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好词好句 > 饿死的鹦鹉好词好句汇合60条

饿死的鹦鹉好词好句汇合60条

时间:2018-12-05 15:03

好词:

笨拙学舌的鹦鹉 能言会语的鹦鹉 巧舌卖乖的鹦鹉

色彩美丽的鹦鹉 鹦鹉 鹦哥 鹦鹉学舌 虎皮鹦鹉

排胸鹦鹉

好句:

笼子里有两只鹦鹉在踱方步,一会儿吃食,一会儿喝水,一不留神,还会“咚”的一声掉下来。那顽皮样,真好笑。

两只鹦鹉也时常蹲在一起,互相一啄一啄地梳理羽毛,高兴时还一蹦一跳,叽叽乱叫。有时两只鹦鹉在笼子里赛跑,一会儿跳到这儿,一会儿又蹦到那儿。

在高高的房檐下,挂着一个精致的`圆形鸟笼,笼子里的横架上站着两只漂亮的鹦鹉。

吃饱了以后,两只鹦鹉对着院子里刚刚开放的桃花,兴致勃勃地唱起了歌。我家的小院里,充满了鸟语花香。

两只虎皮鹦鹉长得一模一样,那翅膀从前到后是一片片镶着大半圈白边的羽毛,构成了斑纹图案。仔细看,还真有些像虎皮哩。

我打开鸟笼,把两只鹦鹉放走了。望着它们比翼高飞,就像春燕剪春一样轻盈、敏捷;听着它们飞行中的鸣叫,就好像为自由而高唱欢歌。

那只蓝鹦鹉,全身羽毛是浅蓝色的,还有一个白色的面孔,远远望去,就像蓝天上托着一朵白云。

鹦鹉高兴的时候,就拍打着俊俏而轻快的翅膀,在笼子里绕着圈飞,一边飞一边“唱歌”,唱得好听极了。此时,它们展开那美丽的尾巴,活像一把五彩缤纷的小扇子。

鹦鹉真可爱,它大大的眼睛,弯弯的小嘴,胖胖的身子,- 后面还拖着一条扇子似的尾巴,一身羽毛光滑漂亮,一看到我们就“叽叽”地唱起歌来。可讨人喜欢呢!

好段:

这两只鹦鹉长得相仿。羽毛呈黄、蓝、绿三种颜色,油亮亮的像是穿了一件丝绒小袄。脖子上有一圈米黄色的绒毛,像是戴着美丽的脖套。圆圆的脑袋上有一撮白色羽毛,配上那对像珍珠一样闪闪发亮的小眼睛,显得多么聪明伶俐啊!美中不足的是,它们的嘴巴像个小钩子,和它们那好看的样子不相称。

一个宫女把一只鹦鹉笼挂在向阳的枯松枝上,拉起青缎笼围。鹤鹉在阳光中舒展一下羽毛,看见一群太监带着乐器走来,忽然叫道:“请皇上用膳!”

—姚雪垠《李自成》

鹦鹉看见人,便嘎的一声从架上扑下来。但是它的脚被链子拴住了,它飞不开。它扑了两三下,叫了两三声,依旧飞回架上去。它望着下面的人.在架上跳了两跳,忽然伸起颈子很清脆地叫着:“春香.客来了,装烟倒茶。”

—巴金《春》

不防廊上的鹦鹉,见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你作死呢?又扇了我一头灰。”那鹦鹉又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鹉便又叹了一声,竟大似黛玉素日吁磋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还都是姑娘素日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黛玉便命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人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凳儿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鹉做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曹雪芹《红楼梦》

【作者简介】张抗抗,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市一中,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当过农工、砖厂工人、通讯员、报道员、创作员等。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

鹦鹉流浪汉

张抗抗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室内的暖气烧得很热,我开了阳台的门透气。过了一会儿,我想去把门关上。就在我把门往回带的那会儿,我的手碰到了一个软沓沓的东西,把我吓了一大跳。那东西黑乎乎凉

用掌托着,举在灯下,才看清是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微微有一丝气息。两只脚爪,一个只剩下两枚脚趾,另一个,一枚爪子也没有,只留一坨光秃秃的脚掌,立在桌上,站都站不稳。

不知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样一个北风呼啸的黑夜里,它必是已经精疲力竭了,为着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它居然能在黑暗中用最后一点气力,奔向一个透出热气的门缝,可见它是一只生存力顽强的鹦鹉。假如我没有在入睡前发现它,天亮时也许它已变成一只鹦鹉的“标本”了。

当然,义不容辞,我承担起动物保护协会的职责。急忙找出一只买鸡蛋用的折叠式铁丝筐,暂且充当鸟笼。小心地放它进去。家里有现成的小米和酒盅,再摆上一杯清水。它睁了眼,似乎慢慢暖和过来。迟迟疑疑地愣了一会儿,竟然就挣扎着抬起脖子来吃米。犹豫着吃下去一粒,然后啄得飞快,一下一下地再也不停。盅里的小米像散金一般飞溅,一会儿便空了,又添满,却很快地浅下去。

这小家伙实在是饿坏了。怎么饿成了这个吃相,像个饿死鬼,我说。

阳台没有封闭,只好先把“鸟笼子”挂在厨房里。垫上接鸟粪的纸板,

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被它喳喳的叫声吵醒。起来看它,一夜之间,竟然“鸟”枪换“炮”,在笼子里上蹿下跳的,很是欢实。米盅早已空空见底,水杯也碰

