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短句
难道是字数短一点的名人名言吗
我找了几个,你看看吧:读书是好的,但必须记住,书不过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行。
——高尔基《在人间》,意思是我们不要盲目地去读,要动脑筋地去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收知识。
批评是一门科学。
——《普希金全集》第七卷,意思是我们要接受批评,不要逃避,因为有了批评,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不会落后的。
学问是光明。
——高尔基《沦落的人们》,意思是我们要学知识,再穷再累我们也要学,知识会给我们带来光明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意思是金子宝贵,可金子却买不来时间,说明了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还要文言文的好,给你几个吧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君子庄正自重而不与人争夺,与人友善,团结友爱却不相互偏袒。
【注】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朱注》:庄以持己曰矜。
然无乖戾之心,故不争。
和以处众曰群。
然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正义》:矜易于争,群易于党,故君子绝之。
党;偏私,偏袒。
群;与人和善相处,而团结众人。
【解】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儒家的处事态度和哲学。
君子尊重自己而不侵犯别人,所以他们的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斗;君子团结友爱而不互相偏袒,所以他们能够合群而不与人勾结。
《八佾》:“君子无所争。
”《述而》:“陈司败曰:‘吾闻君子不党。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上这些说的是相近的意思。
在今天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社会应该提倡的高尚人格的体现。
作为一个正直而有操守的人,其在思想上是应该做到如上所说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并且这里强调的不是说个人的行为上的固持,而思想上的“矜”。
这也是我们一向强调的,“慎”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更是中华民族,追寻“淳善”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这个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教化”的了。
名人名言短句
名人名言非常多非常有名的一句名言是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也就是说,人们所说的天才也都是靠勤奋努力换来的。
急需关于安全教育的名人名言或好句子
1、查隐患及时整改不马虎,纠违章严肃处理不放过。
2、穿马路是左右看,用家电是看插头,用火是要小心,平平安安过生活。
3、安全与吃饭一样重要,安全和幸福一样宝贵,安全同生命一样珍贵。
4、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
5、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6、我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是我安全的主宰。
7、安全要讲,事故要防,安不忘危,乐不忘忧。
8、多看一眼,安全保险。
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9、危险时时刻刻在身边,你不只要不注意防范它。
它就会马上让你死。
10、重视安全,才有平安;轻视安全,就有危险。
11、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违章是犯罪,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12、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没有安全,就没有了天和地。
13、产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14、挣金山,挣银山,注意安全是靠山;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几代。
15、安全警句千条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
千计万计,安全教育第一计。
16、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17、安全两字很重要,不能忘记也不能丢。
万一你把它忘了,灾难就降临在你身上。
18、重视安全,赐你幸福;轻视安全,报以痛苦。
19、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20、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21、互让半步,处处通途。
步步小心,平安是金。
22、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我。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23、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24、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
生命才是学习的本钱。
同学们,让我们共创平安校园,在平安的蓝天下,放放心心学习,前面是一片艳阳天
有关(中国)教育的句子(诗句、歇后语、名人名言)
1乐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冼2、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维克多·雨果3、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
——(法)费提斯4、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伊索5、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苏)普罗科菲耶夫6、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
——歌德7、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卢梭8、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9、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苏霍姆林斯基10、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柏拉图
有什么书有名人名言、短句的书
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