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两句话都带鸟的诗句

两句话都带鸟的诗句

时间:2018-07-14 06:37

篆刻一般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什么?

贾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看到的人都很惊讶。

当时担任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没有停止做推敲的手势。

忽然就被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

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滞留了数日因此与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好朋友。

贾岛:唐朝诗人   岛初赴举京师:贾岛当初到京城去考进士   赴举:参加.   京师:京城(长安)   得句:想出诗句,一般指一句或两句   始欲着”推“字:开始想用”推“字。

着:用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吟哦:吟咏.   :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韩愈吏部权京兆:韩愈代理京兆尹   左右拥至尹前:随从人员(拿下贾岛)带到韩愈跟前   讶:对……感到惊讶.   具对:全部详细回答   云云:如此.  炼:锤炼,申引为反复思考.  俄:不久.  立马良久:让马站住很久.  留连:舍不得离开.  权:代理……职务.  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   第三节:指韩退之仪仗的第三节.   尚:还,仍然.   已:停止.  俄:不久,指时间短.   神游象外: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神:精神 游,离开.象,眼前事物.象外:现实生活,眼前事物之外.   车骑:车马.  辔:驭马的缰绳,这里指马.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布衣:平民,百姓.   引手:伸手.   遂:于是就. 至:到...某地.推敲: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

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

韩愈想了想说,用“敲”字好。

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的字句,反复琢磨。

后蜀 :“﹝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

不觉行半坊。

观者讶之,岛似不见。

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

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

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

顾问欲责之。

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后因以“推敲”指斟酌字句。

亦泛谓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宋·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明·《过陈守经留饭海棠树下赋得夜雨剪春韭》:“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清· 《桃花扇·投轩》:“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

”吴组缃·《山洪》二:“三官认真的沉着脸,觉得这话值得推敲。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

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

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用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写一篇小短文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 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村里的炊烟袅袅上升。

[出自] 东晋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

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④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⑤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⑥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⑦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⑧荫:荫蔽。

 ⑨罗:罗列。

 ⑩暖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两句写乡村远处的村落。

因村落在远处,看起来隐隐约约,所以用“暖暖”来形容,“暖暖”即昏暗不明的样子。

“依依”是轻柔的样子,村落里的炊烟在微风吹拂下袅袅上升显得很轻柔,所以用“依依”来形容。

这里描写的乡村景物很平常,语言也很朴素,但读者却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天然的情趣。

宋代苏轼说这几句诗“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则是指它在艺术上自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赏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他少怀大志,因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极端黑暗,抱负无由伸展,只做了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便辞官归田了。

组诗五首,就是诗人四十一岁时辞去任职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归隐后的第二年写下的著名诗篇。

刚返归田园,此时诗人的心中该是感慨万千,很不平静的。

李白这时唱出的诗句是:“空名束壮士,薄俗异高贤。

”()“我纵五湖棹,烟涛姿崩奔。

……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其愤世嫉俗、摆脱拘束的激情直泻而出,溢于言表。

但是,陶渊明的这首诗让人读来,却显得心平气和,从容不迫。

诗的前半部,是作者对往事的追述。

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像一个饱经人世沧桑的长者,将他对往事的无限感慨,融入淡淡的言语中,怨与恨对于他来讲,似乎已是很淡漠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句中“三十年”据吴仁杰说当作“十三年”。

因诗人自太元十八年(393)出任江州祭酒,至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为十二年,此诗写于归田的第二年,恰好十三年。

开篇即揭示了诗人性格与生活遭遇的矛盾。

他本来是一个守拙任性、嗜爱自然的人,偏又误入仕途。

时间短暂倒还罢了,而一去竟是十三个年头。

反复吟咏,隐隐感到句中包含着一腔势不可遏的激忿之情。

十几年的仕宦生活,诗人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蝇营狗苟的势利小人;不知目睹过多少长官的作威作福;不知多少次违心地服从上级的差遣;也不知多少次强颜欢笑地送往迎来;行役途中的风霜雨露;对田园生活的彻骨思念,都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痛苦与烦恼。

所有这些就像团团烈火时时在胸中翻滚燃烧,一旦摆脱官场生活,便喷薄而出。

如此难以抑制的激忿之情,诗人写来却平淡无奇,明白如话。

正如苏轼所说:“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表面质朴而实际美丽;看来干枯而内涵却丰富厚实。

“寄至味于淡然”正是陶诗艺术上一大特色。

有人说陶诗的特点在于“真”,即本色。

如上述开头四句,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只是真实地叙说自己出仕以来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深切感受,那心迹的自白,胸怀的袒露是感人至深的。

以“尘网”喻仕途,可谓入木三分,其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无以复加,再冠以“误落”二字,更见出诗人悔恨之情。

一个“误”字,既充满着对仕途官场的厌弃与否定,又饱含着对往事的无限悔恨与沉痛自责。

与“知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相互参照,越发见出诗人为没在仕途上走得更远、陷得更深而感到庆幸。

