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谁会不放心谁?《牵挂》这部电视剧很让人感动,我很少会因为拍出来的影视作品而真正感动,通常看到前一个镜头就能想到下一个场景会怎么设计,就像读小说的时候,一根线刚露头我就知道能有多长多结实。
三天看完了这三十集,每一个角色都在告诉我点什么,当然也都在无形的增加很多东西,有积极的,但也免不了消极的,很多时候风向镖需要前后左右一起拖拽才能维稳,就像一个人的判断力取决于他身后的担子有多重。
配乐一般都会让人感动,随着剧情的走向起伏,但是我觉得这配乐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缺点,煽情。生活它是部戏,但是这配乐还真没有更好地体现人物心理,反而让人不踏实,缺少了应该多一份的现实感。
以前因为看孽缘而确立了心中的好男人形象,现在想想煽情和自我设想的成分太多,但是那样的好女人也必须由那好男人才配得上。这次《牵挂》让我明白了太多,一个家庭,把爱情、婚姻、价值、虚荣、社会、时代都演绎了出来,出了大事就靠开家庭会议解决,当然那都是台面上的事,心里憋闷了就兄妹父子之间推心置腹地聊聊天喝喝酒,眼高手低心性急躁的建军虽然总是“要是我当初再冷静一点,咱牛家可就真牛了!”我不知道他是有多委屈的时候才说起自己拼搏时候遇到的坎遭过的冷眼装惯了小人,可是我是真心佩服他乐天派的性格,帅帅得像个小孩子。
牛建国,当大哥的,不是一般的牛,我替他委屈替他高兴替他给自己一份惦念。建国是我时隔三年后被感动的另一个荧屏人物,一个真正的男人,令人不得不心疼他的人,我也曾觉得是他太懦弱跟不上时代,后来却总是被他的牛脾气给喝彩,这喝彩是发自内心的。
编剧要是不这样给了坎坷的'过程、完美的结局,导演要不是选对了张国强牛莉刘威朱茵他们这些经历过沧桑又有形象特点的人,他们确实没有什么能打动人,一部电视剧嘛,虚构的情节模拟的色彩。
确实不想承认自己真被这部电视剧征服了,这让我有种弱智的感觉,太不切实际了,但是这事说得就是在理,就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了。
想想可笑,像陈一冰那样的混蛋还真少有,但是拥有这种混蛋心态的男人还真不少,现在男人女人都在抱怨世界上没有好女人好男人值得珍惜了,其实说白了不就是姿态的问题吗,对自己定位太高对感情定位太低对生活质量太追求,一层层揭开,就是贪心不满足,要么不满足车子房子吃的喝的,人人都像金梦瑶,到后来兴许能有个小事业但却丢了自己的根自己的魂,被人利用了空虚以及浪漫幻想,后来想起建国的话,萝卜白菜,我实在,我就是对你有感情愿意对你一百个好,这都是犯贱,离婚了才意识到自己的任性,才想起以前自己并不真是嫌弃他,可能就只是拿追求拿梦想想真正活出自己来,后来觉得自己的影子可能是跟他的一起惯了,跟自己的人怎么就对不上号了,这是金梦瑶给我的感觉。其实我从来没有被他感动过也没有为她的感情感动过,她三十多的人,在我眼里却幼稚地要命。
《牵挂》里对友谊的定义也更精准,即使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仍有无法逾越的距离。从小到大做什么事第一个想的便是如何不让自己对不起别人,忍让或许有时候真的是懦弱,可是我确实因此拥有了很多意外的朋友,但是这样的友谊真的只是单方面的。有时候突然想起自己联系一个人太多了,便突然觉得不妥,开始抱怨为何自己要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方要是想起你必然会联系你,就这样突然觉得很多友谊不堪一击,遇见心理不平衡这个魔鬼。
一个人走着走着便想起可能缺少熟悉的元素,要么打个电话要么唱首熟悉的歌,当然,笑也是打发孤独的利器。
我们总是会人格分裂,往往会有另外一个冷漠的自己瞧着热情微笑介入事事的自己,所以经常性的嘲笑自己,对自己的不满主要是因为自己总是太不随性,想闭嘴的时候却一直说个不停笑个不停,是吧,是我太害怕冷清了,其实冷清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越来越大,越来越明白生活的平凡与不易,故而越来越理解父母,越来越珍惜亲情,爱逐渐在缩小。有时候突然间热血沸腾,下一秒却又停止憧憬,过去了,做美梦的年纪。以后的梦都有了新的名字——白日梦。
大多数人都在想活着没什么意义,却很少有人像海子一样选择轻松的自杀,我们都过不够,柴米油盐,我们都过不够,因为我们的生活在柴米油盐的背后。酸甜苦辣咸不是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的
念念不忘的旧时插座,不经意间就被某个非原配的插头通上电,一切都会复燃。我们到底在执着着什么?时间总会像慢性毒药一样将人穿肠破肚,也或许真的进入天堂,天堂里我们那么快乐,是不是因为天堂里只有你不需要去容忍的人?快乐的精灵是不是我们生前一直祝福的人?
