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玩剧总动员观后感聚集86条

玩剧总动员观后感聚集86条

时间:2018-04-01 15:03

听说皮克斯要开拍《玩具总动员3》时候心里是非常吃惊的,因为皮克斯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原创的大师,它不像《快乐的大脚》和《史莱克》一般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故事。于是,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6月16号走进了3D影院,提前美国两天享受皮克斯一年一次的盛宴。

《玩具总动员》系列对于皮克斯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1995年,带着几部短片累积下来的电脑动画制作

《玩具总动员3》的剧情开始于安迪的长大,他已经穿上了牛仔裤,准备迈进大学的校园。玩具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仍然被安迪需要,而因此踏上了一段sunny side幼儿园的历险。第三部玩具总动员在画面的技巧上已经脱胎换骨,哪怕在一个镜头出现很多玩具时依然可以纯熟的展现不同玩具的不同性格和动作。玩具的数量在3部作品中不断地增加,如果说2仅仅是加了区区几个玩具的话,第三部则是全面升级,草莓味大熊、弹性八爪鱼、刺猬先生、爱心马等都是全然不同的新玩具。

第三部中,除了皮克斯招牌式的各处细节笑料之外,加进了更多温馨和刺激的片段。最后在垃圾焚烧炉的段落,玩具们手拉手团结在一起以及最后的结尾,安迪一一介绍自己的玩具时,都感觉眼眶隐隐有些湿润。玩具总动员这个系列在第三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相信皮克斯可以为我们送出更多更好更有深度的动画电影。

作为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之夜“,免不了要出现很多以吓人为目标的活动,但这个”吓人“是建立在乐趣的前提下,像是小伙伴们戴上鬼面具挨家挨户的打劫糖果,妹子们描上暗黑妆饰与众不同人,家家户户扣南瓜做灯,从来没有听说万圣节会把人吓个好歹的,不给糖就捣乱,这是西方一个比较无节操的欢乐玩法,我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倒是奇爱博士沙丹先生有些觉得恶搞。既然万圣节本身就是乱折腾,创意圈大佬们也会很应景的推出一些以”恐怖“为主题的节目,《玩具总动员之惊魂夜》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功夫熊猫》感恩节特辑一样,作为皮克斯镇山之宝的《玩具总动员》也推出了番外短片《惊魂夜》,于美国ABC国家广播电视台(迪斯尼集团旗下的公司)于万圣节近期播放,内容也是相当有料,瞄准了让小伙伴们都吓坏了的恐怖片,特别是本片中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和谐的角色——刺猬先生。

刺猬先生是第三集中新加入的角色,迷人的背带裤,可爱的造型一定会让你忍俊不禁的想去拥抱这个浑身长刺的小动物,而且这个角色一开始就被定义为那种爱唠叨的冷面笑匠,仿佛世间一切都被他看透而脱离红尘而上升到大师的行列。在《惊魂夜》里,这位依然本色不改,从玩具们在漆黑的环境中看恐怖片开始,刺猬就在一旁给各位讲解恐怖片桥段,并且还预知到即将发生的恐怖事件在电影的主线冒险中,陌生的汽车旅馆、漆黑的房间、鬼影绰绰的走廊、四处响声不断,是恐怖电影最爱的场所,但身边有一个边走变解说的角色那就伤不起了,现实中的剧透帝和现场评论音轨自助制造者都令观众抓狂。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刺猬先生不是个职业影评人,至少也得算个阅片无数的B级片死忠粉丝,因为在他口中说出的恐怖片桥段都在剧情中一一应验,往死路跑的主角、无处不在的黑猫、一个个失踪的伙伴,这些耳熟能详的段落放在这部电影,在影评人刺猬的护航之下,用一种恶搞的方式来讽刺恐怖电影那种老套的情节,让这部皮克斯的电影跑了一遍梦工厂动画的模式。

