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的钟声》取材于玉山县乡村教师钟文花在繁重的教学之余,20多年来倾情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助上百名农村“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中多名学生考入了重点大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代理妈妈”的真实感人事迹。
爱的钟声
今天,教育局组织我校四年级师生一同观看了电影《爱的钟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令人深思。
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的父亲被当成了杀人凶手而入狱,最后他的母亲也抛弃了他,无奈之下,小男孩回到了乡下与爷爷一同生活,他成了农村的留守儿童。回到家乡后,男孩的心情十分低落,他来到草丛边燃起了大火,烧掉了书包,偶遇了一位老师摔倒了,他扶起了老师和自行车,最终几经周折他爷爷领着他去老师那求情,让他的孙子去上学。在学校里同学们骂他是杀人犯的儿子,还说他是小偷。看到这里,我心里非常难过,小男孩少了父母的关爱,同学们又远离他。相比之下,我的父母能陪在我的身边,他们为了我的.幸福,给了我无私的爱。没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生活得多么的可怜!相比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感谢父母对我的付出,同时更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和老师对我的关爱。
电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同学们在吃饭,男孩握筷子的方法不对,引来全班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只有老师不厌其烦地教他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并用水在桌子上写下了“坚强”二字,告诉他要学会自己强大起来。老师如父母般的关爱,让他变得坚强,而同学们的不友好,让他感觉到孤独。看完电影后,我懂得了:在班级里要友爱同学,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尤其是缺少父母关爱的同学,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爱。
电影虽然看完了,但我的心里还在愤愤不平,为什么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抛弃他们,让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可能父母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希望父母们也要从孩子的角度想想。这部电影为父母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吧!
电影爱的钟声观后感
今天上午第三、四节课,学校组织我们去报告厅看电影《爱的钟声》,电影的故事情节很让人感动,也使我产生一些感想。
故事的主演是一位友善、年轻的女老师,她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哥哥叫小超,弟弟叫小凡。钟老师的老公姓黄,在城里工作,爸爸很少和孩子见面。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小孩都在一个叫“枫林小学”的学校,但是有些孩子因为没钱,所以被迫退学。而这个故事是一个叫林雨生的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他的爸爸被人当成杀人犯抓走了。他的妈妈也不要他了。他被送到爷爷那里,经过百般磨难,终于能上学了。在学校里他听见同学的嘲笑,他很难过,我那时真想帮助他。
故事到这里,我想对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骨肉啊,我知道你们会说,你们外出打工是为了孩子的生活,可是等你赚钱回来了,孩子有的不认识你了,有的对你陌生了,有的根本不想理你。到时,你们才明白,无论多少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让我们多陪陪孩子,多理解他(她),关心他(她)电影里那些孩子都住在钟老师家里,当他们想认钟老师做妈妈时,我的心都碎了,这些有妈妈就像没妈一样,所以就请家长觉悟吧,关心自己孩子,把爱分给他们吧。
此外,我还想对社会人物说,请关爱留守儿童,把爱心送给他们吧!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关于作文开学第一课八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梦想,在长城上绽放。9月1日,被人们称为“史上最牛一课”的《开学第一课》在八达岭长城上隆重开讲,这节课的中心思想是“我的梦,中国梦”。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起文化内涵中包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坚韧,向上”的精神和“友谊,和平”的梦想。
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试飞英雄李中华,电子商务大师马云,武术高手李连杰,电影明星成龙的儿子房祖名等人士参与了录制,一批少年英雄登台亮相,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节目通过网络征集了全国中小学生的10万个梦想,让同学感到非常亲切。
这开学第一课为什么选择“梦想”做主题?因为,人们意识到了,社要发展,要进步,要生活得的幸福,必须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
坚持梦想,探索梦想,实现梦想!
【篇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是9月1日,是中小学生的开学日,此时此刻我们打开电视,来共同关注《开学第一课》。
我们搜索到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已经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开学第一课》一共有四节课,我最受感动的是第三节课。一位哥哥被雷电击中,失去双臂,他的名字叫杨孟衡,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游泳冠军,但他失败了,于是他又想到了考重点大学,他成功了!一位用脚写字的人竟然考上了重点大学。
主持人又请来了一位失去双臂的哥哥,他的名字叫刘伟,他的梦想是当一名钢琴家,他成功地实现了梦想再一次比赛中他说:“我有两条路可选,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只能用手弹。”当现场又响起了他的琴声时,我们知道成功的背后必定有汗水的付出。
我也要像刘伟哥哥一样,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的梦,中国梦。
开学了,我……
【篇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信自己,快乐成长】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央视一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其中的人和事,给我启迪,使我感动,仿佛给了我奋发向上的力量。
《烽火家书》中的解放军叔叔和他的女儿,在那战争岁月别具感人难忘的幸福情感,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美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是先辈们期盼的。
幸福来自自信。年仅十岁的刘浩,连钢琴的黑白键都看不见,但他充满自信。他靠妈妈针刺的'盲文背乐谱,才三年,却成了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可见努力更多,幸福更多。相信自己,幸福在努力中,成长中。
我要加倍努力、相信自己,珍惜幸福的学习环境,快乐成长。要胸怀宽容关爱,心存感恩、分享、沟通之情;尊敬师长,心胸开朗,快乐成长。正如于丹老师所说:“冰雪融化后不只成水,也带来了春天。”名人的哲理睿言,颇湛深思。
新学年,新起点,借助《第一课》之给力,朝着新目标奋力前行。
【篇四:《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星期五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美在我们身边,内容:分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四个章节慢慢拉开大幕,每一章都那么感动人,姥爷姥姥和我都被感动得落泪了。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和谐美》这一章节。授课老师是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陈一冰。讲的是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伦敦奥运会上靠团队的力量,绝地反击,以零失误夺得金牌的故事。
刘大成哥哥就是一个表率:他能用各种东西吹出美妙的声音。比如说:树叶、针管等物品他都能吹出美妙的音乐。
接下来,奥运冠军的大哥哥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一个小游戏,六个人分成两个队,以各种不同的姿势传递果冻,这是一个要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取胜的游戏。
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我知道了团结的重要,我更知道打造一个强大团队的重要。
冰心老人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美在人身上,才造就人类的美!”
