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艾迪》观后感1
体育电影总是会着力的来表现精神层面的动人之处,毕竟这是大银幕上来展现体育题材的一个悖论,当电影丧失了竞技性,只能在精神层面大做文章,而能否吸引观众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做得恰到好处,不少影片做得太过火便失去了竞技的本身意义而显得虚情假意,而有的影片则没能展现出体育的精髓而显得寡淡无味, 即便是如本片可以说是火候尚佳但也不得不说多少有点儿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只是这样一个故事看下来还是不乏励志之处,或许这便是本片意义所在。
《飞鹰艾迪》在我看来最大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样一个故事,是取材于真人真事,确有其事的改编使得本片凸显了其的力度,若非如此怎么看都觉得这个故事太过离奇,但却真实的发生在了现实之中,这便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我们都像是影片中的记者一样被艾迪的经历所吸引,他的胜利并非是成绩的好坏,而在于他真正的踏上了奥林匹克的赛场,这种伟大甚至超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就像影片最后引用的顾拜旦的那句话“奥运会的精髓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生命的精华不在结果而在经历。”
没有人能否认艾迪本身,那种不屑的追求似乎是我们在各个领域中皆可产生共鸣的地方,超越自己总是世间最为励志的表达,似乎所以的体育电影也都在表达这样一个层面的东西,本片也不例外。这样的电影不会难看,却似乎让观众总觉得似曾相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新意,其实励志之外没有另外的看点就是最大的问题,本片始终将焦点聚焦在艾迪身上,颇有些几分传记电影的味道,只是影片在艾迪凯旋后便戛然而止,不知道是不是导演还有拍摄续集的野心,从这个时间节点来看本片就不能算作是传记电影,只能算是一部较为单纯的体育电影。
整部电影的轻快表达和叙事节奏令影片非常的流畅,在人物的塑造上尽管有些流程化但也算是丰富,所欠缺的还是在更多层面的表达上缺乏新意,只是在看到影片最后处父母的情感还挺令人动容,那种情感很简单,却不失为一种真实的举重若轻的表现方式,甚至能在感动观众之于叫观众笑中带泪,或许如果能在节外生枝的情感上多做些文章或许本片能更为感染观众。
《飞鹰艾迪》观后感2
截止上映的第一天晚上,我看着对寥寥无几的首日票房、微博发起的#拯救飞鹰Eddie上座率#、许多心酸的“赶快去看啊,再不看就没有排期了”评论,和“放映厅里只有几个人”的repo,还在对我的朋友感叹:
“风气这样下去不行啊,太一窝蜂追求大片了。没3D非特效的小片也得生存啊。”
直到坐在放映厅里,几乎是包场观看的待遇下,前奏响起时,我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打脸。
结果当然是令人尴尬的。去年这个时候我在电影院里看到了私心全年最喜欢的《王牌特工》,今年这个档期下,一样的马修沃恩、一样的“蛋蛋”塔伦·埃格顿,一样的中老年男神导师带领少年漫男主的格局,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出于对蛋蛋的喜爱,我对大家热情推荐了此片,现在正处于尴尬巨大的尴尬之中……当然,如果你喜欢休杰克曼,花9.9买张微信票纯看看男神的脸总没什么损失对不对?
几个硬伤:
1,美术极烂,摄影不像拍过极限运动。
2,BGM极不合时宜,贴不上画面,贴画面的节奏也不对,只有片尾曲好听。
3,叙事节奏磨人,叙事方式太弱,剧情都是套路……
4,除了主角外,部分配角都像工具人,毫无个性只负责解说。
5,竞技体育精神的缺失。
看了一下评论区,尴尬的看到确实有人真情实感的点赞这部电影,甚至将男主与福原爱相比……谢谢,谢谢,作为蛋蛋粉,如果大家都能这么想我觉得也挺好的,但现实总是很残酷,并不是你喝了鸡汤就不再残酷。我相信电影的原型人物Eddie确实有很伟大的地方,和福原爱当然也可以惺惺相惜,但单就电影而言,这么说实在令人尴尬。
如果是乒乓球、羽毛球、围棋之类的运动,我相信这样的拍摄方法也没有任何问题。例如导演按照这个剧本格式直接拍福原爱小时候在东北学习,长大后一次又一次努力挑战大魔王们,哭得惨兮兮的依然一直不放弃,过程中和许多大魔王们也发展出了友谊和羁绊,这必然会很感人,日本人也会喜闻乐见,票房更不需要担心……但Eddie是不一样的。
滑雪这项运动本身就是不一样的。这是极限运动。
每当Eddie站在60M+的高台上,往下望去的那一刻——我不知道1987年历史上的Eddie那一刻是怎样想的,或者是人们山呼海啸喝彩与喝倒彩都在脚下,繁华的尘世间都仿佛远去了;或许是眼镜太厚什么也看不清……但是,能够站在那个地方,对从20来岁才开始学滑雪的业余运动员来说、对屡屡获得奥运金牌的专业选手来说,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
