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观后感 --其实我只是个演员
从英俊潇洒的星仔到白发满头的星爷,真的可以说是看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的。到现在为止,仍觉得真正做到让人捧腹大笑的电影还是周星驰的居多。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其实不知道其中含义,只觉得周星驰夸张的配音和无厘头的表演很搞笑。待越长大懂些人情世故之后,再看周星驰的电影,总会体会到其中的心酸和无奈。
对于非电影人的我们来说,何谓好电影?——能有所共鸣,给自身的思考和影响没有随着荧幕落下而结束,在很久以后,想起曾经看过的,还是感觉最深刻,不会刻意想起却也不会忘记,会觉得自己在看过那部电影之后的反思会对你的生活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演员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就是好电影。我几乎看过星爷所有的电影,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便是《喜剧之王》。
开场白。周星弛对着浩瀚的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的凡人本色。看惯了他是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是穿越时空的至尊宝,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下子却变成贫困窘迫的没有奇迹出现而不能咸鱼翻身的小人物,不得不让我们和从前产生了巨大的
星爷用这部电影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其实那也未尝不是现在或者将来你我人生的奋斗史。电影里的尹天仇可以时运不济,可以落魄潦倒,可以倒霉透顶,但是他绝对不会没有尊严。无论怎样摸爬滚打抬不起头,属于他的便当他也仍然会来理直气壮地拿走,即便钢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心慌气短。而且,他从来都没有多拿一个。 在星爷连星仔都不是的时候,他也曾跑过宋兵甲路人乙的龙套,他也会像尹天仇那样给导演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地提各种意见,被拒绝,再提再被拒绝……如此重复多次之后,他仍秉着导演不喊咔即使火烧身也纹丝不动的敬业精神。
有尊严的人也会很有信用。尹天仇时来运转做了男主角,在华丽的翻身之后,面对柳飘飘的“喂~上次你说养我是不是真的?”发文,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依然大声的回应“是啊,在等你”。
被爱情出卖的柳飘飘则选择了用沉沦的方式践踏自己的尊严,她以为每个小人物都应该是这样。所以当她一次又一次地骂尹天仇死跑龙套的却被尹天仇一次又一次的微笑着挡回来“对不起,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时候,她恼羞成怒了,因为尹天仇坚持的东西正是她已经放弃的东西。而更让她怒不可遏的是,尹天仇只顾维护自己的自尊却毫无顾忌地说她们是“出来卖的”,也难怪那一板凳砸的如此扎实。
在海边擦唇膏的那一幕其实也很值得回味。柳飘飘霸道的索吻,尹天仇直愣的回应,他们之间没有浓情蜜意,也不会你侬我侬。作为在底层为生存而挣扎的人而言,他们情感的表达显得相当粗糙而含蓄,唇枪舌剑寸步不让间寻找到彼此柔软的缝隙,然后迅速一贴即合。这就是市井小人物的真实爱情。对于小人物而言,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在嬉嬉闹闹中相濡以沫,没有什么花前月下,也没有什么缱绻缠绵,只有一句实实在在的,我养你啊。
电影里,尹天仇反复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然而,他在最后却说:“其实我对演戏也没什么才华,我还是当观众好一点。”这是多么寒意彻骨的一句话。当他的电影被定义为无厘头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他对表演艺术的强烈追求和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和抨击?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片尾,皇帝因惧于丐帮强大的帮派力量而想让苏灿解散丐帮,苏灿反驳道,丐帮的力量取决于皇上,若皇上励精图治,天下太平,百姓摆脱贫困,谁还愿意当乞丐?
另外在《鹿鼎记》中,陈近南私底下跟韦小宝这样说:“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管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www.fwsir.Com)对付那些蠢人,就是绝不可以跟他们说真话。必须要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清朝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了我们的银两和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一点就破:“要反清抢回我们的钱和女人,对不对?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啊,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也许史学家会觉得这是个荒谬的论断,但又能阻止一个平凡人发表自己的历史观点呢?
