女媭扬灵宋玉啸,惨澹《离骚》映江渚。

含悲投我辛夷簪,北斗回杓振南吕。

苍梧冥冥帝何许,鬼火青青髑髅语。

上官子兰生不人,荆王客死飘游尘。

孤臣荒冢是鱼腹,明珠怒发骊龙鳞。

逆鳞难批光易晕,七窍之心翻自殉。

魍魉狐狸何代无,万古苍天不堪问。

自君骚破潇湘天,词人,蠹鱼萤火浮残编。

功名千态空言久,二仪七曜更相寿。

狱中易亦穷愁书,六经晚激东归叟。

扬雄赋反骚,徐卿复反反。

是非靡定端,尽付葡萄盏。

君也独醒吾独醉,远游且学神仙蜕。

醉来一曲《沧浪歌》,天公其奈渔郎何。

29咏史十首 其三 屈原(明·佘翔)

押先韵

三闾不可作,九歌有遗编。

伊昔仕宗国,岂不炳几先。

青蝇一坠耳,明月亦弃捐。

离骚空缱绻,利口急相煎。

娥眉嫉众女,萧艾茂兰荃。

侘傺古如此,非今独怃然。

30吊屈大夫(明·佘翔)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汨罗江畔草萧疏,千古怀沙恨有余。

日暮哀猿正凄切,不知何处吊三闾。

31湘南怀古(明·苏平)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江山摇落独登临,草色湖南入望深。

万古空留湘女恨,九歌谁识屈原心。

霜清楚畹兰香歇,云暗巴陵雁影沉。

正是客怀消不得,《竹枝》声里断猿吟。

32屈原庙(明·梁辰鱼)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

龙舆已逐蜂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33竞渡曲(明·戴冠)

五月五日楚江晴,菖蒲叶绿江水清。

楚人乘舟荡双桨,鸣金椎鼓鱼龙惊。

屈原死去不复作,魂兮千古何萧索。

年年空向江中招,薄暮归来风浪恶。

君不见去年今日海子头,花帆锦缆黄龙舟。

中流不戒成仓卒,万岁君王却悔游。

34拟古二首 其二(明·薛瑄)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

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日出江上枫,雾隐楚岸竹。

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

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35题画兰卷兼梅花(元末明初·王冕)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三闾已矣唤不起,畾莸萧艾春娉婷。

冷飙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

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

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

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36明上人画兰图(元末明初·王冕)

吴兴二赵俱已矣,雪窗因以专其美。

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

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湘江雨冷暮烟寂,欲问三闾杳无迹。

忾慷不忍读《离骚》,目极飞云楚天碧。

37长沙竹枝歌十首 其三(明·李东阳)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汨罗江头春水生,汨罗江上楚歌声。

人间若解三闾苦,水底鱼龙亦有情。

38三闾大夫祠(明·滕毅)

押文韵

襜帷褰薄暮,回飙吹白云。下有栖神宇,惨淡临江濆。

行吟既不返,遗响宁再闻。绿荣并丹彩,婉尔含清芬。

沐芳正冠佩,酌水炷夕熏。长歌灵谷应,春思何纷纷。

愿言卜琼茅,巫咸不可群。渚宫望仪羽,再拜云中君。

39吊屈左徒⑴

〔清〕夏完淳

江汉有美人,泛舟游极浦。

缓歌发清商,萧瑟悲激楚。

药房辛夷室,冥冥湘灵语。

渺渺苍梧间,帝子空延伫。

弦绝响更悲,曲罢泪如雨。

40咏史

〔清〕吴兆骞

岂是骚人怨,难忘旧国恩。

萧条湘水上,谁吊楚臣魂。

41五更山行之屈沱 谒三闾大夫庙

〔清〕王士祯

斜月楚山外,寒江初上潮。

左徒遗庙在,未惜马蹄遥。

国破怜哀郢,魂归赋大招。

云旗空怅望,回首木兰桡。

42题三闾大夫庙四首(录二)