我认为导演编剧在表达这一点时,对滑雪运动极·其·不·尊·重。
福原爱被大魔王们血虐,哭得再多,乒乓球也很难出现生命危险。而历史上,就是在奥运会直播中失手从跳台上摔下来死亡的选手也不是没有。
即使是这样也要滑雪。
即使是这样也要站在60M、90M,甚至更高的跳台上……
普通的小人物,英国泥瓦匠的儿子Eddie是抱着这样的决心而去滑雪的。可能重伤死亡,注定没有名次,在此之前还要偷了家里的车,卷走父母的存款,否则连路费也凑不起来——抱着成为混蛋儿子甚至是重伤死掉的混蛋儿子的觉悟,Eddie也想要继续滑雪。
这样一种坚强到恐怖,执着得让人掉泪的觉悟——至少电影里应该是这样的——被轻轻飘飘擦去,用普通的鸡汤覆盖了。
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整个观影过程我都非常消沉。尤其是它套路化的进程,每一步你都猜得到下一分钟的进展,如果正统励志片是一个方程式,导演就是把演员们当成因子,不加任何思考的代入了进去。普通的失败,普通的摔跤,普通的受伤,普通的遇到男神教练,普通的攻略男神教练,普通的队友打脸,普通的拯救了男神教练实现偶像爱情剧成就……
大量队友、同行鄙视Eddie这些情节的刻画也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仿佛所有的运动都该如此,是的,少年漫总该如此,踢足球的队友总要和你撕一场,打篮球的队友总要你把他打服……但滑雪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跳台,在那样的高空中,必死的决心都是平等的,可能今年欢笑复明年,明年队友少一人,物伤其类,真正的滑雪运动员又怎会轻易歧视“技术不好”的同行呢?
从这一点而言,我认为导演并不真正理解竞技体育,也没有相关的拍摄经验。
从摄影剪辑来说,制作组确实没有相关经验。极限运动那么美,壮烈得犹如飞蛾扑火,虽然万众高呼却只有孓然一身的孤独,但片中连最基本的几个优美的滑雪镜头都拍不好。一直等了一百分钟,直到男主最后一跳时,那个镜头才算得上过关……但这又是一个悖论了,镜头拍得好和完成动作好坏是两回事,为什么前面的滑雪镜头都拍得不好呢?
主角方面,男主和教练的互动也何其套路化。在宣传期,大家一直都以为这是一个类似于《王牌特工》结构中,中老年男神带领年轻弟子的故事,有那么一点bromance,但主题是梦想……但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已经陷入了巨大的消沉之中,对男神大叔和男主的互动打不起任何精神。是的,男主鸿运当头遇到了落魄的男神教练,男神教练带男主训练,男主最终又像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样拯救了男神教练的梦想,那又怎样呢?毒鸡汤一碗灌下,连休杰克曼的大长腿也只让人感到空虚和寂寞。
配角方面,金镶玉般的酒吧老板娘是彻底的解说员式NPC人物,男主的母亲也是。以这两位为代表,其他很多人都太像NPC了,工具性远远强过人性,仿佛就是为了在这部电影里说上这一句台词,鼓励男主,刺激男主,但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模式化的套路和鸡汤。连英国奥委会负责人,由于演员长得太像范加尔,实在令人瞬间出戏……
历史上的Eddie也许有更深刻的内涵,例如他如何走红、如何筹备资金,不断曝光甚至自曝其丑甘为笑料,只为获得更多赞助……在这个过程中,世人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关注、追捧或者唾弃这个人,令他声势更红……这其中自有红尘滚滚浮华风情,但Eddie站上90M高台的那一刻,功名利禄又都飘然远去,只有不顾一切的那一跳。
这些拍出任何一点都足以令人久久回味,然而导演选择了最粗浅、乏味,代入励志片公式的那一种,真的令人失望,也许亏损的制片公司更失望,毕竟这片连牛奶赞助都没拉到,男主喝了那么多杯牛奶,都没有一杯瓶子上有牛奶品牌的……
最后说点闪光点。
1,蛋蛋演技还是很好的,也许这片就是为了体现主角演技而已。
2,休杰克曼真男神。
我觉得最好的场景不是任何一幕滑雪场面,而是结尾处,休杰克曼与年少时自己的教练沃伦·夏普在更衣室里重逢,休杰克曼说“那年我被他赶出国家队,我去求他,我对他跪下来求他让我回去滑雪,可他还是拒绝了”……老人喟叹着朝他走来,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低头看见旁边前弟子的背包里是自己的传记——那本传记中,昔日的教练沃伦·夏普曾写道“他是个天才,可他不在竞技上的心思更多,我对他失望了”——多年以后,垂垂老矣的沃伦·夏普望着与自己决裂的弟子,望着这个曾放浪不羁而如今也带领着另一个孩子滑雪的弟子,捡起这本书,翻开扉页,签了签名,再与休杰克曼叹息着拥抱。
轻狂已过,岁月忽晚。克里斯托弗·沃肯演得太棒了,活生生的老教练,这一刻能令屏幕外想起很多人,竞技中那么多师徒反目成仇,且不知有多少人能这样重逢相拥呢?
