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狐狸的好词:
火狐 跳跃 尾巴 松弛 柔软 外形 脸部 嘴脸 狡猾 眼睛
大摇大摆 毛色火红 身段优雅 四肢匀称 生动传神 东张西望
描写狐狸的好句:
1、一只黑色的.狐狸从树丛里闯出来,一副尖尖的嘴脸,嘴里喷吐着腥臭的气味,脸歪扭着,狡猾地转动着眼睛,然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大摇大摆地朝前走去。
2、狐狸外形似狼,脸部稍长,耳为三角形,尾巴长,毛蓬松,专食野鼠、家禽。
3、一只火狐紧紧地追赶着野兔,它那红色的身体在青山坡上像团跳跃的火球。
4、狡猾的狐狸一旦被猎人捉住以后,还会“装死”,暂时像奄奄一息,任人摆布,但乘人不备,又能突然逃去。
5、每当傍晚,狐狸要出洞觅食了,出洞之前也总要在洞口听听外面的动静,一旦确信无异常情况时,它们便像子弹出膛一样从洞中窜出去,以防不测事故的发生。
6、狐狸那尾巴,像深红的火焰一样,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
7、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优椎,四肢匀称,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着;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生动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8、一个黄色的小丘圆顶上,蹲着一只毛色像火焰一般的狐狸。它坐在后腿上,立着耳朵,狡猾地东张两望。它还不时用尖尖的鼻子,去嗅嗅空气中的气味。
列那狐的故事好词:
1 . 不辞辛苦: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2 .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3 . 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4 .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5 .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6 .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7 . 莫名其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8 .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9 .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10 . 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
11 . 若有若无: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12 . 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3 .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14 .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5 .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16 . 红彤彤:形容很红。
17 . 念念不忘: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列那狐的故事好句:
1 . 冬天的早晨,天气阴凉,列那冻得直发抖。他沿着树林缓缓地走着,东瞧瞧,西望望,一边走一边想寻找食物的办法。
2 . 一天早晨,列那在路上闲逛,忽然他闻到了香肠的气味。
3 . 列那腆起他那膨胀的肚子,拍了两下,“特路恩,其实你应该感谢我才对,痉挛让他们这么痛苦,是我使他们不再受罪。明天我又可以吃到一顿丰盛的午餐了。明天刚好是个节日,我们可以不用为排菜单绞尽脑汁了。”
4 . 特洛来还是比较冷静沉着的,从以往的
5 . 他也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样的大难临头,所以尽管内心慌张,他表面还是装出一副静定自若的样子。他登上屋顶,睁一眼闭一眼,单脚站立,时不时的左顾右盼着。
6 . 您的父亲,他可是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听说,从前法国没有一个人唱得比他更好听。要是我没说错,您本人也是搞音乐的:我记得很久以前您就学会演奏管风琴了,对吗?
7 . 列那不顾一切地冲过去保护它的孩子。它不但鼻子很灵,而且目光也很锐利。
8 . 就在列那扑向特路恩的一瞬间,勇敢的警犬毛尔荷从后面扑上来,一口咬住列那的脖子,挥着拳头就把列那打昏了。
9 . 修士们的武器就像雨点般落到叶森格仑的身上。
10 . 春天伴随着温暖的阳光,在期盼中到来。
11 . 列那带着胜利的喜悦飞快的.跑回家去。于是她的妻子海梅琳和孩子们享用了一顿鳗鱼大餐。
12 . 远处灌木丛中,只传出列那冷冷的笑声宇一句话“贪心的家伙将一无所得。”
13 . 同情的眼泪是为别人的痛苦而掉的,并不因为自己的愿望遭到了破灭,看别人受痛苦就像自己受到痛苦一个样,眼泪就自然而然掉下来了,并不像婴儿那样无缘无故地啼哭。
14 . 列那绝望地坐下来,闭上眼睛。
15 . 列那的鼻子就像他的脑袋一样灵活,绝不会错过一丝美味,更何况他现在饥肠辘辘呢。
狐狸在大家心目中是狡猾聪明的形象,那么形容狐狸的词语有呢些呢?
有关狐狸的词语(一)
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城狐社鼠: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归正守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归正首丘: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有关狐狸的词语(二)
1、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2、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3、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4、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5、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6、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7、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8、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9、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10、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1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2、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3、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14、狐疑不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15、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16、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17、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18、社鼠城狐: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19、首丘夙愿: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夙愿:久已怀着的愿望。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20、集腋为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21、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22、狐疑不定: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23、狐凭鼠伏: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24、城狐社鼠: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25、一狐之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26、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27、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28、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29、与狐谋皮: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3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