〔清〕王士祯

怀沙千古恨,弭楫吊灵均。

眇眇思公子,依依问楚人。

招魂龙贝阙,遗恨虎狼秦。

愁绝涔阳浦,年年杜若春。

鶗鳺鸣何早,鸟飞思故乡。

如何怀郢路,终自弃沅湘。

三户余秋草,千山满夕阳。

武关呜咽水,犹恐怨襄王。

43秭归夜泊(清·王士禛)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水茫茫去,西风感鬓丝。

峡深夔子国,月上屈原祠。

滩响夜方急,猿声寒更悲。

楚天摇落后,何处采江蓠。

44燕台杂兴四十首(录一)

〔清〕孔尚任

顾郞新谱楚辞成,南雅清商绝妙声。

何事招魂删一折,筵前无泪与君倾。

45三闾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去来。

46泊归州

〔清〕王 恕

屈子沉湘后,风流在此州。

孤臣工作赋,才子最悲秋。

神女梦乌有,雄风吹未休。

临江祠树老,惟有暮鸦投。

47屈原故宅

〔清〕宋思仁

茫茫湘水漾空虚,昔日灵均此卜居。

秦地可曾亡六里,楚臣徒自放三闾。

汀洲香草情难尽,岸浦丹枫怨未除。

万古旅魂招不得,长沙风景又何如?

48谒屈原庙有感

〔清〕李 拔

抱愤孤忠气似屯,汨罗古迹至今存。

离骚读罢空惆怅,竞渡难招江上魂。

49神鱼

〔清〕程含章

客言秭归山下水,中有神鱼长不死。

蜃蛤鼋鼍奴隶间,巨鳖长蛟供指使。

当年屈子投汨罗,神鱼衔送归桑梓。

扬鬐鼓鬣天冥冥,瞬息风雷走千里。

归山南北双崔嵬,忠臣青冢丰碑起。

神鱼一岁一来游,水静风平众可指。

苍苔斑驳浑无鳞,藻荇缤纷异常鲤。

我来杯酒酬忠魂,何处投诗吊屈子?

神鱼呼吸与神通,频送泪珠空庙里。

50秭归州北

〔清〕姚 莹

琵琶远嫁灵均放,词客年年吊秭归。

村下儿女不解事,蛾眉底事学明妃。

51谒三闾祠

〔清〕虞恺仲

君王不省存宗社,野老犹能说汨罗。

一卷离骚心泪尽,千秋遗庙兰芷多。

楚山无分埋忠骨,湘水何年返逝波。

我亦行吟还卜宅,独醒亭畔问烟萝。

52读离骚 其一(清·梁霭)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陈辞敷衽太忉忉,《天问》翻怜《九辨》劳。

千古蛾眉招众嫉,美人心事易《离骚》。

53屈原

[清]龙鸣剑

浩气英风死不磨,古祠遗像照沧波。

史公椽笔分明在,千载光争日月多。

54春日杂诗 其二(清·陈士廉)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痛哭陈书累万言,兰呻蕙叹诉烦冤。

君王爱老臣年少,合托湘流吊屈原。

55荆州怀古 其一(清·赵本扬)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屈原祠庙枕江波,江草江花可奈何。

北渚云阴公子辔,西风露湿美人罗。

怀襄旧恨余三户,师弟深愁付《九歌》。

迁客何须伤贾谊,才人岁月易蹉跎。

56题从父竹荪广文公画兰(清·康有为)

九畹荒芜楚客悲,况教萧艾满当时。

屈原已往罗含去,怀抱芳馨欲与谁。

众香杂进近何如,辟芷辛夷与揭车。

绿叶紫茎空委露,秋山花放媚三闾。

57湘潭舟中 其三(清·尚镕)

