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好词好句 > 金色印象好词好句细选50句

金色印象好词好句细选50句

时间:2020-08-30 11:11

林清玄散文集的好段摘抄:

1、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融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煮雪》

2、感若相似,身必同受。芦花枫叶,因秋而发,这是秉持虔诚,与自然呼应。走在人群中的我们,又怎能冷俊孤傲。那供佛的莲花凋谢,尚留馨香一缕,落于水中,则气息清越;焚于炉底,则沉凝厚重,形虽散了,魂却不朽。——《情深,万象皆深》

3、爱情是叹息引起的烟雾,散消之后便有火光在情人眼里暴露;一旦受阻,便是情人眼泪流成的海。——《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4、生而为人,心灵犹如暗夜的天空,从前我们在人间生起的爱有如星星点灯,使我们的心空温柔而明亮,繁华而有致。——《清欢》

5、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寒冬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水,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时,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林清玄散文》

6、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好的围棋要慢慢下》

7、一滴水虽小,清浊、冷暖,却能自知,只要常保一片清澈的`心,相信总有一天定能流回清净的大海洋。——《从容彼岸是生活》

8、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生命的化妆》

9、晨雾总喜欢在松雪楼驻足,伴我等待朝阳初升,等到那轮火红自山头滚跃而起,它便走到云山千里之外,可是我知道它曾在楼畔守护终夜,把昏暗的夜色守成莹洁。——《灵性深处开莲花》

10、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彷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情深,万象皆深》

11、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生命的化妆》

12、乌龙还是第二道最好,涩尽甘回,带着晨曦般的颜色。——《玫瑰海岸》

13、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水中的蓝天》

14、来是偶然,走是必然。——《紫色菩提》

15、如果想以河流的形式流经沙漠,顶多变成一个沼泽。——《林清玄散文》

16、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心美,一切皆美》

17、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灵性深处开莲花》

18、只有我是凡夫,切记。——《境明,千里皆明》

19、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玄想》

20、如果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不够美好,不要先怨怪这个世界吧!应该先看看自己够不够美好。——《紫色菩提》

关于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于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旗山。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电影技术组。曾任台湾《中x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现为专业作家。

在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一九七三年开始)。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在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x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林清玄本人长得没文章漂亮。记得头一次在大陆读者面前露出真容,林清玄自我介绍说:“想生在盛唐,成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为台湾八小家;想长到一米八,不料只长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发’;想长得像陈晓东,但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达摩或十八罗汉;我儿子说,爸爸,你快成伟人了,因为《世界伟人传》上的伟人大多是秃头。”

“小时候还想娶一个漂亮女人做妻子。初中时和同学逃课去看《罗马假日》,看到赫本惊若天人。因为农家孩子以前看到的都是灰头土脸的女人,当时我们指天发誓将来我们中一定要有人娶一个赫本式的美人,但多年后同学聚会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人的妻子像赫本。”

在相恋五年的女友有一天提出分手,林清玄感到晴天霹雳一样惶恐,几天后,林清玄的头发和眉毛都急得掉光了,他自嘲说:“怪不得别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原来癞蛤蟆没有头发和眉毛。”他整天想自杀。他来到花莲海边,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但他发现海边最美的亭子里有个和尚在念佛,于是他想两小时后再来壮烈优美的自杀,和尚们便自愿来值班,不料自杀的人很多便当了和尚“怪不得这里有这么多年轻的和尚。”林清玄发现这个秘密后很高兴,“我不想出家,于是又回到了台北的家。”年轻作家的头发慢慢又长了出来,几年后,还是在一个咖啡馆,一位女友又提出分手,林清玄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说:“只想请你等一下,等我喝完这杯咖啡。”

在前两年,功成名就的“道德楷模”、“人生导师”毅然和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重组幸福的新家庭。此举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口诛笔伐此起彼伏,有妇女组织甚至焚烧林清玄的书。林清玄真诚坦然地说:“婚烟变化来自于因缘变化,没有办法控制。婚姻有时会充满怨憎。一般人离婚别人不会关注,很多名人则臣服于社会上的压力,活在痛苦里。而我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当对生命有一个重大选择时,即使对抗整个社会压力也在所不惜。”温文尔雅的林清玄自信紧强的一面中显示着强烈的个性。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

作者介绍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人物简介

林清玄林清玄,[3]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走上写作之路

林清玄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着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1972年,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在学时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而绘事则暂时抛开了。在世新的时候,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这段时候,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写报导

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林清玄作品林清玄也自认,还未到定下1个风格,1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似一堆对一堆的奖目。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1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散文创作阶段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78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2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岸》等;80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量的第3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林清玄也是大陆读者广为熟知和爱戴的畅销书作家。应广大读者要求,又以真诚之心,感性之笔,把多年来感悟的智慧精华,结晶于《玄想》、《清欢》、《林泉》三册书中。首次公开这些年来的写作心得,使人格外珍惜和感动。

人物评价

林清玄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 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禅理散文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

1.

2.

3.

4.

5.

6.

7.

8.

9.

10.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