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 以行带人 树立决战决胜之“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节目中无论是情节发展中毫无修饰的真实情感,还是调研现场的情感流露,有感激、有矛盾、有感动,观众无不潸然泪下。韩双权妻子患有肺心病八年,也治了八年,家里的牛、羊几乎卖光,又欠下十多万元外债。有人说妻子的病治不了,钱也花光了,送回娘家吧。但韩双权一口回绝,“我娶她的时候说过,不论风风雨雨,我都爱她。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不论怎么样我都要把她的病治好。”追了妻子六年的韩双权格外珍惜这段得来不易的爱情。他们的家很穷,唯一不缺的是一家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亲情带来的快乐。无论有多艰难,只要一家人坐到一起,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韩双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珍贵和力量。
韩双权一家虽饱受疾病、贫穷困扰,但丝毫没有忧愁和抱怨,始终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带给他们的风雨。他几乎每天都去看护草场,早出晚归,期待环境的`改善能让和妻子同样疾病的人的病情得以好转;认真喂养政府发放的三头扶贫牛,憧憬着未来发展到十几头的时候供儿子上大学;帮助村民及时诊断牛羊产生的问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每天回到家做饭、收拾房间,为妻子擦洗身子、教育儿子好好学习……他不甘心贫穷,始终秉持“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态度,用努力奋斗挑起家庭的大梁,展现蒙古汉子的担当,尽到丈夫、父亲的责任。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真真切切用真情、用实意谱写的中国人积极进取、战胜贫困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篇章。感人肺腑的扶贫故事,质朴善良的心灵和奋发图强的画面,都凝聚着人世间的大爱和真情。节目的播出引发强烈反响,广大群众纷纷表示,他们不仅理解了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懂得了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同时表示希望能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在小康路上让每个乡村、每个人都“决不掉队”。
精准滴灌 靶向治疗 铆足决战决胜之“力”
节目以新闻纪实的手法,把整个的扶贫行动,融入到整个叙事链条中,让节目更加真实、清晰、可感,更有吸引力。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让更多像韩双权一家的贫困群众摆脱困境,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科右中旗面对具体困难,尽锐出战,出实招、见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疾病已成为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韩双权一家由牛羊满圈到家徒四壁,都是因为疾病导致。科右中旗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保障的住院“五步救助”,实行慢病用药、门诊治疗、家庭病床、家庭包的“门诊四项报销”,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保障兜底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免收医保缴费、健康体检费等“两项费用”,设定住院费用个人承担部分不超过10%,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科右中旗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3个阶段政策补贴标准,在国家、自治区补贴基础上每个阶段增加1000元,落实自治区高等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学生政策补贴1万元,对没有考上高中或大学到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三提一补一免”免费学习的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科右中旗将脱贫攻坚与产业兴旺相结合,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地区摆脱贫困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的发展,采取贫困户自主经营、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资产受益和入驻园区等5种产业带动模式,把肉羊产业、肉牛产业、肉驴产业、马匹养殖、獭兔养殖、设施农业、畜草和中草药种植、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光伏、电商、旅游等11个特色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加以培育,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社会联动”的良好发展局面。
把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三年来,在贫困户中聘用护林员710名,每人年工资一万元,退耕还林项目惠及5755户贫困户,项目在五年实施期内,每户每年补贴资金4800多元。全旗提出封育、退耕、种树、种草、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除了像韩双权所守护的锦鸡儿种植基地,还有山杏种植基地,沙棘生态示范林基地,苜蓿草基地,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生态治理成效开始显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也已经得到遏制,为各族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志智同扶 干群协力 强化决战决胜之“效”
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近年来,科右中旗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干净水。据了解,全旗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30444人减少到现在的1422人,贫困发生率由17.3%降到0.8%,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可以感受到,一个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奋进的科右中旗,正全员皆兵齐上阵,昂首阔步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科右中旗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有了“精气神”。实施以“一学一带两转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群众全面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改变居住环境、改变陈规陋习、改变饮食习惯,着力帮助农牧民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农牧民逐步改变放养牛羊的传统、积极备草备料,开始习惯圈舍饲养;过去不注重环境焚烧秸秆的老习惯,变成了自觉回收、改做饲料的科学方式;祖祖辈辈每顿饭都少不了的咸菜疙瘩,在餐桌上也越来越少见了……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驻村帮扶工作成果,科右中旗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牵头作用和嘎查书记组织带动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双书记”周例会制度,牢牢抓住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党组织书记“两个关键”,通过学习宣传政策、收集研究解决问题、反馈和抓好落实,形成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循环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全旗34名在职旗级领导联系苏木镇、119个旗直单位包村、近5000名干部包户、173名第一书记、754名驻村干部长期开展扶贫工作。做到村村有队伍、户户有干部、脱贫有目标、扶贫有办法。
“在这一天比一天碧绿的辽阔草原上,蓝天、白云、绿草给牧民们带来了健康和幸福,已经把治理草原沙化融入自己生活的韩双权应该看得见,幸福生活会比锦鸡儿长的更快,未来的好日子会比这片草原更加没有尽头。”随着节目的结束,我们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希望,“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声音在耳边久久回荡。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
幸运是什么?