在一般人汲汲于“招权纳货”、角逐功名利禄的时代,陶渊明独能不苟合世俗,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理想,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下半段,诗人像一位热情的主人,略含夸耀地介绍着身边的园田草舍,鸡狗桃李,而并未直言此时轻松欢喜的心情。

但就在这不紧不慢的述说之中、平淡无奇的诗句里面,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浓挚的情感——挣脱笼网,重返自然的欣喜与愉悦。

就本诗感情发展线索而言,开篇追悔自身的“误落尘网”,而今得以归耕田园,径直与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七、八两句相衔接岂不自然成韵、顺理成章

然而诗人别具匠心,其间运用传统比兴手法,陡然插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追述往事,颇耐人寻味。

恋乡怀土,人情之常。

历代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以无限深情歌咏过这一主题:“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其一)“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张协)“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陶渊明以“恋旧林”的“羁鸟”和“思故渊”的“池鱼”自况,用比喻代替抒情,借艺术的暗示力量以抒发当日羁身官场梦想田园的郁闷心情再贴切不过了。

语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然界的鸟和鱼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和热爱、向往自由分不开的。

陶诗这里的“羁鸟”、“池鱼”则是从事物的反面落笔,秉性酷爱自由的鱼、鸟一旦被囚禁于狭池、牢笼,揪心的烦恼,无穷的怨恨何以忍受

欲以挣脱羁绊复“返自然”的心情该是多么急切啊

关合上文,就越发加深“性本爱丘山”的诗人对“误落尘网”的愧疚与悔恨。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正是诗人这种心迹的自我披露。

“羁鸟”、“池鱼”两句,乍看似觉突兀,细加寻绎,山断云连,与上文是一脉相通的。

随着诗人意念的流转,欲归田园而不得的苦闷心情进一步深化。

在行文上,仿佛高山流水,骤遇一丘一石,顾盼回旋,波澜顿生,显得格外顿挫有致。

曲笔为用,变幻不常,不仅避免行文失之过直,且令读者回味不已。

就艺术表现可谓一击两鸣,一箭双雕。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此两句伏应转接,承上启下,既收束了“误落尘网”思念田园之苦,又引出下文对田园生活的歌咏。

当诗人十二年来饱尝了仕途的忧患,对官场生活极端厌倦的时候,一朝归田,如释重负,身心得以舒展,痛苦精神获得解脱,其心情之愉快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眼前日夜梦想的田园自然景色,诗人这样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方宅茅舍,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极平凡景物,出现于诗人笔下,便含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初读似觉语甚琐屑,反复吟咏,正见出诗人去忙就闲离开官场初回农村时的新鲜、欣快之感。

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详点细数,甚而对一草一木都满含深情,不肯轻易放过,如此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色便足以构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之诗人融情于物,情景交融,更给读者以身历其境之感。

诗人这里用的是淡笔白描手法。

状榆柳桃李,没敷以五颜六色;写狗吠鸡鸣也绝无声态描摹;“远人村”信手以“暧暧”稍作点染;“墟里烟”漫笔用“依依”略加陪饰。

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

正如陆时雍所说:“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亦流动矣。

”(《诗镜总论》)“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

(同上)意象具足,神情毕现。

这里与其说是写景,勿宁说是诗人恬静闲适心境的外化。

这里的景物分明带有诗人浓重的理想成分,是现实和想象综合而产生的意中之景。

诗人以意写境,以写意为主,而对借以表意的景物本身只是点到而已,就无须再作穷形尽相的描写了。

张戒云:此诗“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

(《岁寒堂诗话》)景物的人格化、个性化,使陶诗具有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

巧于斧斤者每病其拙,殊不知这正是陶诗写意传神的妙处,也是他超越同时代及其后来许多诗人的地方。

映带下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是那样的清新、淳朴,村居生活是如此静穆、安闲,比之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恰恰构成强烈的艺术对比。

对田园生活的倾心热爱与赞美,正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与否定。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结尾依然用比兴,反复玩味极富韵致。

它给人一种艰难跋涉后放下重担长舒一口气的轻松愉快之感。

其间既凝聚着离开自然的悲苦,也积郁着未返自然时的渴望;洋溢着已返自然的喜悦,也蕴含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决心。

照应开篇“性本爱丘山”,正前呼后应,首尾圆合。

虽出语平淡,然淡而有味,不仅显示了通篇艺术上的完整性,而且结得清音有余,收到了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其它田园诗有其独特的抒情方式,他不像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痛快淋漓,一任自己感情的倾泻。

他是一位睿智诗人,也是一位理性诗人,即便直抒胸臆也总是宕开一步,表现出一定的节制。

即以此诗而论,诗人侧重抒发离开官场初归田园的欣喜之情,但他并没专在“喜”字上做文章,甚至通篇连一个喜悦、高兴之类的字眼都没有,只是将身边平凡的景物及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如实地叙写出来,让读者通过浑融完整的意境去品味、咀嚼诗中隽永的意蕴。

