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好词好句 > 《世说新语》好词好句摘抄集锦80条

《世说新语》好词好句摘抄集锦80条

时间:2019-09-21 00:12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经典段落(一)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蹍之,又不得①。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②。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③!”

【注释】

①屐(jī):木板鞋。底部前后有两块突出的木头,就是齿。

②内:同“纳”。

③安期:王述的父亲王承,字安期,清虚寡欲,为政宽恕,名望很大。豪:同“毫”。

【译文】

蓝田侯王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戳鸡蛋,没有戳进去,就大发脾气,拿起鸡蛋扔到了地上。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他就下地用木履齿去踩,又没有踩破。他气极了,再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口里,咬破就吐了。右军将军王羲之听说了,大笑起来,说:“假使安期有这种性格,尚且没有一点可取,何况是蓝田呢!”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

②疑:迟疑;犹豫不决。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译文】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②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④。”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⑤。”

【注释】

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俩。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谋划反帝室,被杀。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钟繇(yáo):任相国职。

③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④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按:惶、浆二字押韵。

⑤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韵。

世说新语经典段落(二)

任诞 五十三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简傲 六

王平子出为荆州,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得鹊子还下,弄,神色自若,傍若无人。

王平子:王澄。

王太尉:王衍,王澄之兄。

排调 六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王武子:王济。

排调 十一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帝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

元帝:司马睿。

猥:受之有愧。

排调 三十一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俭啬 一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汰侈 一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汰侈 二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著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评:You bet!)

汰侈 十

石崇尝与王敦入太学,见颜回、原宪之象,顾而叹曰:“若与之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敦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崇正色曰:“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甕牖哉!”

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甕牖哉:你身名都安泰,何至于拿穷人作为谈话对象?

尤悔 四

刘琨善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之中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尤悔 十五

简文见稻田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简文还,三日不出,云:“宁有赖其末而不识其本?”

简文:东晋简文帝。

纰漏 一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尚主:娶了公主。

惑溺 四

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

旷荡:宽大为怀。

从其例:照例。

惑溺 七

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蔡公谓之“雷尚书”。

蔡公:蔡谟。

寓意美好的字和词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豆蔻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精卫

古代神话。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后以喻为国忘家。

还珠

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卻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芳草

在中国古典

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还在为找不到ABCB式的成语感到烦恼吗?分享了abcb式的词语及解释,一起看看吧!

1.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2.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3.剑及屦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4.朝斯夕斯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5.以心问心 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6.讨价还价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7.源清流清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8.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9.解铃系铃: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10.以杀去杀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11.元方季方 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12.天知地知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13.将机就机:利用顺便的机会。

14.指空话空 谓故弄玄虚。

15.待理不理: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16.无可不可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17.有一得一 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18.捉鬼放鬼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19.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20.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21.以战养战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22.以毒攻毒 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23.以水投水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

24.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25.以刑止刑 犹以刑去刑。

26.在官言官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27.一通百通 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它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28.以老卖老 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29.以眼还眼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30.以恶报恶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31.混应滥应: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32.无大不大 谓极大。

33.进旅退旅: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34.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35.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36.大错特错:完全错了。

37.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38.有意无意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39.在谷满谷 《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40.一误再误 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41.以夷制夷 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42.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43.悠哉游哉 悠闲自在。

44.知恩报恩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45.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46.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47.得寸则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4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49.花说柳说: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50.堂哉皇哉 犹堂而皇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