对我们来说,幸运可能只是不小心犯错后,偶尔躲过一次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对大人来说,幸运可能是上班时偶尔的忙里偷闲而不被发现;对残疾人来说,幸运可能是接到可以让自己重新变回四肢健全的健康人的通知。而对年仅11岁的传奇女孩摩来说,幸运又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人口只有148人的小镇,突然接连发生了两起可怕的离奇事件,镇上人人自危。11岁的'摩与最好的朋友组建了侦探所,决心去揭开谜底来保护自己深爱的家人。其实,摩本身就是一个谜团缠身的女孩,11年前的那天,她在一场飓风中出生 ,她的母亲把刚出生的她,包裹好后放在一块破广告牌上顺水漂流而下,撞上了同样在水中漂流的一辆车,车里有位穿着制服的幸存者——一位上校,但他却忘了自己是谁,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只是因为这场灾难他们相遇了。灾难过后上校的情人——拉娜小姐找到上校后,为了帮上校恢复记忆,让他再次爱上自己,拉娜小姐组建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三口之家。这原本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但却因此他们成为了一家人,成为了相互的依靠,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在上校和拉娜小姐陆续被绑架后,摩和他的好朋友戴尔,建立了一个绝命侦探所,在探长乔·斯塔尔和朋友们的帮助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冒险调查,终于成功捕获凶手斯莱特,解开了杰西先生被谋杀的谜团,还跟最爱的家人幸福的团聚在了一起。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与我同龄的摩显得是那么得坚强与勇敢,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冒着生命危险,顶着一把把利剑似的飓风,任由它们从脸上划过,也要去寻找自己最爱最爱的家人;遇到凶手斯莱特时,随机应变,勇敢地与他搏斗;而再想想看我们自己,遇到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会哭着喊着要别人帮忙,甚至于碰到一点不会的难题,自己也不会努力,直接就拿去问爸爸妈妈。与摩相比,同龄的我们是不是显得太渺小、太无能呢?
当然幸运不会时时从天而降,人人不可能都像摩这样幸运,但只要你像书中的摩一样,乐观、阳光、勇敢、善良,并且还有一颗深爱所有人、关怀所有人的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遇到挫折不要退缩,勇敢的面对,那么即使幸运不会从天而降,你也会像摩一样的把握住自己的幸运与幸福。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原文读后感1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幸福最重要.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而“幸福”二字如何诠释,曾记得,有位校长说过:学生也许记不住校长什么名字,什么模样,但绝对会记班主任,记住任课老师,这就做被记住的老师,是幸福的被记住还是因怨恨而被记住,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做老师了。如果把学生当做魔鬼,那我们就生活在地狱,如果我们把学生当做天使,那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切身幸福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学会寻找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不会从天降,更不会自己找上门来,我们应该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寻幸福和快乐。迎面听到无数声“老师好”时,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当教师节来临时收到学生无数的祝福时,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当我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在认真研究问题时,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惊喜,幸福无处不在,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去观察,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对自己能守住心灵的宁静,有乐于奉献之精神;对学生有着大爱和宽容之心;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有爱,我们才深深的感动;因为有爱,我们才不懈的追求;因为有爱,我们才无比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注重我们自身的成长。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考出更高的分数,也不只是更多的学生考上了好的学校。还要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善良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学生的能力有没有适合时代的需求;我们有没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当我们从教书向育人、从授业向传道、从职业向专业转变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关键是自己调整好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而当我们把教书育人变成一种事业而非职业的时候,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只要带着爱心走进课堂,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是可爱的;只要带着快乐走进课堂,那么再枯燥的课堂也会变得快乐。作为教师,应该用平常心看待名誉、金钱、地位和同事间的关系,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习惯,时刻保持着对健康、对家庭、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心。
我们经常对学生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们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我们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应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原文读后感2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但幸福并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牛顿苹果树上的苹果,不偏不倚地恰恰落在你的'头上。幸福要去追寻、去争取、去感悟、去经营,才能得到。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个简单的细节中,只要你有一颗灵动、敏锐而又细腻、柔软的心去感受它、捕捉它。曾几何时,职称、
