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
苏轼的生活态度和诗风都深受陶渊明影响。
宋以后,文人推崇陶渊明,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在世时并未受到应有重视。
在钟嵘《诗品》中,他只被列为“中品”。
唐朝时,地位略有上生,但亦颇有微词。
杜甫《谴兴五首》之三说:“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苏轼却认为,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显然,苏的品评比杜更深刻。
苏轼有言“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做“和陶诗”百余首。
在这过程中,陶淡泊名利的态度,自然清新的诗风,沁染了苏轼。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散缓,熟看
《东坡续集》卷三苏辙《追和陶诗》中引苏轼《与苏》,这个应该是最原始的版,不过图书馆应该很难借到,如果是论文注释之类,可以写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版,这个图书馆一定会有,自己查一下页码就可以,在上册,上册是历代文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实在不凑巧,这本书刚还呵呵,恰巧早上来图书馆,就帮你查了一下,是在苏轼《与苏辙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学史教研室编的《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上册),第35页,中华书局1962版
古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 苏轼《东坡题跋·评韩柳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朱熹曰:“渊明诗,人皆说平淡,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样的言语出来。
” 清代龚自珍也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 王国维曰:“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文学小言》)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
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视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谁话祝鸡翁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
唐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
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
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中写道: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
他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 晚年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
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
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李白、苏轼、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句及分析【爱国情怀、思乡、等感情】
李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浪漫主义情怀、豪放飘逸的风格。
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浪漫主义,雄奇的想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豪放飘逸的风格“苏轼:批判现实的主张、充满理趣的思考、广博的题材、娴熟的艺术技巧、刚柔相济的风格。
例:“我劝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批判现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趣思考);“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广博题材);”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艺术技巧”;“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刚柔相济风格)白居易:关怀现实的主张、崇尚通俗的诗风、浅近明快的语言。
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关怀现实);“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通俗。
注:这不是白居易的诗,是后人对他通俗风格的评价);”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
“(浅近明快的语言)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主张、安贫乐道的思想、隐士形象的塑造、恬然自适的心态、朴素深厚的语言。
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安贫乐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隐士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恬然自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朴素深厚的语言)
收集刘禹锡、苏轼、陶渊明的诗句,并比较不同
刘禹锡---------------------------------------------------------------------------------------------------------------------------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志见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之一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之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苏轼---------------------------------------------------------------------------------------------------------------------------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赤壁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后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东栏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江城子·十年生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蝶恋花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多情却被无情恼。
鹧鸪天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水龙吟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罗列关于李白,苏轼,辛弃疾,陶渊明的所有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人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