刺猬先生的`一副带有显摆色彩的唠叨不但不令人讨厌,反而当主角们遭遇恐怖事件的时候,这位在旁边一通忽悠,冲淡恐怖气氛的效果,原本的恐怖情节变成了喜剧桥段,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效果。这个角色的存在让一部相当老套的动画变成一部恶搞精品。尤其是当刺猬说出”在这些环境下,队友们会一个接一个的失踪“,话音未落,刺猬就承担起”第一个失踪队友“的重任,这样突入起来的惊悚桥段经过刺猬的加工,反倒让人笑破肚皮,要知道在恐怖环境下创造喜剧效果是非常考验编导能力,观众在紧张中爆发出来的笑声才是发自内心的笑。因此而言这部短片最大的看点是在前半部分,进入到后期越狱的高潮段落中,相反不如前半部分精彩。

电影的主角换成了女牛仔杰西,抢去了巴斯光年的风头,并且也加入了不少新角色,这是皮克斯电影的长项,生动的配角形象总是层出不穷的乱入。短片还承接了《玩具总动员3》的情怀格调,其中看到了《飞越疯人院》、《越狱》和《千里寻主记》的影子。不同的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放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新鲜的活力,所以本片又遵循了皮克斯电影历来的规矩与模式。

《惊魂夜》应该算是大手笔了,不仅汤姆·汉克斯、提姆·艾伦、提摩西·道尔顿、迈克尔·基顿等配音演员全部回归,就连奥斯卡级配乐迈克尔·吉阿米洛也奉上了不俗的背景音乐。本片的导演安格斯·麦克莱恩拍过不少皮克斯动画番外短片,比如《电焊工波力》和《玩具总动员》的另一个短片《小玩具》。不可否认,皮克斯自从《玩具总动员3》之后的作品《勇敢传说》、《汽车总动员2》等虽然依旧精品,但再也没有达到《玩具总动员》系列的高度。这部短片算是保持了《玩具总动员》的一贯水准,并且还以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来演绎。

电影结尾,当玩具们发现蛋头先生”失踪“之时,刺猬先生再次开动吹风机,发表诸如恐怖电影结尾要留一个环节为续集做准备时,没想到蛋头却在一旁自动出现,搞得”影评人“好没面子。这就是该短片的可爱之处,该惊悚严肃的刻意整出出乎意料的搞笑段落,也算是为2015年的《玩具总动员4》做了一回提前预热。

规避措施:在一部动画片中涉及恐怖内容显然要采取相应的避嫌措施,否则美国MPAA(电影协会,设定分级制度)是饶不了动画制作人的。因此而言这部将主要内容放在恐怖惊悚方面的动画并不恐怖反而主题在于拆解和反讽恐怖片,效果相当搞笑。

剧透帝惹人烦:要在平时看电影的时候身边如果有一位”剧透帝“会让人觉得相当郁闷,电影还没看完,结局就被这位透光,那还看得有什么意思(片中蛋头先生就是因为这位的剧透而摘掉了耳朵)?随时对剧情进行靠谱或不靠谱的分析与评论者,也足以让观众愤怒。

乱入版配角:随意变换形态的乐高玩具、性格坚毅但啰嗦的美国大兵,还有一架会组合的变形金刚,很希望变形金刚能跟鬣蜥打一架恶搞《环太平洋》,可惜没有,也许是制作周期的原因。

15年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依稀记得15年前,自己窝在电影院里看玩具总动员那开心的笑声。那时候,电脑都是奢侈品,更不用说电脑做的动画。在现在的孩子看来简单甚至粗糙的画面下,我却笑的前仰后合。15年了,小台灯依旧是如此的欢快的跳跃,皮克斯却如此坚决要结束这个伟大的动画系列,而我们也该长大了。

赋予玩具与生命,这本来就是一个破天荒的创意;而故事的有趣在于,人的世界和玩具的世界是没有交集的。在孩子们面前,玩具只是一堆塑料,只有当人们走开,他们才都活跃起来。导演完全可以把剧本写为,安迪有一天发现玩具们会说话,在无比惊喜的同时而他们成为永远的朋友。但伟大的作品在于,它的想象力永远牢牢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孩子们永远要长大的;这似乎是个美丽的魔咒,如同两个永远无法表达的恋人一样,孩子对玩具的爱,玩具对孩子的忠诚,永远只是单向的奉献。

