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好词好句 > 董卓进京好词好句选录90句

董卓进京好词好句选录90句

时间:2019-03-09 07:07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贼去了关门——迟了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

4、花木瓜——空好看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9、飞蛾扑火——惹焰烧身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14、老虎扑食——三股劲

15、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16、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17、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18、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19、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20、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21、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22、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23、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24、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2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26、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7、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28、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29、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30、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31、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3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33、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34、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35、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36、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37、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38、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39、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40、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41、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42、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43、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44、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45、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46、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47、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55、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5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5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1

读书笔记是关于一本书籍的心得和记录,这个周末,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基于对原着的感触和心得,尤其是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觉得非常佩服,所以这篇读书笔记里记录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和评价。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28岁出山,在博望坡一战成名,以几千老弱残兵击败了夏侯惇五万大军,并收复了关羽、张飞、赵云三大将军的疑窦之心,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后便游说江东孙权,以达到联吴抗曹的目的,最后巧妙的化解了多次凶险危机,避过了东吴大将周瑜的谋害。

自赤壁一战,诸葛亮以全面的掌控让刘备为首的集团获得了荆州这一块栖身之地。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随后便是提议西进谋取西川,最终也成功实现,自此三分天下的计策已经完成。

让我感到最不安的事情是,诸葛亮谋划的先伐魏,后取东吴的战略。刘备为了一己私仇在夷陵之战(今天宜昌市)中被东吴名将陆逊采用火攻落得大败,这一次让刘备集团元气大伤,最后才有了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一事。我在想,历史没有如果,但历史上很多大事件都发生的很奇妙,若是刘备真能对诸葛亮的战略言听计从,恐怕历史将必然改写,当然凡是没有万一。

刘备病逝以后,诸葛亮殚精竭虑,最后在益州得以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领兵南征,平定了南方,就是稳定了大后方,于是有了领兵北伐的条件,但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但功败垂成,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都在忧虑中度过,令人唏嘘不已,这篇读书笔记可以说是对诸葛亮一生大致的概括,欢迎点评。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2

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

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三得呀!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3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名著,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神算借东风,长板桥,空城计,望梅止渴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人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我觉得《三国演义》更经典绝妙是在于它的战争前后经过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譬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书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人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地叙述完了这宏大的战争。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鲁肃的憨傻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阻险毒辣,“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关公的忠义凛然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

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而《三国演义》更是一盏明亮的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4

暑假里,我细细品读了古文原版的《三国演义》,那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那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在演绎历史的同时,罗老夫子还善于运用神神怪怪的手法,给文章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让人读之趣味无穷。

在《三国演义》里,会法术的人物可真不少,有号称“地公将军”的张宝,有能呼风唤雨的于吉,有神通广大的左慈,有神机妙算的管辂,他们能驱六丁六甲,呼风唤雨,屈指一算,便能算出人间祸福。他们凭着超能力,或使妖法作恶,或使仙术行善,或用神法捉弄领导,或用占卜预测天命。这些故事时而令我捧腹大笑,时而令我胆战心惊,时而令我喜出望外。

刘备初出道帮朱 剿灭黄巾军时,连斩张宝几员大将,张宝抵挡不住,“就马上披发仗剑,做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刘备大败,后来经人指点,用猪羊狗血泼之,破了张宝的妖术,打败了张宝。作者在这里运用神神怪怪的手法,把黄巾军刻画成一群来路不正、犯上做乱的乌合之众,更加衬托出刘关张等人的勇气、豪气和正气。但我觉得,黄巾军敢于在乱世中抵抗昏庸的统治者,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值得后人尊重。

孙策由于妒忌于吉的神法,害怕威胁到他的统治,命于吉求雨,否则就焚死于吉。于吉登台,仗剑做法,很快就狂风骤起,阴云渐合,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孙策仍然强说于吉是妖人,“令左右斩之,于吉头落地,腔内冲出一道青气,投东北去了。”这里的神神怪怪表现了孙策的心胸狭窄,同时为孙权的登场埋下伏笔。

左慈好心劝曹操退隐修道,曹操舍不得荣华富贵,于是左慈在王宫大宴上掷杯戏弄曹操,这里的神神怪怪体现了曹操的生存理念“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作者在文中加入了神神怪怪,体现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1

1)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 曹操转胎——疑心重

4) 曹操杀人——一乱来一气

5) 曹操用人——一唯才是举

6)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7)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8)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9)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10)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2

1、诸葛亮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2、曹操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3、刘备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4、周瑜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5、张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6、关羽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情深义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7、黄忠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8、鲁肃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9、其他人物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赵云大战长坂坡 ———大显神威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喻人多智慧多)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阿斗的江山——白送

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3

1)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5)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8)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9)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0)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4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5、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8、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