读了华阳老师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这本书针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众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从修身、修心、修业三方面解析了教师的幸福人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戒骄戒躁,不再攀比,放松心情,努力工作,乐在其中,幸福就在你身边。
这本书告诉我:阳光心态成就教师的幸福;有爱才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淡泊名利执着于理想之园……它让我知道:孩子的世界,他做主,孩子的心灵,我们呵护,孩子的未来,随他去; “改造世界”,从三尺讲台做起……它还让我去寻觅: “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等生”的内心世界以及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的心声。
“再高的职称抵不住学生的笑颜”这一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一个老师不能因自己的职称和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生,而是要用心教导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热情是无价的。培养学生是教育中的根本,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学生的传承,他的学术生命和精神追求很难继续。所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越的教育环境,是老师们至高无上的职责,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可能仅仅是平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幸福可能仅仅是工作中小小的改进与变化;更可能仅是至亲好友一句鼓励的话。全书按修心、修身、修业顺序讲述小故事,大道理。()作者用心良苦。其实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修好心,修好身,才能修好业。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幸福”是一种感受,再多不幸只要你善于发现都可以变成幸福。更多时候交流让人变得快乐。当我们感觉不公平时,只要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是幸福的。当你用细心、耐心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你就是一名快乐的、幸福的教师。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原文读后感3
忙碌中拜读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第一章。感受最深的是《心胸坦荡,成就君子之风》这一篇。被书中李钰教授的浩然正气,襟怀坦荡而折服。面对学生的成绩,他实事求是;面对学生的贿赂,他坚守职业的操守;面对学生的报复,他坚信人性本善,给误入歧途的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坦荡做事,宽容待人的气度,正是君子的风范。他用自己的君子风范,感化了学生,转化了那颗被蒙上尘埃的心灵。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学习的。
胸怀坦荡,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面对生活中的伤害和误解,你能始终用宽容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泰然处之,这绝对是一种最高的生活智慧。作为老师,只有心胸坦荡,才能直面生活中的小坎坷和小风波,将积极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幸福箴言: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胸怀坦荡,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有如陈年佳酿,年代愈久,酒质愈益醇厚,让人口舌留香回味无穷。他们是真正的谦谦君子。不是咄咄逼人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别人如沐春风,用自己大地般的宽厚,去感化每一颗被蒙上尘土的心灵。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好教师,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更应当拥有坦荡的胸怀,拥有高尚的师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最高长官”时间长了,如果不注意的话,“长官意识”就会表现出来,命令似的指挥,不容分辩的指责,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查其根源,归根结底是教师的修养欠缺,胸怀还不够坦荡。坦荡的胸怀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气度、修养,来自于正直的行为、高尚的节操和是非分明的决断。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拓展自身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才能真正的荡涤心志,扩展胸怀,成就君子之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榜样,给他们照亮成长之路。
在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三省吾身”。用超越和俯视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的利益而耿耿于怀;不会为赢得他人的赞誉而处心积虑;不会为他人的误解而焦虑重重;更不会为生活的重压而折断自己的脊梁。善于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 转化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使自己不断的前进。身为教师,要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学生的一些过错而大发雷霆,不要因为同事的某些作为而郁闷于心。要时时处处严格审视自己的言行,要用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周围的人。尽量将冲冠怒气和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身边的大小诸事。要赏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用一种赏识的目光给学生一种信号,让孩子从中受到鼓舞,会觉得他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才会明辨是非,坚守原则,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要宽容同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战友,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宽容的对待别人就是给自己最好的奖励。
坦荡的胸怀如同一泓泉水,洗涤了所有的污浊,净化了周遭的一切。拥有坦荡胸襟的老师,不为富贵所役,不为诽谤所动,即使在困境中,也决不灰心失意,依然坚持正道,做一盏指引学生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