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观后感一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由公安部门提供的事实创作的禁毒教育片——《黑白记忆》。短短十几分钟的片子,却给我很大感受。
片中的主人公默默本来是一名优秀的京剧学员。当她放学回到家时发现妈妈非常痛苦,无知的默默按照妈妈所说的“药”到药店购买。当医生告诉她这是毒品时,默默伤心极了,回到家就询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妈妈疯了;京剧团里的同学也知道默默的妈妈吸毒,也在私下议论。默默只好孤身一人来到人心百态的社会上。
默默认识了几个吸毒分子,自己更是染上毒品。她整天跟着一个“黄老大”混着。那个黄老大骗取一名生病中的中学生的信任,说是打一支针,病就会好的,但什么药却不告诉他。注射后,在那名中学生再三追问下,才告诉了他是注射了毒品。这个团队开始引诱他人犯罪、贩毒、吸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被警方捉拿归案了。故事的主人公默默的下场只能是在戒毒中心戒毒。
看完后,我深有感触。默默就是因为经不起他人诱惑,尝试了第一口,但也打开了通向罪恶之门。那些种毒、贩毒的分子更可恶!没有他们,怎么会有人吸毒?!一个花季年华的少女,本应开心地和同学们一起上学学习,就是他人诱惑,才断送了自己的青春!
禁毒知识观后感二
听完了这次的讲座,我明白了毒品是一种可恶的东西,它不知道摧毁了多少人的生命,也不知道它毁了多少人的前途,而有些人却为了赚钱把这个“天使的表面,恶魔的内心”的毒品拿去偷偷地贩卖、放进客人的.饮料里。
为什么说是“天使的外表”呢?因为有些毒品可以融入水中,不容易发现。有些毒品外表很好看,吸引人去吃。有些毒品外表很有趣,让有些人当兴奋剂吃下去。而恶魔的内心是因为,吃了毒品后,一般会令人兴奋,但是,这会使人会发生一现不正常的表现,比如:上瘾、自残、躲避他人……还会对自己的身
现在,国家对毒品也抓的很严,即使是帮别人把毒品给别人,也会坐牢的,更不用说是制造毒品、贩卖毒品了。小朋友们,如果遇到人要你把一个东西给那个人的话,千万不要干,要不然为什么那个人离他要你给的那个人那么近,要你帮他给呢?明显要给他的是不能光明正大送给别人的东西。
有些时候,有些人会因为无意中喝下被下了毒品的饮料,而产生悲剧,而一般会下毒品的地方,一般是娱乐场所,所以要小心这些地方,如果真的不幸吸毒吸上瘾了,必须迅速去戒毒所去戒掉,不过我先提醒一下,吸毒容易戒毒难啊,所以不能去吸毒。
毒品是人间的垃圾,是可恶的东西,是个“天使外表,恶魔内心“的恶魔!
禁毒知识观后感三
星期一,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禁毒教育片。片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看得都打寒颤了,如果发生在我们身边又会怎样的态度去看待?
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泛上心头的可悲感让我无力,为了寻求一丝快感,片中人物之一的小燕竟将自己怀胎十月的小孩以两千元的价格卖了出去。毒品带来那飘飘欲仙的感觉彻底磨灭了一个女人本该具有的母性,甚至人性。毒品真是害人不浅。
我不清楚一个人沾染上毒品会是什么理由,是主观还是客观?是意外还是必然?我不知道。每个对毒品上瘾的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理由。但我知道身边真的这是有那么一个女生,因为失恋泡吧而开始吃毒品。这消息让我十分震惊,听到这消息是,我才初二,而她,也是初二,究竟是怎样失去的情感让她割舍不了,又是怀有何种情感的迷失让沉沦在灯红酒绿,不能自拔。我不知道后来她怎样了,她在毕业后就转走了,我也不再过问,愿他能够学会爱自己,不要意气用事就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更不要应为已是头脑发热就走上本该不属于自己的不归路。况且,毒品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让自己意志力崩解的,所以不要沾染。
“毒品不是好东西”,这是影片中另一个女主人公在结尾所告诫我们的。以自身的例子为教育材料,叫我们千万不要沾染毒品,这不仅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
2017禁毒教育片观后感【篇一】
3月7-9日下午校本课程时间,我校分批组织三个年级学生在A栋一楼以及学校食堂,观看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毒品宣传教育。
此影片是由广东省禁毒基金会出资,广东省禁毒办、广东省禁毒基金会、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历时3年联合制作的禁毒教育片——《迷途·归途》。
《迷途·归途》是一部纪实性的禁毒教育片。该片真实地记述了几名吸毒者深受毒品危害的悲惨人生,揭示了毒品对个人、对社会的极大危害性。同时,影片也以多个成功戒毒事例说明了染上毒瘾后,只有痛下决心,勇敢接受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才能戒除毒瘾,走向新生。
观后,不少学生表示: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永远都不能沾第一口!
