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对仗爱国诗句,拟写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含有对仗的诗句有哪些
对仗句:江碧鸟逾白,山江花欲燃。
(不过对仗不甚工整)押韵的字:“燃”和“年”。
押an韵。
对仗的句子有哪些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
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
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
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
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
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送友人》一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句子是哪两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求一句对仗的句子。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句呢
送朋友生日礼物,想写两句对仗的句子,求帮忙想一下下联
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归梦三千何须明月清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听水三千能知沧海长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流水十年难寻明月清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流水三千何须明月空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无酒三更能知沧海长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归梦三更已知明月清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归梦三更未知明月清上联:寄君一曲不问雄关漫下联:流水十年已知明月醉
用1.2.4尾字押韵,其余两句对仗,找一首古诗
你说的条件是近体诗中首句入韵的“绝,包括七绝、五绝。
凡是按照这律写的绝句符合。
如: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再如: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