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人生无常,感慨时不我待的诗句有哪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破阵子》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叹花》 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感叹人生无常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叹人生无常古诗词
1、浣溪沙【作者】晏 【朝代】北宋一曲酒一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2、水调歌头【作者】苏轼 【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诉衷情【作者】陆游 【朝代】宋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
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
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4、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 【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5、江城子【作者】苏轼 【朝代】宋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求 表示人生无常的诗句
回前诗 曹雪芹 浮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罗邺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哭赵州和尚 王镕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辉。
影敷丈室炉烟惨起禅堂松韵微。
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满江红 刘敏中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
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
风*俄瞻衡宇月明照见寒江底。
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无所作,谁成非所望,何悲喜。
谓人生得失,卷舒天耳。
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水调歌头中苏轼感叹人生无常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 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 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 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 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 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 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 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 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 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 “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 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 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 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 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 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 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 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 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 “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 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 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 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 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 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 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 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 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 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体现人生无常,感慨时不我待的诗句有哪些
但愿久,千里共婵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所作,这一时期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表示人生无常的诗句
悲愤诗 【魏晋】蔡琰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短歌行 【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唯有杜康。
感时 【唐】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闲吟 【唐】 人生不富即贫穷,光阴易过闲难得。
偶吟 【唐】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
咏怀 【唐】白居易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可叹 【唐】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赠宣州元处士 【唐】杜牧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示爽 【唐】 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杂兴 【唐】皎然 人生分已定,富贵岂妄来。
将进酒 【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无题 【唐】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点绛唇 【宋】黄庭坚 世情梦幻。
复作如斯观。
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
传花枝 【宋】柳永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风流子 【宋】陆游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乌夜啼 【宋】欧阳修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
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踏莎行 【宋】晏殊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