问题到这里出现了升华和戏剧性的冲突,既然爱无法表达,那这段感情及友谊,忠诚和背叛,该如何选择?这些会不会变?如同电影中所写的那样,孩子们总喜欢新鲜的玩具,他们总要长大,而玩具总要被抛弃,束之高阁,被替代。而玩具们也要选择归于新的主人,或者放弃信仰而流浪。而这样的选择,也都无法让对方知晓。这也是所有皮克斯的动画都带着淡淡的哀伤的原因,这也是玩具们虽然忠于安迪,却始终如此怀疑,不安,担心自己终究会被抛弃的担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三种情况。胡迪,大熊,和阳光幼儿园的玩具。

先说大熊,也许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绝对的反叛,但如同小丑所说,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创伤,才能走到整个世界的对立面?当任何人从天之骄子到街头乞丐,心里都是无法接受的。当你发现,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无法飞向太空,你也不是特殊唯一的那一个,有无数的玩具和你一模一样,等着替代时,你会怎么想?巴斯选择了认同自己是玩具,并忠实的执行玩具的使命。而大熊却选择了背叛和自我放逐。如同电影中所说“你只是块塑料,你被替代了,你被抛弃了,没有人是不可以被替代的,我也不需要主人!”要有多大的爱与恨,才能产生如此决绝的现实和冷酷?而着,恰恰是玩具,甚至是世界的真相,任何玩具,包括胡迪,都清楚。如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在这样的现实下,阳光幼儿园的玩具们选择了自我的狂欢,他们发现,自己只需要是玩具,至于陪谁玩耍,制造欢乐,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开心及自由,这也是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情况。我不在乎我忠于谁,但我永远是我自己,这是自由的代价。导演没有对这一情况做出评价。但他却在影片的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胡迪对安迪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如同安迪所说“他从我记事开始就陪伴着我了。”在玩具总动员1中,胡迪突然发现自己被替代了,有了新的玩具巴斯光年。他内心充满了焦灼和酸葡萄心心理。但导演是阳光的,在两个主人公的冲突中,他们发现了对方的优点,而巴斯也接受了自己是玩具,从而一起为主人服务。而在2中,本片的主题开始暴露出来,“他总是要长大的,你是想被抛弃,还是被世代的孩子所敬仰?”胡迪内心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段注定要分手的感情,关键是你怎么选择。而正如同安迪所说“胡迪,他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英文原文是'he never give up on me",翻译其实包含放弃和失望两重意思。而这,正是所有玩具总动员的精华之所在,玩具和孩子,其实从来就是一体的,任何一个玩具,开初都是玩具。而陪伴着孩子,玩具成了孩子的.投影,孩子也在玩具中见到了自己,我们何尝不能说,正是安迪的美好心灵培养了胡迪坚强乐观,永不放弃的性格?也正是这种坚守,让他真正成为安迪的精神支柱?陪伴他走过那么多岁月?而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而这份感情,却从来没有改变。而在最后,胡迪做了对安迪最好的选择,离开。而安迪也不辜负胡迪的期望,把他送给了最喜欢他的邦妮。

影片的最后可谓是平淡但精彩不断,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短片来看。而这也是让很多玩具迷们,包括我感动的地方。安迪最后把所有自己最喜爱的玩具都在胡迪的指引下,送给了邻居最疼爱玩具的邦妮。当他打开箱子,一件件的介绍他们时,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他把带给他欢乐的朋友都一样样的送了出去,而那个见到陌生人都会脸红的小姑娘,这时脸上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很难想象,在她创造的世界里,她是多么的活泼。而她,也正是玩具们的目的,创造欢乐,也带给自己欢乐。

最后,邦妮看到了在箱底的胡迪,显然,她最喜欢这个牛仔。当她去拿时,安迪下意识的缩手了,是啊,这是陪伴整个童年的朋友,是自己的一部分,他又怎么舍得?然而,好朋友终究没有让对方失望,安迪快乐的和邦妮在院子里玩耍,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安迪把自己童年的美好传承给了另一个孩子,这比放在阁楼上来的更高贵,也更让人叹服。

当安迪的车子远去时,胡迪对他道别,导演也对我们这些看着玩具总动员长大的观众告别。不过,成长何尝不是一次次的放弃,一次次的传承,一次次的放手,离开家,离开你爱的人。我的心在永远在这里,但我要独立远行。我的朋友,所以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是我人生跋涉的动力。而你,永远是我回忆中最美好的东西。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