然而,即使这样的感动,也不是电影本身的。有的情节令人触动,只是因为现实中太多无可奈何。有的情节令人厌烦,只是因为现实中太多无可奈何,这鸡汤实在喝不下去……
我原本想用“扑得其所”作为标题,后来觉得这实在是太毒辣了,鉴于可能再过几天连排期都没有了——本来,小成本片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看,只有“好看”和“不好看”的区别。院线经理拿到拷贝,看着这成片,看看最近其他大片扎堆,也很难做出再增加一点排期的决定。
标准励志片总喜欢说,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拼搏。可拼搏的代价是要男主不顾一切偷家里的车换路费、拿走父母存款当盘缠,留下一张字条就飞去国外从几十米高台往下跳,可能会重伤不治,重伤不治后还要父母花钱把你接回国治疗——当然这是不会拍出来的,标准励志片犹如标准浓汤宝,只会拍拼搏的过程,和努力就会有所回报的过程。
那这浓汤宝调治的鸡汤,你是喝还是不喝呢?
《飞鹰艾迪》观后感3
今天有两件很值得开心的事,一是我在办公室里放disco成功的扰乱了同事们的听歌品味,二是很高兴这个周五的晚上我没有用来干别的而是选择了一个人赶去看即将下线的《飞鹰艾迪》。
老实说,《飞鹰艾迪》中的桥段真是俗爆了,几乎总是能猜到电影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但是这种套路就是如此有效,让你随着电影的节奏高潮迭起。看电影前我没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不少观众,在艾迪最后成功落地的那一刻影院里响起了阵阵掌声,我得说这是我经历过为数不多的很棒的观影氛围了。我确实不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但总会被运动电影打动,记得小时候,《烈火战车》的'旋律就牢牢的印在了我的脑中,虽然那时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部电影。对我来说,《飞鹰艾迪》最棒的地方就是片中的配乐都是这类有着时代感令人激动的合成器风格,在艾迪最后平安落地时甚至响起了范海伦的《jump》!就冲这片子的配乐,就不枉我专程赶去电影院欣赏。
片中艾迪虽然有如开了挂一般的进步神速,但他一直专注于挑战自我,在比赛中排名垫底,却也为自己打破了个人记录而开心(同时也是英国最佳记录!)。这样的鸡汤我还是愿意接受的,相比之下我就不算很满意《奎迪》的方式,奎迪实在太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对手,似乎他生来就是为了赢得比赛。相比之下,艾迪乘坐电梯前往90米高台时,在开头本来很轻视他的天才选手说道,你进步了很多,你跟他们不一样像,像我们这样的人选择跳台是为了释放灵魂。艾迪看着天才纵身越下,轻而易举的打破了世界纪录,虽然艾迪应该永远比不上他,但这种脱离了胜负的惺惺相惜之情太浪漫了不是么。
电影中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惊喜是克里斯托弗.沃肯的出现,老爷子好久不见,本来以为他可能就是在那本书的封面中亮相一下而已,结果终于在电影结尾时出现。他每一次在电影中的客串都叫我形象深刻,比如《致命浪漫》和《低俗小说》,希望老爷子保重身体,以后还能看到他的更多表演。休杰克曼还是一如既往的潇洒,那段从90高台飞出的镜头实在帅炸,不过在片中也做到了没有抢去主角的风头。主演塔伦·埃格顿我之前倒是没什么印象,看电影时就是觉得艾迪是残疾但又不傻,干嘛演的好像有点阿甘的感觉的,不过也许艾迪本人原型的确如此,毕竟在片尾时看到原型人物和电影中的扮相相比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不过电影终究是电影,在现实中,艾迪本人仅仅参加了1988年这一届冬奥会,因为从那以后出现了新的规则,即:只有世界排名前50或者排名前三成的运动员才能参加冬奥会。艾迪因此告别了奥运会的舞台,对于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的艾迪,这实在是显得有些讽刺,不过他的精神,至少会留在每一个有幸观看这部电影的人心中吧。
《飞鹰艾迪》观后感4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艾迪的孩子,受到一本书的影响,爱上了奥运会上的跳台滑雪项目。几经失败后,终于参加了奥运会的跳台滑雪项目,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被人称为”飞鹰艾迪“,他是英国跳台滑雪第一人。
跳台滑雪是从高度为15米,40米,70米或90米的高度斜坡滑下,计跳跃距离,距离远者胜出。比赛通采用70或90米的跳台。从那么高的地方滑下来,想想都不寒而栗,危险性非常高。艾迪也曾亲眼看见别人摔成重伤,在训练中他自己也摔得很惨,但他仍坚持着。他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令我佩服。同样,他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在训练营里扫雪的工作人员——他其实是世界级选手,只是因为品德问题被开除。这位工作人员决定帮助他完成心愿,于是他们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
