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有《大话西游》的影子,后者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百看不厌。紫霞仙子、白晶晶、牛魔王…几个人物构成了另一个故事。《悟空传》借用了这些人物探讨了神与妖的矛盾关系,欲望、贪念、洒脱…继而引出更深的思考,我个人把这种思考认为是对自由的思考。
什么是自由?我百度词典了一下:由自己做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解释得很好,我想一切自己做主,但是不可能,因为总会有事物来约束你,所以我们有的只是相对自由,而不是真正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相对里面找绝对。
《悟空传》里面束缚孙悟空的是什么?紧箍咒?读过书我们都知道不是,不可一世的美猴王为什么偏偏认定齐天大圣的名号?孙悟空失去的是记忆还是他的本真?压得他喘不上气的是他自己还是如来的五指山?
“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真希望他只是个猴子,花果山内逍遥,胜过那天上的齐天大圣。一直以为《西游记》把孙悟空定为一只天地而生的石猴真是太好了。天是我父、地是我母,我肉身本是是顽石,性情乃是一只泼猴,我是天地之间自由之存在,我花果山为王、改生死簿、闯天宫,我便是绝对自由,你玉帝老儿能奈我何?如来来了俺也不怕!
但是猴子心中有了怕,有了虚无的追求,他就不是一个猴子了。那后来的后来,是谁让猴子不是猴子了呢?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猴子被压在山下,被告知他过往一切都是错的,被戴上金箍,被权力组织洗脑派去西天取经。忘了自己的本质是多么痛苦,连地府的鬼魂和天上的天兵都在嘲笑:他现在就像是被驯服的'狗。
“戴上它,你就自由了。”
自由的是谁?那自由不是猴子的自由。
“我终于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没有齐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
天条是什么?什么是神什么是妖?“原来像这样神仙没法管的东西全都有个名字,叫做——妖!”“神仙原来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灵物的……”
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笔下那个麻木的世界,黑暗的现实、冷酷的人心、为革命奋斗的斗士死去,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这个吃人的社会,哪里容得自由存在。
约束?就是要服从?服从?服从什么?本不该有的破规矩?要自由就是异类?是妖?
《大话西游》里,紫霞见至尊宝,问:“神仙?妖怪?”
她才不在乎神仙妖怪,从佛祖那里逃出来,拔出她宝剑的,就是她的心上人。
“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为孙悟空忿忿不平,假期电视一边一边的重播经典剧集,就跟着一边一边重头看到大闹天宫,其余的西游一概忽略,有时候呆着没事忍不住全部看完,又悻悻然觉得《西游记》到底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美猴王到底还是跟着去取经成佛了。现在想想,若不是封建的产物,搁到现在美猴王就能回去当他的美猴王了吗?约束总会存在。
好在美猴王是传说的,让人总有一个憧憬,绝对自由是存在的,也许就在几百年前……他闹过天宫,他犯了天条,他天雷轰顶而不死,他是花果山美猴王……
猴子抬头道:“我有一个梦,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合书,沉思,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嗅着书香,百感交集,一个如此强大对家族走向衰败,一段如此美好的相遇走向分离,如此简单。
贾宝玉的痴情,林黛玉的柔情,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上天却给予林黛玉一副柔弱的身体,两人之间无法改变的地位,所谓的门当户对将两人无情的隔开。每一个充满深情动作,每一声充满幸福的笑声只能保存的封印的.记忆中。当听说自己的梦可以圆时,贾宝玉内心是那么激动,当发现那是一个不能圆的梦时,他心中是无比心痛。
黄粱一梦,梦醒了,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一切已为时已晚。不要醒梦,更不要做梦,黄叶飘落,心中一片荒凉,泪水滑下,它太残酷,让人心痛如绞。翻开书页,清晰的铅字讲述着这个悲惨的故事,色彩单调的图倾诉着内心的痛苦。一个悲惨的故事牵动,感染了多少人的心呢?闭上眼,回想着,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放,心中的苦涩渐渐蔓延。
如果当时不是别人续写,曹雪芹是否会改变这一结局,为这个曲折的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给予一好梦。如果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没有地位的隔阂,他们是否可以如愿以偿。如果林黛玉没有一身柔弱的躯体,当贾宝玉发现后是否会回到她的身边。
一切只是期望,最后的结局将所有的幻想破灭,换来一个悲伤的结局。阵阵凉意,让人冷的发抖,呼出一口气,瞬间在冷气中飘散,心里只有说不清的悲哀。
愿望美好,现实残酷。愿世上无一悲哀,在梦里……
篇一: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与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二:感动中国观后感
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与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篇三:感动中国观后感
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与感恩,懂得坚强与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与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与发扬着,相信与期待更多的爱与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