学校通过此次影片教育,希望学生心中安全警钟时刻敲响,要
在校的初中生,十几岁人,涉世未深,识别能力不够强,如果对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特有的好奇心强烈寻求刺激,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易受他人的不良影响等因素,极易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永远都不能沾第一口。
2017禁毒教育片观后感【篇二】
为全面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酒泉市金塔县禁毒办利用迎新年、庆元旦的.有利时机,开展了以“关注明天、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县学生观看禁毒宣传教育片《明天》。
该教育片通过对亲情、友情的演绎和人生百态的刻画,使同学们对毒品的认识更加形象、深刻。为使活动有效开展,同学们进行了小组讨论、自主交流等,深入浅出地讨论禁毒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要拒绝毒品、热爱生活、珍惜自己,明天才会更好。
2017禁毒教育片观后感【篇三】
1月13日,我县利用春运期间人流增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学生放假有利契机,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各乡镇、省市垂直管理部门机关干部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共计千余人在县剧院观看了禁毒教育警示片《合成毒品警示录》和禁毒电影《湄公河行动》、《纸飞机》。
《合成毒品警示录》收集了各地因吸食合成毒品而导致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并进而引发自残自杀、行凶杀人、"毒驾"肇祸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典型案例,通过真实的现场画面和吸毒者的现身说法、专家的访谈解析,深刻揭露了合成毒品的严重危害;《湄公河行动》艺术地再现了湄公河“10·5”案件曲折的侦破过程,成功塑造了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职业形象,是一部故事生动、情节紧张、人物鲜活、制作精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充满正能量的影片。《纸飞机》则充分反映了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通过荧幕展示出的一幕幕真实的画面和精彩的电影片段,现场观众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不知不觉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毒品在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三大方面的危害,
【范例1】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吸毒对社会的危害与对家庭的危害,对自己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困难……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吸毒对人体有着三大危害 :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吸毒时间久了,毒品带给你的回报是那种万箭穿心的痛。可以偷就偷,可以乞讨就乞讨,甚至去故意撞车骗来的……来之不易的那么一点点钱,还没放热,为了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毒品,把钱送进了毒贩的钱包里……就在前几天,我在新闻上又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青少年因吸毒而犯罪的事例:15岁的阿兵(化名)是强制戒毒所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他个子矮小,但是个"老江湖".他因为年幼其母病亡,父亲又工作忙,无暇照管他。7岁的时候,他模仿大人们抽烟,并以会吸烟为荣。他说,每天放学后燃起一根香烟吞云吐雾,走在同学们中间感觉特有面子。14岁那年,勉勉强强读至初一的阿兵干脆辍学了,终日跟在乡里几位"大哥"身前身后当起了小兄弟。去年初,他结识了乡里一做餐饮生意的"大哥",几番来往后,阿兵很得大哥喜欢。
慢慢地,发现了大哥原来是"白药仔",但他也不这样为忤,相反还认为这是"酷"的表现。去年中,趁大哥不在家,小兵偷了一点"白粉"终于"开禁"尝了新,并从此成了一名"小道友".吸上白药后,因无钱买药,小兵便在一"道友""教授"下当起了"鱼虾蟹"庄家,以赌钱为营生。后来,小兵被警方抓获,在审讯时因为药瘾发作而口吐白沫,结果被强制戒毒。
从这个事例中,我有可以知道:盲目的从众心理,不要因为别人做了而也要做,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业余爱好。毒品可以让我们失去宝贵的生命,可以让我们失去理性,远里毒品珍爱生命,才是正道!
