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部卡通电影,名字叫《马达加斯加》。它讲述的是从小在一个动物园里长大的斑马、狮子、长颈鹿、河马,它们每天都要在动物园里给游客表演节目,动物园给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有一天,斑马非常向往野外大自然的生活,提出逃到野外去的想法,其它三个动物却不同意,斑马只好一个人逃出动物园。后来,同伴们为了找到斑马相继逃出,途中被人类捉到,人们将它们一起装到船上运往非洲。在海上它们遇到了海难,海难把装在箱子里的动物们冲到了岸上。因为动物们在动物园里养尊处优地生活惯了,所以在野外无法生存,遇到了种种困难……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我们现在在家里、在学校不也是象那四个小动物在动物园一样吗?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我们一旦独自遇到了困难,又该如何面对呢?通过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在家里我们不能再做“小皇帝”了,不然你也会象电影里的四个小动物一样离开了父母遇到困难就无法生存,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要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生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家长和老师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锻炼机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6月8号,在高考的最后一天,《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欢乐上映,将大片云集的暑期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影片以密集的笑点、绚丽的造型、令人身临其境的3D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欢快的视听盛宴。
《马达加斯加》第一部狮子Alex、斑马Marty、河马Gloria、长颈鹿Melman为了心目中真正的自然开始纽约大逃亡,误打误撞漂流到马达加斯加岛;第二部这群好朋友在回家途中意外坠入非洲大草原,在广袤而又神奇的非洲经历了神奇之旅。《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狮子、斑马、河马、长颈鹿、狐猴绕道欧洲去往纽约,遭到了动物管制局杜瓦的大追捕,在“政治避难”过程中,得到了一个拥有西伯利亚虎、美洲豹的马戏团协助,共同开始了一次回家之旅。不同于前两部,狮子、斑马、河马、长颈鹿作为绝对主人公在电影中形态各异、锋芒毕露。《马达加斯加3》中角色众多,并且各显神通。第一、二部中狮子的骄傲、固执,斑马的絮叨、大条,长颈鹿的保守与神经,河马的细心与开朗在第三部中都被最大程度的消解,取而代之的是西伯利亚虎Vitaly,一个曾经疯狂追求成功的失意者,在众人鼓励下重新走向辉煌的典型好莱坞
杜瓦队长在与动物们的你追我赶、你逃我杀中,剧情精彩不断、笑料不停。影片通过密集式的笑料来弥补剧情的短板,也将其商业卖点得以最大化的呈现。在第一部中狮子和斑马在大逃亡时结下的深刻的友情令观众动容,在第二部结尾处河马和长颈鹿跨越种族的爱情令观众感慨。在第三部中友情、爱情、亲情因为众多人物的出场、因为密集笑料的制造而被创作者忽略,影片三分钟给观众一次会心一笑、五分钟给观众一次开怀大笑,这种笑料轰炸不免让人想起纯粹以商业为目的的香港喜剧片的剧作模式。
作为一部定位合家欢的爆米花电影,《马达加斯加3》从动画造型、音乐、3D效果,以及引进内地后字幕的二次创作都成功的打造成一部欢乐制造机。
《马达加斯加3》沿用了前两部的御用导演埃里克·达尼尔和汤姆·麦克格雷斯,两人都是梦工厂元老级别的导演,在第三部升级到3D版本后,又力邀曾执导过《怪物史莱克2》的康拉德·弗农加盟。《马达加斯加3》中的角色造型更为丰富,大到角色形象、小到毛发都精心打造,都有着强烈的戏剧效果。穿着粉色短裙的熊虽然丑陋却憨态可掬,杜瓦队长嘴边的一颗黑痣将其邪恶形象点缀得更为立体、生动,即使纯粹打酱油出场没有几次的小狐猴也因为其两只泪汪汪的“灯泡眼”而让观众印象深刻。前两部中自然风光和油画般的丛林画面已被观众熟稔,在第三部动画师门又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和更加绚丽的色彩。单看海报上动物群们色彩斑斓的爆炸头就可管窥一隅,而在影片高潮处,五光十色的马戏蓬、色彩斑斓的道具将观众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中。