我祈祷能让睫毛再长一公分,睡眠再深一公分。收获的东西,未必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假如你有羡慕我的地方,切记,这可能是我苦恼的根源,所以原谅我,我不会去羡慕你们的得意之处。头发就像我们的心态,时落时长,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讲述的东西太多,导演没有明说,需要我们自己让其与现实链接,最终达到它《牵挂》给大众净化心灵的作用,不要网络接触多了就学会了谩骂的毛病,凡事,不仅要用心做,也要摸清自己的分量,以及自己真正能不能活出自我,能不能适时地敲醒自己。
一个伟大民族,必有卓越梦想;一个宏伟国度,需要钢铁脊梁。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以缜密的思维,精准的叙事,宏大的视野,翔实的史料,纵揽中国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倾力刻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倾情展示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投入与激情,倾心绘制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筑梦大道的自信与憧憬。对一个人,95年很长;对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正值青春年华。正是这个生机勃勃的政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无畏坚挺的脊梁,背负中华民族的希望,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满腔赤诚、一身肝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梦、筑梦、圆梦。
一、革命年代每场较量,都事关生死存亡,崇高信仰的力量,引领先辈血沃中华、追寻梦想。
思想伟力让精神站立。为了灵魂深处最纯粹、最纯洁的信仰之火,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汇聚在党的火红旗帜下,为了颠扑不破理想,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就要流血牺牲,他们面对寒光闪耀的刀锋,面对撼天动地的炮火,“引颈成一快,不惜少年头”,剑履俱奋、为国效命。信真理、求真知、做真人,革命先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硬过钢铁、胜过刀枪,化为无敌的力量。张学良曾经总结,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是因为红军有信仰,为了信仰,不惜命、不畏死。我们党只所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因为具有坚如磐石的信仰,有一个永远不倒的信念,有一批批永远不怕倒的人。因为信仰永恒,所以胜利时能越战越勇,遇挫时不离不弃。革命前辈对信仰的坚守,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深入到骨子里、落实到行动上。和平时期,能不能坚守信仰,面临更加复杂的考验,有时面临生死抉择,有时面对利益诱惑,一旦信仰缺失,必然精神萎靡、走上邪路。捍卫信仰就是守护生命,信仰之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根本性斗争。正如指出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把信仰深植内心,把忠诚举过头顶,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党的形象和威望,维护党的尊严和威信,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让信仰之火熊熊燃烧,让红色基因永久传承。
二、历史关口每次抉择,都决定事业兴衰,敢于担当的勇气,彰显领袖非凡智慧、英明决断。
伟大的政党孕育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领袖领导伟大的政党。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再到复兴宏业,95载岁月春秋,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是历史的拐点,胜与败只在一瞬;每一个紧要关头,都是命运的抉择,进与退全在一念。历史从来跌宕,革命难免低潮,在党的事业迷茫徘徊、踌躇不前时,总有领袖勇立潮头、振臂高呼,用一人之肩,担起万民之盼;为万民之心,献出一生之力,在黑暗中引导光明,在失败中引向新生,在转折中引领方向,他们的功绩灿若星辰、彪炳史册。江山代有伟人出,革命自有后来人。从三湾改编、井冈星火、万里长征,到浴血抗战、解放全中国,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毛主席高瞻远瞩、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开天辟地让中国 “站起来”。一场浩劫,元气大伤,国家民族命运、革命建设事业何去何从,考验全党,更考验领袖智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夏大地演绎着一幕幕春天的故事,是小平同志深谋远虑、拨乱反正,还民族以希望,改天换地让中国“富起来”。