诗人的抒情不似悬腾飞瀑一泻无余,而像清幽的涓涓泉水从心底缓缓流出。

我们依稀在倾听诗人轻轻弹奏自己的心曲,时时拨动自己的心弦,让人感到是那样的自然亲切,平易近人,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的感染。

《归园田居》“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没有丝毫雕琢斧凿之痕,“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陶渊明在此诗中将其自我非常自然地融合入他所叙述和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如同泉水中之甘甜。

其作品的独特味道,也就正在于此。

这种融情于景,铸我于物的表现方法,是构成陶渊明诗平淡、自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此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关系。

有些文学作品,尽管作家所选用的题材是相似的,所抒发的感情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的不同,而导致作品艺术风格的迥然相异。

该诗中陶渊明所运用的语言,是那么浅显易懂,不见丝毫雕琢痕迹,可以说是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程度了,确实是在直接用“田家语”在写诗了。

这是作者将他的深沉诚挚的感情用非常通俗朴素的词句表达出来的,就好像多年的佳酿,尽管有着沁人的香馥,但看起来却是晶滢透亮,如同清水。

我们读其诗,能获得一种朴素的美、自然的美的享受,而且百读不厌,愈读愈觉其隽永。

宋代文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读邰不疑学士诗卷》)所谓“惟造平淡难”是指诗歌中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且有很大的容量,且具感染力,作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非常困难的。

大量出现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蕴意深厚却又明白如话的语言,不仅是“前无古人”的,就是在他身后一千多年的文学史中,也是极为鲜见的。

这是陶渊明贡献于中国文学的一条宝贵的艺术经验,也是他的田园诗历久不衰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的意思及全诗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意思及全诗 “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名句及全文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全诗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推敲”这个词源于哪位诗人的一个著名典故

推敲词出自哪位唐代诗人贾岛的《总龟》。

作品原文岛初赴举,在。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作品译文:贾岛第一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思考这事没决定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看到的人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

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滞留了数日谈论作诗)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好朋友。

岛具对所得诗句“具”是啥意思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2、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阿基米德)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4、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 (巴尔扎克)5、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6、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7、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泰戈尔)8、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哥尔斯密)9、明智的人绝不会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莎士比亚)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11、即使翅膀折断,也要用心飞翔。

(张海迪)12、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汪国真)13、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14、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

(马克•吐温)15、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睛也是雨。

——汪国真16、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贝多芬)17、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1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19、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出自哪位诗人?

源自前人诗话中,作者已不可考,唐朝诗人的诗,其中有一句是“沙鸟带声飞远天”,季老读的那本诗话中取这句的前五字来对。

后来,季羡林先生在提及。

  作者:孤峰倨坐  看季羡林先生一篇写荷花的文字,题目是,其中说到前人诗话中的句子“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季先生介绍说“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是什么诗话,我没能考出来。

而这认为不工的两句诗,却觉得很有意思。

  不妨分析一下这两句到底哪儿对得不工。

“池花对影落”,上联属于二平三仄尾的五言句型,这在唐五言诗中不算很罕见。

据的做诗机程序统计,在中,有三仄尾的五言诗占五言诗总量的大约百分之七。

因此五言三仄尾的诗句应不算出律。

而且作为二平三仄尾句的下句,格律形式是“仄仄仄平平”,且第一字可变通。

“沙鸟带声飞”,我们看看这下联的平仄,就可以知道至少从格律上来说,这两句没有对得不工的地方。

要看哪里不工,恐怕还得从这两句的用词上来分析。

  可是池对沙,花对鸟,对影对带声,落对飞,一目了然,用词上实在也不能说不工。

  我们一般说工与不工,无非是指音律相对与词性基本相同。

可是根据上面的分析,那一联在这两方面都无不工之处。

  那么回头来试着惴测一下古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季老的所指何在。

季老这样写道:“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瘦。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飞,最后一接触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们可以认为这段话是季老对这句诗的阐释。

正是静中见动,动而归静。

一句诗,五个字,体现出的是一个空灵优美的境界。

  唐朝诗人的诗,其中有一句是“沙鸟带声飞远天”,季老读的那本诗话中取这句的前五字来对。

我想,沙鸟带声飞,该是沙滩上的水鸟扑愣着翅泼喇喇地响着,飞了起来,好象是受了什么惊吓一样

实在是和上联所造的空灵境界不和谐。

  季老之意,盖在于此耶

其所谓不工者,实语境之不和谐耶

其责备求全之心,亦可敬也。

  我读季老之文,既同其憾,亦复敬其苦心,乃试用古人之成句对曰:池花对影落,海月共潮生。

  复思下联虽气势磅礴,而离上联之空灵境界也远。

临联惭愧,不能释怀。

  我的朋友,您,聪明的,未尝不见猎心喜,又何必袖手旁观

如有所教,幸何如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