它竭力想要蹦到那根横着的筷子上去,无奈脚无利爪,笼壁攀缘无着,三番五次地跌下来,仍然是锲而不舍。如此折腾多时,终于瞅准一个空子连爬带跳地登上了那根横杆,摇摇晃晃地站住了,很风光地高扬起绿叶般的小脑袋四下观望,一派轩昂气度。

又喂它米和水。它扑过来,吃得贪婪而疯狂,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间一扫而光。

如此持续地大吃大喝了,几日,它变得身子浑圆,羽毛

吃也容忍了,叫也容忍了。想着外面世界的无奈,只希望它从此在我的笼子里安分守己。

却不,它明显地烦

我说,它一定是要下蛋了。母鸡要抱窝时就是这个样子。

丈夫发笑说,你还不知道它中男是女呢,就下蛋?依我看,它是需要个伴儿。这很容易理解对吧?

然而未等我们去花鸟市场为它寻觅配偶并买一只真正的笼子,了,风云突变。

那一天阳光灿烂,是个难得暖和的冬日。它在厨房里尖声怪叫,闹得不亦乐乎。

丈夫被它吵得坐不住,说一定是想晒晒太阳了,它本来就是天上树上的东西。

就把笼子挂在阳台的钩子上。阳光洒在它翠绿的羽毛上,它昂起小脑袋仰望着蓝天,忽然停止了连日不断的哀鸣,变得非常非常安静,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温柔的光泽。

如果那时我能敏感到,在它这短暂的宁静中,实际上正酝酿着一个蓄谋已久的越狱计划;一个天赐的逃跑机会正在临近——我会加固那只笼子吗?我不知道。

那天.就在中午时分,我偶然走近阳台,一抬头,发现它已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身子悬在笼子的出口,正挣扎着想从笼子里拱出来。我叫一声不好,忙拉开门冲到阳台上去——却已晚了一步。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嘟的一声,像粒子弹似的,往天空射去。

它走得义无反顾,连头也不回,顷刻间就没了影儿。

我甚至没有来得及对它喊一声:你就不能再等一等吗?这种偶尔暖和的日子其实并不是春天。冬季还没有过去,你会冻死在外面的啊……只剩下那只空荡荡的铁笼子,在钩子上晃来晃去。

我们曾经拥有过半个月之久的虎皮鹦鹉,就这样,来了,又走了。带着它伤残的脚爪,和它一次又上次的逃跑的经验,重又返回了它的流浪生涯。

人说鹦鹉实际上一辈子都在不断地设法逃走。即使有伴,它们也仍然会放弃小窝,一前一后地仓皇出逃,开始一种渺茫的寻找。它们在风霜雨雪中被击败被摧残,却仍然固守着无望的期待。有时,它们其实只不过是从一只笼子逃向了另一只笼子而已。但对于自由的冀盼,使得它们永远生活在背叛之中。既背叛笼子。也背叛蓝天。

都以为鹦鹉是一种已被驯养的家鸟,惯性思维使我们走人误区。然而世上还有一种不会学音却一心只想挣脱

废弃的笼子在风中摇晃着。我不知它如今在哪里?也许它早已被冻死在野外了。

但重要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听说八哥很聪明,别人说的话,它一听就学会了。但是鹦鹉也不甘示弱。虽然是比八哥蠢了一点,至少也比它漂亮得多了。 上一年,我爸爸买了两只可爱又漂亮的鹦鹉送给我做生日礼物。我高兴得活蹦乱跳的样子,举起鸟笼舞着,只见它们惊慌得尖叫着,用翅膀使劲儿拍打着。我最喜欢浅蓝色的那只了。它的肚子是浅蓝色的绒毛,两边的翅膀一斑斑的黑线,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嘴巴像鹰嘴似的。可是不幸,另外一只黄色的鹦鹉在一次饥荒中饿死了。

今天,我看着鸟笼里只剩下一只我最喜欢的鹦鹉——浅蓝色的那只。只见它呆立着不动,圆碌碌的小眼睛显出孤独的神情,已经没有惜日的活泼了。我知道这是因为和它生活在一起的伙伴在一瞬间消失了。这时,我小声的在它耳边悄悄地说:“你现在很孤独吧!”它转过头,小眼睛一闪一烁地,翅膀拍打着,用它们小鸟的语言回答我:叽叽……!”我抱怨着,真想给它找个朋友,还一只孤独鹦鹉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暑假里的一天,我刚踏进门口,老远就听见从阳台里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声音。我问爷爷是怎么回事。只见爷爷神秘地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去看个究竟。看见鸟笼里突然多了一只鹦鹉!这时,爷爷才走出来,说:“今天我在阳台上晾衣服,这只鹦鹉就站在桂树上,我就捉了它放进鸟笼里,那时它还没有挣扎呢!”我想:这肯定是上帝赠给这只孤独鹦鹉的礼物。我问那只浅蓝色的鹦鹉:“你现在不孤独了吧!” 还没等它回应,它的新朋友已经抢着回答: “喳喳……!”经常看见它们形影不离的身影,看看那只浅蓝色的鹦鹉,又恢复以前活泼的样子了。

有时候,那只顽皮的浅绿色鹦鹉靠近浅蓝色鹦鹉的身旁,在它耳边窃窃私语,好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喜欢这两只活泼可爱的鹦鹉,陪我度过了这个漫长的假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