这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在片尾时”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的:”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赢得奖牌,而是参与。“艾迪无疑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这只“飞鹰”及他的精神永远在我心中。
《飞鹰艾迪》观后感5
飞鹰艾迪讲的是一个叫艾迪的小男孩,他幼年时膝盖受了一次伤,医生劝他不要追求运动,好好读书,结果他看的第一本书竟是关于奥体匹克运动会的书,看完这本书后,艾迪爱上了跳台滑雪,有多少人在跳台滑雪中骨折甚至死亡,他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跳台滑雪,因为他觉得跳台滑雪酷死了,同时他的祖国近年来没有人超过许多年前的那个22.90米记录,造就了他的跳台生崖。
他能说服“老酒鬼”指导他已经很不容易,可是他还使“老酒鬼”放弃喝酒抽烟,并让“老酒鬼”开始尊重 自己的生命,还帮助他获得了参加奥体匹克运动会跳台滑雪资格。“老酒鬼”也没有亏待艾迪,还给他设计了下款专用跳台法“前、下、后、上,其中后是把手放在后面煽来煽去像小鸟一样”正常的跳台滑雪可没有这个动作噢,虽然艾迪运动天赋而且除了他的教练“老酒鬼”,没有人认可他,甚至还不允许他去跳台练习,不允许他参加奥体匹克运动会,还故意刁难他,要是这一次跳不到61米,就不准备他跳了,但是因为他拥有执直的精神再加上“老酒鬼”的帮助,他最终还向大家证明他是有实力的,他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同时也给了大家一个惊喜,虽然他从未跳过90米跳台,但是在参加奥体匹克运动会上,他还是奇迹般的破了英国和自己的记录。
这个电影也告诉了我们,命运之神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你身边,只有你努力了它才可能会光临你家,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孤身奋斗,一定还会有人在默默的帮助你,一定会有像“老酒鬼”、 艾迪妈妈 和那位美丽的女老板这样的人在帮助你,有些好心的对手也会帮助你的。人们是互相帮助的,就像艾迪帮助“老酒鬼”介酒一样。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波顿继续以自己招牌式的哥特式风格,将隐藏在黑色幽默中的童话故事绚丽释放。下面是《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奇幻冒险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黑暗、怪诞,是人们常用来形容蒂姆·波顿电影的几个关键词,他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里,约翰尼·德普扮演的爱德华,面色惨白,双手是两只剪刀;《大鱼》里,女巫住的沼泽地,一度颓唐荒凉得骇人。但如同蒂姆·波顿的大部分电影,这两部电影里的爱情和亲情却悱恻动人。蒂姆·波顿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奇幻世界就是真实世界,而且现实生活往往比怪物和怪物电影可怕多了。
《佩小姐》在全球其他市场上映时曾蝉联两周全球票房冠军,据外媒报道称,《佩小姐》依然非常“蒂姆·波顿”——他的电影是拍给大人看的童话,他总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现人性,丑恶与纯真的一体两面。
相信不少人看过电影介绍和一些预告片后会忍不住想到《X战警》,《X战警》里很多人物也有各种超能力,加上《佩小姐》又会施魔法,所以也有刚看完《神奇动物去哪里》的哈粉觉得《佩小姐》也像“怪诞版《哈利·波特》”。不过蒂姆·波顿表示:“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我想表达的是,我们都要正视自己的独特性。我小时候也被人看做是‘怪小孩’,相信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中就有这样一群大家眼中的怪孩子,你会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和可爱。”
“佩小姐”有建造“时间圈”的超能力
城堡主人“佩小姐”的饰演者爱娃·格林是片中最为亮眼的角色,她是一群不被世人接受的异能孩子们的看护人。作为一只“回时鸟”,她能瞬间变幻成一只大鸟,超能力还包括可以建造“时间圈”,使某一天循环重复。
