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
最近抽空看了一部电视剧——《庆余年》第一季。和同事谈起此事,觉得如果不写个观后感,时间花得太不值了,遂写了感想来发。
这是讲述一个带有现代记忆的人,降生在了封建专制、南北对峙的南朝,不断陷入权力争斗、阴谋杀戮、家国情仇,依靠自己的智慧、高人的相助、忠诚的情谊、天降的救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波澜迭起、轻松愉快,大棋局套着小阴谋,虽然剧情还有一些逻辑上的瑕疵,但应该算是中等以上的国产剧集了。故事从网络“爽文”小说改编而来。所谓“爽”,就是故事里的人很爽——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人生一个巅峰接着另一个巅峰;看的人也爽——跟着主角一路春风得意、峰回路转、高歌猛进,起朱楼、宴宾客,决没有楼塌了,只有惊心没有揪心,“宝宝健康、妈妈放心”,观众开心就好。
现在的“影视作品”,最好就是家庭伦理、穿越言情、宫廷争宠,再加上流量明星、帅哥美女、豪宅豪车,满足对精英、高端、富豪的憧憬和对政治的想象,完全不必寄予思想含量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直接告诉你“我是虚构的”、“我就是要很爽”的剧集,虽然少了点深刻,也不会引起内心反思和共情,但比那些移花接木戏说历史、误导小朋友的编排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娱乐也经不住思考,一旦思考,轻松的氛围也就变得严肃起来。剧中主人公常说常想“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但他所关心的“每个人”并不是两国百姓、芸芸众生,而是自己的亲人和圈内人。自己的朋友仇一定要报,那些被他害死、杀死的无名兵丁就如同蝼蚁草芥。所有的圈内人,都是靠血缘、权力联系在一起,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无论在南朝还是北朝,越是底层民众,国家认同就越强烈;上层反而思想自由,有的为了国家以身赴死,有的在两国之间、不同势力之间随时改换门庭,有的只看重文化认同强调文宗文脉。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国家的机器中的一员,甚至绝大多数是暴力机器的一部分。这些设计,一方面是有意为之,主动迎合观众对政治想象的需要,那就是激烈的朝堂斗争、深幽的宫闱阴谋、惊心的算计弄权,另一方面又是无意之举,从主角到路人、从原著到主创,都没有想传递什么确定的价值观,因此出现了求平等的皇子、爱自由的权臣、悯众生的杀手等等,而且完全没有讽喻隐射的意味。上述这些并不是这部剧能吸引人的原因,重要的是主人公聪明、自信、调皮、善良,爱自己的家人朋友,他异于常人、高高在上、机缘际会,寄托着观众们的自我期许、美好愿望和白日梦想。而这些怀揣着自我期许、美好愿望、白日梦想的人们,就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凡的.大多数。
在众多精神生活方式中,读书显得高端而深刻,刷剧就显得低廉而浅薄。对于围着孩子转、围着老人转、围着锅台转的朋友,这种最廉价的精神生活就像背景音,让流动的画面充实到时间中,使得生活显得不那么单调;对于白天枯坐办公室、守着流水线、穿行在街巷的朋友,就像天天吃着食堂营养餐,偶尔来了一顿火锅、烧烤加啤酒一样,那感觉确实挺爽;对看着直播打着赏、刷着抖音点着外卖还天天追剧的朋友,这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没有高低贵贱,看书或是刷剧都可以在反思、体悟和创造中提升精神境界。或许有人能达到主人公反复吟诵的老杜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沉郁顿挫境界,或许能做到剧名由来的“劝人生济困扶穷”的《留余庆》这个程度,也或许就是明白了他常说的“只想好好活着”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
《庆余年》,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好书,也是一部值得细品的好剧。这里有人间至善的亲情,人间至美的爱情,人间至性的友情,有尔虞我诈,有勾心斗角,有利益权谋,有家国情怀……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的是放远目光,谋图大业。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到最后都会成为大义,也许历史告诉了一切,只有胜利者才是真理,只有胜利者才可以书写历史,只有胜利者才知道真相,那些不懂事理的愚民,那些不懂原委的士人……对于范闲,他说:“我不在乎,只要我在时,可以看到我喜欢的花草,听到我喜欢的鸣啼,触摸到我的爱人,这就够了,哪怕我死后洪水滔天,地裂山崩,又与我何干。”自私又何妨,人本如此,对于不是身边的人,何必要投入真感情,虚伪又何妨,只要自己身边的人好,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皇帝,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一个心怀大业的男人又岂会让一位女子压过自己的辉煌,杀死自己心爱的女人,隐忍二十年,所有的一切,便是这位非人似神的男子。冷漠、无情、自私,神一般的男子……对于院长,也正如范闲所说的那样,身为是世间最大的'特务头子,接触着最黑最黑的黑暗,远远看着这世界的温暖。院长身无命脉,孤独一生,真羡慕他,最后死于凌迟,身刮三千六百刀,躺在范闲的怀抱,应该是最好的归宿吧。
庆祝残留的余年吗?因为怕死,所以要庆祝?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争先恐后的为自己的信仰去死的人呢?
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愿有一天「乌托邦」不再是一种空想,愿有一天「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