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有关的诗词
《晨游嘉陵江畔》昕阳朝霞满天辉,红波绿水鱼夫忙。
一横老桥卧嘉陵,一竖古塔立山间。
关于南充的诗歌
心中的家乡,我的家乡,这里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亲爱的家乡,我爱你~南充
描写莲藕的诗句
贤良送莲藕(宋·姚勉)京陌尘肺肠,藕莲带湖香。
羡君一叶穿花底,醉筒月露凉。
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莲藕付庖人煮熟以进因戏成之(明·范景文)曾笑圆方竹,而今煮藕丝。
不教冰漱齿,空想雪流澌。
莼菜能加豉,晶盘也下匙。
知君蒸法好,何以处哀梨。
代罗敷诮使君(唐·曹邺)麋鹿同上山,莲藕同在泥。
莫学天上日,朝东暮还西。
海陵之堡城 其二(宋·毛珝)傍城三十里芙蕖,怪底繁华浙景无。
元是近边农事少,全凭莲藕当官租。
悲秋辞(宋·白玉蟾)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
句 其二(宋·邵焕)玉腕枕香腮,红莲藕上开。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其二(宋·黄庭坚)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四川南充简介
南充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老嘉陵江畔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地理坐标北纬30°35′~ 31°51′、东经105°27′~ 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
[编辑本段]二、历史沿革 南充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
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属巴国,周为巴子国属地。
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十一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
秦代郡县建置依旧。
西汉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
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
东汉兴平元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
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
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
东晋时,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
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
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五代时,州县设置未变。
后唐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
北宋,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
南宋,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
明代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
清代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中华民国初,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
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
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
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
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
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
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
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南充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
2003年,全市辖有180个镇、302个乡。
市区建成区面积2006年为57.4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69万人。
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
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代管阆中市。
地形以浅丘为主。
年平均气温约17.5℃,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