【范例2】
一道铁门,两种眼神,毒品真是罪人啊!这是我们在参观戒毒所后的感觉。虽然在来之前每个人心中都提醒了自己:吸毒不是犯罪,他们与我们是平等的。可是,当我们走在楼中,通过那扇窗户看着里面的人时,我们的眼光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参观、疏离的感觉,而他们,则满是戒备。
虽然我们的目光是无害的,但那好奇探究的神情却很有可能刺伤了他们的心,无论何时,那阴影始终存在,成为了一道看不见的、几乎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全都是因为毒品。
刚到这里时,大门口是一片草坪,一望过去,阳光照耀下,全是刚生长出来的青嫩的草,生机勃勃。再走进去,几栋棕色的楼房,还有一个篮球场,跟一般的中学几乎没什么区别。进了写着“禁区”两个字的门后,“有毒必肃,种毒必除,吸毒必戒,贩毒必惩”十六个大字带着逼人的气势映入我们的眼帘。随后我们又走进了一幢大楼,墙上不仅陈列着毒品的危害,更有书画作品,处处透出设计的人性化。与我猜想中的一点都不一样。
有这么幽静的环境,又是什么让他们戒备呢?我终于明白,在戒毒所里,真正的障碍,不是铁门,而是各种人中不同的眼神。在参观吸毒的相关危害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毒品——白色的'瘟疫,撒向人间都是祸”,令我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是啊,毒品害了多少人!那些人,本来应该是应该幸福地生活着,却因为染上了毒品,不得不挣扎与泥潭沼泽中……充满了阴暗,毒瘾发作时竟然连尊严都可以不要,那是怎样一种生活!最让人心痛的是,据统计,吸毒者中年龄最小的竟然还只有7岁!那个年龄,还是个孩子啊!
一个戒毒成功的人对我们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她无意间染上了毒瘾,刚开始她觉得毒品是“人间仙境”,可后来,每一次毒瘾发作她都生不如死,能够为了换取一时的快意而抛弃自尊、亲情,事后又总是懊恼万分,感到孤独而心酸。一个原本幸福的女孩子,却因为吸毒而将生命中最灿烂的季节耗在了戒毒所,毒品真是万恶之首!当年,英国就是用鸦片侵蚀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大门!
听工作人员说,每年戒毒的人99%都会复吸,而剩下的1%,大多数都在无声中耗去了自己的生命……吸上毒的人,一生就这样被毁了,再美好的花季,再绚烂的青春,都成为碎片。当然,极少数戒毒彻底成功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毕竟这需要极大的毅力。从另一种角度上说,这不仅需要自己极大的毅力,更需要家人的关爱和支持。那个演讲者说,如果不是父母与丈夫的支持,她很有可能现在还在苟活,没有勇气戒毒,没有勇气克服那难以忍受的孤独,没有勇气站出来回想自己当年的错误……所以,当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犯了错误后,我们是不是应该与他一起努力,帮他走出心中的阴霾?即使戒毒完全成功,可是心中的阴影却依然存在。钉了一颗钉子,再把它拔掉,钉子没了,可那个洞却依然存在,不能拔掉。
问了看守所的葛叔叔,得知绝大部分染上毒瘾的人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不是过于骄纵,就是过于粗俗暴力,要不就是不管不问,这些教育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性格不够阳光,有着日积月累的阴暗面,一旦诱出便会误入歧途,被毒品等乘机而入,成为了毒品的傀儡。所以,杜绝毒品地传播,首先要从身边做起。是学生,只要微笑面对每一天,和善面对每一人,不仅自己不会让“恶”乘虚而入,还会感染你身边的人,让他人开始改变,成为阳光少年;是家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用对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不仅和孩子成为了朋友,更是驱散了孩子心中隐伏的由不羁转变成的黑暗。
更让人心痛的是,在一间展厅的
毒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己,正如江泽民所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毒品彻底逐出中国,消于世界!就算征途再长、再艰难,也要走下去!我终于明白了“有毒必肃,种毒必除,吸毒必戒,贩毒必惩”这十六个字的含义:这四个“毒”仿佛向人们昭示着毒品的危害,而四个“必”字则显出了警察们为此立下的决心和不断付出的努力,以及对贩毒者的威慑!
毒品啊毒品,撒向哪里都是祸,沾到哪里都是害。它毁了多少人的健康?!它毁了多少人人的青春?!它毁了多少人幸福的家庭?!它毁了多少人心中的梦想?!
毒海无岸,青春无价,请大家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从自己做起,捍卫自己的青春与健康将毒品逐出我们美丽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