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南一楼后面,那个圆形的石像有什么深义
世界文化名人园
世界文化名人园坐落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眼镜湖边,由校友捐资50万元兴建,几根擎天石柱支撑着一段弧形的大理石墙面,上面镌刻着苏格拉底、老子、爱因斯坦等十位中外文化名人的名言。
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是,这段弧形的墙面有意留有一个缺口,设计者称,希望由我们学校的青年学子们去填补这段空白。
或者是东三门前的那个石凳
做女生好观点的证明(名人名言)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魂兮归来
(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靖泉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
从端午节的起源来看,它并非为屈原所设,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屈原却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
他感慨:“端午与元旦(解放后改称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竟然成了纪念一位诗人的节日,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 1953年,屈原与哥白尼等文化巨匠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在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2000多年之后,这位被华人世世代代纪念不息的诗坛巨星和历史伟人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生在中国,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
蔡靖泉说: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和文化精英,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然用如此传统和隆重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继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屈原人格范式的当代意义 长江大学文学院孟修祥教授认为,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武汉大学教授李中华说:“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屈原并不是为发思故之幽情,而是要用当代人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今人有启迪意义的东西。
”他认为,2000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值得今人关注和继承。
比如他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还有他的法制思想,在其政治主张中,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
再如他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中华强调:“屈原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不是僵硬的教条,其坚韧的求索精神,表现了他试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探求心目中的美政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并对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爱国主义旗帜的永恒感召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
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念龙说:“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但最终仍得以肯定。
” 他认为,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
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
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
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 “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顾久幸和何念龙等专家认为:“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张扬和继承。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他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文化传统,让文学真正成为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这种原创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文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划时代
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什么
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以上回答来自★糕调★小说团@坐看枫临晚 】【如果满意的话麻烦采纳为满意答案哦,谢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