诸如此类,在幽默中带着讽刺去探索人性,阐述思想,那些认为周星驰的电影滑稽有余而空洞无物的人们,无非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只带着个人喜好去欣赏和挑剔罢了,只是把看电影当做空闲时间的一项消遣。
今年来关于星爷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当众多人都指责一个人的不是时,可见事情并非空穴来风。然而生活难免磕磕碰碰,而且他把太多的欢乐付诸于电影,生活里留给自己的是大部分的苦闷和抑郁。对处在娱乐圈的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会由一时得势的言论所主导。可是,当很多人都夸大其词得指责他时,有谁见过周星驰站出来说过哪个人的不好?
周星驰的其它电影偶尔会拍续集,但《喜剧之王》只有一部。明明是悲剧,却是喜剧的表演形式。记得在某次采访中,他说:“我真的希望大家会喜欢《西游》,这样我就可以拍续集了,我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看到此处颇为痛心,不禁想起在他五十大寿的时候,影迷们为他制作的一个视频,背景音乐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你不是真正地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你决定不恨了,也决定不爱了,把你的灵魂关在永远锁上的躯壳。”
美人鱼
在即将面世的华语电影当中,目前炙手可热势绝伦,最受热捧的电影大概有两部。一部是《寻龙诀》,另一部就是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
作为华语影坛少数几位大师级的明星之一,周星驰算是目前风头正劲。华语影坛大师级的明星大概有这么几位(PS:个人看法,不服来辩):李小龙,姜文,洪金宝(算半个),成龙,周星驰,张艾嘉(算半个)等。李小龙过世多年却仍然影响力不减。洪金宝、成龙年纪渐老,基本都快打不动了。洪金宝已然沦为纯粹的戏骨。成龙虽然档期满满几乎每年都有主演电影面市,但似乎有点转变成为生意人的迹象,在电影上也屡屡耍嘴皮子。张艾嘉的名气和才气已不如当年。姜文去年导演的作品《一步之遥》,由于媒体和粉丝的过度造神,导致偶像的崩塌。近年来,媒体及网络上大有吹捧抬高另一位电影明星周星驰,将之奉上神坛之势。周星驰有可能是下一个造神然后崩塌的偶像。
几年前,周星驰先生的激流勇退,坐镇幕后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虽然大批星爷拥趸和铁杆影迷坚称,周氏电影只要周星驰本人主演,票房定能逆天,口碑天下无敌。然而周星驰是个精明人,他自己知道那个度在哪里,怎么把握。事实上从《长江七号》起,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少林足球》开始,经过《功夫》,再到《长江七号》,周星驰就已经意识到,他的表演才华和灵感在逐渐耗尽,或者换句话说,他的精神状态以及外形体能已不再像他年轻时那样支撑着他担当主演。当周星驰顶着满头花白的头发,脸上皮肤因胶原蛋白的遗失而渐渐失去光泽皱纹见多的时候,经过岁月的摧残,他的眼神也不再一如既往的明亮,你以为周星驰还能像“至尊宝”那样风度翩翩,像“唐伯虎”那样无厘头下去?当然如果像午马或吴孟达那样当戏骨肯定不是问题。请不要误会,这里绝不是说周星驰不能当主演的意思,而是说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周星驰了,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大概还有些人看不明白,那我就讲明白了,周星驰其实不是不想演,而是演不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服老才是真丈夫。
作为导演,三年到五年一部电影的创作间隔,刚好保持了灵感积累和支出的平衡,所以周星驰导演的作品到目前为止,都还保持不错的质量。
美人鱼观后感(2)
比起有文化的流氓,我更喜欢有脾气的文化人,他们不一定是这个社会所喜欢的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个社会正确的认知与对待,不过始终他们还是死硬地坚守着,不知道是该感慨这样的现实创造了这样的童话,还是那些自由情怀者们自命清高独裁下的无奈低调。庆幸的是周星驰一直是这样的人,从上一部《西游降魔篇》的夜独侠到现今和自己和好的沉默人,始终未变不受纷纷扰扰世间干扰,你无法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更多的,他仿佛是一个清心寡欲之人,就算可能就此被商业淹没。
