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
9月1日晚,我观看了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五位嘉宾为全国的同学们讲了关于他们为国旗添彩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95岁郭德贤老奶奶,她讲述了《红岩》里狱中绣红旗的故事。
现年95岁的郭德贤奶奶就是当年从白公馆虎口脱险的革命同志。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她忍不住为当时遇害的战友潸然泪下。她们因为从来没见过五星红旗的样子,就凭借想象把一颗大星星放在中间,用四颗小星星把大星星围起来,大的五角星代表我们党,四个五角星就是全国人民。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他们为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的我们,难道不该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五星红旗吗?
看着电视,听着郭奶奶的讲述,我不由得想起还没上学时,奶奶就给我讲江姐含泪绣红旗的情景。长大后的我去了渣滓洞,去了红岩博物馆……走在先辈们曾经洒下鲜血的土地上,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作为一名重庆的孩子,我热爱我的家乡,为从家乡走出去的英雄,以及发生在家乡的一个个故事而骄傲。
我们每个同学在成为少先队员的时候都知道,五星红旗是用革命先辈的鲜血染红的。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马上要读五年级的我,在开学之际再听《红岩》的故事,再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心情更加激动。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向国旗敬礼,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向着梦想努力前行,不怕任何困难,不辜负为新中国成立流血的先辈们,用我的实际行动为五星红旗增添新的光彩!
2019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2
“五星红旗随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刚刚看完《开学第一课》,激动人心的歌声依然在我耳边回响。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由撒贝宁叔叔和董卿阿姨共同主持。他们请来了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革命者和工作者,分享了五个关于国旗的故事。
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年轻的时候被逮捕了,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她和狱中的同志们凭着想象绣出了一面五星红旗。可惜的是,她的同志们被反动派残忍地杀害了。为新中国献出生命的革命,用鲜血将国旗染成了鲜红。我们怎么能不感谢和怀念他们呢?
一代代登山运动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让五星红旗在世界的顶端一次次高高飘扬。贡布老人专门写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8个大字,送给北京大学登山队的同学们,也送给所有的中国人。是呀,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中国就能越来越强大!
五星红旗不仅飘扬在世界最高峰,还飘扬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守护国家海疆的安全;还飘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在月球的背面闪闪发光……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上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是我们眼中最美的旗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是我们最崇高的信仰。
《开学第一课》告诉我,中国不再弱小,中国已经变成了富强繁荣的国家。我们现在好好学习、天天锻炼,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爸爸妈妈,更是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为了我们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今天,我为你自豪!明天,你也会因我而骄傲!
2019年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3
为什么五星红旗的颜色那么耀眼?为什么五星红旗的颜色那么鲜艳?因为这凝聚着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信念,因为这是中国革面先烈用献血换来的,所以这五星红旗的颜色足够的耀眼。对于五星红旗,我有许多的数不尽的感情,从小学的升旗仪式开始,直到大学之后的升旗仪式,无论是哪一次,我都怀着无限尊崇的心意面对五星红旗。原因很简单,这面简单的五星红旗其实并不简单。
为什么这面五星红旗并不简单?我无法解释,但是我认为,在2019年9月1日播出的节目《开学第一课》当中,已经给了足够的解释。这次的节目邀请了几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给我们讲述了他们曾经为守护五星红旗做出的奋斗。在他们的故事背后,无论是登山人的不屈,还是守护我们海域的海军,亦或是一名坚守爱国教育的老奶奶,显示出的都是对五星红旗的守护。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守护五星红旗?我想答案很简单,也正是我想要说的,那就是五星红旗的背后是我们无数先烈的鲜血。我们今日生活之所以如此和平,无非就是革命先烈们的付出。他们用用自己的生命,换了了自己得不到的和平,把这些和平留给了我们,既然如此,我们凭什么辜负他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充当借口不去守护五星红旗。
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央视联合制作的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开学第一课》开讲,江苏各地中小学生坐到电视机前,聆听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理想教育课。
节目打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长卷,讲述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让“我为祖国骄傲”成为无数孩子铭记在心的信念。
国旗凝结爱国奋斗者的心血
“五星红旗是用革命的鲜血染红的”,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中,江姐含热泪绣红旗的画面成为经典。这个故事来自原著小说作者、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中的罗广斌一段亲身经历。从白公馆虎口脱险幸存的志士、95岁的郭德贤奶奶在节目中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老人哽咽地说:“想起我们多少同志流血牺牲,就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红旗能够永远飘扬……”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行知分校初一(9)班张想说,“国旗凝结了每一位爱国奋斗者的心血,五星红旗意味着和平与美好,因为英雄的坚守与奉献,我们才能拥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第二台阶”架设的金属梯子,被国外登山家称为“中国梯”。和共和国同龄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参与1975年攀登珠峰、架设“中国梯”的过程。“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在没有食品、没有氧气、极其寒冷的严酷条件下,他们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从北坡登顶,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也成为全世界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夏伯渝在节目中动情讲述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中国珠峰攀登者用汗水、勇气、毅力完成一次次攀登,无私奉献自己,为后来的攀登者架起‘中国梯’。”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五(5)班尤叶,被先驱们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对攀登者们来说,五星红旗是团结拼搏的化身,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随着中国人的脚步,屹立在五星红旗飘扬的雪山之顶。”
科技“和鸣”让国旗闪耀
是什么样的特殊材质,让五星红旗在月背闪闪发光?整个工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玉兔”还能回家吗?……“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来到节目现场,在AR和虚拟技术装点的宇宙背景中为大家答疑解惑。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它们“胸前”的五星红旗也是迄今唯一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完成在月球背面的着陆,让五星红旗成为世界上第一面在月球背面飘扬的国旗。”南师附小六(10)班李王栀霏兴奋地说:“这些平均只有33岁的叔叔阿姨让中国人站在科学的顶尖。我要向他们学习,未来是我们的,我们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为了让在月球背面的国旗不褪色,嫦娥团队通过环境模拟,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找到适合制作国旗的材料和工艺,再进行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最终完美地在月球背面展示‘中国红’‘中国黄’。”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二(13)班周睿激动地表示,对于国旗的研制,仅仅是“嫦娥四号”研制的一个小小缩影。
“‘闪耀’在月球背面的五星红旗是我们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代表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这面五星红旗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让航天梦飞翔在宇宙更远的地方。”周睿说。
