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班语言绘本优秀
活动目标:
1、乐意与教师一起阅读,发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
2、初步感知字词:手、脚、尾巴、嘴巴。
3、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娶新娘》故事绘本。字卡“手、脚、尾巴、嘴巴”。
2、大灰狼的手爪、尾巴、大头面具一套,红盖头一条。
3、“喜洋洋”音乐、红色喜字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同时出示红喜的幻灯片请幼儿看
2、提问:“听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入主题。
二、 结合故事绘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主要内容。
1、是谁要结婚啦?他的新娘是谁呢?引导幼儿充分地发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大灰狼究竟想了什么办法呢?会对新娘说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新娘的手长得怎么样?
3、 大灰狼还猜不出新娘是谁,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他会怎样问新娘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新娘的脚长得怎么样?
4、 大灰狼还是不敢确定自己的新娘是谁,他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新娘的尾巴长得怎么样?
5、 大灰狼最后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新娘的嘴巴长得怎么样?
6、 大灰狼的新娘有着长满毛的手、尖尖爪子的脚、又粗又长的尾巴、还有一张长着尖牙齿、红舌头的嘴巴,她到底是谁呀?教师揭示谜底。
三、 结合字卡,师生共同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1、大灰狼对新娘说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手”。
2、大灰狼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脚”。
3、大灰狼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它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尾巴”。
4、大灰狼最后请新娘伸出什么呢?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嘴巴”。
四、幼儿角色扮演游戏:
1、将幼儿用教师准备好的道具扮演成新娘,然后所有的小朋友扮演新郎,用故事中的对话将故事表演一遍。
2、请一名幼儿扮演新娘,另一名幼儿扮演新郎,再将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3、视幼儿的兴趣和课程时间,游戏可反复若干次,加深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及对角色对话的掌握。
五、结束部分:
1、在大森林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在举行婚礼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幼儿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篇二:中班语言绘本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篇三:中班语言绘本优秀教案
一、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图片、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蚂蚁搬豆》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师:蚂蚁很聪明想出了好办法把豆豆搬走,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师:你看到什么?
(2)图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图四,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图六,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小学阶段分级阅读书目
一年级课程书目图画书书目
1.《老鼠娶新娘》张玲玲/文,刘宗慧/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云朵一样的八哥》谷力/文,[英]郁蓉/图;接力出版社
3.《一园青菜成精》编自北方童谣,周翔/绘;明天出版社
4.《最奇妙的蛋》[德]赫姆海恩/文图;李紫蓉/译;明天出版社
5.《蚯蚓的日记》[美]朵琳克罗宁/文,[美]哈里布里斯/图;陈宏淑/译;明天出版社
6.《下雪天》[美]艾兹拉杰克季兹/编绘;上谊编辑部/译;明天出版社
7.《一寸虫》[美]李欧李奥尼/编绘;杨茂秀/译;明天出版社
8.《雪人》[英]雷蒙布力格/编绘;明天出版社
9.《月亮,生日快乐》[美]法兰克艾许/编绘;高明美/译;明天出版社
10.《三个强盗》[法]汤米温格尔/编绘;张剑鸣/译;明天出版社
11.《蚂蚁和西瓜》[日]田村茂/文图;蒲蒲兰/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2.《棉被山隧道》[日]那须正干/文,[日]长野英子/图;彭懿,周龙梅/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3.《彩虹色的花》[波兰]麦克格雷涅茨/原作图,[日]细野绫子/文;蒲蒲兰/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4.《月亮的味道》[瑞士]麦克格雷涅茨/著;漪然,彭懿/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5.《一口袋的吻》[英]安杰拉迈克奥里斯特/文,[英]苏海拉德/图;漆仰平/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6.《大卫上学去》[美]大卫香农/文图;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7.《阿文的小毯子》[美]凯文亨克斯/文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8.《奥莉薇》[美]伊恩福尔克纳/文图;郝广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朱家故事》[英]安东尼布朗/文图;柯倩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神奇糖果店》[日]宫西达也/文图;朱自强/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1.《沙发底下藏着什么》[英]玛格丽特马伊/文,[英]波丽邓巴/图;马烁雅/译;湖北美术出版社
22.《有个性的羊》[德]达尼拉楚德芩思克/文图;王星/译;湖北美术出版社
23.《威廉先生的圣诞树》[美]罗伯特巴瑞/文图;翌平/译;湖北美术出版社
24.《小步走路》[英]赛门詹姆斯/文图;周逸芬/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5.《艾薇的礼物》[澳]芙蕾雅布雷克伍德/文图;林昕/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6.《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英]贝妮黛华兹/文图;刘海颖/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7.《好消息坏消息》[美]杰夫麦克/文图;李兮/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28.《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英]罗伦乔尔德/编绘;冯臻/译;接力出版社