比起以青春之名或情怀之名举起所谓的品味大旗,我更喜欢明知残酷也确信痛苦是诞生致命美丽的土壤,焉耆了残酷和愤怒本身,与这个世界和自己和解确信童话故事本身简单故事后的宇宙寓意。说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不怀揣太多的欲念与痞性,也不指望去坐阵教育谁,而是真心实意地将一个故事讲好,不论是否最终能够做到深刻,坦诚认真便好。
《美人鱼》这部影片具有周星驰电影的`基本元素,小人物的成功成长史,却始终不被所谓真正有钱人成功者打心底里接受,他向往着小人物最简单的一个鸡腿的快乐,挣扎在成功腐烂和失败者猥琐之间无所适从,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酸不酸甜不甜有着自虐倾向的心态,而商业市场也极力迎合并推崇延伸而出的文化产品,因此认为残酷青春和自命不凡就是高逼格高雅情怀,而忘了真正的人文关怀是真正关注人之本心给予善良的抚慰与微笑。就像《美人鱼》中的姗姗,在被轩少填海工程毁掉了大海这个家园,她也无法下手杀死这个自卑心却一直要装成强人的轩少。在周星驰的影片中,你都能找到这样的人物,她或许是《功夫》里的哑女,也可能是《西游降魔篇》中的降魔师,也是《喜剧之王》里青春的飘飘,爱情是一场拯救与救赎,唯有在爱里才能得到真情实感。
自然,还有众多的小人物,他们是港片中的那些街坊邻居们,或许他们并没有什么背景或者巨大的能量,但是他们是一群不可忽视无法左右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便是一个点,开启一个能量源泉的推进器。
看过《美人鱼》后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影片中关于美人鱼这个本身的设定,可以理解为环保篇,可以归纳成为这个迅猛发展社会向世人道歉的人性篇,也可以简单地划清财富本身恶势力背后的简单粗暴,或者你还可以将这部影片放在用了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爱才是人们真实所需的财富。
《美人鱼》想要讲述的并没有那么复杂,正如周星驰所言,相信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切哲理,而相信童话故事是一种美好的开始,而不是是恶终恶,亦不是你恶我也恶,却始终不认为这个恶其实是来至与自己,也不肯就此承认也不会背负,如同不愿相信人是需要救赎,也不愿意自动背负这个轭去善待他人,终究也才善待了自己。如此简单的道理,不是人人皆知的,因为他们认为那是童话,与己无关而已。周星驰只是想告诉大家,童话只要相信便是现实,是那个再真实不过的现实而已。因为,他就是其中一份子,只是大家都被那些有文化的流氓给带坏了罢了。
从英俊潇洒的星仔到白发满头的星爷,真的可以说是看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的。到现在为止,仍觉得真正做到让人捧腹大笑的电影还是周星驰的居多。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其实不知道其中含义,只觉得周星驰夸张的配音和无厘头的表演很搞笑。待越长大懂些人情世故之后,再看周星驰的电影,总会
对于非电影人的我们来说,何谓好电影?——能有所共鸣,给自身的思考和影响没有随着荧幕落下而结束,在很久以后,想起曾经看过的,还是感觉最深刻,不会刻意想起却也不会忘记,会觉得自己在看过那部电影之后的反思会对你的生活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演员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就是好电影。我几乎看过星爷所有的电影,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便是《喜剧之王》。
开场白。周星弛对着浩瀚的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的凡人本色。看惯了他是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是穿越时空的至尊宝,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下子却变成贫困窘迫的没有奇迹出现而不能咸鱼翻身的小人物,不得不让我们和从前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熟悉惯了夸张搞笑的观众猛然间接受不了背后的故事这种悲情手法而导致这部本来应该是星爷里程碑的作品,却票房一片惨淡的主要原因。也许是潜意识里每个人都不想看到残酷的真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只会看到美好的结果或表面,其背后的辛酸不过是别人瓦上霜,大家只顾扫着自家门前雪就好,哪来的闲功夫呢?