押纸韵

淡月漾江面,犹如吊屈子。

湘水真无情,不救骚人死。

善招虽有玉,魂魄岂能起。

此中浪如山,险与洞庭比。

湘灵爱词客,漂泊多到此。

吞不惧蛟龙,香乃薰兰芷。

试听子规叫,幽恨孰能已。

58屈子祠(清·姚椿)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荆楚邱墟废,湖湘日夜流。

异朝余涕泪,同姓托危忧。

败壁难为古,寒花易感秋。

征途循枉渚,浩荡驾螭虬。

59九日过屈子祠(清·释敬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径斜云上绿苔,经过此地不胜哀。

千年感慨遗湘水,万古离骚识楚才。

泽畔行吟还忆昨,庭前谏草已成灰。

我来浊世怀高洁,不奠黄花酒一杯。

60端阳日与季平饮东山酒楼 其二(清·丘逢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上千帆打鼓声,人间毕竟慕忠名。

劝君且尽尊中酒,看斗龙舟吊屈平。

61吊三闾大夫读书处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何处招魂歌楚些,当年遗恨割商于。

青山六里今谁属,一抹寒烟旧有庐。

62吊三闾大夫读书处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撇开薜翠访岩阿,昔日累臣此啸歌。

故国销余三户在,悲风吹出九原多。

苍烟几点欷山鬼,碧血千年化女萝。

一卷离骚一尊酒,酣吟痛醉两摩挲。

63三闾祠(清·黄金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闾祠近楚王城,芳草年年绕砌生。

雷雨若通山鬼路,丹青宜榜水仙名。

西邻狼虎原无信,南浦蛟龙岂有情。

莫以独醒看众醉,一尊椒酒为君倾。

64江城子(午日)(清·葛宜)

押支韵

五日筵开亭午时。

泛金卮。

咏新诗。

草自忘忧、虚牵续命丝。

犹有三闾湘水阔,流不尽,古今悲。

65题三闾大夫离骚后(清·谢兰生)

瓦釜既用事,黄钟故应弃。

众醉乃独醒,尤为同列忌。

主听复不聪,孤臣数益穷。

疏后旋见谪,谁能鉴其衷。

《卜居》以明心,《离骚》以寄慨。

终与汨罗沈,朴忠何由遂。

至今沅湘间,悲风绕荒寺。

66荆南怀古(清·李鼎元)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猿声听尽客如何,漫续《离骚》吊汨罗。

至喜亭遥山瘴少,莫愁村近竹枝多。

由来冠盖堪名里,信有铜鞮学唱歌。

日暮汉皋惊岁晚,美人何处隔风波。

67湘妃祠(清·姚椿)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湘瑟十三弦,《离骚》字字传。

空江无月夜,太古有情天。

怨竹祠山鬼,哀蘋荐水仙。

送迎应有曲,谁附《九歌》篇。

1、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作者简介:

[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出家荆门。工五言诗。尚颜著有诗集五卷,(《文献通考》作供奉集一卷。此从《全唐诗》)传于世。

2、拜年

【唐】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作者简介: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3、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4、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作者简介: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

5、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作者简介:

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奉天奉化,今吉林梨树)。1904年赴日本留学。不久日俄战起弃学回国,在东北创办辅华中学及《吉林日报》。新中国成立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后病逝。著有《孤愤草初喜集合稿》,又见《十老诗选》。

6、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7、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作者简介:

查(zhā)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海宁袁花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8、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作者简介:

叶颙(1107—1195),宋代兴化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人,顗弟,字子昂,绍兴二年(1132)进士。为南海主簿,以廉退荐,召见,论国仇未复,中原民企銮舆回,其语剀切,除吏部侍郎,边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纳。乾道中帝亲御西雷,颙引汉故事上印绶,提举太平兴国宫,归至家而卒,谥正简。颙为人清介,处大事毅然不可奇,自初仕至宰相,服食不改其旧。

9、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0、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作者简介: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