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年期待今夜,岁岁难忘今宵。喝彩也好,吐槽也罢,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就像家家的年夜饭,从来不会缺席。
《拉住妈妈的手》,踏上《回家的路》,《多远都要在一起》。《乡愁》跨越《人间天河》,陪睡意昏沉的父母“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回家”的主题,在今年春晚表现得格外酣畅,格外回味悠长。
“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当金嗓子农民亮起歌喉、广场舞大妈跳起《小苹果》,当留守老人心牵远方的儿子、《从前慢》的怀旧“说一句,是一句”,当内蒙古矿工用几十年孝心将妈妈唤醒时,春晚就不再是为掌声设计的秀场、为点赞定做的艺术,而是心与心对视的相遇,情与情碰撞的交融。
任何艺术形式,最可贵的品质是真挚。这一夜,我们畅饮“回家”,也是醉了。
【二】
2015年央视春晚所突出的鲜明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家和万事兴”。
编导和演出团队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题材,利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呈现和深化,同时注重节目思想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调动气氛、增强互动、润物至深。演出开篇一曲由张凯丽、韩童生、佟大为、李光
春节是举国百姓、举世华人祝福欢乐的日子。2015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众性、全民性、联欢性,强调全国老百姓共同欢乐,强调减舞美不减创意,强调原创制胜、创意为王,比如坚持理念创新,首次分设歌舞与语言类两个演出区,现场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演员的每一个艺术表现细节,双方区域演员通过相互打擂台式演绎“比武”,不断引发两个演出区域之间、场内场外的互动欢乐,能够使演员更加有效地贴近观众,更好地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春晚设置吉祥物阳阳也是个创举,并且首次引进新媒体、云计算加强与观众互动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仅乐享视听盛宴,更在互动中获得快乐。吉祥物阳阳在串场的同时,调动场内外观众联动狂欢的情绪,将欢快喜庆与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美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强化共同欢乐、一起欢乐总体效果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寓教于联欢。
作为民俗的春节凝聚的是中国人对美好家园的想象,对悠久传统的坚守,对家乡故土的依恋。正如费翔的《故乡的云》,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唤起的是炎黄子孙对家国的深沉依恋之情,京剧、杂技、曲艺等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以及歌咏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辉映,激起的则是人们对祖国文化传统的归依与热爱。今年春晚的表现形式格外突出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从而使这个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联欢、顺乎年俗与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为弘扬传统、记取乡愁、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宽阔舞台。雷佳的一曲《乡愁》,真切而艺术地倾诉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也传达出中国人对故土、对祖先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寻根情愫,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张丰毅、朱亚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华好儿孙》,刘德华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当你老了》,以及舞蹈《丝路霓裳》,杂技《青花瓷》,总是能够抓住民族记忆、传统文化当中那些最富于鲜明色彩的方面进行浓墨重彩的表现,另外,无论是传统技艺、武术,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的舞台呈现,表现手法勇于创新,让年轻观众喜闻乐见,很好地实现了艺术熏陶与思想引领的有机融合。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一个真正新的开始,是一个除旧布新、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节日。正如洒扫庭除、铲去杂草,才能开始新的一天一样,中国人更愿意在笑声中与自己的过去挥别,这是真正有勇气面向未来、开创未来的表现。春晚语言类节目向来具有尖锐、鲜明、入心的特色,而讽刺武器的运用,在2015年春晚中成为突出的亮点。比如,岳云鹏、孙越合说的相声《我忍不了》,对现实当中那些缺少公德、行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针砭,以笑声纠偏不良行为。苗阜、王声的相声《这不是我的》剑指腐败现象,发人深省。马丽、沈腾、杜晓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现实中存在的“溜须拍马”现象痛下“猛药”,引起人们的反思与警醒。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是精神洗礼的节日,也是审美养成节日。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凝聚最大公约数,让艺术真正有助于增进国民的价值信心,增进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对核心价值、对共有意识的坚守,2015年春晚善于抓住老百姓日常点点滴滴,进行入脑入心的艺术表现,如沙溢、贾玲、李菁、瞿颖等的小品《喜乐街》,孙楠的歌曲《搭把手》,孙涛、邵峰等的小品《社区民警于三快》,以及刘和刚的歌曲《拉着妈妈的手》,均通过对凡人小事的艺术展示,强化美德、善意与信仰的力量,堪称润物入心的质朴精美之作。
春晚结束了,那满台的喜庆、热烈与祥和,让人们久久回味与沉思。
愿寓教于乐润物入心成为娱乐晚会的新常态。
国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电影《国魂》讲述无牛县县委书记黎岚带来80年代的农民走改革开发之路,期间遇到副县长章迈和一些科技干部的反对,中间出现了村民打工去沿路乞讨、逼债而上吊、砸牌、打人事件等等,从而引发我们深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
党员《国魂》
在建国65周年之际,建政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观望了纪实片《国魂》,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教育。
《国魂》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华大地上,共产党人欲血奋战,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抗争的故事。
影片抒情、感人的叙述了方志敏、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赵一曼、周文雍、陈铁军、龙华监狱、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土等感天动地的故事。讲述了从“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文天祥,到共产党毛主席创立井冈山和红军;从共赴国难的十九路军,到人民解放军威名赫赫的临汾旅;从淮海战役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和平时期;从雷锋、焦裕禄到李向群和抗非典英雄邓练贤、叶欣等。他(她)们的英雄气慨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是靠许许多多的英模和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的。
看了电影《国魂》,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魂》—就是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斗争;就是为了改变她的面貌,踏踏实实的劳动和工作。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国魂》将激励党员同志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教师《国魂》观后感600字
《国魂》是要让我们记住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英雄先烈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精彩的节目:有的节目让人心惊胆战,有的节目让人记忆忧心,还有的节目是歌颂英雄的伟大的事迹。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是课本剧《刘胡兰》这个感人的一幕幕。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而中国又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有的英雄是为了保卫祖国奔赴疆场;还有的英雄是为了保住共产党的机密,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刘胡兰就是这些英雄中一位勇敢的小英雄。
由于叛徒石武泽的出卖,日本人知道刘胡兰是共产党,所以就逼迫乡亲们交出刘胡兰,就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她毅然走向了敌人的面前。敌人用金钱还诱惑她,她不但没有被敌人所说的话而动摇坚定的信念,反而还骂了敌人。刘胡兰为了保护其它的共产党员和村里的群众没有说出任何的机密,她没有
看到这里,我热血沸腾,强烈地感受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自豪和伟大。我从无数的革命先烈的身上看到了那闪光的崇高精神,为了让我们这一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和宝贵的生命。我会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向祖国汇报。
想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勇敢的刘胡兰,她那熟悉的面孔,勇敢的精神和那饱含着对敌人仇恨的双眼使我难以忘怀。毛主席为她题写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小学生《国魂》观后感600字
今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安亭文化馆观看了一场由哈尔滨市曲艺团演出的爱国主义曲艺——“国魂”专场演出。节目以相声、快板、课本剧、小品、双簧、口技、魔术、歌舞等形式,展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彻底解放,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本剧《刘胡兰》。剧中的刘胡兰很勇敢、坚强,小小年纪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心,宁死也不肯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她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和敌人斗智斗勇,周旋到底。最后,牺牲在了敌人的屠刀下,那时她年仅16岁。看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我被刘胡兰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我更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坚强,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