影片的配乐也别具一格,《马达加斯加3》的配乐是由著名配乐师汉斯·季默配音,这位配乐大师担任过《埃及王子》、《功夫熊猫》、《超级大坏蛋》等脍炙人口的动画片的配音。在《马达加斯加3》中延续其简单、欢快的风格。女反派杜瓦叫醒下属所唱的歌曲《玫瑰人生》,这首歌曲因曾经是《盗梦空间》的唤醒曲被中国观众所熟悉,模仿戏谑之时也令观众莞尔而笑。马戏团欢欣表演时所配Katyperry的《Firework》,这首风靡全球的励志歌曲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马达加斯加3》是《马达加斯加》系列第一部3D动画片,影片的.3D效果无疑超越了以前任何一部3D电影,长颈鹿将脖子伸向观众时仿佛要把观众卷入银幕,走进动物王国;长颈鹿和河马走钢丝、美洲豹与狮子做空中飞人表演时,此刻观众又仿佛置身于马戏团中欣赏一场真正的马戏表演;斑马在浮云中畅快自由的翱翔,此刻观众身虽在电影院,心已随影像在自然中驰骋。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扑面而来的烟花的绽放,此刻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完全被消除,色彩斑斓的烟花让观众眼花缭乱,让人不禁惊叹电影这门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的魔力。
众所周知,好莱坞大片在非英语国家的接受因为语言的差异存在着接受障碍,比如好莱坞大片在英国就比在法国、德国受欢迎很多。《马达加斯加3》在国内上映的皆为英文原版,为了消除接受障碍,影片在翻译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大量本土化、贴近当下观众的网络语言在字幕中处处可见,“麻辣凤姐、牛13、世界这么乱,装萌给谁看”,还不忘讽刺一番国足,形容猩猩身上的臭味“就像国足一样,有国足就有臭味。”字幕无疑为影片加分很多,也成为观众观看完影片重要谈资之一,这也成为影片口碑营销的重要一环。
《马达加斯加3》作为一部制作伊始就瞄准全球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影片在制造欢乐之余,也不忘输出其美式核心价值观,又充当了一次“世界警察”。对“自由”不遗余力的宣扬,不仅体现在大多数动画片中都会出现的符号化的“自由女神”,而且也会像《里约大冒险》一样去挣脱一切地域、文化、经济的限制去寻找所谓“自由”,当动物们真正可以到动物园时,狮子质疑的说道“home?”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家在这里的概念无以抵挡人们对自由的追求。这种过于宽泛的自由是否可取,对于观众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外,美国“警察”又一次以文化霸权的姿态调侃了一番法国、俄国,动物群们调侃“法国工人受《劳动法》保护,因为他们一年只能工作两周。”而象征美国的企鹅,时刻不忘讽刺西伯利亚虎“俄国佬”,不禁让人联想到年初上映《碟中谍4:幽灵协议》中将俄国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宫炸毁,美俄关系可见一斑。从宏观角度讲,《马达加斯加3》成为了美国形象、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马达加斯加》。
电影里讲了一头狮子、一匹斑马、一只长颈鹿、一头河马,从动物园逃出去冒险的经历。
他们走啊走,来到了非洲,遇到了几只聪明的企鹅,于是他们一起同行。在路上,他们为一件事吵了一架,企鹅们丢下了狮子不管了。狮子和他的同伴们在酒店找到了企鹅,并向企鹅认了错,企鹅接受了他们的道歉。但是,这些动物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于是,他们打电话给一位女警察——她是动物们的`克星,九岁时就打死了一只老虎,之后又打死了许多动物。动物们拼命跑,她拼命追。接着动物们混进了马戏团,认真地学马戏。但是被人看到了女警察在追他们,就问清楚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帮她把动物们捉起来带了回去。就在人们为女警察举办的颁奖大会上动物们在台上表演起了马戏,人们欢呼着,动物们凭着自己的毅力打败了对手,并最后取得了自由!
这场电影很好笑,电影院里时不时爆笑一片。
我学到了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在前面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