29.《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日]中江嘉男/文,[日]上野纪子/图;赵静,文纪子/译;南海出版社
30.《小蛇散步》[日]伊东宽/文图;田霞/译;南海出版社
31.《古利和古拉》[日]中川李枝子/文 ,[日]山胁百合子/图;季颖/译;南海出版社
32.《西西》萧袤/著,李春苗、张彦红/图;海燕出版社
选书原则
1.凡由国家批准的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简体作品均在采样范围。
2.对于有多种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译本。
3.对于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综合考虑图书价格、装帧质量、插图水平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合理的图书。
4.图书分类上,兼顾国内和国外、文学与百科、人文与自然,力求从多领域打开儿童的阅读视野,丰富儿童的阅读资源,提高儿童的阅读品味。
5. 入选图书,基本经过亲近母语十余年来课题实验的反复论证。具体项目图书,如:儿童诵读项目、图画书项目、班级图书会项目……都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的成果。
坚持研制的开放性,如果发现更好的作品,或者更好的版本,及时更换,确保书目的更新进度。今后原则上每年将公布一次分级书目。
研发理念
1.儿童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尊重儿童语言学习、情感需求、心智发展的规律。尽可能清晰地勾画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
2.经典性:本书单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既包含国外也包含国内,以整本书为主,兼顾一些重要的作品集。同时兼顾人文百科。
3.教育性:教育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儿童文学特有且必须的。但这里所讲的教育性绝不是贴标签式的训诫和教化。
4.课程化:按年级分级,更便于老师们使用。这是本书目最大的特点。亲近母语一直尝试将儿童的文学教育课程化。所以我们这个书目包含:第一,课程书目,第二,拓展书目。课程书目分为图画书书目和整本书书目(在本书目中特指文字类儿童文学作品)。拓展书目分为图画书书目、整本书书目(在本书目中特指文字类儿童文学作品)和人文百科书目,并且根据年级安排适度的配置。
书目结构基于上述理念,本次研发书目包含以下几个板块:
1.课程书目。这是本书目的最基本部分。分为图画书书目和整本书书目。
在设置这些课程书目时,我们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节奏、语言学习能力、情感发展需求等特点。如一、二年级,以图画书阅读为主,基本以一周两本的数量,配置三十二本图画书。而整本书书目,一年级我们只配置四本,二年级我们配置八本,并且尽量采用桥梁书与拼音版或者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三、四年级,我们的图画书书目按照每周一本配置十六本,五、六年级配置八本;整本书书目三、四、五、六年级,我们分别配置八本。
在进行这些课程书目选择的时候,我们的原则与总体原则不冲突,不违背。这中间既包含经典,另外也包含丰富的主题,同时兼顾到作品的风格与特性,也兼顾国内外,同时我们还兼顾到图画书课程和整本书课程的基本特性。
2.拓展书目。在课程书目基础上的延伸,分为图画书书目、整本书书目、人文百科书目。
仅有课程书目的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儿童阅读的需要,毕竟课堂教学无论是时间还是师资力量都有一定的局限,很多儿童更自主的阅读需要在课程之外进行。同时,对于儿童阅读而言,经典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应该包含人文百科中的很多内容。此拓展书目就是为满足这样的需求。既体现阅读的梯度,符合儿童接受的能力,又使阅读面得以拓展。
综上所述,本书目一、二年级总数量为五十五本,三、四、五、六年级为六十本。在书目中具体分类我们以符号标注,便于区分和使用。
书目使用指导建议本书目使用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
本书目中的课程书目应该成为儿童的必读书。文字类的整本书教学应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以教师引领,班级读书会交流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阅读这些最重要的经典作品。
图画书的课程教学要尊重图画书的基本特点,教师应学会讲述图画书,并组织儿童在阅读后进行适度的分享和讨论,将图画书以最适合儿童的方式带到他们面前。
完成课程书目之外,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自主阅读拓展书目中的经典作品,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学校在阅读时间与阅读引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最基本的课程书目,拓展书目可以不做要求。
为更好地使用该书目,我们还为本书目配备相应的使用指导,欢迎大家登录亲近母语网站“课题实验”频道阅读相关课例和指导。
我们的宗旨和希望阅读最终的目的,是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实现自主的独立的阅读。儿童阅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充分解每位儿童的阅读需求,能给每一位儿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同时分级阅读有很多角度和很多层面,其实很多书并不能简单地分到哪个年级,不同年段完全可以读层次不同的书;不同年段读一本书可以读出不同层次的意味等等。
但目前中国的教育和儿童阅读现状,很需要一份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从不同角度关注阅读,关注分级,目的是为更好、更适度地推广儿童阅读,并非为分级而分级。亲近母语此次推出的分级阅读书单,体现的是我们的一份热情、担当和探索,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选择和借鉴。
当然,鉴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书目一定还存在很多不足,更有待实践的检验。我们会在相应的时间里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不断更新、完善书目。恳望各位朋友将你们的经验、意见传递给我们,你们的支持一定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让孩子们享有他们童年应该享有的美好与权利。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经说:“一个社会的样貌,可以从他们如何对待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中看得出来。因为孩子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市民和最大的财富。”我们都在为此努力,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