开学让孩子迈好“第一步”
9月1日晚,我省“名师空中课堂”首次推出《开学第一课》,分高中篇、初中篇、小学篇和幼儿篇,由教育名家名师用讲座或上课的形式,邀请家长和学生现场聆听并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起始年级的学生及家长通过电视和网络端收看。
今年的主题是“学生如何迈好新学期学习生活第一步”。“我是高一新生季悦宁,带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我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我的高中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呢?我将面临怎样的三年?我真的太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节目现场一位观众提问。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表示,高中育人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节目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南京市银城小学六(8)班梁笑说,聆听《开学第一课》后,她
【篇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0年9月1号晚上8点整,迎来了第十三届《开学第一课》节目的首播。我与同学们相约坐在电脑前观看这档节目。此前,我们已经知道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节目的传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
今年的主题设定与全民抗疫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立足于国家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没有什么比这更刻骨铭心了。看完节目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立足于“担当”“团结”“科学”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钟南山爷爷用自己的故事来鼓励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他讲述了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从医的故事,让我的内心颇受感动。
张伯礼讲到了方舱医院的历史积累,对于生命,对于健康的思考,战胜病毒后才能看到看到人类的力量。
陈薇讲述了疫苗诞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故事经历,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只有坚信,才能成功。
张文宏着重提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通过简单明了的动画形式,提及了“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讲述了十点内容,时时刻刻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健康永远比其他事情重要。
时间一晃而过,《开学第一课》迎来了结尾。虽然只有短短的时间,但从中收获的东西却很多,疫情虽然无情,但人间处处是真情。从中吸取经验,学习其中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吸收正能量,为祖国,为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这便是学习知识的好处,金秋九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节,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暑假的时光的时光,接受新的知识洗礼,抛开之前的玩耍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而在开学前学校统一安排了一节特别有意义的公益节目便是《开学第一课》了,之所以为什么要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无非是为了在开学前稳住军心,通过每年的励志事件进而来更好的学习成长。
晚上8点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时,每一分一秒都历历在目,今年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少年强,中国强的主题,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改变着了我们身心健康,生活保障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使得人民惊心胆颤,人民群众险入了惊慌当中,而在惊慌当中中国人民英雄选择站出来了,那些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天使用自己的生命在默默的为我们付出着,而我们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选择安静的呆在家里,默默的为一线战斗人员祈祷加油着。
或许有些事情亲身经历过才明白并不能用困难这两字来形容了,好在祖国英雄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支撑着共抗宝贵的时光,这段辉煌的历史将会刻骨铭心的印在我们心中。
通过节目上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那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顾生命的安危而一步步向前进着,仿佛在他们字典里没有后退这个词,这一幕让我触目惊心,历历在目,每一次感人的'敬业行动,背后换来的是我们幸福安康,平稳的生活,试问一个拥有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心是多么的强大。而坚守在一线的人大多数都跟我们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也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像一颗天上明亮的星星一般,驱散着周围的黑暗换来了我们的光明,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是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所以我们要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学习,正如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原理。
最后节目还给我们分享了关于病毒的一些防范知识,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多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注重个人卫生。然后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知识为今后的人生做出改变吧!将来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篇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随着暑假的结束,转眼又是一年开学季,面对开学的来临,央视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和往年有所不一样,给同学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疫情的出现,全国人民积极投身战疫中,展示出中国人的刚强毅力。这一期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节目内容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
观看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回顾2020年,原本应该是美好的一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这场灾难的突然袭击,使得人心惶惶,全国气氛似乎被黑色笼罩,许多人在面临生命健康的时候,内心都是一片恐惧与无奈。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白衣战士勇往直前,他们不畏惧也不退缩,坚持不懈地为生命安全而战。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基层的群众,他们同样不畏生死,等待前方指令,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让美好的春天再次回归,人们的生活可以恢复正常状态。
2020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最为艰难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在一线、连续奋战,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同时也为了我们这些祖国的新时代青年树立了强大的精神榜样,他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展现出了身为一名中国人该有的顽强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学习。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们可以感受到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倘若没有他们在前方奋战,我们的生命会受到更加严峻的威胁。这场战疫中,除了医护人员积极抗击疫情之外,我们自身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给自己增加危险的机率,只要人人都能做好疫情防护,那么医护人员的负担也可以减轻些。在这次节目中,我们除了对疫情的认识和更多的了解外,也学习到了一些防疫知识。疫情期间,少去人群多的地方,或者尽量不出门,出门要戴好口罩,与人交谈时保持好一定的距离,平时还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消毒工作。战胜疫情,人人有责,这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每个人都不能逃离,要积极面对。中国人的骨子里自古以来就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存在,在大灾大难面前,展现的永远都是强者的姿态,无论遭遇多大难关依然可以挺过去,这次疫情也不例外,相信晴天的日子很快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