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铁腕治党,四个全面、一带一路,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心怀魄力、胸有乾坤,给国家以梦想,经天纬地让中国“强起来”。回顾我党带领人民筑梦中华的伟大征程,正是有一代代心忧家国、兼济天下的领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才使我们从苦难深重的昨天走向灿烂辉煌的明天。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创造了历史;人民选择了他们,他们造福于人民。伟人也是凡人,只因成就了不凡;领袖不是天生,只因扛起了千钧。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追随的方向,每名共产党人都应像领袖那样,在风雨中磨练、在困难中摔打、在挫折中成长,成为勇于担当的铁骨脊梁。
三、人民群众每个期盼,都考验执政根基,无私为民的本色,昭示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支军队的胜败荣辱,最终取决于为谁而战。老百姓的心,共产党的根。我党自登上历史舞台那天起,就把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唯一宗旨和最高追求。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搞开放,奔小康”,从“人民万岁”到“人民必胜”,从打江山到坐江山,党始终与人民水乳相融、肝胆相照、生死相依。正如美国记者斯诺所盛赞的,共产党是“兴国之光”;也如华侨领袖陈嘉庚所判断的,“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历史反复印证一条铁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淮海战役如海的民工、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西柏坡百姓“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牺牲精神,彰显民心指向,更蕴藏无敌力量。从根本上讲,共产党夺取政权,国民党丧失政权,是“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共产党因执政为民,最终被人民选择;国民党因背弃人民,最终被人民抛弃。历史不容忘记,历史昭示未来。强调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以坚定决心,惩治腐败、革故鼎新,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个根本目的,就是防止昨天的优势沦为劣势、昨天的立足点变成失足地。作为军队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了谁”,以感恩组织、感恩战友、感恩父老乡亲的心态,保持本色、恪守本真、不忘本心,想群众之所忧,帮群众之所困,解群众之所盼,确保军民一家亲、将士一条心,让生命线永葆生命力。
四、复兴路上每回挑战,都左右前途命运,家国天下的情怀,呼唤军人以身许国、不畏强敌。
毛主席讲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实现民族的独立、大国崛起,是国人追逐的美梦,却是敌人心头的噩梦。思想的交锋、制度的碰撞、力量的对决,势必会残酷激烈、你死我活。没有谈出来的天下,只有打出来的江山。越是筑梦路上、崛起之刻,越离不开军队保驾护航。光辉战史足以证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堪当重任、值得托付的民之重宝、国之利器。面对日军入侵、美军压境、越军挑衅,我们敢于刺刀见红、血战到底,把敌人打到谈判桌前,赶出了国门;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垄断,我们以“东风一定要压倒西风”的志气,咬紧牙关冲刺,勒紧腰带钻研,最终造出两弹一星。一次次血与火的较量证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只要我们比他硬气,练实底气,就能打败他的霸气。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军队作为国家的铜墙铁壁,越是和平时期,越需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公民,人人渴望和平,但作为军人,我们绝不畏惧战争。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亡;视死如归,往往能凯旋而归。改革强军战鼓催征,改出精气神、改出战斗力,必须眼中有强敌、胸中有战场,唤醒血性、培育虎气,以“打败一切敌人、而不被一切敌人打败”的志气、“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勇气,敢于亮剑、敢打必胜,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状态,时刻绷紧打仗这根弦、扛起打赢这座山、等待出征这道令,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培养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主战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