【篇五:《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有三个主题,都以“梦想”为圆心,每课都有两到三个“老师”讲述他们从萌发“梦想”到实现“梦想”的经过。
其中有两位“老师”最值得让我学习。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身上的不足,同时也激励着我。我想说,人生就像一粒种子,受到的压力越多,钻出泥土的小芽就越粗壮。可是有的种子却在艰苦的时候,就烂在了泥土里。而廖智挺过了艰难,用另一种方式让生命绽放了美丽的花朵。
钢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何种音乐都能演奏。郎朗三岁起,为他的梦付出了十九年的时间,终于走出国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钢琴家,他让钢琴的美在自己身上绽放。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我欠缺的顽强和坚持。
看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的小梦,一个一个集成中国的大梦。我们应该有梦想就要坚持,坚持,梦想就能出彩!
【篇六: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今天,老师用电脑让我们看——开学第一课。虽然只看到一半,但忍不住在这张纸上书写下来!
在这一课里,我看见了神九的宇航员杨洋,看见了游泳健将叶诗文,看见了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员们……从他们的话中。我明白了:想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和汗水,在一个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挫折和艰辛……当中国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可能有人也想站上去。但又没有想过,要如何站上去呢?
在这一课里,我看了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司机:吴斌。当他在临死前,冷静的完成刹车工作,保住在车上24个人的生命时。他的伟大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这一课里,我看见了一位老师:邓老师。3年来她用她的爱去关心在海拔1800米的高原小学的学生。3年后,她被孩子的爱所留下来了,她把她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孩子,她是伟大的女老师。当然每一位老师都是伟大的!
这一课主题:美在你身边。美不是外表而是心灵。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去寻找美吧!
【篇八:读《开学第一课》有感】
我从小就想当一位科学家,就像玛丽。居里那样,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要发明许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造福世界!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成功永远是和汗水,眼泪在一起的。是啊,一个个成果的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与痛苦啊。没有尝试过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明白的,更体会不到的。
房祖名说过:成功是因为失败,不放弃。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了,那国家会丧失掉多少有用的人才?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么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功!
不禁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成功是因为你的坚持,不放弃,要知难而上。“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那你强它就弱喽!所以你不能害怕它,要勇敢地面对它,我相信你一定会战胜它喽!
啦啦啦啦啦啦啦,少年强,心飞扬,断了梦路在天上。败不降,最坚强。泪擦干挺起脊梁……
玩是孩子的天性,尽管孩子之间玩的一些游戏难等大雅之堂,但他们却能在不断的游戏中,激发创造的欲望和想象空间,使其沉睡的大脑被迅速地激活,在走上天才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在书店购买图书时,我毫不犹豫得选择了《培养孩子越玩越聪明的80高招》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分十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有从游戏角度阐述了对孩子发展的各方面好处,并且也有举例说明名人小时候是怎样的顽皮,然后长大后有了如何的成就,可以说是让读者更加信服玩真的可以成材!
在阅读中,让我很有感触的章节是第三章与第六八章以及第九章。在第三章中,主要讲述玩出孩子对万物的兴趣。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天赋和兴趣绝对是激励孩子进取的动力。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父母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并不断给予他支持和鼓励。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会在周末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让孩子在课余丰富陶冶情操,所以常会看到孩子们坐在琴房中练琴,有吹笛子、拉二胡等,可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兴趣参加这些兴趣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是家长要让孩子学,孩子们才没办法每个周末痛苦的学习着。兴趣是因人而异的,决不能由父母来主管决定或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所以,父母不应该把自己对于世界的构想加注到孩子身上。
在第六章中,主要讲述让学习与玩乐相融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在班级里比较调皮,常常令老师头疼的孩子,却是我们课堂上的小机灵。因为他们的思维活跃,能举一反三,而且老师提问下去,他们很快就能给你答案,所以在上课过程当中不能缺少这样的调皮鬼。的确,玩是孩子们学习的途径,怎样使玩与学习结合,是我们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周计划的安排中,我们会把游戏融入课堂,把游戏融入区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游戏学习,让孩子们学的起劲,玩的开心!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总是让孩子在家做算术,其实我们幼儿园中所做的数学作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边猜边写,或者是边画边写的方式完成作业的,而家里所让孩子们接触的是直接的数学算式,所以我常常发现孩子们对于直接的算式能很快的算出答案,作业本上智力型的算式却常常想不通。由此我得出结论,那些呆板的算术题框死了孩子们的思维,对于学习还是循序渐进的方式比较好。
在第九章中,主要讲述越玩越聪明的智力游戏。在每周的周计划安排中,有时自己总是苦于没有好玩的智力游戏而犯愁。其实智力游戏不一定要语言类型的,可以有表演,或者是数学类型、肢体动作智能类游戏,这些不同种类的智力游戏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这样的游戏就不会枯燥,而且在玩的过程当中动脑又动手,培养孩子的智力。
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在玩耍中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父母重新认知孩子教育方式的大趋势。孩子应该有孩子的天地,玩更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手段。望子成龙的父母没有错,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让孩子出类拔萃的道路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虽然在书中教会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但我看了这本之后,我同样也觉得其中的一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家园相互配合相信更有效!
我会把好书继续漂流,让更多的老师学习书中所蕴藏的真谛与知识,大家一同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