爱娃·格林的作品虽不高产,却拥有不少粉丝,她2006年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中扮演女主角,2014年主演电影《300勇士:帝国崛起》和《罪恶之城2》。据导演表示,她身上的神秘气质非常符合这个能操控时间的神秘“佩小姐”。
片中的反派巴伦,两颗白色眼珠看起来有些骇人,他在片中也是一位异能人,求永生所以抓了“佩小姐”这样能操控时间的银布林做实验,实验失败后变成了可怕的怪兽,需要吃异能孩子的眼珠才能恢复人形,他是异能孩子最大的威胁。巴伦是由塞缪尔·杰克逊饰演,他因出演《复仇者联盟》中的“神盾局局长”以及《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中的反派瓦伦丁被中国观众熟知。
奇幻冒险片《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观后感二:
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的奇幻冒险巨制《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目前正在中国内地热映,根据电影票房的数据,首周末三天拿下约6950万票房成绩,猫眼平台评分维持在8.7分左右,好评高于今年上映的大部分电影。不少观众表示,大开眼界的奇幻故事和角色非常引人入胜,影片的3D效果尤为出众。日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20强名单出炉,《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与福斯今年的《死侍》《X战警:天启》《独立日2》同在名单之列。
除了身临其境的特效和3D效果,影片独特的“波顿式美学”美术风格也获得不少赞誉。上周日,片方在北京的单向空间举办了一场以蒂姆·波顿为主题的沙龙活动,邀请到著名电影艺术指导郝艺以及《怪屋女孩》第一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由此小说改编)中文版译者姚雪晴两位老师,与观众一起畅聊曾推出《剪刀手爱德华》《大鱼》《僵尸新娘》等经典作品的蒂姆·波顿。
郝艺是《寻龙诀》《画皮2》《无人区》《南京南京》《刀见笑》艺术指导,凭借《刀见笑》获得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他表示:“蒂姆·波顿是大师,至今无人超越,还没有人能做出像他那样的作品。”《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中,男主角穿越到70年前的二战时期,电影中有不少复古的'装束和道具,同样在《寻龙诀》中也处理过跨两个年代戏的郝艺,讲解了如何处理这种年代跨越美术创作的心得:“人对颜色的感受特别直观,在电影里,不同的时代或者是世界可以稍微用颜色区分一下,但是不能太刻意,区分之后还要让别人不觉得突兀,得是一个完整的东西,蒂姆·波顿这个做得挺好的。”
姚雪晴则表示:“一个电影打动我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个是一定要有故事;第二一定要有美学的意境。蒂姆·波顿的作品刚好就符合我的这两条标准。”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波顿继续以自己招牌式的哥特式风格,将隐藏在黑色幽默中的童话故事绚丽释放。在主人公带领下,拥有超能力的角色展开了惊奇冒险,其中的“穿越”设定也增强了影片的“地气”。随着轰炸城堡的飞机上投下印有“纳粹”标志的子弹,故事定格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3年。怪诞的角色和奇幻故事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吃眼珠的怪兽看起来可怕,却充满了可以猜想的隐喻,让这部电影引起了更多影评人和观众的热评。
电影还在上映中,这部今年最具风格化的好莱坞电影不容错过,观众可以去影院享受经奥斯卡肯定的3D体验,并跟随角色们踏上一场刺激的惊奇冒险。值得注意的是,《怪屋女孩》系列图书中文版已经发售,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续集《怪屋女孩2:空城》,大结局《怪屋女孩3:灵魂博物馆》也与电影同步上市。
一、我的尺寸比你大多了。
二、你们打的那么激烈,就是为了一棵芒果呀!
三、到底是不是你们的卧底呢?
四、一百万筹码。
五、小子,小心把你裤子骗光。
六、你不觉得现在好凉吗?
电影《王牌逗王牌》的剧情简介:
囧探宝爷(刘德华饰)与侠盗洛家豪(黄晓明饰)强强联手,与世界恐怖组织抢夺“上帝种子”,所谓“上帝种子”是一种神奇的'种子,无论丢在哪里,只需要一点水,就可以迅速长出参天大树。而唯恐天下不乱的恐怖组织居然拿到了这种神奇的“上帝种子”,试图改变甚至掌控这个世界。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宝爷和家豪在A梦(王祖蓝饰)、洛家欣(欧阳娜娜饰)等人的帮助下,冒险夺宝拯救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