星爷用这部电影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其实那也未尝不是现在或者将来你我人生的奋斗史。电影里的尹天仇可以时运不济,可以落魄潦倒,可以倒霉透顶,但是他绝对不会没有尊严。无论怎样摸爬滚打抬不起头,属于他的便当他也仍然会来理直气壮地拿走,即便钢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心慌气短。而且,他从来都没有多拿一个。 在星爷连星仔都不是的时候,他也曾跑过宋兵甲路人乙的龙套,他也会像尹天仇那样给导演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地提各种意见,被拒绝,再提再被拒绝……如此重复多次之后,他仍秉着导演不喊咔即使火烧身也纹丝不动的`敬业精神。
有尊严的人也会很有信用。尹天仇时来运转做了男主角,在华丽的翻身之后,面对柳飘飘的“喂~上次你说养我是不是真的?”发文,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依然大声的回应“是啊,在等你”。
被爱情出卖的柳飘飘则选择了用沉沦的方式践踏自己的尊严,她以为每个小人物都应该是这样。所以当她一次又一次地骂尹天仇死跑龙套的却被尹天仇一次又一次的微笑着挡回来“对不起,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时候,她恼羞成怒了,因为尹天仇坚持的东西正是她已经放弃的东西。而更让她怒不可遏的是,尹天仇只顾维护自己的自尊却毫无顾忌地说她们是“出来卖的”,也难怪那一板凳砸的如此扎实。
在海边擦唇膏的那一幕其实也很值得回味。柳飘飘霸道的索吻,尹天仇直愣的回应,他们之间没有浓情蜜意,也不会你侬我侬。作为在底层为生存而挣扎的人而言,他们情感的表达显得相当粗糙而含蓄,唇枪舌剑寸步不让间寻找到彼此柔软的缝隙,然后迅速一贴即合。这就是市井小人物的真实爱情。对于小人物而言,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在嬉嬉闹闹中相濡以沫,没有什么花前月下,也没有什么缱绻缠绵,只有一句实实在在的,我养你啊。
电影里,尹天仇反复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然而,他在最后却说:“其实我对演戏也没什么才华,我还是当观众好一点。”这是多么寒意彻骨的一句话。当他的电影被定义为无厘头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他对表演艺术的强烈追求和对社会生活的不满和抨击?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的片尾,皇帝因惧于丐帮强大的帮派力量而想让苏灿解散丐帮,苏灿反驳道,丐帮的力量取决于皇上,若皇上励精图治,天下太平,百姓摆脱贫困,谁还愿意当乞丐?
另外在《鹿鼎记》中,陈近南私底下跟韦小宝这样说:“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管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 fan.shuiqq.com)对付那些蠢人,就是绝不可以跟他们说真话。必须要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清朝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了我们的银两和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一点就破:“要反清抢回我们的钱和女人,对不对?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啊,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也许史学家会觉得这是个荒谬的论断,但又能阻止一个平凡人发表自己的历史观点呢?
诸如此类,在幽默中带着讽刺去探索人性,阐述思想,那些认为周星驰的电影滑稽有余而空洞无物的人们,无非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只带着个人喜好去欣赏和挑剔罢了,只是把看电影当做空闲时间的一项消遣。
今年来关于星爷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当众多人都指责一个人的不是时,可见事情并非空穴来风。然而生活难免磕磕碰碰,而且他把太多的欢乐付诸于电影,生活里留给自己的是大部分的苦闷和抑郁。对处在娱乐圈的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会由一时得势的言论所主导。可是,当很多人都夸大其词得指责他时,有谁见过周星驰站出来说过哪个人的不好?
周星驰的其它电影偶尔会拍续集,但《喜剧之王》只有一部。明明是悲剧,却是喜剧的表演形式。记得在某次采访中,他说:“我真的希望大家会喜欢《西游》,这样我就可以拍续集了,我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看到此处颇为痛心,不禁想起在他五十大寿的时候,影迷们为他制作的一个视频,背景音乐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其中有句歌词是这样的:“你不是真正地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你决定不恨了,也决定不爱了,把你的灵魂关在永远锁上的躯壳。”
其实,他只是一个演员,一个用心用生命在认真表演的演员。他给我的童年带来欢笑,给我的现在带来深思。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和看待他,在我看来他一直是华语片的喜剧之王,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