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梧桐花的诗词
《道旁桐花》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桐花》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
信是土宜别。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
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
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年代: 宋 作者: 柳永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描写梧桐树的句子
1. 风中桐树大力摇晃着,枯黄的叶片兀地而起,迅猛如旷野里的群鸟,继而旋转、飘铺天盖地,那景象,奇异而壮观。
2. 秋天的梧桐树像手掌一样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枯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像蝴蝶一样飞舞,一防秋雨飘过来,打在我们的身上,觉得冰凉的,可是,梧桐树的树干的皮一层层地脱落,但它不怕寒冷,像巨人似地挺立着,把寒风卷起的沙粒挡住,与严寒进行搏斗。
记得有首诗句似:……梧桐花落已秋深。
写的是关于时过境迁。
有没有那首诗
李煜相见欢》:寂寞,深院秋白居《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不知道是不是以上之一
-------------------------------------------*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日希]。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周紫芝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忆秦娥*黄机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桂枝香*张辑梧桐雨细,渐滴做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
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萧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描写梧桐花的古诗词 ,不要言情,只要对梧桐花的细节描写即可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
李珣 菩萨蛮其他的找不到了,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梧桐”的诗句有哪些?
【年代】:北宋 【作者】:张耒 【作品】:夜坐 【内容】: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春去秋来,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阑人散草草,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 依前黄叶西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阵子 【内容】: 燕子欲归时节, 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 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 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怀言不尽, 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撼庭秋 【内容】: 别来音信千里, 怅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天遥云黯, 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采桑子 【内容】: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行香子 【内容】: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
惜年华、今与谁同。
碧云零落,数字征鸿。
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 想天教、离恨无穷。
试将前事,闲倚梧桐。
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忆秦娥 【内容】: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保。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更漏子 【内容】: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列女操 【内容】: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
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风 【内容】: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1],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2]。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早起 【内容】: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