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平淡其实道理深刻的名言有
其实世界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为了路哲理的名气度,不在于说这句话的次数,只在于说这句话的人有没有名
意思为安于平淡而有静中求远的名言或俗语哪些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与世无争超凡脱俗静中情味世无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安步当车平安是福深居简出
平淡 名言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太如意的生活便是平凡的生活,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便是不贵重的东西。
一件事情既然以不平凡的形式开始了,那么它也必定以同样的形式结束。
有关平淡人生的名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这个可以吗~
有关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的名言
二十世纪中国最受人爱戴的美学家宗白华曾经有一个最精炼的概括,叫做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转的一篇文章看看你就知道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个说法现在确实很流行。
而且你居然发现说出这句话的人大都是事业上已经成功了的人们,这让我很高兴,说明你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很强。
但是,你接下来的判断就不对了。
你说在我看来,追求平淡的人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直观判断,而对于作为价值观的平淡,你可能并没有认真地想过。
平淡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种境界,还可以是一种认识。
首先,平淡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比如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处在这种状态下的。
工人去车间里干活,农民去田地里干活,老师在课堂上教书,职员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
这就是常态。
在常态下,一切都按部就班,缺少变化,也缺少波澜起伏。
我们说它是平淡,其实就是说它缺少激动人心的力量。
你说,人们是为了逃离平庸才努力才奋斗的,这里的平庸其实就是人们为平淡的生活状态所下的价值定义。
当一个人总是生活在常态下的时候,可能就会被别人评价为平庸了。
那么其次,平淡是一种境界。
在一点上,你说对了一半。
能够安下神来,返身追求平淡的人,确实更多的是那些体验过繁华,经历过绚烂的人。
不过这不是你说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而是在事物的本质做过深入的探究之后,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的追求。
有一个禅宗故事,说一个老和尚参悟的体会:他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山水中的哲学意味;后来就变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满脑子都是象征;又过了十年,又变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老和尚对自然的理解过程,和中学生作文的过程很相似,刚学写作文时是没词,后来熟练了就变得满篇都是词,等后来长大了真会写文章了,就又出现了很少用形容词的状态。
这样一个少―多-少的过程,是人走向精神成熟的一个必然过程,在生活中,它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常常经历的回归本质状态的过程。
对这个过程,二十世纪中国最受人爱戴的美学家宗白华曾经有一个最精炼的概括,叫做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所以,当你绚烂之后,又能安然地回到平淡的状态,这实在是一种境界。
这甚至是一种很高的心理素质。
你想想你说的冯小刚电影中的那位女明星,她不是无法承受平淡的生活而心理失衡了吗
此外,平淡还可以是人对生活的一种认识。
或者说,平淡可以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我前面说了,平淡可能意味着一成不变的单调的重复,这种单调的重复将导致我们最终的平庸。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又有几个人的生活是惊天动地的呢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波澜不惊的,那么也许我们会培养出自己对日常生活的亲切感来。
把平淡做为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我们就有理由有勇气去热爱生活,尤其是热爱平庸的日常生活。
名人的故事太有吸引力了,以致骗得我们往往脱离了现实环境去幻想一种可能是永远也抓不住摸不着的东西。
现在,当我们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看待生活时,我们应该能做到理解平凡,理解平淡,从而在世俗中追求人生境界,不再像原来那么好高骛远。
我说这些话不是要你不再奋斗。
不,你的奋斗还没有开始。
你还要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你还要经历从来也不曾想到过的挫折阻碍打击和失败。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必然会像别人一样,为摆脱自己平庸的处境而奋斗。
这是每个人的宿命。
我只是想告诉你。
当你经历过暴风雨也见过彩虹之后,你就会明白,平淡,并不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那是一种至美之境。
女儿的话: 其实,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的。
什么是平淡,为什么要平淡,怎么样平淡
我认为这都是得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可以领会的事情。
而现在要我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会比较肤浅了。
不过,自认为还有点墨水的我,也要不吝笔墨,好赖说上几句了。
有不恰当处,还望海涵
厌倦了城市的霓虹,听腻了汽车的嘈杂,恐惧了人们的虚伪。
人们往往会向往桃花源般的人间仙境,梦想与世无争的生活,获得内心的平静,真正达到平淡的境界。
而有了平淡的境界,就会有了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感觉,一切尽收眼底。
再不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源身在此山中的现象了。
同时,境界平淡了,人们就不会被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所迷惑,心中的那杆秤也不会缺斤短两。
因此,把平淡看作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身处喧闹都市的人们渴望幽静田园的生活,向往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美好。
但一般人追求的平淡却难以达到真正的境界。
真要想平淡,环境和心理两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很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双方面的平淡。
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新环境,周遭的环境是平静的,鸟语花香,山肥水美。
没有了都市的杂乱无章:不会再因为堵车而心烦,不会再因为老板不给加薪而怄气,更不会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利而沮丧,美好的环境给予了人们平淡的条件;可是,人的内心深处却不一定能够作到所谓的平淡。
也许你会放心不下同行们的命运,依旧留恋职场上忙碌的快乐;也许你还在意别人眼中的你,也许你还关心别人口中的闲言碎语,也许你还不能忘记昨日的风光,也许...... 总之,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很平淡的环境,而我们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让内心平静、平淡下来。
换言之,平淡的境界是很难以达到的。
先前我已经说过,一个人是否已经领会了平淡的含义,跟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
正值年少的我们,追求的是成功的喜悦,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激情。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走过来对我们说:不要再执迷不悟,放弃你的理想吧,从现在开始要过平淡的生活
那么我一定会认为这个人是个疯子
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成年,阅历已经非常丰富,那么无论他是否已经达到自己的目标,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一个人才有可能去追求平淡的境界。
平淡的生活同样是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的。
你要是让二三十岁的人去过平淡的生活,那恐怕你说烂了嘴皮子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这个年龄的人具有最强烈的好奇心,胸怀强烈的斗志,拥有无限的智谋。
积攒的能量将会一发而不可收。
那么,平淡对于他们来说,不但是一种浪费,更是无稽之谈。
但是,不用你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就已经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每天到市集转一转,和街坊邻里聊聊天,就是生活的乐趣。
平淡对他们来说,是享受
七八十岁的年龄,已经走过了大半的人生,平淡的意义是最能体会的。
而二三十岁的年龄正是黄金岁月,真是散发光与热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谈论平淡,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波澜不惊的只是生活本身,而我们需要的是改造这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它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
该激烈的时候就激烈,刚平淡的时候才平淡。
没错,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雨后的彩虹就是激烈过后的平淡,它很美丽、很诱人
但是,只有经过了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绚丽的彩虹。
那么,请不要再讲述平淡是多么的美好,那只是不同年龄层的人不同的体会罢了。
也许几十年之后,年轻的我们自然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